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古典诗歌中歌颂真挚友谊诗篇的内容

2020-12-21 07:05:01
相关推荐

在中国古典诗歌这个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中,歌颂朋友之间真挚友谊的诗篇是其中最为绚丽夺目的花朵。无论是歌颂友谊篇章的数量,还是它的质量,其成就都是相当可观的。朱光潜先生说:“中国叙人伦的诗,通盘 计算 ,关于朋友交谊的比关于男女恋爱的还要多,在许多诗人的集中,赠答酬唱的作品,往往占其大半。苏李、建安七子、李杜、韩孟、苏黄、纳兰性德与顾贞观诸人的交谊古今传为美谈”这些歌颂友谊的诗章,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要而言之,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抒发挚友之间互相眷恋的无限深情 朱先生在论述中国文学史上这些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时,列举了苏李、建安七子等文学史上传为美谈的佳话。其中最为感人的是李白和杜甫之间的真挚友谊。唐玄宗天宝元年(745),44岁的李白和33岁的杜甫第一次在洛阳相遇。尽管他们年龄相差11岁,但由于两人都有着相同的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伟大理想,都有着对朝政腐朽不满的愤慨之情,都有着对黎民百姓凄惨生活的关注和同情之心,更有着用诗歌来作为武器,抒发心中块垒的不平之气,因而两人一见如故,只恨相见太晚,真所谓“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短暂的相见,成就了文学史的一段真情佳话。李白和杜甫同游鲁郡,并于东石门分别。李白写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全诗追叙了两人相处的欢乐岁月。“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我们马上就要像飞蓬一样各奔东西了,何时再聚首欢饮呢?暂且让我们喝个痛快吧!短暂的诗章道出了两人间的兄弟深情。此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但彼此都十分牵挂。后来,李白写了《沙丘城下寄杜甫》,其中的“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写出了李白对杜甫的无限深情。李白对杜甫的思念之情,就象这浩浩荡荡的汶水,伴随着杜甫向南方悠悠流淌。诗人寄情于流水,流水不息,相思不绝,可见李白对杜甫的一番真情。而杜甫写给李白的作品更多,他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隐居》,就真实地描写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胜如兄弟的生活。另外的《春日忆李白》,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杜甫对李白诗歌的倾慕,对李白兄弟般情谊的思念,写得深厚无比,情意绵绵;《天末怀李白》写因秋风起而思念李白,全诗感情千回百转,思念之情萦绕心际。吟读全诗,其思念的殷切,关注的细微,感情的真挚,令人反复咏叹,婉转低回,不能自止。尤其是《梦李白二首》,写杜甫思念李白,积思成梦,其情之真切,其爱之深细,更写出了杜甫对李白的情谊之深。古代李杜并称,不仅因为他们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并称为诗仙诗圣,更因为他们之间的友谊不同寻常。千百年以来,历代读者读李白、杜甫互相思念的诗章,仍不得不为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而感动,可见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是何等的感人。

2、抒发挚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江淹的《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代由于交道工具的缓慢,道路的险阻和通讯方式的陈旧,因而把朋友之间的离别看得非常重。所谓“长亭送别”,“折柳惜别”等无一不反映了古代离别给彼此双方带来的痛苦和思念。正因为如此,古代写送别的诗歌或留别的诗歌就成为了 中国 诗歌史上蔚为大观的景象。汉代李陵的《与苏武诗》中的“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写出了相逢的欢乐和即将离别的伤感。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去阳关无故人”,写出了“无故人”的悲酸。唐代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中的“相送情无限,沾巾比散丝”和宋代陈与义《别孙信道》中的“如君那可别,老泪欲沾衣”,更写出了朋友间离别的深情。有相逢就有离别,挚友之间的离别,必然激起心中情感的波澜。这种抒发挚友离别之际依依惜别的深情,令后世读者无不为前人的真挚友谊而感动。正是这种感动,成就了中华民族重友惜情的美好情感。如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好友乘船东去,诗人依依惜别,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正象著名学者陈贻掀先生所分析的:诗人“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多么美丽的想像,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这种依依惜别的深情,不仅表现在作者送别挚友之时,也常常表现在作者离开友人留给朋友之时。最著名的留别诗当首推李白的《赠汪伦》了。天宝十四年(755),李白在安徽泾县游览桃花潭,临行时,汪伦来送李白,感于汪伦的情谊,李白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留别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人即地起兴,以潭水之深来比喻友情之深,巧妙地将送别地点与友朋的情感勾连起来,真挚地表达了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但还不及汪伦送别我时的情谊之深。“不及”二字,将汪伦对作者自己的情谊描写得淋漓尽致,语浅情深,意近神远,深得后人赞赏。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正因为李白写出了自己和汪伦之间这种依依惜别的深情,使得全诗具有了一种沁人心脾的感人的 艺术 力量。

3、抒发对挚友的慰勉和赞美之情 友谊和亲情、爱情一样,是古代诗人们的写作生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古代诗人们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朋友的高尚节操是砥砺自己人格的楷模;朋友的卓越成就是自己事业追求的目标;朋友的不幸遭遇是自己痛心疾首的悲愁;朋友的慰问勉励是缓解自己痛苦心灵的美酒;朋友的互相援引、同舟共济是自己成功的坦途。正因为如此,在古代描写友情的诗篇中,除了上述两类以外,更多的是抒发对挚友的慰勉和赞美之情。前者如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多情自古伤离别,更何况是挚友的离别,但高适却在本应伤感的离别中,洋溢着一种昂扬的信念和浪漫的情趣。虽然你我今日离别,但不要忧愁未来的征途上没有知己,因为你的才华横溢,天底下没有不认识你的。诗人相信董大到了新的地方,定能成就一番新的业绩。挚友的慰勉,既给友人增添了开辟新天地的信心,又给挚友的离别平添了一股豪迈的气势。后者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 论文 ”。开头四句,一气灌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先赞美李白因为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冠绝当代,无人可敌。接着赞美李白的诗象北朝著名诗人庾信的诗那样清新可人,又像南朝著名诗人鲍照的诗那样俊美飘逸。从杜甫这些坦荡真率的赞美中,不但可以看出杜甫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和衷心钦佩,也可以看出李杜之间那种友谊的真挚深沉。有人说“文人相轻”,但在李杜的诗中,却看不出丝毫的“文人相轻”,我们所看到的只有李杜之间的深情厚谊。正是这种生死不渝的深情厚谊,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一段最为优美的佳话。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军训体验作文 秋天的雨作文600字 难忘的一课作文600字 妈妈的怀抱作文 细节描写的作文500字 梦到考试写作文 以勇气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六上同步作文 有关写景的作文 爬长城作文400字 优秀叙事作文800字 秋天的香气作文 诚信的作文结尾 好书推荐作文400字 一个活动作文 心中一片月作文 故宫游记作文 我喜欢书法作文400字 小井沟作文 作文结尾段 我是一棵小草作文600 庆中秋迎国庆作文 五年级作文西瓜 保护环境的小作文 考研英语一小作文题目 怎么写我的妈妈作文 成长作文怎么写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信念的作文结尾 谈诚信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