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水印版画创作研修班.作品文献展2017年12月29日江苏美术馆开展

2020-12-05 12:10:01
相关推荐

展览分为两个单元:文献展、作品展

文献展单元中,把创作研修班的工作室平移到了展厅,还原了场景原貌,让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感受艺术家们的工作室现场。

作品展单元,精选了近期年轻艺术家们的水印版画作品。他们反思艺术现状,延展水印版画语言在艺术表达中的应用,赋予水印版画新的活力和空间,完成了不可思议的艺术创作转换。他们的这批精彩作品充分展现了水印语言丰富的可能性,从中足以感受到他们的敏锐与活力,和对所处世界细致入微的观察反馈,同时更能明确地看到他们在艺术之路上解决各自问题,所付出的艰辛工作。

水印版画创作研修班·作品文献展

主办:江苏艺术基金、江苏省美术馆

承办: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化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版画院

参展艺术家:崔尚华、丛伟、顾勤、韩东、何晓晴、李莹、龙珩、毛利群、宓婷婷、尚卫、沙红波、沈向红、石瑞、孙艳、 陶岚、陶亚青、陶缀、王帅、袁艳、袁开迪、庾武锋、张冬、张雷、张小莹、朱燕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29日—1月29日

地点: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评述文字一

徐惠泉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烟云满纸,郁郁清清,水墨丹青染遍江南”——这是对江苏水印版画恰如其分的评价。江苏位于水网密集的中国东南部,自古聚集的商贾之密,荟萃的文人之多,形成的画派之众是中国其他地区无可比堪的, 江苏水印版画正是根植于这样一个悠远而深厚的文化土壤中。

20 世纪中叶,以“新金陵画派”为代表的江苏画家通过23000 里写生,推动了中国画适应时代变革的发展进程。同一时期,江苏版画家继承了古代水印木刻的传统,却不为其所束缚,而是探索并发展了反映时代的现代水印技法。他们将新兴版画的创造性与古代版画的水印技巧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版画艺术的表现手段,以浓郁江南情意的水印作品,获得了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由此形成了一支风格鲜明的地方画派——“江苏水印木刻学派”,名扬海内外,堪称中国现代版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960年江苏第一个版画专业创作机构在江苏省美术馆成立,“江苏水印木刻学派”的主要几位创始人便聚集于此。可以说江苏省美术馆就是江苏水印版画的重要策源地,在推动江苏版画创作与研究上,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近年来,水印木刻这门复杂的古老手工技艺,面临着当下多元版种与数字复制技术的挑战,其传承与延续也一再受到冲击。2016年,江苏省美术馆“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实验室”获批成为全国唯一从事版画研究的文化部重点实验室。正是为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水印版画技术,力求实现传统的学术性、现代性及创造性的转化,为江苏当代版画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可喜的是:江苏水印木刻队伍在近年来涌现出一批才华横溢、富有开拓精神的青年画家。他们试图革新固有的创作思维,努力架构出传统技艺与新技术手段之间的平衡,让中国传统文化和技艺在视觉表现上亦不偏离当代性,江苏水印版画的创作也因此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2017年6月,江苏省美术馆与“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主办了“视觉与表达——江苏省美术馆藏当代版画研究展”,对馆藏版画完成了一次学术梳理,并从中探究如何建设新时代中国版画的艺术理念和精神内涵,希望能将融合各种不同艺术手法的当代版画引向一个新的阶段。

此次“水印版画创作研修班”作为江苏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是“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为江苏版画界培养、储备人才,以及在水印版画系统教学上的一次有益尝试。依托于实验室遍及全省的师资力量和行业影响力,研修班经过前期的报名和选拔,最终确定来自省内外的中青年画家、美术相关从业人员共25名参加培训。开班之初,我们更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将传统雕版工艺与传统水印课程作为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通过深度剖析中国传统版画的制作工艺,挖掘民族文化的精神层面,引发对传统技艺作用于当代艺术创作语境的重新思考。

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凝聚了省内多位著名版画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心血,他们通过亲力亲为的教学示范,鼓励年轻画家们敏感地把握时代脉络,积极地拓展新技术新观念,让水印艺术不仅局限于中国水墨形式和现代主义的美学表达,而是作为独立的艺术语言,回应当下的时代挑战。这25 名学员在江苏省美术馆度过了第一阶段的集中授课和第二阶段的交流考察,留下了各自艺术探索的心得体会。本次展览和画册,收录了他们每一位的代表之作,以及在研修时期创作出的一批表现力丰富的优秀水印木刻作品,可借此一窥水印技艺教学的宝贵成果。

我们由衷地期待通过举办类似的研修项目,持续关注和支持青年一代水印版画家的成长。更需要利用好江苏省美术馆这一历史悠久的支撑平台,培养具有技术研发、艺术创新、社会推广的综合性版画艺术人才, 进一步提高全省版画的创作能力,储备可持续发展的创作资源,让江苏水印木刻学派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延续、发展壮大。

评述文字二

周一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江苏水印高研班在这样一个时期举办最是恰当不过的了。江苏水印版画影响甚大,谁都知道南京有个十竹斋,成就了我国古代水印版画高雅的审美方式,这是一种独特的不可替代 的语言方式,不张扬、不显赫,却永远看不够。

还有大家都知道的,是在五六十年代江苏新水印版画的出现,它不仅带了水印的另一个高峰,并教育了人们画画是要有图式感的,要用形式语言去感染观众。在彰显造型能力的时代江苏水印版画却以语言美感显示了特殊的地位,并因为语言的特殊性,街头巷尾处处入画,随意的就能做出一幅漂亮的水印作品。但是这样的便宜也会造成弊端,江苏水印也有低落的时期。现代绘画涌入,考验画家的时候来到。版画家没把自己当画家,思维的太少,想技法的太多,缺失内涵和深度,赶不上浪尖,除了少数人可以弄潮,水印被冲到了边缘。是水印版画没准备好,匆匆迎战手忙脚乱。翻开西方美术史,也就是版画史,几乎每个画家都做版画,他们以自己的绘画认识,利用了版画的材料制作方式,换取新的视觉效果,他们总是在强调自己的个人感受,新和旧只是自己的需要。水印没有过错,水印的印刷美感是永恒的,如果倒叙一下,回顾水印艺术的审美方式,重新领悟水印的那份高雅、素静的品性,自然会明白水印本来就不是随波逐流的大众斗士,自然而然的存在,才是水印版画的原本样子。

传统水印版画用的是水质颜料,一遇到水就丰富的无边无际,又因为用的是宣纸,对水过于敏感,在马莲的挤压下造成了其少有的透明、滋润,这是不可多得的有印刷美感的视觉效果,比起其它版种或其它绘画材料可说是天生丽质、文气典重而又有些不可捉摸,若即若离的令人仰慕。

明代人利用水印版画装饰信笺、书籍,这些平平常常的日用信纸,顿时成了一种文化奢侈品,引来文人垂青,拿来随手一写“什么姨妈侄儿的,大雪将至小心小心,送上韭花一把,包个饺子吧”,平日琐事在精妙的水印信笺上这么一写就有了品味,也就留传百世。你想如果是丝网、铜版画印刷的纸文人那里会用来写信,就是锦绣文字写来也乏味。要不然鲁迅、郑振铎怎肯化巨资来重新翻刻十竹斋笺谱,成册发行向众人以示仰慕之意。品质的本身就是内涵。

然而人是需要修为的,天生丽质极为少数,大多的人应该建立认识和提高素养。绘画的认识就是对绘画的发展、绘画的类型有通达的了解,对绘画优劣有区分的能力,对社会的一切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这次水印高研班以增添对水印的认识为主要课程,从本质上去了解水印的不凡,重新尝试水印这些了不起的审美方式。当对水印有足够的认识,水印就会在每个人心底燃起不一般的想象力,成为产生艺术的原始动力,自然就会有不一般的水印作品。能在认识水印的同时,重新认识自己,发现内心的真正需要,这样才可能对水印有心领神会的亲近,水印的世界犹如内心的理想王国,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水印版画的审美方式溶汇一体,表达的一切都不再刻意,从此也不再左顾右盼,把语言纯粹化就是现代人的认识,把人纯粹化就是观念,代表了一种思想。总之对水印语言有了贴心的体会,水印的价值才能有最好的呈现。

说水印高研班此时开班最为恰当,是当下各个画种都如一辙,都需要重新认识语言的问题,认清绘画的本意。不能因为观念的就以为先进,也不能因为写实就以为传统,观念和写实都应该在认识的高度上决定优劣。冷静后的今天,会有一种解脱的轻松,让我们安心做一些符合自己需要的、纯粹了的水印作品。有了优秀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传承。

艺术家作品信息:

崔尚华 《原上》 80X30cm 水印版画 2017

丛 伟 《鸽子花》 90X75cm 水印版画 2107

顾 勤 《光2》 29X42cm 水印版画 2017

韩 东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之二 44X44cm 水印版画 2017

何晓晴 《百草之冬》 82X60cm 水印版画 2017

李 莹 《Water》 200X100cm 水印版画 2017

龙 珩 《RAIN》 68X32cm水印版画2017

毛利群 《未选择的路》 30x30cm 水印版画 2017

宓婷婷 《若象之二》 58x43cm 水印版画 2017

沙红波 《遗弃的厂房之四》 30X40cm 水印版画 2017

尚 卫 《回忆》 45X26cm 水印版画 2017

沈向红 《倾听树语之三》 60X84cm 水印版画 2017

石 瑞 《角落》 60X70cm 水印版画 2017

孙 艳 《花容1》 直径47cm 水印版画 2017

陶 岚 《盒子》 32X29cm 水印版画 2017

陶亚清 《流光—波象》 30X30cm 水印版画 2017

陶 缀 《逐流》 60X90cm 水印版画 2017

王 帅 《远山》 60X80cm 水印版画 2017

庾武锋 《夜色迢遥》 100X100cm 水印版画 2017

袁 艳 《夏木》 80X80cm 水印版画 2017

张 冬 《水影·变奏》 80X90cm 水印版画 2017

张 雷 《波哥肖像》 20X30cm 水印版画 2017

张小莹 《light01》 20X20cm 水印版画 2017

朱 燕 《心·习》 80X94cm 水印版画2017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谢作文 鸽子作文 优秀作文四年级 家乡美景的作文 英语作文多少分 励志作文结尾 改写作文 作文开头与结尾 夏令营作文 我坚持作文 目标的作文 燕子的作文 四月作文 素描作文 优秀作文小学生 作文融入 作文的app 信任的作文 作文热点素材 本领的作文 品牌作文 作文总结怎么写 作文 我的弟弟 作文题目模板 作文600字叙事 激动的作文 炒饭作文 作文500字以上 感恩英语作文 做实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