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诸葛亮的四个朋友为什么拒绝了刘备的邀请 反而投奔了曹操阵营?

2020-12-16 20:15:01
相关推荐

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中,他曾经在路边的野店遇上了所谓的诸葛亮四友。从这些人的言谈举止看显然都是一时之豪杰,因此刘备礼贤下士的提出了邀请。然而这些人都以山野之人无意于仕途的理由推脱,拒绝了刘备的招揽。从《三国演义》后来的情节看,这些人都逐渐投入了曹魏门下,成为曹魏政权的封疆大吏。对比小说中的评价,刘备无论是品德,还是志向,或者是求贤若渴的程度,都远在曹操之上。虽然这里面有尊刘抑曹的原因,可就人品本身而言,刘备的确好于曹操,为什么这些英才拒绝了他的招揽呢?

诸葛亮四友是指诸葛亮在襄阳求学时候所交的朋友,他们都是襄阳当时的青年才俊。这些人是汝南孟建(字公威)、颍川石韬(字广元)、徐庶(字元直)、博陵崔钧(字州平)。他们四人被称为诸葛四友,是因为襄阳名士庞德公和水镜先生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此四人与诸葛亮共同求学,四人对知识务要精熟,唯诸葛亮独观其大略。他们与诸葛亮、庞统交往甚密,是荆州人才的代表。这四人中只有徐庶短暂的在刘备麾下当过军师,其它三人都拒绝了刘备的邀请。而徐庶后来也在曹操的胁迫下离开刘备,北上投入曹操大营。

实际上从历史记载来看,被四人拒绝的不仅仅有刘备,就连荆州牧刘表的邀请他们也没有搭理。其中徐庶也曾上刘表府上进行过面试,最终面试的结果是徐庶看不上刘表。由此可以看出这四人对主公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自认为是天下英才。从最终结果看,他们四人的成就最高也不过的凉州刺史的孟建。徐庶为右中郎将、石韬为典农校尉、崔钧为西河太守,这三个官职在曹魏政权下也就是中层,算不上有多大的权力。因此诸葛亮听说后都感到诧异,觉得曹魏浪费了人才,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即便如此,诸葛四友都没有选择刘备及蜀汉,而是坚持在曹魏阵营下,直到老死。其间刘备和诸葛亮都多次邀请他们南下,得到的结果仍旧是拒绝。比如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和诸葛亮曾经反复写信邀请徐庶南下,也被徐庶拒绝了。从这样的情况看,这些人都是无意于跟随刘备的,他们更看好曹魏的前途。因此在很多时候,这也成了曹吹们吹捧曹操和贬低刘备的论据。实际上这四人不看好刘备与刘备本人的关系不大,其原因大多在这四人的出身和家庭。谈这个问题首先的谈到汉末三国魏晋时代的政治生态,那就是典型的门阀政治。

这个时代的政治传统基于门阀建立,是以大家族门阀掌控国家政权的一种形态。朝廷中的每个官员都有着自己的门阀背景,也代表这他们身后门阀的政治利益。朝中的每次政治斗争,国内的每次诸侯战争,都是各大门阀利益的推动。比如曹操攻打徐州,虽然是以徐州牧陶谦手下杀了曹操父亲为理由。本质上是作为颍川、汝南、许昌门阀代言人的曹操,对青州、徐州门阀利益的争夺。而三国时代第一大战官渡之战,实际上是代表河北门阀(冀州、幽州、青州)利益的袁绍与代表河南门阀(豫州、徐州、兖州)利益的曹操的一次碰撞。

说白了汉末三国的诸侯大战,本质上就是一场门阀割据战争。在这样的战争中,门阀支持的诸侯获胜,门阀将会的大瓜分地盘利益的机会。反之,则受到重大打击,甚至满门被灭。出于这样的生存逻辑,当时的门阀子弟在选择阵营的时候多以自己门阀所在为基准。诸葛四友中除了徐庶是出生于寒门外,另外三人都是门阀世家子弟。他们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前途,也对家族的存亡生死攸关。博陵、颍川、汝南都是曹操地盘上的门阀集中地,而孟建、石韬和崔钧又是家族的重要子弟,自然会被家族利益裹挟投向曹操阵营。

徐庶虽然出身寒门,却长期与这些世家子弟来往,其看事情的角度也与世家子弟无异。最初他投入刘备麾下,实际上是没有选择的妥协。由于他在颍川杀人,后到襄阳避难,这使得他的选择非常受限,因此拒绝刘表后选择刘备过度也是暂时性的安排。在曹操阵营受到礼遇后,有了更好的机会,再加上他与曹操阵营下的门阀来往密切,人脉资源众多,他自然觉得曹操麾下的前途比刘备好。俗话说,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完全就是在吹捧徐庶,实际上他从基层做到右中郎将和御史中丞,也是为曹魏立下不少功劳的。

从人才的结构看,曹魏和东吴都是典型的门阀政治。这些门阀有着完整的人才体系和教育制度,能够一代一代地把人才培养出来。他们虽然把持了国家大量的资源,也为政权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这也是蜀汉后来人才凋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寒门子弟却没有这样的条件,像徐庶、庞统这种四处求学而上位的,只是凤毛麟角。诸葛亮能够成为卧龙,最终还是得益于他家败落前是琅琊郡的门阀,再加上老丈人黄承彦是江夏名士,黄家是荆州大门阀,这才有了接受上等教育的机会。,否则即便诸葛亮天纵奇才,孔明也不会“多智而近妖”。

很多人认为蜀汉失败的原因是只有荆益二州加个汉中,地盘太小,资源太薄弱,所以不是曹魏的对手。实际上我们看地图,东汉时候的荆益二州其地盘及为广大,包括现在的四川、云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重庆,汉中包含了整个陕西南部。这样的地区占了现在中国的近四分之一,说是地盘太小,资源太少,完全是瞎说。诸葛亮之所以将这些地方作为匡扶汉室的基础,就是因为地盘广大,土地肥沃,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益州被称为天府之国,这是与江南并称的钱粮产地,足以支持刘备匡扶汉室的理想。

然而蜀汉最终败却败在了内部的门阀斗争上,这种斗争不仅是国家和资源的内耗,更重要的是人才资源的凋落。经历了赤壁之战和曹操攻汉中后,荆州汉中门阀衰落,中小门阀缺乏掌控力,让寒门出身的刘备迅速掌控的全局。而益州的权利一直被门阀把持,刘璋时候甚至被门阀架空。门阀的存在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家族利益,而刘备的思想是匡扶汉室,统一汉朝。门阀自然不愿意把自己的资源投入到北伐统一的战争中,双方的冲突显而易见。刘备活着时,益州门阀还不敢公开唱反调,而对刘禅,这些门阀可不会老实的支持北伐。

由于关羽不懂得政治上团结荆州门阀,反而用武力去压制逼迫对方,使得荆州内部纷争四起,最终酿成了大意失荆州的事件。而夷陵之战的失败直接将荆州门阀推向了东吴的阵营,因此蜀汉后期荆州集团内人才凋落,就连马谡这种货色都能受到重用。由于在荆州和益州得不到足够的人才补充,只靠着汉中的那点货色,怎么可能支持北伐的人才需求。而且蜀汉地盘广大,发展生产和积蓄国力都需要人才去完成。没有足够的人才完成国家力量的建设,战争就成了空耗国力的事情,诸葛亮本事再大也是杯水车薪。

小说中说“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占人和”,其实这并不准确。刘备的理想虽然深入当时的民心,很多老百姓越过三国的边境线,长途迁徙入蜀汉,但是这并不能解决蜀汉人才凋落的事实。实际上刘备的理想占民心,却与门阀利益背道而驰,这也是他一直以来都得不到大门阀支持的原因。民心虽重却无资源可用,门阀人少却掌控了天下的资源。刘备缺少这些资源,就无法将地盘变成国力,养活投奔他的老百姓,军队的战斗力也就无法持续。诸葛四友正是看穿了这个才拒绝刘备,而诸葛亮虽也明白这些,但匡扶汉室的最高理想让他宁愿殊死一搏,也不想委曲求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变形记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 我想对您说 作文 写景的作文300字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450字 写人的作文300字 创新作文 真情作文 传承作文800字 我就是我作文 包饺子的作文 读后感作文500字左右 写事作文600字 我的理想作文 秋天的作文 800字作文 诚信作文 春天作文 感恩作文 三年级同步作文 我的偶像作文600字 作文600字初中 假期作文 争论作文 写事的作文300字 感动作文 写人作文500字 想象作文400字 我的朋友作文 爱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