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它是老舍文坛逆袭之地 格局奇艺 文人雄起的小羊圈胡同

2020-12-20 16:20:01
相关推荐

它是老舍文坛逆袭之地,格局奇艺,文人雄起的小羊圈胡同

大家好,今天小编给您带来的是小羊圈胡同的故事。读过老舍的《四世同堂》的人,肯定都忘不了书中的那条充满生活百态的巷子小羊圈胡同。小羊圈胡同地处北京西城区的中部,新街口南边。至今,它仍旧是北京城赫赫有名的胡同,尽管它其貌不扬,连名儿都那么让人难以恭维。的确,这个胡同的名字似乎有点儿不雅。人住的地方,干嘛要叫“小羊圈”?这跟胡同的格局有关。这条胡同很个性,它跟其他直巷子不同,不仅曲曲折折,而且忒窄,忒隐蔽,一般人一不留神,还发现不了呢。这条胡同的两个口,大约仅有三块方砖那么宽,可想而知,这连个小轿车都进不去。奇特就奇特在胡同里面,只要进去,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胡同里有两个葫芦形的空场,相当宽敞,差不多都能当小广场。正因为这种怪异的格局,貌似羊圈,因而才被老辈的人们叫小羊圈胡同。

如今,小羊圈胡同已被改了名儿,叫小杨家胡同,让人摸不着头脑凭什么要改啊。据说,在新中国成立后,居委会部门觉得人住的地方,不能叫“羊圈”,因而取了个谐音,改成“杨家”,但是那儿有杨家人吗?民国乱世,一个小男孩从这条小巷子出生了。由此,他成了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这位贫苦子弟,就是在这条胡同里玩耍、成长,到了后来他在这条胡同里写作。谁也没想到,若干年后,文坛上出现了一位实力派青年作家,他就是著名的京味作家—老舍先生。所谓的“京味作家”,就是说北京话,写北京人,住北京城的老北京土著作家。老舍算是一个正宗的京味作家。这条胡同,便成了他那些小说里的舞台。老舍原名舒庆春,是满族正红旗人。1899年,这位“草根作家”出生在胡同8号。

谁知,第二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一场战争改变了他的家庭,也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他老爹身为护军,当时镇守正阳门。不幸的是,在跟日本人作战时,他的老爹丧命疆场。等到八国联军攻进来,大肆洗劫,连小羊圈胡同都没能幸免,舒庆春的家被一伙意大利人抢劫一空。遭此劫难以后,舒庆春的家境败落,简直是一贫如洗。他不得不跟着老娘相依为命。在这样不幸的家庭里,舒庆春注定有一个贫苦的童年。悲惨的是,一直到8岁,他都没钱上学。9岁那年,庆幸的是,他碰到了一位贵人,一位慈善家—刘寿绵。他热心肠地资助了舒庆春,才让他得以进了私塾上学。据说,那家私塾就离他家不远,设在一个破道士观的大殿里。不过,能有个读书的地方也就不错了,总比整天在胡同里溜达瞎玩要好些。

比起同龄孩子,虽然上学很晚,但是舒庆春的脑瓜儿却十分聪明,仅仅用四年,就跳级升入中学。这多少显示了他的过人之处。然而,资助他上学的刘寿绵先生,虽然家财万贯,却因为经营不善,一下子破产了。在灰心丧气之下,这位大善人索性出了家,连同全家,包括他的老婆和女儿,都成了带发修行的居士。虽说这场变故没发生在舒庆春身上,却跟他密切相关。他失去了资助人。结果是,舒庆春在中学仅仅上了几个月,就因为家庭贫困,实在上不起学了。于是乎,他不得不选择了退学。当然,舒庆春并没有放弃学业。他回到小羊圈胡同里,在家里刻苦自学。他想要进公费学校,这样就可以不用花钱了。仅仅用了半年时间,他以优异的成绩,一下子考上了著名的北京师范学校他考的是公费,再也不用发愁上不起学了。就在北京师范学校里,舒庆春在四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学业,终于顺利毕业。

不过,舒庆春这时候还没有当作家的理想。毕业后的他,在长达6年的时间内,一直担任教书匠,以及小学校长。就在此期间,“五四运动”爆发,新文化运动在北京城里开展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茶,所有的左派、右派作家都竞相在文坛上标新立异,各树一帜。舒庆春作为一名教书匠,自然受到了一场洗礼。不过,舒庆春进了北京一家基督教伦敦会缸瓦市堂的英文夜校。他在努力补习英文。同时,他还参加各种宗教服务活动。到了1922年,他这个满族人索性信起了基督教,成了一名基督教徒。谁知,到了1924年,舒庆春突然决定远赴英国伦敦。至于他为什么跑到遥远的西欧去?这里有个八卦传闻。据说,舒庆春与刘寿绵的千金青梅竹马,从小关系很好。长大成人后,两人互生爱慕,然而舒庆春太过内向,一直没能表白。

自从她家发生变故,刘小姐跟着老爹带发修行后,舒庆春一度悲伤至极。由于内心痛苦至极,他不得不离开北京,远走英伦。在那儿,他进入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担任华语学系讲师。就在遥远的异邦,舒庆春阅读了大量的英文作品,并在业余时开始了文学创作。这是他走上文坛的第一步。两年后,舒庆春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这时候,他才开始用“老舍”的这个笔名。老舍,这个笔名,其实跟他的姓相关。他上学时曾把自己的姓拆开,字舍予,含有“舍弃自我”的意思。最后,干脆在前面加个老字,因而才有了“老舍”这个笔名。几年后,老舍离开了异国他乡,终于在1931年,回了北京。他终于返回到了家乡。刚一回国,他就受到北京师范大学的邀请,做一份报告演讲《论创作》。

就在这期间,老舍认识了一个女大学生胡絜青,两人一见倾心。第二年,他们两人喜结连理,成为伉俪夫妻。不久国内革命战争爆发,老舍在战乱中写下了代表作—《骆驼祥子》。这部小说无疑刻画了底层北京老百姓的贫苦生活,其中就有他在小羊圈胡同生活的影子。抗日战争期间,老舍又创作了另一部著作《四世同堂》,小说背景同样是北京城,不过描写的是传统大家族的生活。等到新中国成立后,老舍成为所谓的文艺工作者,受到周恩来的邀请,担任过各种政治职务,身份显赫。然而到了“文革”时期,这位老作家的厄运来临了。老舍被下令停止创作,不许动笔。

老作家无奈地回到老家,那条简陋的小羊圈胡同。老作家算是下岗赋闲了。老舍只好待在自家里,无所事事地养老休闲。然而,这一切都没结束。1966年8月份,他与其他30位作家,一起被批斗,还扣上了“走资派”“反动文人”的帽子,挂上了“牛鬼蛇神”的牌子。他被押到北京孔庙前,跪在一场大火前,遭到凌辱和痛殴,以至于满身伤痕。这样的“待遇”,是老舍从来没遇到过的,身体受伤倒罢了,但他的个人尊严极度受到伤害。得知第二天他还要遭受第二轮的公开批斗,老舍终于忍不住了。就在清晨,愤懑伤心的老作家独个儿溜达到了北京城西北角外的太平湖畔。他在那儿徘徊了大半天,等到四处无人之际,他悄然投身到了太平湖里。

湖心漾起了冰冷的涟漪。一位人民艺术家就这样了结了自己的余生,仅仅源于命运的不公。直到十多年后,1978年平反时,他才恢复了响亮的声誉—人民艺术家。而他从前生长和生活过的那条巷子小羊圈胡同,也跟着变得赫赫有名了。谁都知道,那是一位大作家的出生地。尽管那是一条相当贫瘠的旮旯地儿,却走出了一位人民艺术家,一位伟大的作家、戏剧家。如果不是老舍,要不是那几部名著,也许没几个人知道小羊圈胡同呢。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巷子不在繁华,有了名人就跟着出名了。小羊圈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小编,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喜欢的老师作文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 小学生想象作文 关于规则的作文 经典作文素材 关于冬奥会的作文 金笔作文 介绍我自己作文 作文周刊 有关老师的作文 初三中考作文 小学生作文辅导 难忘师恩作文 关于教师的作文 甲骨文作文 校园的一角作文 命题作文题目 奉献精神作文 秋天的校园作文 写中秋节的作文 北京冬奥会作文 初中生作文大全 热爱祖国作文 写蚂蚁的作文 赞美老师作文 山东高考作文 台阶作文 自然风景作文 谦让作文 路口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