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李白思念家乡 却为什么一生都没有回去过?

2020-12-11 10:50:01
相关推荐

诗仙李白的名字在历史上如雷贯耳,他写的那首《静夜思》更是传世经典,充分的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可见李白对自己的家乡是有着很深刻的情感的。

根据历史记载,李白一生有过两次正式的游学。第一次是在四川省内,时间也比较短,在一年左右,到过的地方有成都、峨眉和重庆等。

第二次游学的地方就比较远了,基本上将大半个中原都游历了一遍,比如会稽,扬州等。而且时间也很长,还结识了很多有名的大人物,比如孟浩然,王昌龄,杜甫等。

其中在扬州的时候,李白生了一场病。往往在经历挫折的时候,人的情感很容易迸发出来,李白也是如此,他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看到窗外的月亮如此的皎洁,心中的那种孤苦与思念亲人的情感猛然迸发,于是写下了传诵经典《静夜思》。

纵观李白这一生,其实是很传奇的。曾经娶了宰相的女儿,而且还得到公主的青睐,当时候的皇帝唐玄宗也很欣赏他的才华,因此入朝为官,可是因为自己的洒脱不羁,遭到小人谗言而辞官。安史之乱之后,他进了永王府当幕僚,后来又怂恿李璘起兵造反,失败后被关进监狱,后来被流放到夜狼。穷途末路之下,他只能投靠在当涂当县令的叔叔,最后在当涂病死。

从他这一生的经历,我们可以知道李白第二次出来游历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这一点让人匪夷所思。李白可以写下名篇《静夜思》,表明他对家乡如此思念,那为什么他不回去呢?

李白不回家的原因

李白至死不回家的原因有三点:

1、第一个是好面子

一般男人都好面子,李白是男人,所以应该也不会例外。要知道,李白第二次出来游历,并不是出来旅游,是出来打拼自己的事业的。所以他家中的长辈都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李白离家后也追求过功名,曾经当上了官,可是那官太小,李白并不满意,就是陪着皇帝吟诗作对什么的,不是正经事,后来又没等到升迁的机会,就因为个人原因辞官了。但是他甘心吗?很明显是不的,不然他也不会拜到永王门下,更不会怂恿李璘造反。

可惜的是李白到死也没有混出一个好的事业来,虽然他的诗写的好,可是没用,这并不能成为他成功的象征,所以他因为好脸面不敢回家。

2、实在是离家太远

李白老家比较偏僻,他出来打拼事业又不得不去往繁华的地方。我们初步估算一下,李白从陇西出来,最远到过浙江。按照现在的高速来算,也有两千多公里。而放到古代,由于交通不方便,得从各个地方绕,少说要增加几倍的距离,就算他李白一天行一百里,那也要走上两年多,所以李白即便要回一次家,那也是相当的困难。

另外,我们也了解,李白前前后后共有四个老婆,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这携家带口的,要回一次家就更困难了。

3、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物是人非这个词很好理解,就是即便回到家乡,可能家中的景物什么的都没有变化,可是人呢?恐怕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都没有认识的人了。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医疗水平很落后,而且饮食起居等条件都不太好,人的寿命也很短。李白二十五岁离开家乡,亲人长辈都是垂暮之年,所以他在收到家乡的书信时,都担心听到家人不好的消息,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心中的悲痛肯定是无法掩盖的。

正所谓近乡情更怯,就是如此,所以后来李白在四川呆过一段时间,可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李白也没有选择回家,可能就有这方面的考虑在里面。

和李白一样的后来者

近乡情怯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渡汉江》这首诗中。简单的讲,就是越靠近家乡,心中的那种思念家乡的情感就越忐忑,越有一种害怕的感觉。宋朝的诗发展还不是很完善,但这一首却很经典,由此也可以看出来,近乡情怯这个词语触动了很多游子最脆弱的心灵。

事实上,拥有近乡情怯的心情的游子,并不是只有李白一个人。比如我们熟知的贺知章,他三十岁离开家乡,在唐朝为官五十年,后来八十多岁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发现当年的故乡已经物是人非了,小孩一个不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有感而发,写下了传诵经典《回乡偶书》,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他的近乡情怯。

另外还有我们熟知的余光中,他写的《乡愁》我们大家都读过。余光中的一生都在漂泊,从内地到香港,又到台湾,几个地方辗转徘徊,所以对于故乡他有着很深切的情感。

再比如说一代武侠神话金庸,他同样有着难以释怀的乡愁。金庸祖籍是浙江海宁,出了一家子的名人,比如徐志摩,琼瑶,蒋英等都和他是亲戚。金庸后来在香港定居,在他的小说中,容易找到他的家乡浙江的影子。其中对于自己家乡的描写,这同样也是自己乡愁的一种表达。

最近有一首歌《九月》,歌词是木心写的,作为一位“流亡者”,他对近乡情怯的感受也很切肤,所以后来回到故乡之后,他创作了散文《乌镇》,表达的就是自己对于故乡那熟悉又陌生的情感。

近乡情怯是一种无奈

“随遇而安”这样一个词语很是流行,也有人说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对于这些话我表示赞同,但同时又觉得很不妥。确实,一个人在某一个城市工作,在这里结婚生子,在这里扎根的生存下来,你能说这不是一个家吗?显然是不能的。我认为这样的家更多的指代社会关系,咱们心里真正向往,是拥有童年的记忆,有亲人,有我们曾经最单纯的回忆的地方,那才是我们所向往的家。

现在的人,大多数都背井离乡,为了生计而四处忙碌,四处奔波。即便是到了团圆的节日,我们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不能抽身,从而只能“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是否也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愁呢?

当然,现在的通讯很发达,一个视频电话就能够见到自己的亲人,然而隔着屏幕,真的能够切肤的感受到家长的美好,亲人的温度吗?漫长的距离依然存在,思念家乡的情感依然浓厚。

而怯乡之情呢?也同样在我们的身上困扰着,不过却换了形式。我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回到家乡,总有人问你工作,学习,情感上的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就能够戳到你的痛处。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近乡情怯”的体会依然很深刻,生活太难了,各方面的压力都在挤压着你,工作,金钱,家庭是大家都逃避不了的,往往这些带来的很多是无奈。

结语

时代在变化,科学在发展,但是对于家乡的情感,依然在和着时光发酵。“近乡情怯”的状态,对于每一个逆旅客来说,始终都如影随形。

就好像李白一样,不回家的理由虽然不一样,但那种心情却是大概相同的。我要说的是,作为一个年轻人,如果你在外漂泊打拼,即便是“近乡情怯”,也应该克服困难,多回家看一看。活在当下,不要等到物是人非了,再徒自伤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北京升旗仪式的作文 描写人物表情的作文 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450 姐姐变了作文 真情作文100字 魔方玩具作文 苏州中考作文 难忘那次掌声作文 描写江苏的作文 夏天里的什么作文 七年级英语作文范文 美味佳肴作文 我爱冬季作文600字 那年的秋天作文 参观湖北省博物馆作文 去春游的作文200字 描写活动场景的作文 又见春天真好作文600字 关于防火的作文600字 作文上学的路上 下雨了200字作文 关爱作文结尾 五年级小动物作文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文 生活越来越好作文 三年级下册写人的作文 我的同学作文女生 话题作文感恩 美丽的滨江长廊作文 我会骑自行车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