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是怎样的一个人生哲理?

2020-12-16 02:15:02
相关推荐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该文章的意思是: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受到困扰,思虑受到阻塞,才能奋发有所作为;表现在面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文章中列举了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以此来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论断。

通过六个事例,归纳出后面的结论,再通过这一番结论说明这六个人之所以成功的原因:艰苦的环境,让这些人经历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等不如意,从另外一方面想,也正是这些不如意锻造了这些人坚定、振奋的意志,使人们在不断克服困难中,习得在求生存中增加了聪明才干。

人是感情动物,又是具备社会性的,他有痛苦,有忧虑,想发愤,想创造,必然表现在形色上,吐发在言辞中,期望得到理解与同情、启发与帮助。

关于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这里头的“生”与“死”,“忧患”与“安乐”,都属于对立面。一反一正,一是一异,相辅相成说明了人生哲理的两面性。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看出了什么了么?

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有的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不用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便可直接到达幸福的顶点;而有的人一出生便要挨饿,劳作,甚至是疾病缠身。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感受到了深深的发愤抒情,正是因为如此,千百年来,孟子此篇才会成为脍炙人口的原因。

激发了众多在困苦中挣扎的人们,告诉人们逆境可以锻造“金刚不坏之身”,亦可锻造“像金子一样发光发亮”的未来。

人就在这一切与忧患的斗争中,一方面求得了物质的生存可能,另一方面更求得了精神的生存,表现了他的活力、意志、情感、创造能力,一句话,表现了他“生”的价值。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全部含义。

孟子的一生也是不如意,但他同样的走过来了,我们同样可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在家做家务的作文 安全为主题的作文 我的期中目标作文 记事作文400字五年级 安全出行作文300字 写目标的作文 家国情怀作文题目 作文案例 人物作文素材 丘索维金娜的作文素材 托福作文批改 分享作文怎么写 小猫和小狗的作文 有关环境保护的英语作文 拖堂作文 心有阳光作文800字 我的本领作文400字 詹姆斯英语作文 晒出我的作文 校园里的春天作文500字 夏天的作文250字 英语四级作文万能套用模板 开放的中国作文 作文300字高中 老师作文四百字 母爱的作文300 怎样交朋友的英语作文 关于称赞的作文 我的梦作文600 幸福在身边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