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清明扫墓习俗沿袭至今 除了祭拜先人 清明还有哪些习俗呢?

2020-12-12 07:05:01
相关推荐

本文乃“到天荒地老”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冬至后的106天是清明节,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由于这两个节日只差一天时间,而且寒食节的活动在古代往往要延续到清明,渐渐地两个节日就合并在一起了。清明节,在公历4月4,5或6日,古代称为三月节,这时正值春天,大地复苏、雨水充沛。“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妇孺皆知的名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情景,可以说是清明节时人、景、物的最恰当的描写。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扫墓与踏青。

清明时节雨纷纷

一、扫墓。一般认为,寒食扫墓源于纪念介子推,发展为一般性祭祖则是在汉光武帝建武年间,而真正形成制度并普及开来却是唐代以后。据《唐书》中记载:唐明皇李隆基在开元二十年下令“寒食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这时的“上墓”早已不仅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是悼念祖先和逝者的活动了。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风雨人归去。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寒食野望吟》一诗。

棠梨花

诗中描写了人们在寒食节纷纷到郊外扫墓的情景。清明扫墓习俗沿袭至今。这一天,许多人来到革命公墓或公祭堂祭扫,以示对先人的缅怀和敬意。对于烧纸旧俗,有人以为这是为鬼送钱,是封建迷信的残留,应予取缔。也有人认为,在科学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多数人已不再相信鬼了,烧纸只不过是表达对逝者怀念的--种形式。正像人们过年放鞭炮是表达喜悦、庆祝心情的一种形式,再也不是为了接神送鬼一样。现在的清明节,各学校常常组织青少年学生去给附近的革命烈士陵园扫墓,寄托人们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清明寒食郊外扫墓

二、踏青清明时节,芳草吐绿,杨柳抽丝,惠风习习,流水潺潺。此时人们或邀请好友,或合家同往,远足郊外田野之间,踏着崭露头角的小草,饱吸清新的空气,饱览大自然明媚的风光,谓之“踏青”,又称为“探春”、“寻春”、“踏春”。唐代诗人孟郊《济源寒食》中有一诗日:“一日踏春-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诗中的“踏春”就是踏青。古代踏青日期,因时地而异。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说:“上已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这里的“上已”是农历三月初三。

郊外踏青

宋诗《记岁首乡俗寄子瞻诗》中有:“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这里的岁首是指正月初八。开始也有的地方把踏青日定为农历二月初二的。后来沿袭成俗,多以清明为踏青日。为什么把清明节作为踏青日呢?一是因为清明人们去郊外扫墓上坟已成定俗,这时或邀友或举家欣赏一下自然美景是顺理成章之事;二是因为此时万物复苏,风光明媚,清洁明净,春风宜人。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中说:“春分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也说:“物至于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

清明扫墓

现在人们把“踏青”称之为“春游”。每到清明时节,青少年或自发或在学校组织下,走向旷野山间,投向大自然怀抱,这对于锻炼身体,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砥砺意志,都不失为一种好形式。清明节放风筝已是踏青中最让青少年心动的活动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欢乐闹元宵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的妈妈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作文 心中有盏红绿灯作文 世界上最短的作文 打屁股作文小贝 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作文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文 父亲节怎么写作文 温暖作文450字左右 越来越好作文600字 发现作文500字左右 毕业对老师说的话作文 端午节踏青作文 四年级上册写人的作文 学雷锋做好事的作文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作文 最美的时光作文800字 思念作文300字 舍不得离开你作文 游隐贤山庄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我的乐园 快乐六一作文四年级 快乐六一作文五年级 高中作文议论文范文 人物描写作文100 告别过去作文600字 火把节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自我介绍50字 铭记那份美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