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2年烂尾楼里的体面人生

2020-12-07 02:15:01
相关推荐

来源:时代周报

闭上眼睛站着不动,山风拂面,吹落外墙斑驳的马赛克。马赛克很小,落在地上的声音轻而脆,“啪!”。

这里是澳洲山庄,广州最大的烂尾楼盘,烂尾整整22年,足够居住在这里的人从中年变老年,直至耄耋。

山庄建在广州黄埔区金坑村背后的山上,宛若一座孤岛,漂在长长的广汕公路旁。即便白天,也十分寂静,唯有知了从白天叫到晚上。

整个楼盘分为A、B、C、D、E五个区,加上别墅区,共292栋楼。目前,小区封顶(包括建成)的共225栋,剩余67栋为在建和烂尾。因工程、规划、消防等验收工作无法完成,多数业主无法办理房产证。

因为长年没有物管打理,楼盘外墙已被苔藓、滴水观音等茂盛的植被淹没。外墙上那些白色的马赛克,像初春等待融化的最后一场残雪。一米多深的杂草堵住所有去路,裸露敞开的烂尾楼、水泥地面的篮球场、无人使用的健身器材,每一处都无法抵达。早晨或傍晚,偶尔能在路边遇到老人散步,手里攥着根树枝,既当拐杖防滑,更为打草惊蛇,躲开草丛里的毒蛇。

野草疯长。

小区共2834户业主登记在册,如今只有30来户居住在此。其中又以C区第一排住户最为集中,但常住的也不足十户。小区电压不稳,每周停水,一旦打台风就看不了电视。

在这里,两平方米的月牙形阳台是最直观的辨识标志,它们通常长满杂草,对比之下,另外一些阳台分外打眼:晾着的衣服,夜晚透出的微光,亦或是开满整个阳台的鲜花,散发世俗生活的气息。

开满鲜花的阳台。

这样的阳台太少了。在澳洲山庄,茂密的植被和横行的白蚁成为另一层意义上的主人,缠绕、吞噬着房子。而一群选择留下的老年业主,在这里认真生活,努力过得体面。

买房

8月27日,云南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关上街道办发布通告称,别样幸福城4号地块将于27日上午9点启动复工续建,2021年10月底竣工交房。烂尾七年后,别样幸福城的业主等来了续建的美好结局。

澳洲山庄的业主捕捉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好消息。9月6日,山庄业主选出的18位维权代表一起碰头开了个会。“最近开的会比较多,我们就去听听,但重建哪有那么容易。”一位业主摇头。

“我当然希望能够尽快解决。对我个人来讲,还有地方住,大部分业主连住的地方都没有。”马敏庄若有所思,“但是这里面的关系也很复杂。”

1933年出生的马敏庄,今年87岁,老家靠近肇庆城区,曾是暨南大学的一名化学老师。1996年,64岁的她退休,开始计划自己的养老生活,第一件事就是买房。

“当时来看盘,很偶然的。”马敏庄回忆,山庄的宣传车开到暨大,退休办的人说今天有车去看楼盘,大家就都去了,“一整车都是暨大的,当时认购的有20多户,但最后真买了的就4户。”

马敏庄是那四分之一。

澳洲山庄不是没红过。1995年,楼盘正式启动。1997年,首期工程接近尾声,同年正式对外开售,均价3000元/平方米。凭借“首付3.8万、月供480元”且免息分期的诱惑,加之依山傍水的环境,买楼人蜂拥而至。

同期开盘的还有顺德碧桂园,但马敏庄偏爱澳洲山庄。“以前就想着将来退休了,做一个园林管理员就蛮好的。我就喜欢大自然的气息,在山里的澳洲山庄比较符合预期,还有付款方式,我也能付得起。”1997年,马敏庄以17万左右的总价,买下澳洲山庄C区某栋的底楼两居室,56平方米,足够自己生活。

马敏庄邻近栋的一楼,住着杨国锋和爱人孙凌玉。今年70岁的杨国锋是东北人,37岁来广州工作,47岁买下了这套养老房。“当时山庄的进门处建得很好,不是现在这个样。搞了个罗马广场,很多石膏柱子,旁边还有吃饭的酒店、住宿的旅馆,挺漂亮的,一下子就把我们吸引住了。再加上有山有水库,我就花18万买了楼花。”

杨国锋的楼上,住着张海林。“我太太买这个房子时都不吭声的,买了一两年后才跟我说这里有套房。”张海林是无锡人,今年83岁,1965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广州从事水利工作,刚来就遇上“上山下乡”,去了陆丰。

1998年一年间,澳洲山庄共卖出2000多户楼花,销售业绩在全广州一枝独秀。

2000年深秋,马敏庄、杨国锋、张海林都收到了房门钥匙。交房的当天晚上,刚退休一年的张海林就住进了新房。“说老实话,住新房子很高兴。但是也很紧张,因为一个人都没有,前面有坟墓,后山有棺材,还能看见一团团磷火。我晚上用凳子把门顶得紧紧的。”

因为住一楼,马敏庄在门前栽下一棵杨桃树,只有膝盖高。张海林种的是一排玉兰。三家人从此成了邻居,但距离互相认识,还要再等20年。

烂尾

张海林住进澳洲山庄,比原定时间晚了整整2年。

本来定的交房时间是1998年,那是澳洲山庄最辉煌的时刻,也是长达22年烂尾史的开始。

山庄一角。

1998年,澳洲山庄的开发商广州澳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连遭变故。公司财务总监何氏兄弟卷走公款上亿元,直接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遭遇巨大财务危机。

此后,澳洲山庄老板胡耀智被多次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最近一次被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是在2018年。山庄烂尾后,胡耀志曾多次企图重建,均以失败告终。

马敏庄曾是业主维权队的一员。“那个时候我们有气力,到处跑,到处去告状。法院、政府、国土局这些都去了,刚开始觉得可以解决,但是后来官司打赢了也不行了。胡老板说,要房子没有,要命有一条。”

马敏庄、杨国锋和张海林,至今没能拿到房产证。

“我现在根本不气了。人老了,觉得没有什么希望了,就由业主选出的代表组织维权,我一般不参与了。”马敏庄说,跟没拿到房子的那些业主比,自己已经算幸运的了。

张海林回忆得知山庄烂尾的往事时,声音提高几度:“心里肯定很不舒服,花了那么多钱买房子养老,哪里想到,这样子浪费了。”随即又自我安慰,“说老实话,我们已经住了这个房子,烂就烂了,我也没办法。”

1998年之后,澳洲山庄的一切像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在建的楼房停工了,往返广州东站的穿梭巴士取消了,旅馆、酒店陆续停业。小区电压不稳,每周停水。

山庄的生活越来越不方便,搬走的人越来越多。人最少的时候,山庄核心区C区前排的9栋楼,只有马敏庄一个人住。

澳洲山庄越来越空。“烂尾后,好多人搬走了,但是有些东西还没搬走,那时候保安很少,只有十来个保安,所以很多房子都被偷了,一些偏远隐蔽的地方,小偷开车来,像搬家一样偷东西。”马敏庄回忆。

因为住在山庄核心区,邻近交通要道,马敏庄的家子相对安全,没被偷过。但她在山庄里见过小偷。傍晚,有人从房子里出来,站在草地上,弯腰低头到处看,专找僻静地方。马敏庄见小偷空着手,“看来没偷到东西”。

“那些人基本上都真的是小偷,不是大偷。如果有人住,把门锁好了,也就安全了。”山庄里没有路灯,天黑得早,马敏庄自此养成了晚上七点前一定锁门的习惯。

与小偷相比,马敏庄更担心的是蛇。茂盛的草木是蛇的藏身之地,竹叶青、三角头蛇都是常客。业主形容蛇的长度,通常会将双臂伸到最开。至于宽度,手腕粗的也不罕见。教化学的马敏庄常在窗边、门口撒上雄黄,以防蛇进到家里。

马敏庄的嫂子也是澳洲山庄的业主,但她不愿在此生活,“她喜欢热闹、打麻将,可这里哪能凑齐四个喜欢打麻将的人?!她就觉得这里不是人住的地方。搬走以后,再没回来”。

留下

有人选择离开,也有人选择留下。虽然住在烂尾楼里,但留下的人把生活握在自己手里,过得一点不马虎。

马敏庄一个人在澳洲山庄住了20年,从未离开。20年,7300天,她一直保持每天6点起床的习惯。简单吃完早餐后,就到山顶打太极。“现在所谓的山顶,实际上就是原来的半山腰”。2011年左右,附近楼盘计划打造高档住宅小区,金坑水库南侧山丘及坡地上的山顶公园被削平。

下午天热,马敏庄就待在屋里看电视。100多个电视频道,她最中意中央13套,“广告少”。但如果遇到打台风,卫星电视信号受影响,电视就没法看了。

住澳洲山庄,并非与世隔绝。马敏庄会熟练地使用儿子送她的平板,微信里有50多个好友,多是山庄的业主、以前的同学和家里的亲戚。马老师用得最多的一款软件叫“花伴侣”,人工智能拍照识花,“遇到不认识的植物,我就用它来识别,但是很多花识别得不准确。”

马敏庄的家门口除了杨桃树,还有鸡蛋花树、黄皮树、桑树,喂养的几只流浪猫在树下跳来跳去。“这些桑叶都可以做菜吃的,”马敏庄顺手揪了几片嫩桑叶在手里,“用开水烫一下,跟其他菜拌在一起吃,清热祛风。”

树上结着百香果。

平时吃菜还是要买。20年里,每周三,马敏庄都搭一位业主的面包车,去十公里外的镇龙菜市场买菜。只能坐6个人的面包车有时超载,都是去买菜的。“两年前,那位业主换车了,就变成我儿子每周三带我出去买菜。疫情的时候,就买菜送进来。”

镇龙菜市场卖菜的摊主,都知道烂尾的澳洲山庄里住着人。50岁的摊主叶阿姨觉得,只要身体没什么病痛,住在那里挺好的,“自由自在!”她计划等最小的儿子结了婚,就跟他们分开,“跟小孩住在一起,毕竟不太方便”。

住四楼的张海林也去镇龙买菜,但不去菜市场,他找在市场外面摆摊的农民。“我们农村出来的,很理解农民伯伯,挣点钱不容易。而且他们卖的菜更新鲜一点”。

说是追求新鲜,但张海林不愿每天出门买菜。“在广州的儿子叫我天天去买菜,我讲我年纪老了,你不能要求太高,天天去买的话很讨厌,我们也想休息休息。”

张海林买一次菜够吃一星期。为保证每天都吃到新鲜的蔬菜,买菜时按存放时间长短搭配:先把青菜吃完,像丝瓜、南瓜、胡萝卜这些不容易坏的,可以晚吃。张海林的那台万宝牌小冰箱,已经用了20多年。

阻碍张海林每天去买菜的拦路虎,是小区里两段近45度的上坡路。陡坡对老年人极不友好,常能看到拄着树枝的老年人在坡上慢慢往前挪。如果拉着装满菜的小推车上坡,张海林要走足足二十分钟。“有一次保安开车上来,我就招手,我讲能不能帮帮忙,搭你的便车送我到球场?只要到球场,他们就会送我上去。”

这位83岁的苏南人,对吃有几乎严苛的个人要求。秉承“不要贪吃,不要贪饱”的原则,他每天早上吃一个高粱馒头,“吃点杂粮对身体好”。吃鱼、鸭子,对身体也好,地瓜要蒸着吃,不要煮;每天下午三点,再给自己煮个南瓜汤,“老人报上登出来的,南瓜汤对老人有好处”。“还有这个芝麻油,一定得是这个牌子。”他拿起吃剩一半的瓶子指着商标,“镇江知名品牌,头发可以变黑的!做汤的时候加几滴在汤里”。

走进张海林的家,就像穿越回上世纪九十年代。墙面被雨水浸泡起皮,客厅放着一台“大屁股电视机”。厨房里除了冰箱,还有一个木制菜橱柜,每层都摆放着碗碟。书柜旁,一个大铁夹夹住一本鼠年挂历。挂历的左侧是一家医疗机构的广告:XX改变传统就医模式、靶向药物基因检测精准治疗、时间就是生命!三个书柜里塞满旧书,有艾青、《红楼梦》、《天龙八部》,也有物资管理知识手册。一张藤椅边摆着的,《读者》最多。“(书柜里)那些都书都不看了,我主要是看《读者》,《读者》很好。”

张海林家里,唯一符合这个时代的物件,是一台崭新的苹果8Plus,朋友送的。张海林不舍得用,也不想用。几年前,他被电信诈骗了1万块钱,很恼火。现在,他每天只在晚上使用手机,白天干脆把手机关了。

张海林习惯在挂历上标注“重大事件”。8月31日这天,他写的是“种两株花”,一株茉莉、一株紫薇。精心打理的两平方米月牙形阳台上,茉莉花刚结束花期,勒杜鹃开得正旺。“我还种了芦荟胶,哪里破了就可以割碎了涂,很有好处。”

“我跑来这住,就是要欢度晚年的。人年纪老了,就爱看花花草草。我种点花,大家欣赏欣赏,大家高兴高兴,很开心。”张海林说。

马敏庄也是真正觉得这个地方好,才住了下来。“我可以选择回暨南大学住,那里虽然生活方便,但享受不到这种田园风光。住在这里比较自由,自个儿觉得很放松。”

归来

2019年年底,地铁21号线金坑站开通,搬回澳洲山庄的业主陆续多了起来。杨国锋和孙凌玉就是那个时候回来的。

“这里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在澳洲山庄里,今年65岁的孙凌玉算年轻人,“什么都干不了,只有种菜。”

因为是山地,石块很多,开荒不是一件容易事。“我家老头每天都坑啊挖啊的,开心得要命。每天下午四五点收工,闻闻自己身上的味道,那酸臭……”因为之前没种过地,杨国锋和孙凌玉只能请教邻居,从零学起。“你看人家的棚搭得平平正正,看着都舒服。我们的棚搭得东倒西歪。”孙凌玉大笑。

过了大半年,杨国锋和孙凌玉在家门口打理的菜地有模有样。花生种了几垄,红薯种了一片,东倒西歪的棚子上挂着南瓜和豆角,还有开始变黄的东北水果“大姑娘”。为了防鸟,夫妻俩把废旧的光碟系在菜园子的豆角架上。太阳下风一吹,碟片的反光会吓走鸟儿,“但时间久了,鸟也不怕了”。

但凡有点收获,孙凌玉就拍个视频分享到朋友圈。

今年4月,孙凌玉在朋友圈发:“我种的,向日葵。”视频里,一株不高的向日葵结了12个头。“记忆当中,向日葵只有一个头。我们家的向日葵结了12个头。头一次见,真可爱。”朋友告诉她,如果想吃瓜子,只能留一个头,剩下的都要掰了。孙凌玉说,我不想吃瓜子,我只想好玩——转头就在淘宝买了两桶瓜子。

对于刚住进来的杨国锋和孙凌玉来说,澳洲山庄是休养生息的基地,更关键的是,能彻底远离儿女。

平常,两人干完了菜地的活儿,就出去喝早茶,“全广州跑着喝”。最近一次去了天河城,只要够早,还打五折。“反正没事干,就开车到地铁站,坐地铁去,大概要花一个多小时。我们会跑吧?!”

喝早茶只是调剂,旅游才是他们生活的主色调。9月6日,两人刚结束为期6天的旅行,从天门山回到澳洲山庄。10日一早,又乘飞机到成都,准备玩8天。“越南、泰国、云南、新疆、西藏,我们都去过了。儿女都成家了,不用管了,我们管好自己就行了。”

“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是最自由的,”孙凌玉强调,“只要不带孙子不带外孙,那就是最自由的。带他们?那就完了。”

比起自驾游,夫妻俩喜欢跟团。有人讲解,可以学到知识,还少操心,每人每趟花费1000多元,划算。遇到导游让买东西,孙凌玉说不买也可以,就是导游的脸不好看、话不好听,“但管他呢,今天见了明天不见了,这些事情脸皮厚厚就过去了”。

“每个月退休金四五千块。吃光花光,钱没了,到时间就又来了。”杨国锋愿意享受当下,“说句不好听的,现在还能跑、还能买。再过个十年八年,想出去跑都没那么容易。”

张海林信奉节俭。虽然每月退休金有5000多元,但他始终将生活费控制在每月500元。附近的镇龙有理发店,15元一次。张海林嫌贵,选择坐一个小时的地铁,去广州越秀南一家叫“靓仔”的理发店,一次10元。“以前只要三块,后面涨价到五块,现在涨到十块。原来一个月飞个发,现在两个月飞一次。我们老了,不用那么讲究。”9月3日是张海林飞发的日子。他在挂历上记:9·3理发,6:30出门,12:10回来,蒸鱼。

挂历上还夹着一张白纸,记着“2020年灭蟑螂”的数量,竖排10个“正”字:截至9月10日,共消灭51只蟑螂。“我想看看蟑螂药的效果,一年到底能死多少蟑螂。”他拿出白色粉笔状的蟑螂药,指着家里的书柜、菜橱柜、墙面,一条条横着的白线就是蟑螂的“死线”。

张海林拒绝孩子每周探望。“我讲我现在身体好,你不要跑来,等我躺在床上时,你们再来看看就行了。”他继续说,“年轻人有自己的事,有自己的小家庭,你们好就行了,不要老是挂着我,我也不会挂着你们,你们病了我反而辛苦。

住在烂尾楼盘里的这三家人,平均年龄76岁。最近的医院离澳洲山庄十公里,但马敏庄不担心:“我身体还可以,要是不行也不能够在这个地方住了。一般要小心外伤,比如蛇、摔倒这些,要小心避免。”

搬回澳洲山庄的人越来越多。张海林计划着,等中风的老伴出了院,就接到澳洲山庄来,再找个保姆。杨国锋隔壁来了个新租户,49岁,刷新了目前山庄的“年轻”记录。两居室的房租,每月1200元。新租户“喜欢住在山脚下”,说是准备买个篮球,在周边长满杂草的篮球场上锻炼身体。

那应该是另一个故事了。

(应受访者要求,张海林、孙凌玉为化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读书真好作文 高考优秀满分作文 微笑作文450字 赞美学校的作文 点滴真情作文 写风景的作文400字 留住什么作文 小学一年级作文大全 我的朋友作文800字 静待花开作文 初二作文题目大全 状物作文400字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 饺子的做法作文 九年级作文800字 包容作文800字 写景作文开头和结尾 初中作文400字左右 青春的味道作文 为什么点赞作文 爬长城的作文 最温暖的陪伴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题目 橘子洲头作文 一年级作文30字 红色革命作文 梅花的作文300字 描写油菜花的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500 珍惜当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