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对话湖北省作协主席 鲁奖得主李修文:有接续楚人楚风的艺术志向 做“美学上的项羽”

2020-12-18 13:30:01
相关推荐

01:49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张谌

70后作家正成为中国当下文学界一股强大的中坚力量。2018年7月,湖北省作家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70后作家李修文当选新一届湖北省作协主席,为目前全国最年轻的在任省级作协主席。同年8月,李修文散文集《山河袈裟》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李修文的散文创作有何特色,他又怎样的文学观?2019年10月16日晚,李修文携带继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山河袈裟》之后最新散文集《致江东父老》,来到成都,在文轩BOOKS书店,做了一场分享活动。这位年轻的湖北省作协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现场还与著名导演宁浩进行了一场对谈。

李修文文笔尤为出色,在文学圈被广为称赞。比如他在《山河袈裟》自序中说:“收录在此书里的文字,大都手写于十年来奔忙的途中,山林与小镇,寺院与片场,小旅馆与长途火车,以上种种,是为我的山河。在这些地方,我总是忍不住写下它们,越写,就越热爱写,写下它们既是本能,也是近在眼前的自我拯救。十年了,通过写下它们,我总算彻底坐实了自己的命运:唯有写作,既是困顿里的正信,也是游方时的袈裟。”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给予他高度好评,“李修文的文字不可等闲看……他的文字苍凉而热烈,千回百转,渐迫人心,却原来,人心中有山河莽荡,有地久天长。”

李修文

新书《致江东父老》全书约30万字,收录有《三过榆林》《我亦逢场做戏人》《不辞而别传》《小站秘史》《白杨树下》《何似在人间》《在春天哭泣》《猿与鹤》等十几篇散文。从落魄的民间艺人,写到与孩子失散的中年男人;从过了气的女演员,写到流水线上的工人……在李修文眼中,“天下可怜人,都是可爱人”。李修文写下他们,写下力量、勇气、情义,正如他在自序中写道,“在春天的黄河边,当我回过头去,看见渡口上长出的花,看见更加广大的人世,不由得再一次决下了心意:那些被吞咽和被磨蚀的,仍然值得我泥牛入海,将它们重新打捞起来;那些不值一提的人或事,只要我的心意决了,他们便配得上一座纪念碑。”

作为一部散文集,《致江东父老》写作手法很特别。李修文打破了散文的惯常面貌,动用各种手段,将戏剧、音乐、电影、小说等元素作用于散文,开拓了散文的文体边界。谈到虚构与真实的关系,李修文认为,在他的创作中,只有一种真实,那就是美学意义上的真实,而非散文意义和新闻意义上的真实。“作为一个楚人的后裔,我期待那种荆楚风格的复活。我希望能从美学上恢复《天问》《山鬼》的传统,我也希望从气质上,我能写下一个个像项羽和屈原那样决绝的、能在现代生活中伴随我们往下走的人。”

李修文

对话李修文:

“让中国古老的情感,在一个现代故事中,借尸还魂”

封面新闻:您2002年出版《滴泪痣》和《捆绑上天堂》,少有文学新作问世,也罕在文学圈露面。直到2017年你出版散文集《山河袈裟》,再度引发大家瞩目。这中间十来年,您是如何积累自己的,经历了什么?

李修文:其实我一直持续不断地写,只是没怎么发表。我这么做是刻意给自己远离某种生活的体验。我很早就做专业作家。我觉得,特别早地进入某个专业,并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因为一个人首先在这个世界上作为一个人活着,而不是作为某个专业作家或者什么职业身份活着。对那种专业生活的短暂远离,恰恰是为了文学。

封面新闻:担任湖北省作协主席这个身份,对你意味着什么。日常工作跟写作是什么关系?两者之间在时间和精力上,会有矛盾或者冲突么?

李修文:我以前是单纯的写作者,现在多了公务的工作。确实需要分一些时间去处理公务。矛盾肯定会有,但没那么激烈,也没那么夸张。只是重新调整一下时间安排而已。在我看来,中国的传统中,没有哪一个作家是完完全全不担任职业工作,就只写作的。

封面新闻:《江东父老》是散文集,但有很强的故事性。为什么不直接写小说,而选择散文这种文体?

李修文:在我看来,小说跟不上时代。小说需要构建一个世界,但构建一个世界没那么容易,没那么快速。我又不是诗人,所以我就选择散文这种文体去表达。当我进入散文时,我发现,这种文体的空间特别大。

封面新闻:在你的写作中,散文这个概念,内涵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你有怎样的散文观?

李修文:事实上,我一直很怀疑“散文”这个概念。它在中国也就不足百年的历史。它的内涵其实也没那么固定。散文不应该就是“形散神不神”这种陈旧的机械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文章”这个词更博大更自由一些。在当下这个大变局时代,散文完全有可能得到非常大的扩充和丰富。至于怎么去扩充,是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散文”这个概念发生一些变异。在我的散文写作者中,我会动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比如在《江东父老》这本散文集里,我采用了口述体、说书人、书信的方式。

封面新闻:读你的散文,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提出这样的问题:里面的人物、故事、情节,是虚幻的还是真实的?

李修文:在我看来,对于一个文学创作者来说,只存在一个真实:通过美学、艺术抵达的真实。我在这本书里面,有一篇文章谈到吃鱼。那是我小时候真实经历的一件事情。后来我无数次回忆它,我展开了很多想象。以至于到最后,我也不知道我讲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了。也正是这种体验,让我嗅到了《聊斋》的真义:表达日常生活中普通人遭遇到的奇迹。我看了很长时间的蒲松龄作品,从他那里我获得不少启发。 我是写小说起步的。我想探讨一种有效的写作方式。这种有效,或许就是通过散文。

封面新闻:在你这本书中,写了很多普通人的艰辛命运。评论家也认为你的作品中有大地和人民性。

李修文:我一直质疑对苦难进行廉价表达。我在描述一个人物的时候,其实我在意的他的精神状态,对苦难的超越,从而诞生的一种悲悯心态。总体来说,我最想做的是,让中国古老的情感,在一个现代故事中,借尸还魂,再度陈述。记录一下值得记录的人,对我来说,有吾道不孤的感觉。

封面新闻:你的文学启蒙是怎样的?

李修文:我的老家是湖北荆门。在汉江旁边,那里曾经常年发水灾,十种九不收。逃荒要饭的现象就多。那要饭就滋养来不少技能。有一些很有艺术性的戏曲,调子很悲凉。我看了很多要饭的戏班子场戏,就像看电影似的。当戏班子走了之后,我很失落,我就去找文学书,跟看戏的效果差不多。

封面新闻:在艺术上有怎样的理想追求?

李修文:我一个湖北人。我深受楚文化滋养。作为楚人的后裔,我认同项羽、屈原那种“展开不以功利为唯一尺度评价的人生”。我确实有接续楚人楚风的艺术志向,做一个“美学上的项羽”,是我努力的目标。

封面新闻:这次跟宁浩一起来分享,你们会有电影方面的合作吗?比如将《江东父老》的故事进行影视化。

李修文: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其实合作,不一定非要用这本书中的故事进行合作。或许我更愿意跟他一起创作,一部他心目中的电影。《江东父老》里面已经有两三篇被购买了电影改编版权。但是说实话,我并不关心被拍成什么样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ChatGPT写作文 快开学了作文600字 安徽2010高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作文大全 三年级作文我真了不起 写小猫的作文450字 关于学习的作文600字 写书信的作文400字 岁月留痕作文800字 山西今年高考作文 申论是写作文吗 北京今年高考作文 游记作文500字五年级 七峰山一日游作文 我喜欢的小狗作文300字 什么是最美的行囊作文 考试之后作文300字 童年傻事作文300字 我最好的朋友作文500字 活在当下作文600字 有关春节的作文300字 今年湖南高考语文作文 浙江省语文作文题目 树这并不是胜利作文 青春的味道作文800字 记忆犹新的一件事作文 我的老师英语作文50字 美丽的风景作文450字 关于美食的作文800字 以争论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