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你可能真的错了 其实 端午节的起源是……

2020-12-16 00:45:01
相关推荐

端午节起源于历史人物的说法有多种:一是起源于历史人物说,二是“龙图腾说”。

(一)起源于历史人物说

1.屈原说

屈原之事,《史记》有载,屈原,名平,楚之大夫。他晚年遭奸人排挤,不被楚王重用,最后郁郁不得志的他跳汨罗江以明志。端午日,湖南、湖北等地多祭祀屈原,湖南《长沙县志》:“坊市造龙舟,竞渡夺标,俗以为禳灾,实吊屈原之遗意也湖北《荆门州志》:“端午……龙舟竞渡,包角黍祀三闾大夫。”

2.曹娥说

杜公瞻引《曹娥碑》记载,端午节和屈原无关,与曹娥或者伍子胥有关。曹娥之事,《后汉书》有详细记载:

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迎婆娑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旁,为立碑焉。

《后汉书》记载了孝女曹娥投江的故事,因其父亲溺死在波涛中,她便顺着江河恸哭了七昼夜,最后投江而死。度尚对曹娥的孝行非常感动,立碑文来纪念曹娥。湖北等地多祭祀曹娥,《云梦县志略》:“端午……四城以五采绫绢作龙舟迎赛,设层楼飞阁,于其脊中塑忠臣屈原、孝女曹娥及瘟神、水神各像,旁列水手十余,装束整齐,金鼓箫板,旗帜导龙而游,曰‘迎船’。”

3.伍子胥说

有关伍子胥之生平,《史记》有载,伍子胥,楚人也,名员。他数谏吴王,让其灭越王勾践,吴王不听,反近佞臣太宰嚭,太宰嚭与伍子胥有隙,多次离间伍子胥。后被吴王赐死,伍子胥死前立誓:“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吴王听说了此事非常生气,让人把伍子胥的尸体挖出来,将尸首放在鸱夷革上顺着江河漂走。吴国人可怜伍子胥,建立了祠庙来纪念他。

4.越王勾践说

杜公瞻注“是日,竞渡采杂药”亦云:“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

今按:“屈原说”流行于楚地;“曹娥说”和“伍子胥说”流行于吴地;“越王勾践说”流行于越地。《史记》和《后汉书》虽然记载了屈原、曹娥、伍子胥和勾践的情况,但是并未对这些历史人物和端午节的关系进行记载,而且杜公瞻列出了端午节起源的几种说法,尚且说“不可详矣”,又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出:“端午节的纪念对象是各地百姓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抬出来的。”据此,端午节起源于屈原、曹娥、伍子胥和勾践的说法可信度不高。

(二)龙图腾说

闻一多在《端午考》中持此看法。 闻一多认为“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龙舟竞渡和龙的关系不言而喻,粽子的制作方法和龙也有关,其做法是用菰叶裹黏米,为防止粽子被蛟龙所食,百姓用五彩丝线缠绕粽子,投江祭祀屈原。在这里,闻一多认为夺粽子的不是别的生物,却偏说是蛟龙,有其重要背景。

闻一多引用《吴越春秋》《说苑奉使篇》《汉书地理志》《海外北经》《洞冥记》《越绝书越绝外传纪策考》《越绝书越绝外传记范伯》等书推测出,吴越后人都是“龙子”,他们断发文身,属于同一名族。端午节最初是吴、越两地的节日,起源于此地的端午节,后在中原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交流中被传播到了其他区域。

闻一多在《端午考》中断定:“我们不但可以确定前面的假设,说端午的起源与龙有着密切关系,并且可以进一步推测,说它是古代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简言之,一个龙的节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4-19 22:27_____半生浮华。丶[河北省网友]IP:3406882005
    @落尽杨花作为普通网友我认为端午节意义不在于纪念屈原更多地是家人团聚传承民俗文化重要节日。
    顶3踩0
  2. 2021-04-20 09:07落尽杨花[甘肃省网友]IP:763075148
    不太确定端午节起源不过我觉得这种传统节日意义远远超出了个具起源。
    顶31踩0
  3. 2020-04-20 19:47[河北省网友]IP:3407056917
    端午节是个富有传统文化内涵节日纪念屈原是中但并不是全部。
    顶4踩0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穷人作文 曼听公园作文 2012年高考作文 小学作文银杏树 外公生日作文 我和压岁钱的故事作文 60分的作文评分标准 我家的鸽子作文400字 难忘的广播比赛作文 做菜的过程作文 雪景作文300 关于袋鼠的作文 关于四大发明的英语作文 七年级语文月考作文 关于笑的作文600字 四年级作文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关于写黄山的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鹤壁作文 妈妈真棒作文 一件感动的事情作文 玩积木作文300字 夏日景色作文400字 这个办法真好作文 成都中考作文 贪吃的弟弟作文 感谢有您作文 我喜欢的什么作文300字 乡村黄昏作文600字 理想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