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小欢喜》:让孩子代替自己实现梦想 是父母最大的自私

2020-12-20 17:30:01
相关推荐

梦想本是光辉的字眼,不应成为悲剧的源泉。

作者:徐徐(爸妈精读主笔)

01

近日,聚焦高考话题衍生出各种家庭问题的电视剧《小欢喜》在各大卫视热播。

剧中学校的誓师大会上,学生与家长在梦想气球上写下梦想并放飞的一段让我印象深刻。

高三学生乔英子在梦想气球上,自信满满又充满期待地写下中国国家航天局的缩写“CNSA”。

很显然,她想加入航天大军,探索外太空的未知世界,追逐自己的航天梦。

乔英子的妈妈看到CNSA后一脸茫然,直问:这是什么东西?

从小就有航天梦的乔英子不悦妈妈竟然一点都懂她,回答说:这不是东西,是我的梦想!

在听了女儿的解释后,妈妈仍然很不屑,认为:高考在即,这些东西都应该放放。

就直接动手替女儿写上:“清华、北大,二取其一”,最后还让女儿再加上“一定考到七百分”。

乔英子看着妈妈这样专制,非常生气,梦想气球在母女的拉扯推搡中“砰”的一声爆炸。

乔英子气的哭着离开,妈妈尴尬地站在偌大的操场上不知所措。

乔英子的妈妈看不见女儿的航天梦想,直接将自己想在高考中取得七百分以上的好成绩,顺利上清华或者北大的梦想强加给女儿。

不管女儿是否喜欢,是否接受,她都觉得自己是对的、是一心为了孩子好的。

剧中母女的矛盾,就是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的缩影。

家长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参考,给孩子规划他们认为最科学、最稳妥、最辉煌的人生路线,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实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谁的梦想谁去实现,父母应该尊重和支持孩子的梦想。

而不是强行将自己的梦想塞给孩子,因为这根本就不是孩子想要的未来,更不是他们的梦想!

02

最近楼下母子的争吵越来越频繁了。

十来岁的小男孩童童在妈妈的安排下,学习钢琴已有五六年时间了。

伴随着一阵巨响的琴音,“我恨透了钢琴”的嘶吼也异常清晰。

但没有任何效果,在妈妈棍棒的威胁下,童童含泪演奏。

一首首欢快的曲子里莫名处处饱含忧伤从门缝和窗户缝中飞到外面。

我常常在电梯里遇见面无表情的童童,跟着自己的父母去上钢琴课、去考级。

日常练琴简直是哭闹、棍棒、训斥和钢琴的大合奏,异常热闹。

同一单元的邻居们都听得无比艰辛,也试图劝解过,童童妈妈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她说自己小时候非常想学钢琴,梦想能当一个优秀的钢琴家。

可惜在农村长大的她,压根没有这样的条件和机会。

现在给童童提供这么好的条件,买昂贵的钢琴、请价格不菲的专业老师教他,他还不好好学习,真是特别不懂事。

童童妈一边说一边气又上来了,拿着晾衣架当戒尺的手又开始指着自己的儿子。

训斥童童认真练习,势必在小学毕业前把十级考过。

没有人问过童童喜不喜欢钢琴,只看到十岁孩子日渐消沉的脸。

显然,母亲的梦想太过沉重,根本不是十岁的童童所能承受的。

纪伯伦说:你的儿女,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并非因你而来。

你能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你能保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父母不要以为给了孩子生命,就能控制孩子灵魂、左右孩子的思想。

不承认孩子独立人格的父母,硬把自己的梦想塞给孩子,让孩子代替自己圆梦,只会严重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结果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03

被美国时代杂志,称之为20世纪“世界最杰出野生动物学家”的珍·古道尔。

从小就是个与众不同的小女孩,别人喜欢洋娃娃,她喜欢动物、翻看与动物相关的书籍。

到了8岁,珍就有了一个离经叛道的梦想:去非洲跟动物一起生活。

当身旁的人都开始觉得珍是一个奇怪的孩子时,她的母亲却显得异常平静。

开明的认可了女儿的梦想,并一直尊重、支持女儿的梦想。

从不斥责女儿把蚯蚓放到床上一起睡觉,到力排众议,明确告诉女儿:

如果你有梦想,从现在开始,就努力去实现它吧!

最后身体力行,自告奋勇充当26岁女儿的探险伙伴,陪伴女儿来到非洲坦桑尼亚。

观察野生黑猩猩群,深入到这个从来没有人尝试、也没有人敢尝试的科学领域中。

她帮助女儿适应在禁猎区生活,陪伴她一起生活在丛林里,为她采集和晒制植物标本。

还帮她料理生活,为她解除寂寞,帮助她度过野外考察那段最开始的艰苦日子,获得了研究黑猩猩的可喜成果。

可以说如果珍·古道尔没有这样一位尊重、支持她梦想的母亲,这个生长于英国中产家庭的女孩不会有这样辉煌的一生。

也不可能在继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和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之后,成为第三个获得联合国颁发马丁·路德·金反暴力奖的人。

每个孩子都生而不同,最初的许多举动都是思考幻化出的火花,这些火花都幻化成一个个梦想。

唯有来自父母的支持和鼓励,这些梦想才有一直向前冲的力量。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生来自由,背负父母的梦想只会成为他前行路上的障碍。

而每一个父母也都应该相信,尊重孩子的梦想,鼓励并支持孩子实现梦想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04

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小说《无声告白》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故事:

乖巧的莉迪亚是家中的老二,从小不但背负了母亲成为科学家、当医生的梦想。

还承载了华人父亲想融入白人世界、拥有朋友并赢得白人尊重的梦想。

父母从没有关注过莉迪亚的梦想是什么,尽管她生活在全家的宇宙中心,但她不是她自己。

更像是一个代替父母实现自己未竟梦想的工具。

她压抑、窒息,但终究不堪重负,投湖自杀成为她解脱的唯一方式。

正如伍绮诗所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追逐自己梦想的权利,但父母的梦想不该成为孩子的羁绊。

在父母眼中,孩子是他们的一部分。

很自然的就让为人父母者认为孩子不但应该继承他们优秀的基因,更应该继承他们的梦想,是生命的延续,也是梦想的传承。

梦想复制是家庭教育的怪圈,以爱之名绑架孩子,让孩子成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这样的父母自私至极,令人细思极恐。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无可厚非,但将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无疑是给孩子的心灵加上一道枷锁。

每个孩子都是自由的个体,有自己的世界,也有自己的梦想。

父母只有尊重和支持他们的梦想,才能使孩子健康的成长,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梦想本是光辉的字眼,不应成为悲剧的源泉。

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自由和权力,身为父母,别让自己的梦想成为孩子的枷锁,阻碍孩子前进的步伐。

更别将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有独立健全的人格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愿所有爱孩子的父母都能给孩子足够的自由。

尊重并支持他的决定,做孩子实现梦想的指引者和助推者。

《我们长大了》:孩子,你可以不用那么乖

一位35岁的二胎妈妈,用亲身经历告诉你,急产有多可怕

为什么啃老族越来越多?养出“白眼狼”的父母,多数踩了这2个坑

作者简介:徐徐,富书专栏作者,读闲散的书,写有趣的文,用文字实现梦想,丰富自我。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知音者 作文 被打屁屁作文 旅行的英文作文 学会宽容300字作文 秋天的作文500字 作文六要素 他的故事作文 一位印象深刻的人作文 校园一景作文300字初中 我最喜欢什么作文300字 游不二门作文 四年级观察绿豆的作文 写人特点的作文600字 什么叫状物作文 我是最棒的作文500字 沙漠作文400字 提建议英语作文 我在故宫修文物作文 南京红山动物园作文 孔子我想对你说作文 读懂作文800字 读书使人进步作文 难忘的事作文600字初中 祖国作文800字 步入初中生活的作文 写景作文150字 我最喜欢的水果作文西瓜 我学会了叠衣服作文 2017专四作文 一个人的一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