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戏曲进校园 江西这些学校做得不错

2020-12-16 23:55:01
相关推荐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记者熊春瑜、见习记者朱嘉明/文 稿件统筹:江育仁

为进一步传播和传承戏曲文化,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校园是文化普及和传承的重要阵地,落实“戏曲进校园”有助于真正实现戏曲文脉的传承。江西戏曲教育是否能借东风走上快车道?江西在实践中有哪些探索和经验?哪些问题和倾向需要避免?

戏曲融入校园生活

戏曲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近年来,江西通过组织观看戏曲作品、开展戏曲教育活动、加强戏曲社团建设,将传统戏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戏曲了解和热爱戏曲文化,弘扬和传承传统戏曲文化。

具体到实践,江西已有不少地方纷纷组织开展了“戏曲进校园”的各类活动。在南昌市南昌县塔城乡河西小学,“南昌采茶戏”的代表性传承人魏小妹手把手教授小学生们戏曲动作和面部表情,学生们积极排练剧目,这一独具南昌特色的传统戏曲形式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捧。亦有学生家长表示,这次名师教学之后,孩子了解到很多相关知识,也对这门古老的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还有不少孩子主动要求在假期报班学习唱戏。不难看出,“戏曲进校园”收效明显。

宜春市实验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可谓有声有色,其将戏曲文化推广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融入学生校园生活中,让孩子们乐在戏中,2017年该校还因戏曲项目被教育部评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该校通过集结社会专业力量传授戏曲技能,实施开展戏曲社团、阳光大课间、公益戏曲表演等,向学生普及戏曲艺术,让学生带着戏曲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使学生既能得到艺术的熏陶,又能得到实践的锻炼。如在阳光大课间活动中,学生通过学习地方采茶戏、京剧、豫剧、黄梅戏等,学会了《沙家浜》《花木兰》《孙成打酒》等选段的唱念做打,这一活动更为有戏曲爱好和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学习发展的平台。

“戏曲进校园”活动让传统优秀文化走到学生身边,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形成戏曲传承发展的浓厚氛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抚州采茶戏”的代表性传承人万安安女士对记者表示,当地“戏曲进校园”活动总能赢得师生们的阵阵喝彩,拉近了戏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优秀剧目和精彩的现场表演,可以让学生们接受良好的戏曲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熏陶。

地方加快形成机制

其实,这些我们身边的戏曲文化传承都只是江西“戏曲进校园”蓬勃开展的一个侧影。

去年南昌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支持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该《实施意见》,南昌将结合全市学校教育实际,大力开展戏曲普及工作,推动戏曲进校园,将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尤其是南昌采茶戏纳入学校教育教学。鼓励大中小学与本地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合作开展校园戏曲普及活动,采取艺术演出、讲座演示、经典赏析及辅助教学等多种形式,向大中小学生推荐优秀戏曲剧目,市级地方戏曲表演团体须在每个区选择一个全日制中学进行戏曲进校园试点;鼓励各级学校建立南昌采茶戏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并广泛开展戏剧学习、排练、展演和比赛活动;鼓励学校特聘校外戏曲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以票价减免等方式鼓励大中小学生走进剧场;支持乡村、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自发成立群众戏剧组织,并开展公益性戏剧演出活动。

抚州市中小学以抚州采茶戏、广昌孟戏、宜黄戏、傩戏等地方戏曲为重点,开展了“抚州汤显祖戏剧节戏曲进校园”等活动,目前已基本实现戏曲进校园工作全覆盖,并形成了活动与学校教学实践有了深度融合。抚州市近年来广泛开展了戏曲进校园“十个一”工程,将戏曲知识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和艺术教育活动中,开好一门戏曲知识课;成立一批戏曲兴趣小组或戏曲社团组织;确保每校每学期观看一场以上戏曲表演;组织具有戏曲名家、戏曲工作者深入学校开展戏曲知识普及讲座或结对辅导。

让学生感兴趣、能坚持

“戏曲进校园”有助于培养更多戏曲小粉丝。通过大中小学和专业团体建立起“传、帮、带”的戏曲文化教育共建基地,可以有效构建起戏曲文化传承的纽带,让学生在校园繁忙的学习之余,放松心情的同时也接受戏曲的熏陶,陶冶情操,涵养思想。

那么,如何让孩子既感兴趣,又能坚持?“戏曲进校园,最简单又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送戏进校园,或让孩子们走进剧院看演出。部分地区一时难以做到,可以让戏曲电影进校园展映,这种方式覆盖面会更高”,南昌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当然,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挑选优秀、经典的戏曲艺术作品,还可以适当进行调整改编,增加“可视性”,如去掉技巧性的、高难度的部分,增加好玩的环节,更容易让年龄较低的孩子接受和欣赏。开展各式各样的戏曲主题活动,如组织专业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戏曲志愿者等走进校园演出,辅以戏曲知识普及的精彩解说,全方位展现传统戏曲文化魅力,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演出中品味乐趣、收获知识,同时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

江西已有不少中小学校开展了戏曲鉴赏,如将戏曲鉴赏纳入音乐课堂,充实校园艺术教育;精选经典曲目、名家唱段,在主题班会、课余时间播放,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传统国粹的熏陶。形式多样的戏曲特色活动,使戏曲文化学习方式更趋多元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加强戏曲通识普及教育效能。

此外,社团也是学生们开拓知识、发挥创意的平台,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戏曲文化的兴趣,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营造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氛围。不少学校已经建立了类型丰富的戏曲兴趣小组及社团组织,聘请戏曲专家和知名票友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开展了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与学校戏曲社团的“结对子”活动。

应摒弃短视思维

从古至今,戏曲雅俗共赏。就像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戏曲艺术需要靠传承而进化,在传承中进化。传承弘扬戏曲文化,培养学生的戏曲素养,营造校园戏曲文化氛围,推进戏曲艺术发展,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戏曲文化教育和戏曲课程开发,为戏曲的广泛传播奠定基础。

“戏曲进校园”需要“大合唱”,它的首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培养兴趣为主要任务,而非满足于浮于表面的打造表演节目。据江西教育界人士介绍,目前一些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往往是集中教授部分学生,打造几个表演节目,再到校内外演出,以此显示“戏曲进校园”的成就。事实上,“戏曲进校园”应当全面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力争让所有学生都与戏曲结缘,而非给少数学生创造学习机会,才能真正为未来培养戏曲艺术观众与传承人。

“戏曲进校园”还需要达成共识。上述教育界人士还表示,一些地方尚未建立起“戏曲进校园”监督考核以及协调教师授课、剧目演出等方面的长效机制,一些学校主课老师还不够支持配合,生怕学生“不务正业”而耽误教学进度,掣肘“戏曲进校园”活动,殊不知,以美启德、以美育德也是重要的教育任务,此类短视思维应当摒弃。“戏曲进校园”要落到实处,戏曲课程建设也非常重要。“除了校园戏曲社团的建设外,最主要的是戏曲常态化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但由于诸多方面的限制,目前戏曲进校园大多还只停留在社团活动和讲座、演出上,从机制建设方面来看还需要更长远的规划和努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10篇 图书馆 作文 火锅作文 跳绳作文 火锅 作文 作文《我的同学》 作文我的爸爸 后悔作文 作文 变 积累作文素材 诗歌作文 作文我的家乡 作文寒假 猫作文 作文日记 作文春天 感悟作文 关于的作文 花的作文300字三年级 写春天的作文二年级 小学生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越来越什么的我作文600字 家庭生活作文600字初中 太阳花 作文 生活因什么而精彩作文600字 那一次我真感动作文600字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300字 想起你时很温暖作文600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什么意思 新学期的打算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