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青春有你》:“选秀”旧瓶里装上新酒了吗

2020-12-10 11:45:01
相关推荐

2018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指出要坚决遏制追星炒星、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严格控制偶像养成类节目。去年走热的几档选秀节目一时间被推至风口浪尖,“天下无秀”一说甚嚣尘上。

然而,新年伊始,饱受争议的选秀节目又重回大众视野。优酷的《以团之名》、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更名《青春有你》先后开播,腾讯视频的《创造101》也正式更名《创造营2019》发布官宣。在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驱使下,同期竞争的两档节目依然形成了较强的话题度。尤其是话题热度继续延续前作不减的《青春有你》,虽从播出状况来看稳中有进,但包括更名在内的形态“变革”更多还是一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文字游戏,节目并未从实质上改变“偶像养成”的属性。

从《青春有你》的既有播出来看,节目确实做出了相当比重的调整,这是有别于第一季节目的差异化编排设计。主题方面,弱化“偶像养成”“选秀”概念。更名《青春有你》,不再强化“偶像”和“练习生”的话语,甚至原本的英文名Idol Producer在某些背景logo上也进行了打码处理。此前的“全民制作人”身份也被替换为“青春制作人”, “训练生”也取代“练习生”的称谓。此外,细看之下也能发现节目中极少提及“偶像”一语,谨慎地使用“歌手”“男团”等进行表述;立意方面,节目有意识地试图重新诠释男性审美。本季节目聚焦“青春”这一概念。区别于《偶像练习生》第一期选手们普遍关注个人造型打扮等“爱美”倾向,《青春有你》摒弃对选手外形的讨论,而是加入“艺术指导团”的“专业指导”,对选手的综合实力进行点评。服化道方面,较之《偶像练习生》当中出现的各种出挑发色、夸张造型,今年选手造型普遍较为低调。另有一个细节,导师张艺兴和李荣浩的耳钉也全程进行了打码处理,避免引发争议;形态方面,节目融入了更多正能量元素、有意识地强化正面引导。导师选角上不再过度沿用流量艺人,更多侧重艺人的个人能力与品德素养。同时,节目请来国家级的“艺术指导团”,借由他们的点评对节目和选手进行艺术性的专业水平点评。更进一步地,也能看到节目有意识地弱化“一夜成名”概念,突出奋斗历程。 “越努力,越优秀”的节目slogan意在将镜头对准训练生的日常和其个人奋斗历程,张显展示新时代新青年的立意,强调“文艺工作者”是需要不断努力的付出才会有回报。除此之外,节目加入的公益元素也是一个新的亮点,在片尾插入选手拍摄的公益短片,呼吁大家参与“百万森林公益活动”保护环境守护地球。

诚然,积极有益的调整确实在整体面貌上影响着《青春有你》的表达定调,但做出诸多改变的这档节目,是否在实质上完成了形态升级呢?从既有的节目内容来看,还有一定距离;甚至有不少元素的运用,存在明显的“浮于表面”痕迹。

一方面,“唯颜值论”实质未改,价值导向仍存在偏差。节目录制前,粉丝对全体训练生进行初判断投票,投票的结果直接决定第一期位置分配。排名靠前的选手享有入座第一候场区舞台位置的权利,而60名往后的选手却被安排置第二等候区的玻璃房“大棚”。而事实上,粉丝投票仅基于提前放出的一张精修照片,在未看过训练生舞台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实力判断实质上未能摆脱“颜值排名”的状况。

另一方面,训练生专业素养良莠不齐,“艺术指导团”未能有机融入节目形态。《青春有你》由217家经纪公司输送了4276名面试训练生,经过甄选、淘汰率高达98%,最后选出了参赛的100位选手。但从既有播出来看,就出现了多位不会跳舞、唱歌跑调的业余选手、只想当说唱歌手却无作品的选手、练习时长仅十天半个月的选手等。还有部分未经过专业训练的网红,依托于粉丝关注跻身进入队伍中,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训练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节目的专业品相,也不具备当歌手需要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基础,聚焦“奋斗”的训练过程可能要打上一个问号。而为节目立意保驾护航的“艺术指导团”,老艺术家的加盟固然对年轻人的训练培养大有裨益。然而实际上,除了在片头用了“艺术指导团”的正能量VCR装点门面外,只是在节目中偶尔穿插剪辑加入了指导团的场外点评。这种场内场外区别对待的设置,使“艺术指导团”与场内“制作人”和选手全程零交流,并不能发挥出实际的作用和价值。

除此之外,节目投票方式的设计依然存在“漏洞”,可能导致粉丝“砸钱”投票,甚至引发负面社会影响。《青春有你》的投票方式,大体上沿用了上一季的惯例。一是日常账号投票,采取会员投票数多于普通用户的“VIP多投一票”模式,例如《偶像练习生》播出期间,粉丝为能给“爱豆”多投几票,大批量购买会员;二是批量购买定制会员卡,以获得最多30次投票机会;三是批量购买冠名商品获得投票券。虽然本季节目尚未完全公布每个阶段的投票细则,但这种票选机制始终存在一定风险,《青春有你》试图打造的“青春”“努力”等“新时代新青年”的定位,应当从训练生本身出发,对其艺能艺德进行客观评价,而不能全然依靠“以票定胜负”。

通过对《青春有你》的个案探讨,我们依然可以发现目前存在于选秀节目里的若干隐患。对选秀节目的关注,体现着综艺节目对青年文化的影响和塑造,不能仅仅是追随政策条款“照本宣科”式的表面化调整,理应吃透需求、重塑审美。这样看来,《青春有你》还需要在后续节目播出中做出更大的调整,真正确立起一档节目的“有意思”和“有意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其实你一直在我身边作文 最感动的瞬间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的爸爸 丰收作文300字 小学作文本 地震作文200字 春水作文200字左右 巧渡金沙江作文 小狗的作文结尾 真情无价作文600字 法律的重要性作文 国庆见闻700字作文 网络教育英语作文 暖流作文 一件工艺品作文600字 母爱作文450字左右 穿山甲的作文 游作文 六上第四单元作文500字 包饺子作文怎么写 写景作文800字 苹果历险记想象作文 作文90字 种子的旅行作文 话题作文范文 新初中生活作文500字 说明文作文300字大全 小学英语作文大全 九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