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鲲鹏展翅九万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民航发展成就综述

2020-12-07 00:15:01
相关推荐

本网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9月25日,天安门正南46公里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郑重宣布。凤凰展翅,叩问九天。一个新动力源,驱动京津冀,引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塑新格局。

大兴国际机场首架航班起飞。

飞天,人类的梦想。对于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来说,这一梦想不仅因为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显得浪漫多彩,更因为历代民族精英、志士仁人的不懈追求和牺牲奉献显得愈发真切,可望而可即。历史的天空,书写着中国民航人的雄心壮志与理想追求。

从“岭外音书绝”到天涯咫尺、天堑通途,民航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念,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改变着你我的生活。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民航定期航班、航线已达4945条。2018年全年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206.5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达61173.77万人次,货邮周转量达262.5万吨公里,民航运输规模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二。70载峥嵘岁月,中国民航随新中国腾飞,留下了一道道辉煌的航迹。

广开航线网联天下 扩大开放深化合作

2017年5月5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惊艳起飞,经历1个小时20分钟的飞行后完美落地。这是我国民航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刻,标志着国产大飞机技术历经磨难取得了突破。

C919飞机首飞成功。

如同国产大飞机的首字母“C”一样,中国民航的发展之路不是一条平坦的直线。

1949年11月2日,新中国民航正式成立,一周后,中国共产党成功策动“两航起义”。“两航起义”归来的大批技术和业务人员,成为新中国民航事业建设中一支主要的技术、业务骨干力量,他们为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8月1日,“北京”号飞机在欢呼声中从广州起飞,经停汉口,用时7小时40分钟抵达天津。“天津—北京—汉口—重庆”与“天津—北京—汉口—广州”两条航线的开辟,标志着新中国民航国内航线正式开通,掀开了民航史上“八一开航”的重要一页。

再将目光投向70年前新中国民航的第一条国际航线。1950年7月1日,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受当时条件所限,我国民航还不具备“飞出去”的能力,航线由苏方执飞。

上世纪50年代,新生的共和国百业待兴。但囿于国内政治、经济、外交、技术等条件,中国民航只与苏联、朝鲜、缅甸、越南、蒙古、斯里兰卡、老挝等邻近国家签定了通航协定,通航总里程仅有4000公里左右。

1965年3月下旬,周恩来总理率我国党政代表团赴罗马尼亚,参加时任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乔治乌·德治的葬礼,租用了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回国的路上,周恩来总理充满期待地询问身边一位中国民航局的负责人:“什么时候才能坐上我们中国民航自己的飞机出访?”

中国民航积极做好准备,等待着飞出去的机会。1965年6月,周恩来总理出访坦桑尼亚等非洲六国。中国民航派出当时国内拥有的最先进的伊尔-18涡轮螺旋桨飞机执行这次重要的专机任务。首次远航的伊尔-18专机,历时14天,途经12个国家和地区,行程约4.5万公里,经历了重重磨难与考验,终于凯旋。这是新中国民航一次里程碑式的远航。

1964年4月29日,我们与友好邻邦巴基斯坦通航。从此,西部的大门打开了,中国民航的飞机经巴基斯坦可以直接飞往欧洲和非洲。外电评说,中巴通航是世界航空史上“外交航空”的盛举。

在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多少年来,能够在这里飞翔的只有被藏族人民顶礼膜拜的神鹰。然而,一只比神鹰更大、飞得更高、飞得更快、飞得更远的钢铁之鹰飞来了,它飞向了世界屋脊,飞进了西藏,飞到了各族人民心间。这一天,是1956年5月29日,从北京经四川广汉飞来的“北京”号飞机成功地降落在西藏拉萨当雄机场。

北京航空博物馆内,屡建功勋的“北京”号斑驳的机身上、褪色的机翼上,刻满了搏击风云的痕迹,曾经充满力量的发动机虽已失去活力,却仍然屹立着,向人们诉说着那段难忘的历史。“北京”号退出了现役,但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却在一代代民航人的血脉中奔涌流淌。正是凭借这种精神,新中国民航人克服重重困难,顽强地把航线伸向祖国大江南北、白山黑水、雪域高原、长城内外,遍布神州大地。

中国民航的大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中国民航勇当先行,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开辟一批干线、支线。为适应航线发展的需要,中国民航加速机型更新,进一步缩小我国运输飞机同国际民航先进水平的差距。为适应发展航空运输对运力的需求,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民航加快飞机引进和更新换代的步伐,采取多种融资方式添置运输飞机,使机队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民航的体制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通过三次改革,使原来军民合一、政企不分的民航管理体制,逐渐转变为政企分离、机场属地化管理、多种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的民航管理体制。不断推进民航市场化改革,通过加强市场竞争,增强市场活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截至目前,我国共有60家运输航空公司,形成了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其中,客运航空公司51家,货运航空公司9家。

中国民航也是对外开放的先行者。

1980年5月3日,由民航北京管理局与香港中国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北京航空食品公司正式开业。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批准的我国第一家合资企业,被称为“天字第一号”。

1994年,民航总局和外经贸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民航业的政策规定,确定中国民航对于外商投资入股、参股,在中国民航运输业进行试点。根据这一政策,海南航空公司于1995年9月27日发行了10004万外资股,成为国内第一家由外商参股的航空公司。此后,东航、南航、国航先后在海外上市,开辟了中国民航利用外资的渠道。

随着中国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民航技术力量的成长,中国民航的国际关系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为我国外交、对外经贸、文化交流、旅游等工作提供了便利。中国参与和组织了多次各种类型的国际性论坛和会议,在国际民航事务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官方的、民间的各种类型的国际性民航活动中都有中国民航的身影,中国民航在世界民航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民航成为中国软实力传播的重要桥梁。

我国民航业以积极的态度,制定了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国际航空运输政策,积极、渐进、有序、有保障地开放航空运输市场。在此政策下,我国民航与世界各国建立了越来越密切的航空运输关系。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已与全世界12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

悠悠70载,“C”字像一张被拉弯的弓,在一代代民航人的接续奋斗中,在交通强国的使命担当中,射出了刺破云霄的箭!如今,打开中国民航航线示意图,大小不一的代表着机场的红点和密集交织的航线网令人惊叹。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民航定期航班、航线已达4945条。2018年全年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206.5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61173.77万人次,货邮周转量262.5万吨公里,民航运输规模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二。民航人饱蘸心血,写意蓝天,绘出了一幅最新最美的画卷。

机场规模持续增长 临空经济欣欣向荣

2017年早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建设中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强调“新机场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依然是在这年春天,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新时代改革开放前沿、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如春芽破土而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与天安门的直线距离46公里,距雄安新区55公里,将直接助力雄安新区的“千年大计”,成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样本。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改革开放以来,机场建设迎来了井喷式的大发展。机场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当地经济起到了极为明显、极其有力的拉动作用。经济特区把机场建设作为开发特区不可缺少的先行项目,沿海开放城市相继新建或改建机场;各省会城市和大中城市都相继要求与首都、口岸城市通航,并将机场建设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机场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局面。

在万里长江的入海口,一座气势磅礴的航空枢纽傲然屹立。9月16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新建的全球最大单体远距离卫星厅正式启用。这座62万平方米的卫星厅将与现有两座航站楼成组运行,满足浦东机场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的需求。而20年前的这一天——1999年9月16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建成通航,上海成为我国第一座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

世界级机场群与世界级城市群相伴相生。作为我国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长三角的机场群建设初具形态,航空运输业务规模快速扩大,国际和区域航空枢纽初步建成。自1999年以来的20年间,长三角地区民航机场数从16个增加到23个。预计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的航空运输机场将达到30个。2018年,长三角23个机场共运送旅客2.5亿人次,占华东地区的63.2%,占全国的19.6%;共完成货邮吞吐量569万吨,占华东地区的83.6%,占全国的35.1%。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民用航空运输颁证机场已达235个,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有37个。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为中心,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区域枢纽机场为骨干,以及其他干、支线机场相互配合”的格局。

70年时空流转,机场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深刻影响经济产业结构的催化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实施,一个山河壮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正在崛起。西风漫卷,云起云飞,西部已经成为蓬勃发展的热土。而民航,正是这股滚滚洪流中的“急先锋”。

“十三五”期间,面对快速增长的航空运输市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机场掀起了新一轮改扩建大潮。继成都机场之后,重庆、昆明机场先后迈入“双跑道”时代,贵阳机场也将于2020年迎来双跑道运行。同时,一大批西部中小机场的新建和改扩建也相逐浪高。到2018年年底,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47家落户四川,287家落户重庆,43家落户云南。世界500强企业大规模落户西部,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投资和营商环境,也带来了大量的人员流动。从国际到国内,从国内到省内;从干线到支线,从支线到支线,一张层级分明的航线网逐步覆盖了西部天空,缩短了山高水长的西部与全国和世界的距离。

可以说,机场的新增和扩容已经成为西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先导和缩影。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GDP突破90万亿元,同比增长6.6%,在18个GDP增速超过全国增速的省份中,贵州和西藏以9.1%的增速并列第一,四川达到8%,青海达到7.2%。

物流飞天,产业落地,城市兴旺,经济腾飞!

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中部六省勾勒出一条南北贯通的大国“脊梁”。要开放,修机场;要想强,上民航。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民航始终助力中部地区擎起大国挺立的“钢铁脊梁”。

深圳机场连通全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座座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四海通达、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都市,以崭新面貌屹立于中华大地之上,其中郑州、长沙、武汉、鄂州成为首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中部地区加速奔跑,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06年至2018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8%,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9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18.6%上升到21.1%。2018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响应国家战略,服务振兴大业,东北民航近年来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党的十八大之后,东北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8个新机场,改扩建9个机场。一座座机场的建设,一条条航线的开辟,让东北的冰天雪地变为金山银山有了无限可能。

仰望长空,机场将城市与世界连为一体;俯瞰大地,航空经济强劲驱动城市发展转型。展望未来,机场必将为经济腾飞、社会发展带来新活力,开辟更广阔的蓝天!

飞入寻常百姓家 云上开出幸福花

1957年10月5日,周恩来总理在民航局《关于中缅通航一周年的总结报告》上批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这三句话也成为了中国民航的工作指导方针,并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

2018年5月14日,注定被载入史册。这一天,川航3U8633航班突发特情,风挡玻璃破裂。机组成员与西南民航各单位通力协作,完成了一次史诗般的成功备降,保证了机上119名旅客的生命安全,被民航局和四川省政府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机长刘传健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

2018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邀请川航“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全体成员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招待会。“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麻痹大意”“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了英雄机组在处理险情时的英雄行为,并对进一步做好民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民航业和全体民航人产生了巨大鼓舞。

人民航空为人民。70年来,中国民航服务人民,保证航空安全,提高服务质量的努力和追求从未停歇。

乘坐飞机出门旅行,对今天的老百姓来说,已经稀松平常。在大众航空时代,飞行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地球变小了,视野变大了,人类交流的空间和心理距离缩短了。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民航发展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坐飞机难,买飞机票难,成为令各方头疼的一个难题。上世纪90年代,虽然已经取消了乘坐飞机必须凭借介绍信的规定,但机票仍然属于“稀有商品”。

如今,打开手机就能网上订票,到机场还能自助打印登机牌、自助托运行李,甚至无需身份证件,刷脸即可乘机。但是在几十年前,机票长什么样呢?一张老照片记录了当年的一张手写机票,乘客的姓名、始发地、目的地、票价、航班号等信息,都由工作人员手工填写。

2000年3月,南航在国内率先推出了电子客票。人们购票后,只需要拿着身份证,就可以去机场值机柜台直接兑换登机牌,极大简化了乘机流程。到2011年年底,中国最先成为全球航空电子客票普及率100%的国家。一张机票形态的变迁,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民航业服务水平的提升,更是70年来,民航业不断创新发展所带给人们真真切切的便利和幸福。

近年来,民航业更加重视服务质量,提出“真情服务”理念,推进行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连年开展服务质量专项行动,服务质量和消费者满意度均逐步提高。

真情服务机上“开花”。

在刚刚结束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年仅23岁的东航乘务员吴佳妮在餐厅服务项目中以第九名的成绩荣获优胜奖,这是中国选手在此项目中获得的历史最好名次。我国民航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无纸化”便捷出行、机票“退改签”服务改进、“军人依法优先通道”、机场母婴室建设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实实在在、深受好评。

智能安检登机。

在大中型机场规划布局基本完成的背景下,为了让偏远地区百姓也能享受民航便利,近年来我国机场建设的重心转为新建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和通勤机场。支持和鼓励低成本航空发展是民航惠民政策的又一表现。2014年年初,《民航局关于促进低成本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后,低成本航空在中国加速扩张。如今“支线+低成本”的发展模式更加丰富,短途运输航班让更多的百姓将坐得起飞机、坐得上飞机。此外,通用航空拉近了人们与“私人飞机”的距离,“低空旅游”“航空小镇”增加了百姓旅游的选择,“通航+旅游”让旅游的触角和眼睛无远不达、无险不及。

壮哉,大地之上,华夏脊梁巍峨立!美哉,蓝天之下,鲲鹏展翅九万里!一架架飞机轰鸣着飞上蓝天,与飞机同时起飞的还有人们的希望与梦想。中国民航正振翅双翼,向着更高的目标奋飞!

●1950年7月1日成立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并自当日起开辟北京至赤塔、伊尔库茨克、阿拉木图3条国际航线,这是新中国民航首次开辟国际航线。

●1950年8月1日,开通天津—北京—汉口—重庆、天津—北京—汉口—广州两条航线,成为新中国民航最早开辟的国内航线,史称“八一开航”。

●1957年10月5日,周恩来总理在民航局《关于中缅通航一周年的总结报告》上批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这成为民航长期遵循的要求。

●1965年6月,民航北京管理局完成周恩来总理出访坦桑尼亚的专机任务,飞经12个国家和地区,标志着周总理“飞出去,打开局面”的期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1965年7月17日—28日,邓小平率领代表团乘坐中国民航伊尔-18型212号专机赴罗马尼亚访问。这是中国民航飞机首次飞往欧洲执行专机任务。

●1974年,我国当选国际民航组织第二类理事国。

●1977年至1980年,民航业由归军队管理改为实行企业化管理。

●1984年至1992年,民航业政企分开,分设航空公司、机场和服务保障体系。

●1991年7月27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首都国际机场、东方航空公司等17家民航直属企业分别签订承包经营责任书。民航直属企业全民所有制企业全面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2001年至2004年,航空企业与原民航总局脱钩,机场移交地方管理。

●2004年10月,我国当选国际民航组织第一类理事国。

●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客机C919首飞成功。

●2017年12月13日,ARJ21国产飞机正式执飞首条国内支线航线。

●2017年12月2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水陆两用飞机AG600“鲲龙”陆地首飞成功。我国三架大飞机齐聚蓝天。

●2018年8月2日,《民航局关于通用航空分类管理的指导意见》印发。

●2018年9月30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全体成员,高度赞扬了英雄机组在处理险情时的英雄行为,并对进一步做好民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18年12月10日,《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出台。

亲历者说

新中国第一批驻法外交官汪华:

1948年,11岁的我与父母离开法国,回北平看望爷爷奶奶。这真是一次长途旅行啊!飞行用时两天两夜,飞行高度只有3000米左右,全程颠簸眩晕,很不稳当。飞机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1964年,中法两国建交,我作为第一批前往法国筹建中国大使馆的6位外交官之一,从北京飞往巴黎。当时中欧之间没有直飞航线,更没有中国民航自己的国际航班。我们一行人乘坐苏联航空公司的飞机,用时六天六夜之久。那时,外国人一提到“CAAC”(中国民航),总会笑眯眯地讽刺说是“Chinaairlinesalwayscancel”(中国航线总是取消)。

时光流转,中国民航早已今非昔比。如今,当我从北京乘坐国航航班飞往巴黎,这条熟悉的航线带给我的感受与过去相比的确是一个天一个地。我相信,无论是远飞的旅人,还是归乡的游子,都在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奋斗着,感动着。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飞行员王成刚:

我原本是部队里的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后转业到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航),成为了一名767机型的飞行员。

记得1985年,上航刚成立的时候只有5架707飞机,航线也只有上海—北京、上海—广州两条。随着祖国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机队规模越来越大,波音机队飞机达到百架之多,航线也跟着丰富了起来。

上航与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航)重组之后,进行了优化机队、降低机龄、调整航线结构的改革。经过改装训练,我又“解锁”了新机型,执飞空客A330,职业生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

如今,上航以虹桥、浦东为基地,国内航点有61个,国际航点达到16个,日均执行航班350班次以上。随着母公司东航加入了天合联盟后,飞行员接触到的航线、目的地更加多元,视野更加开阔,也有了更广泛的职业规划。

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邓宇鹏:

2016年,参加过“两航起义”的93岁高龄的邓福庆教授——我的爷爷,走完了自己平凡又传奇的一生。今年,父亲邓明从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处教师岗位上退休,一家三代的蓝天接力棒交到了我的手中。

我们家的民航故事要从70年前说起。1949年11月9日,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发生,作为26岁的中航初级工程师,爷爷拒绝高薪留在香港、台湾的诱惑,毫不犹豫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加入起义行列。

从此,爷爷的命运便与新中国民航事业牢牢连在了一起。从1950年初次走上讲台,到2001年离开中国民航大学教师岗位,他与民航科教事业的缘分跨越了半个世纪。

从小成长在中国民航大院里的父亲邓明,后来也如愿成为民航大学的一名老师。2008年,我本科毕业就进入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工作,2013年被评为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劳动模范。

在爷爷曾经生活的房间里,挂着一幅画,那是爷爷当年在香港凝望内地的情景。我想,他还在凝望,凝望着他奉献毕生的中国民航行稳致远,越飞越高。

云南晨农集团李利民:

2015年,我在阿联酋迪拜的一家餐厅点了番茄蛋汤,花了180元。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些番茄是我们晨农集团生产的。这些早晨采摘的蔬菜,最快晚上就被端上了异国他乡的餐桌。如果没有民航,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发展。

1985年,我和兄弟贷款5000元做起了蔬菜生意。我们一开始用马车把蔬菜拉到昆明巫家坝机场,再空运到北京销售。随着销售规模扩大,我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逐渐发展壮大,让自产的蔬菜“飞”出了国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ChatGPT写作文 快开学了作文600字 安徽2010高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作文大全 三年级作文我真了不起 写小猫的作文450字 关于学习的作文600字 写书信的作文400字 岁月留痕作文800字 山西今年高考作文 申论是写作文吗 北京今年高考作文 游记作文500字五年级 七峰山一日游作文 我喜欢的小狗作文300字 什么是最美的行囊作文 考试之后作文300字 童年傻事作文300字 我最好的朋友作文500字 活在当下作文600字 有关春节的作文300字 今年湖南高考语文作文 浙江省语文作文题目 树这并不是胜利作文 青春的味道作文800字 记忆犹新的一件事作文 我的老师英语作文50字 美丽的风景作文450字 关于美食的作文800字 以争论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