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新荷作家张嘉丽:照亮日常生活的细小光芒

2020-12-18 01:40:01
相关推荐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波又的文学新势力茁壮成长。想知道浙江省的文学新人们都有谁?不妨来看看2017年浙江省“新荷十家”

全民阅读君将陆续推出“新荷十家”的创作谈,并登载他们的作品选摘。

以下是2017年“新荷十家”之一,写小说的张嘉丽。

自述人:新荷作家张嘉丽

张嘉丽,浙江省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浙江作家班学员,入选浙江省“新荷计划”人才库,2017年浙江省“新荷十家”之一。以小说、散文创作为主,作品散见于《西北军事文学》、《青年文学》、《天津文学》、《人民日报》等刊物。有作品入选《浙江散文精选》。已出版小说集《你会想死我》、《失语者》。

以下,是张嘉丽自述的写作历程——

记得某天,一位朋友问我:“你为什么要写作?”这好像是许多写作者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那么,我为什么要写作?

我的写作讲起来就像一个故事。当年,在北京,我顶着压力嫁给了一位在京服役的军人。婚后不久,便跟着他从北方到南方。初到南方时,生活有诸多的不习惯。无论水土、饮食,还是语言、风俗,都和我之前习惯的生活不一样。更要命的是,当周围都是陌生人,当你说着异乡话,当别人都用陌生的眼神看着你,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个陌生人。

那时,我很想融入南方人的生活,但我的适应能力能慢,多次尝试后,发现自己很难融入。为此,我时常感到不安与惶恐!为了摆脱内心的不安与焦灼,我开始一遍遍地看从北方带来的书。文字的魅力和它所传递的信息是强而有力的,它给我的震撼有时远远超过我所能理解的程度。你在读它的过程中总能感觉它像一股暗流在你心中涌动,并能从文字里感受到形式各样的美,以及从中寻找本真的自我。

陆续看完了所有的书,甚至有的书翻来倒去地看了好几遍,而那种强烈的孤独感还在。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异乡人。异乡人在异乡,无论如何,都无法摆脱那种来自骨子里强烈的孤独感。便长时间陷在一种孤独无助的状态中,总想为精神找一个出口,感觉自己快疯了!为了不发疯,后来我开始尝试写点儿东西。

初写时,我就写了个长篇,觉得只有长篇才能表达我绵长而又无尽的孤寂。我以小说的形式发起自己与自己的谈话。长篇完成后,我开始写中篇,之后写短篇,再之后写散文。

我不停地变换着写作方式,就是想借文字来抒发内心的感触,抒写我从北方到南方种种细微的变化,以及我亦北亦南热闹与沉寂中孤独的人生。一直以来,我的写作是散文、小说互相参半的。对写作,并没有太多的计划,只要有感觉,有写作的冲动,有时间就去写。

最初的几年,我的写作仅是个人行为,只为不发疯而写。有一种无畏的精神在支持着自己。写的过程中,也开心过,忧伤过,五味交杂过。写了几年之后,回头再看自己的作品,并不满意。因为作品里缺少一种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及时代本质的认识。新的认识使我产生焦虑,让我对所处的时代重新进行思考。

我想,一个书写者写作过程中应该有一些书写激情、野心与责任担当,应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和怎么写,能将个人精神及时代精神统一起来。通过书写,描绘芸芸众生,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表达这个时代富于意象的沉思。通过文字记录日常生活人物及细小事件,用自己的感悟力来书写这个时代。

而如今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多元时代,网络给我们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变得越来越少,各种意识也随之降低。在此情况下,如何书写时代及其精神?为此,我感到非常迷惘。不由得想到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他们当时所处的时代。无论是海明威,还是菲茨杰拉德,他们均经历战争。战后他们在反思这场战争的意义,觉得自己被欺骗了,他们用叛逆的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并在作品中表现他们对人生、世界、社会的迷茫和彷徨。

那么,我的迷惘是什么?我既没有经历特殊时代,也没有特殊经历,我的迷惘是,我该怎么写,能写些什么?最初的几年,我只写一些自娱自乐的东西,作品里没有时代体悟,没有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或普遍存在的现象,仅仅限于个人的,或对很窄的一点儿人性弱点进行叙述,对人的主观世界或精神状态没有进行探索与挖掘,形式上也没有创新。

写了几年后,我开始回头看,发现许多东西都上不了台面,从语言到结构到内容,都不满意。此后,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不能将小说写好,或者写得更好。思考过后,我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初始的写作,对虚构与想象以及理想过度推崇。一直以来,我像许多初涉写作的人一样,只关注自己的灵魂,并理想了写作。

当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开始自我反省,开始重新给文学定义。觉得之前对文学的认识比较狭隘。那时候觉得写作是个人的行为,我想写什么,怎么写,是我自己的事儿。事实上并非如此,文学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怎么写,和写什么,决定的不仅是一个作品的类型,也是一个写作者的能力、修养、气质和品格。一个作品的产生,不仅是对简单生活现象的描摹,也是对人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及时代本质的认识。新的认识让我很不安,常常使我产生焦虑,这种焦虑让我对人及生活状态与所处的时代重新进行思考。思考过后,也想写出一种强而有力的作品,也想在作品里体现人性的骚动,以及对死亡的恐惧。

既然文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就必须深入生活,近距离观察事物与万象,只有如此,我们的写作才不会沉浸自我,才不会与时代生活脱轨。只有真正走进生活后,才会发现,不一定经历大事件与沉重的历史才能写,简单的事物,只要用心,也能写出不同的新意来。虽然文学没有要求写作者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担当,但既然走在这条路上,还是尽可能的有些担当,让作品留下时代烙印。

但不得不承认,写作是一件孤独与寂寞的事,无论多么孤独寂寞,我都希望自己能坚持写下去。并希望自己有情怀地写出一些时代烙印的作品来。用手中的笔反映和回应时代的梦想和美好追求,让这种能够记录生活与时代的创作方式,闪现出一种照亮日常生活的细小光芒。也希望这种细小的光芒能照亮我。

读一点

张嘉丽短篇小说:

被囚禁的女人(节选)

午后,雷声在房顶上一声一声地炸裂,震耳欲聋的雷声惊动了房上的瓦。阿九都能听到瓦片遭受震动后的细响,她静静地坐在那儿听着,听着。由于没有光亮照进来,房间里显得漆黑一片。

随着炸裂的声音,天空似乎被撕裂了一道口子,接着暴雨呼啸而来,落在不同的物体上,发出轰轰隆隆、霹霹啪啪的声音,像千军万马呐喊着响成一片。

倘在以前,阿九一定会趴在窗户上向外看着暴雨肆虐的模样。可是此时,她没有起来,淡定地坐在一把破摇椅上,机械地将身体不停地晃动着,随着晃动,那把椅子也跟着不停地摇动,并在漆黑的房间里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现在,她一天到晚被囚禁在这小屋里没有别的事可做,只能坐在这把摇椅上消磨时光。

就拿今天来说,她在这把破摇椅上已经坐了四五个小时了。大雨落下的期间,她也往窗户和门的方向看了看,试图看看外面扑天盖地的大雨,但这一动作都是徒劳,因为她什么也看不见。一个星期之前,她被他们彻底地囚禁了。为了不让她走出这房间一步,他们先是用砖将这间房子的门砌了起来,随后是窗户。囚禁让她与外界隔绝,她不仅走不出去,也看不到外面发生的一切。

此刻,她又看了看曾经的门,以前进进出出的那扇门已被拆掉,现在那里多了一堵新墙。砌墙的时候,他们以为她会跑出去,出乎意料的是,她没跑,而是坐在这张摇椅上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砌墙,然后不慌不忙地晃着,晃着,好像墙里砌的不是她,而是别人。在阿九的眼里,他们砌的也只是墙,不是砌人,哪怕把她囚禁在这里,也只是囚禁的是人,而不是她的灵魂,她的身体在墙内,她的灵魂已在外面看着他们一帮人在对付一个弱女子可笑的举止。多么可笑啊,这么一帮人,只为了对付她,挖空心思,费尽心机。然而,她的笑更让砌墙的人恼怒,他们恼恨她如蚂蚁般的苟且偷生,却又带着高高在上藐视一切的气势。他们更发狠地将她砌在房子里。边砌边祝福她,祝她早日死在里面。

阿九最初被砌在房子里的时候,她还能隔着窗户看他们在院子里活动的情景。她时常站在窗户内看着公公、婆婆,大姑子小姑子以及他们那些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女婿们,每个人经过她的窗户的时候。她都会嘻笑着向他们打招呼,没话找话地说:“嗨!大姐,二姐,大姐夫,二姐夫,今天天不错啊,吃了没有?”大姐二姐在她面前吐了一口唾沫,大姐夫二姐夫则白了她一眼。接着,她又冲着小姑子叫:“哎,小四,小五,四妹夫,五妹夫,今天都没出去吗?”他们没有一个人应她,然后都恶狠狠地看她一眼。

对那些唾沫、眼神,阿九一点儿也不在乎,反倒对他们都报之一笑。她越笑,他们越恨她。然后,他们一群人又坐下来继续商量。商量着怎么样才能把她赶走。

每次阿九看到他们一堆人聚在一起就觉得好笑,这么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兴师动众的就是为了对付她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这是多么滑稽的一件事。其实她的事情很简单,只要她与丈夫到医院里一查就得了,哪用费这么大的事儿,可是丈夫不去,她一个人去也是徒劳。然而,他们没有一个人按她的方法去行事,却一心八道地就是要她走。阿九想了,妈的,什么事儿都没搞清楚,为什么要我走,为什么走的是我?我不能走,就是不能走。而且让她觉得滑稽的是,他们一家人聚在一起的画面无法用词形容,全是头,胳膊、腿和脚。大头小头,大胳膊小胳膊,大腿小腿,大脚小脚,摆在一起几十副,多么壮观啊!那里面有懦弱公公的身体与四肢、有严厉婆婆的身体与四肢,有计谋多端大姑子小姑子们的身体与四肢,还有她们五个唯唯诺诺女婿的身体与四肢,一共十二个人。不,一共有十三个人,还有一个是最不能忽略的身体与四肢,那是她的丈夫。她太清楚她丈夫了,他就是属于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而且他像傀儡一样一向任他们摆布。此刻,他夹在他们众人中间显得更加的可卑、可怜与可恶。不时,她在窗内仇恨地看着他。他丈夫知道她在看他,感觉她的眼神像刀子一样在向他一点儿一点儿逼近,可是,自从他打了她以后,他就不敢正视她。哪怕轻微的一瞥,他都觉得是罪过。

他们依旧在商量。阿九站在窗子里,不用仔细听,就能知道他们在商量什么,他们商量来商量去,就是怎么样才能把她弄走。他们众口一词,“这个女人太难缠了!”“可是,我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却怎么也赶不走她。”不管他们怎么对她,他们觉得这个可恨的女人始终就是那句话:我嫁了李家,就是李家的人,你们谁也别想赶我走。再打,她又说,我生,是李家的人,我死,是李家的鬼,凭什么要我走,我死也不走,当初可是你们花了聘礼把我娶过来的,并不是我上赶着跑到你家来,你们想娶我就娶,想赶我就赶,没那么容易。

李家的人便说:“我们已不把你当成李家人了,你为什么还不走?”

“可是,我为什么要走啊?”

“你还不明白吗,我们已不要你了!”“你们说不要就不要了,你们是王法?再说了,那一纸婚书还在呢?”

李家的人看缠不过她,便发起狠来,“好,你不走是吧?”

“对,我不走。”虽然寡不敌众,但是阿九并不怕他们。上次她丈夫打她的时候,她不但不躲,也不还手,却在怀里抱着个锄头,一边挨着打,一边还笑着对他说:“你说我要不要帮你一把,一头在锄头上撞死。”听了她这话,他丈夫正打着,突然愣在那里。他一边奉命发狠地打她,一边看着她那倔强的性格痛苦。他知道无论怎么打,凭她那宁死不屈的性格,他们这群人谁也别想征服她。可是,在家庭里,他从小所受的教育,让他骨子里生着一份奴性,他习惯了被家庭奴役,也无法改变奴性的存在。此刻,看着被他打得道道血痕的妻子,看着娇小却又毫无惧色的坚定眼神与对他鄙视的笑容,他扔下手里抽打她的皮带痛苦地走开了。

当李家人看着实在赶不走她的时候,他们便想到恶毒的一招。“那好,你不走,你呆在这个房间里就不要出来。”

“行,我绝不出来。”其实李家人正求之不得她不出来,赶不走你,不信折磨不死你,于是这么一群弱肉强食的人便恶毒地把她砌在了房子里。砌墙的时候,一家人齐心协力,和泥的和泥,搬砖的搬砖,砌墙的砌墙,很快,那扇门就被严严实实地砌上了。

他们砌墙的时候,在那一堆人里,阿九最恨的一个人,就是她的丈夫。虽然砌墙的时候,他没干一样活,而是木呆呆地看着他们干活也让她痛恨。

她忆起他们的过去。当初他们认识的时候,他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人。相貌好,性情好,温文尔雅的模样给了她无限地向往。新婚的时候,他依旧是那么好,对她不仅疼爱,而且体贴入微。突然有一天,他就变了,他在众人的怂恿下,一改往日的温柔,开始对她怒目横眉,继而打骂她。直到拳头落在身上的时候,阿九才开始对他陌生起来。一个人怎么说变就变了,前一分钟把你当宝贝,后一分钟就把你当粪土。

门被砌上后,阿九经常看到他们聚在一起商量。被囚禁的第三天,他们正商量着,二姑姐的丈夫突然回头看了看窗户,看到阿九在窗户里看着他们微笑。虽然这个弟媳相貌平平,个子不高,但是她身上有着一种难以驯服的气势,尤其看人的时候,眼神十分犀利,似乎能将人的内心一眼看穿。看着看着,他的脸色阴郁起来,随即瞪视着她,阿九也不示弱,她也怒视着他。

二姐夫的脸上仍有着几道抓痕,从鼻子一直到额头,左右脸颊上也各有几条长短不一的痕迹,那是阿九给他留下的纪念。因为阿九根本看不上他这种不像男人的男人。

丈夫在他们的怂恿下打骂她,阿九认了;公公婆婆打骂她,阿九也认了;大姑姐小姑子打骂她,阿九还是认了;可是,作为姑子的丈夫打她,阿九怎么也不能咽下这口气。那天,他们一群人像拍皮球一样的打她,你一下,她一下,越打越上瘾,越打越来劲,他们边打还边说:“你这个没用的女人,你为什么还不走?”“李家娶你可不是做摆设!”“不会下蛋的母鸡要你做什么?”阿九始终不还嘴,任他们打骂。

本来,李家的女婿们只管在一旁看热闹,或者干脆跑跑腿。然而那天,一直在一旁看热闹的二姐夫突然冲了上来,也给了阿九狠狠的一巴掌。顿时,阿九觉得嘴巴里有一股腥味,她朝地上吐了一口,血都出来了。

这一巴掌打得阿九恼怒起来。她仇视地看着他。阿九觉得给李家的人打也就算了,你一个外姓人一个女婿算哪根葱,也敢来打我?谁都没想到之前一直贴着墙抱着头挨打的阿九突然发疯地冲上去,照着二姐夫的脸上就挠开了,顿时把他的脸挠成了一个大花脸。

这姐夫被挠得十分狼狈,恼羞成怒地冲上去又要打她。

此时院墙外看热闹的邻居看不下去喊了起来:不要脸,姐夫打弟媳妇。不要脸,姐夫打弟媳妇。被大家这么一起哄,这位姐夫没敢打下去,扬起的手也停在了半空中,本来他们一家人欺负一个弱女子就十分可耻,他若是强打下去,万一惹起众怒,他这个女婿在这儿也没法儿混了。可是,在随后的家庭会议上,他主张把这个弟媳妇砌在房子里不让她出来,最好活活将她饿死。恶毒的家庭会议决定,李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延续香火是义不容辞的事,既然娶了一个不会下蛋的母鸡,赶不走她,也非得把她折磨死。“打是打不下了,最好把她关起来?”二姐夫说。

大家都看着他,大姐问:“怎么关?”

“把门拆了,把她砌在屋子里?”二姐夫答。

“那能关多久呢?”三姐问。

“一直关下去?”一旁的母亲说。

“那真的要出人命了?”五妹看了看大家接了一句。

母亲哼了一下说,“就怕她不死!”听了这一句,大家心里都有一个结果了,谁也没有再接着往下说。而李家唯一的儿子始终没说话,他的头几乎低到地底下去。

此时,当二姐夫看着阿九隔着窗子冷冷地看着他,脸上仍旧挂着那个像君王一样似笑非笑的表情时,他的脸都怒得发绿了,脸上的那几道伤痕也跟着他的表情拧成可怕的虫子。为了不让她看到外面的一切,为了隔断她与外界的联系,随后,他们又将房间外面仅有的一扇窗户也订了起来。他们里三层,外三层,将窗户订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被关在房间里的阿九,想要找一个缝隙窥视外面一缕光都不能。从他们开始将她的房门砌住的时候,阿九就清楚的知道,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她死。她想:“虽然我早晚要死,可是让我这么快死,可没那么容易。”

阿九之所以受到如此虐待,就是因为结婚五年来她一直未曾怀孕,他们便认为她是个罪大恶极的人。他们李家五个女儿,就这么一个儿子,本指着儿子延续香火,他们不能容忍一个不会生蛋的女人占着茅坑不拉屎。开始他们倒没有强硬地对付她,而是好心好意地劝她走。他们觉得,阿九这种家庭条件一般,长相一般,要求一般的人很好哄,哄一哄就走了。可是,阿九可没有她们想象的那么好对付,她坚决不走。

之后,他们又想要收买她。以为用利益诱惑她,也能把她诱走。可是,阿九依旧不走。

阿九觉得自己没有错,五年不怀孕,并不代表她不行,倘若是男人的问题,这就是冤枉她。她主张她与丈夫一起看医生。可是,李家坚持,错在她,自己的儿子没有一点儿问题,她必须走。然而,阿九坚持没有证据,他们一帮人都没有权力宣判她有罪,在没把事实弄清楚之前,她不走,就是死也不走。

李家看哄、诱都不行,他们便要来硬的。便怂恿着她丈夫不要对她客气。他先是用恶毒的语言攻击她,接着是骂她。阿九生来是一个倔强而又乐观的人,无论怎么攻击,怎么骂,她都一副笑嘻嘻,没心没肺的样子。

他们便怂恿她丈夫暴力她。她丈夫第一次打她的时候,心里还很难过,除了没有孩子之外,他对她倒没有成见与仇恨。可是,为了李家,为了父母,他还是违心地做了违心的决定。

阿九第一次挨打后,内心里虽然难过,但表面上还是笑嘻嘻的,依旧照吃照喝。一次,她乌青着脸对她的丈夫说,你看,我现在是李家的人,你打我也好,不打我也好,我都是你家的人。你可以亏待我,但我不能亏待自己。所以,我必须吃饱、喝好。看着她照吃照喝的样子,她丈夫哀怨地看着她。可是下一次,他又在怂恿下狠狠地揍她,揍完了,他又极其痛苦哀怨地看着她。甚至有一次,他在打她的时候,边打边说:“你走吧,你走吧,你会被打死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战争与和平作文 我的梦中国梦作文 关于长城的英语作文 学雷锋做好事作文 写狗的作文400字 美在我身边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平均分 介绍一种事物五年级作文 植树节作文二年级 关于小学毕业的作文 作文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2022语文高考作文 我的闪光点作文 关于责任的作文素材 身边的感动作文 作文我熟悉的一个人 初中英语作文带翻译 关于阅兵的作文 防溺水作文400字 我心目中的老师作文 2020高考作文题目 2018年高考作文 三年级作文自我介绍 写人的作文450字 国庆节游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关于台风的作文 观察小动物的作文 五年级第三单元作文 描写中秋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