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昆明作家向新中国献上最美的礼物

2020-12-13 22:55:01
相关推荐

编者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昆明市组织一批作家进行采风创作,用文艺的形式生动展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人民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以及人民群众对祖国的赤子之情。

最美的礼物

张家艳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里:三姐炒了一盘茨菇炒肉片,沈从文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格”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从文的语言。如若水果亦讲究格,那么苹果该是比杏、李格高的。

平生第一次吃苹果,是在九岁那年。在云南上班的祖父打算离休后回山东老家安度晚年,于是让祖母带我们一家北迁。上了一趟特慢列车,已有一两天没供水供饭了。到一个小站,父亲下火车去买水和食物,差点误了车。我和弟妹们都饿得蹦跳不动了。父母的位子让给生病的祖母躺着。很挤的车厢里拥进一位提着大包小包,即将临盆的孕妇。父母怕孕妇被挤坏,让祖母坐起身给让个坐。孕妇很感激,下车时硬把一网兜苹果送给我们。又渴又饿时吃到苹果,诠释了“甜美”一词的真谛。

不知从何时开始,苹果,于我来说,已经附加了一种对平安幸福的祈愿。有珍惜的人生了病,我会选一只带有苹果的果篮作为礼物。与先生恋爱时,第一次逛精品店,先生问我喜欢什么礼物,我选了一只苹果外形的工艺品。

石林圭山下行不远,便是千亩苹果基地。那是自山东引进的矮化密植型苹果树。一米五六高的苹果树上已经挂果,每只苹果上都套着袋子。

顶着烈日,市文联的张庆国老师带领大家采访。大伙儿认真询问苹果种植基地的各种情况,特别是苹果套袋的原因。得到的回答是,套着袋可以让果子不受病虫害侵袭;可遮蔽生物防虫剂;还可让苹果品相端正,色泽鲜艳。

坚持使用有机肥,使用生物防治,规划种植出能通过有机认证的苹果。农户除了获得高过种植普通农作物收益的地租,还可优先到果园务工,增加收入。当地政府规划通过种植苹果,开发多种经营,带动百姓致富奔小康。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遇见千亩苹果园,那是献给新中国最美的礼物。

石头上长出的幸福(节选)

刘继慧

村子倾斜向上,我和李艳莉顺着村道走,房子都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头垒成的,看起来厚重而沧桑。房子边有大树,树身粗大,枝繁叶茂。随便走进一个院落,差不多都是四合院。石头墙,雕花的木窗,果树,瓦顶。院落安然,静谧。

村道两边有矮墙,矮墙都是石块垒成,就连村民的烤烟房,都是石头垒成的。想要拥有一座石头城堡,恐怕是每个女孩儿时的梦想,而糯黑村的撒尼姑娘,一出生就是城堡中的公主。

随便一间房子,都有上百年的历史,随便一条巷道,都是时间流逝的记忆。偶有村民从小巷里走过,脸上写满富足和安逸,就连矮墙上的蔷薇,细碎的花朵都显出几分喜意。

一条小巷出现在眼前,半米多高的石头墙,缓缓朝左方延伸,墙根长满绿色植物。矮墙后面有小小的菜园,茄子、卷心白、小米菜……一畦一畦,赏心悦目。我走在巷道里,打着黑色的遮阳伞,踏着斑驳的青石板,感觉自己正从历史的烟尘中走来。光线明亮,小巷悠长,李艳莉不断纠正我走路的姿势,在她的手机镜头里,我变成了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又一条巷道的尽头,有一座破败的石木结构老屋,院子里满是杂草、杂物,也不知道主人离开了多久。院子外的石头墙上,放着一个牌子:盘江日报旧址。边纵司令部旧址,盘江日报旧址……糯黑村何其幸运,就是一块最不起眼的青石,都打上了革命的印记。

在右边的巷道里,我们遇见了一群青年学生,有的带着相机,有的背着画板,才记起解说员说的,糯黑村是好几个大专院校的艺术创作基地。想必在假期里,众多的游客中,文艺青年也占了很大比重。看男孩女孩们打打闹闹,说笑着走远,我站在青石板上,半天收不回目光。

慵懒地靠在矮墙上,头顶的蔷薇藤垂下来,一朵粉红的花,就挂在我的鼻尖。继续往前走,在半坡上看到两层石墙围绕着的一个院落,阶梯状朝坡上延伸,院落里栽种着果树,一个穿着撒尼服装的女子,坐在屋檐下绣花,动作舒缓,神态从容。

站在院墙外,恨不能化身成蝶,围绕在女子的身边。矮墙,花朵,果树,石头房子……如果,在院落里加上一架秋千,那就是我梦想中的乐园。

暮色四合,我们离开了糯黑村。是的,与阿着底、糯黑村,以及其他所有村庄一样,老百姓脸上的幸福笑容,就是从石头上长出的花朵……

流淌在崇山峻岭的英雄赞歌(节选)

——东川团结渠的昨日与今天

曹卫华

老鹰岩是二期工程中最艰险的地段,位于法窝村附近的山梁上,悬崖峭壁高过200多米,站在下面,扬起头来,只能勉强看到顶上一条线。老鹰岩正中凹陷进去,两边突出来,呈马蹄形状。按照施工方案,要在老鹰岩的悬崖上炸出一条通道,再用人工开凿一条明槽,让渠水从悬崖半腰流过。

一支队伍开进施工现场,没办法施工,又撤了下来。经过指挥协调,又把糯谷田村和小新街村的两支队伍拉了上去。安营扎寨后,大家一起来到施工现场,听技术人员讲解了施工要求,队员们不禁咋舌。

糯谷田村带队的是党支部书记徐文金。他鼓励大家:“要在这么陡峭的老鹰岩修水渠固然难,但再难我们也要干。我们祖祖辈辈都吃够了缺水的苦头。要想改变家乡缺水的面貌,我们就要动脑筋,想办法,吃大苦,流大汗。”

徐文金把王树祥等几位骨干找来,一起绕道爬上老鹰岩,看地形,商量施工办法。老鹰岩山顶相对比较平,表层薄薄的一层沙土下面,盖着坚硬的岩石。站在岩头往下看,崖壁像刀削斧劈一样陡峭,多看几眼,头晕目眩。大家站在悬崖边上,你一句我一句,指指点点议论半天,敲定了一个办法。用大锤强行打一些钢钎进悬峭边的岩石上,把麻绳一头拴在钢钎上,另一头拴在人的腰杆上,把人放下悬崖,吊在空中打眼放炮。

这个办法得到了工程技术人员的认可。

工具材料备齐后,第二天一早,徐文金就带着村里的青年扛着钢钎、大锤上了山。悬崖背面的山坡虽然不像前面是绝壁,却也不好走。他们费了很大劲,才弯弯绕绕,揪着毛草爬上山顶。

太阳刚刚升起,照在灰黑的悬崖上。他们放下肩上的钢钎、大锤,一个个已经累得呼呼直喘。

徐文金大致估算了一下距离,选定了悬崖边上的几个点,大家就自动组合成两个人一组,干了起来。

一个人双手握住钢钎,一个人挥舞大锤砸向钢钎。寂静的山野,“丁丁当当”的声音此起彼伏。砸大锤的,砸上几下,手臂僵硬、胳膊震得发麻,手上便没了准头,不时会砸空。握钢钎的,要精力高度集中,开始,大锤砸一下,手要动一下,等钢钎钻进岩石,又不能再动,必须紧紧握着,稳住钢钎。握上一阵,虎口震得发麻,甚至开裂,还得随时盯着大锤,一旦砸空,必须及时放手躲闪,否则手臂会被砸断。

岩石坚硬无比,一锤砸下去,只能砸出一点粉末,钻进去一点点。有人砸空,握钢钎的手松开,钢钎“丁零当啷”掉下山崖。

换一根再来。

干上一阵,砸大锤的累了,互相换换,接着干。

有无数的钢钎掉下悬崖,最终,十多根钢钎像银针一样,深深地扎进了大地的骨头。

生活在昆明

晓所

清晨 看见海子乳品广告

我就想起那个戴大眼镜

张大嘴巴笑的

海子

昆明的海子

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四季洋溢着牛乳的芳香

诗人海子

像我远方的朋友 亲戚

也像正在与我擦肩而过的

一个陌生人

生活在昆明多么幸福

每天可以喝海子牛奶

可以读海子的诗

可以感受两个不同的海子

亲热相伴

公路通而时空短

彭玉泰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硕大的地球被称为“村”。

然而,40年前,我就像一头小毛驴,背着农产品出村,跌跌撞撞走二十几公里去集市上卖,又购买些生活必需品,弓腰驼背地往家里“爬”,来来去去路上要花四五个小时,经常是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以后才回到家,酸痛的腿需要一个星期后才能恢复正常。如今,我开着车,1个小时跑一个来回,跟过去相比,来回路途就省下3个多小时,感觉时空都被压缩了。

但每次回家,开车过我奶奶的坟前,我都会一阵揪心的痛。因为奶奶有一个心愿,活了一辈子没见过车,想在有生之年亲眼看一看车是什么样子。她等呀等,等到97岁也没有实现自己的心愿。所以,村里人一提到她老人家,脸上都会露出遗憾的表情。像我奶奶这样活了一辈子也没见过车的老人比比皆是,为了她和他们这一代人的心愿,村里人努力过。

1974年,牯牛山脚下,新田和箐口两个大队十多个生产队的村民们纷纷扛着锄头和铁钎来到分给自己的地段修起公路,可25公里的公路修了24年都未修通。1997年,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扶贫攻坚,道路为先”的号召下,公路才修到村民家门口。这条被村民修得怪石嶙峋的“新箐”公路于1998年动工,当年就竣工。这条公路虽只有24公里,但50%是岩石,所有的路段都必须穿过陡峭的山坡,没有大型机器是难以在短时期内完工的。

2019年5月,昆明市作家协会组织“讴歌新时代、共筑中国梦”采风团到石林、宜良、晋宁三县区进行采风创作,采风团穿行在高速公路、通乡油路、进村小块路及村组相连的混凝土路上,3天看了几十个点,走了近千公里的路,看到了公路给村民带来的方便和它所辐射的边远农村繁荣的景象,看到以石头为伴的糯黑寨子迎来了坐着旅游大巴进村写生的来自上海、武汉等地的大学生,看到了头顶烈日,用农用车拉水进到田间地头抗旱保苗的景象,目睹了一辆辆穿梭于村组道路的摩托车,它不仅载人,而且拉货,完全改变了过去人背马驮的状况,彻底把村民们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也让我彻底理解了“若要富,先修路;要大富,修大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村民们说,现在是条条大路通北京。从北京到东川这固定在我大脑中的词句,出自新中国成立之初来东川工作的一批老科技工作者、老专家之口。他们说:“我们1950年到重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报到后被安排到东川工作,从北京出发到工作一线的汤丹、落雪、因民等矿山,马不停蹄地赶了3个月才赶到。一路走来,从火车转到汽车,从汽车转到马车,从马车转入步行,遇到河水就蹚水而过,山高路远,鞋走破了一双又一双。哪像现在,见山钻洞、遇水搭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交错发展,从东川出发到北京,还可以赶上吃晚饭,3个月的路程缩成了10来个小时,这种发展速度是我们意想不到的。”

是呀,中国速度有效地缩短了时空距离,发展让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采风行记(节选)

段红琴

我看过讲得最排场的一句话:吃一顿美食,连人生观都会改变。事实也是如此,美食文化是大旅游、大健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起宜良的美食,令人垂涎欲滴的自然是被誉为“滇菜魁首”的烤鸭,其为宜良赢得了“中国烤鸭之乡”的美誉,成为人人欲品尝而后快的美食。本次采风,我们还到了狗街镇的古板栗园参观,才知道被称为“干果之王”、深受人们喜爱的板栗也是宜良重要的特产之一。狗街镇200年—400年的古板栗树有1千多株,是比较少见的古板栗树群落。宜良也是云南最大的板栗种植基地、营销集散地。

机缘巧合,在宜良县城群文茶艺馆,我还品尝了曾被誉为昆明三大历史名茶之一的千年古茶——宝洪茶,并邂逅了远从福建来宝洪山建茶厂,弘扬宝洪茶美名的居士苏先生。听苏先生介绍:唐代宜良建有宝洪寺,当时叫相国寺,唐朝改建时称宝洪寺至今,由福建开山和尚带来福建、浙江小叶种茶树在此种植,成为云南唯一特有的小叶种绿茶。宝洪茶曾被郑和作为贡品敬献给皇帝,并传播南洋、西洋诸国。如今,宝洪茶已栽种上万亩,宜良将茶叶与旅游相结合,每年开展采茶、现场炒茶卖茶等活动,弘扬这一具有千年历史的名特产。

值得一提的还有养老服务产业。晋宁三合村、古城村结合新农村、生态村、文明村、卫生村的创建活动,把中华民族的养老、敬老这一传统美德融入其中,取得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三合村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中老人在服务中心就可集中用餐,并进行各项娱乐活动,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喝茶谈天,打牌休闲,其乐融融。古城村多功能老年活动中心,是一个集养老、康复、日托、生活、家政服务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机构,还获得了“全国首届敬老志愿服务模范单位”称号。

下方古城侧记(节选)

李汝珍

滇池周边的村庄,自古以来,有不少民族民间文化习俗。“米线节”是其中的一个。

“米线节”是滇中一带集农耕、民俗、饮食等文化为一体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迄今为止,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晋宁地区的“米线节”,主要流传在昆阳和古城片区。它是由当地汉族人迎土主、城隍仪式发展演变而来的民俗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八日开始至三月十三日结束。

三月十三日,是“迎城隍”的日子。到了这一天,当地百姓都会邀请邻村的亲戚朋友到家中做客,都会去观音寺、城隍庙换些米线,让客人能吃个够,慢慢地,就把“迎城隍赶庙会”说成了“米线节”。

活动当日下午,村里的头人(绅士)主持“迎城隍赶庙会习俗”启动仪式,用城隍老爹的功德田进行议会。接佛开始后,有名望的头人披红挂彩走在队伍的最前面,8名壮汉分别抬起文、武城隍老爹的轿子同行,紧跟着的是抬“肃静”匾、抬大刀和旗子的若干人。仪式开始前,从村头到村尾,每家每户都会根据自家的经济状况提前摆好供桌,奉上水果、糕点、茶叶等供品。每当接佛队伍路过,家家都会点燃炮仗,以祈求城隍老爹保佑来年清吉平安,风调雨顺。

经过长期演变,晋宁大部分村寨“米线节”期间的迎佛仪式已经消失,下方古城却将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何不让散落在民间的传统习俗与行政村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特色?

2011年起,下方古城村委会立足村情实际,经过充分酝酿后,确立了以民俗文化为内涵,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新路子。

滇池之滨的晋宁,是古滇王国都邑、青铜文化中心、伟人郑和故乡、世界磷都、滇中佛教圣地,自古文风鼎盛,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孕育出了郑和文化、古滇文化、民俗宗教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和古镇文化等五大文化。渐渐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若再打造出“米线节”这一独特的展示平台,其蕴含的能量和承担的责任同样巨大。但认准了的事情,怎么能不做呢?下方古城村委会决定将这一张名片亮出来。

2012年4月19日,是农历传统节日“三月十三”迎城隍赶庙会的日子。下方古城盼来一年一度的“米线节”。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原生态的山歌调子会,游村、万人宴会、篝火晚会等多项活动,成就了一个全新的节日。2015年,下方古城“三月十三”民间民俗米线节被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7年2月15日,昆明“区级梯队”迎来新的成员。晋宁正式撤县设区,成为继五华、盘龙、官渡、西山、东川、呈贡之后的第七个区。一天天成长的晋宁,一天天生动起来,一天天在广阔的空间逐梦而行。此后,下方古城“三月十三”民间民俗米线节,就开始在“传承昆阳民间传统文化民俗,提升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滇池湖滨宜居宜游风貌,展示晋宁新区幸福美好生活”上下功夫。慕名而来的晋宁昆阳人、晋城人,西山海口人,安宁市民,和当地群众,欢聚一堂,共享美好、欢乐的时光。原本普普通通的节日,通过舞蹈、山歌调子、摄影、吃米线大赛,“耍龙灯”、七彩寻宝等活动和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推进了晋宁新区特色乡村旅游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成就了下方古城这座古老乡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大名气。

昆明日报

责编:李冬雨 一审:王一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欢乐闹元宵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的妈妈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作文 心中有盏红绿灯作文 世界上最短的作文 打屁股作文小贝 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作文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文 父亲节怎么写作文 温暖作文450字左右 越来越好作文600字 发现作文500字左右 毕业对老师说的话作文 端午节踏青作文 四年级上册写人的作文 学雷锋做好事的作文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作文 最美的时光作文800字 思念作文300字 舍不得离开你作文 游隐贤山庄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我的乐园 快乐六一作文四年级 快乐六一作文五年级 高中作文议论文范文 人物描写作文100 告别过去作文600字 火把节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自我介绍50字 铭记那份美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