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李谷一的音乐故事|《我和我的祖国》与友谊交响 与祖国同辉

2020-12-22 09:50:01
相关推荐

李谷一的音乐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与友谊交响 与祖国同辉

作者:范芒

2019年的新年伊始,全国各地纷纷用“快闪”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歌颂伟大祖国,祝福七十华诞,赞美幸福生活,祝愿祖国繁荣昌盛。这首被李谷一唱响、传唱祖国大地的经典爱国主义歌曲,俨然成为2019年的年歌,举国欢唱《我和我的祖国》。

让我们跟随李谷一的歌声,一起分享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

05:54

一、经典与友谊交响

1984年末,中国录音录像公司出版发行李谷一的独唱专辑《我和我的祖国》,这是该歌曲的最早出处,专辑以磁带和大薄膜唱片为载体对外发行。当年《人民日报》刊发过专辑出版的短讯。

李谷一独唱专辑《我和我的祖国》一共收录了18首歌,李谷一的独唱歌曲17首,外加一首与中央乐团男高音李初建的男女声二重唱歌曲。秦咏诚是18首歌曲的曲作者,张藜是17首歌曲的词作者(详见下文),所以,该专辑也可以说是秦咏诚的声乐作品专辑或张藜的词作专辑。18首歌曲均以赞美生活、歌唱祖国为主题,表达了创作者们对祖国的深切之爱。这张专辑也是李谷一和张藜、秦咏诚的友谊结晶。

(一)李谷一与秦咏诚友谊

1978年北京的秋天,北京电影制片厂再次启动了1966年拍摄的黑白故事片《红石钟声》的后期制作,为这部影片担任作曲的是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秦咏诚。

秦咏诚为影片《红石钟声》创作了插曲《要牵银龙上高山》,这是一首女高音作品。与秦咏诚同为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傅庚辰,向他推荐了与自己合作过《永远不能忘》的歌坛新人李谷一。《红石钟声》《要牵银龙上高山》因带有强烈的文革文艺作品遗风,在全国公映后未能产生影响,但李谷一与秦咏诚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0年前后,李谷一演唱歌曲《乡恋》,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秦咏诚真诚地支持她演唱创新,并坚持请她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如电视片《千山风光》、《今日沈阳》,广播剧《郑成功》,故事片《情天恨海》等影视片插曲,《啊,千山》《春天来到可爱的沈阳》《何日能团圆》《何时我俩能相聚》《为什么我露出幸福的笑容》等歌曲在当年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流行一时。

在沈阳录制《啊,千山》时,秦咏诚曾设家宴招待李谷一,由自己的得意学生黄维强作陪。这次家宴又意外促成一次合作佳话。黄维强于1980年6月创作完成了交响乐《美丽的三江》,其中的第三乐章《达斡尔情歌》是一首女高音声乐作品,民族风格浓郁,但又是运用了很强的西洋歌剧创作方法的艺术歌曲,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演唱者,所以没有进行过完整演出。不成想最佳的演唱者此时就坐在自己的对面,让他兴奋不已。

1981年11月和1982年1月,北京民族文化宫,美国著名指挥家戴维吉尔伯指挥中央乐团演奏全本交响乐《美丽的三江》,李谷一轻巧甜美、婉转流畅的演唱引起轰动,赢得了指挥家“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的赞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了音乐会实况,李谷一演唱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印证,获得文化部奖励,《美丽的三江》获得了1982年“首届交响音乐作品比赛”优良奖。

(二)张藜和秦咏诚的友谊

时间倒退到1978年的北京的秋天,平反后的张藜决定到北京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北京中央民族乐团担任创作员。张藜日以继夜地埋头从事歌词创作,词作家晓光和张士燮为他引荐了很多作曲家,但张藜写的几百首歌词虽然陆续发表,却没有一首唱得响。

1982年,张藜与同为辽宁大连老乡的秦咏诚相识。张藜非常喜欢秦咏诚1962年创作的交响乐《海滨音诗》,想为它填词,但由于《海滨音诗》是器乐曲,总也填得不好。

1983年夏天的一天,张藜请正在北京行政学院学习的秦咏诚到家中做客,提出请秦咏诚写一首与《海滨音诗》同样情调的作品,由他来填词。就在吃饭间隙,秦咏诚依照《海滨音诗》的上行旋律“51235……”,反向下行“56543215……”,一下就找到了切入点,并将之定为主旋律,采用八分之六、八分之九节拍,每小节三拍,旋律轻快、跳动又很悠扬、抒情,不到20分钟完成创作。但是,张藜却久久没有想出满意的歌词。

半年后,张藜到广西出差。第二天一早,张藜推窗望远,一轮旭日缓缓升起,把对面山川映照得如诗如画,联想到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虽然曲折坎坷,但也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踏上了新的征途,个人的命运始终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此情此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脱口而出,宛如神来之笔,让他一鼓作气又写下“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和我的祖国》终于完稿了,张藜和秦咏诚都非常满意,歌曲发表在1984年1月的《音乐生活》,是当期杂志的第三首歌曲。《音乐生活》是一份非常有影响力的音乐月刊杂志。当期还发表了谷建芬、铁源、唐诃、金凤浩、王洛宾、生茂、张棣昌等名家新作。

(三)李谷一、秦咏诚、张藜的友谊交汇

还是北京的秋天,时间是1984年,秦咏诚接受了沈阳友好城市——日本札幌的访问邀请。出访前,他专门创作了一首友好的赞歌《丰平川连着辽河水》,歌词由辽宁大学教授马兴国(担任辽宁赴日留学生会长)创作。秦咏诚到京请李谷一演唱,准备带到日本用。

此行还另有一个目的。《我和我的祖国》在发表后没有得到关注,没有人唱。秦咏诚认为李谷一一定会喜欢这首作品,而且会唱好,所以他带着好友张藜一同拜访李谷一。谈话间,李谷一对文革期间遭受磨难的张藜既理解又同情,她也被张藜撰写的《我和我的祖国》中赤诚炙热的歌词深深打动,当即表示要唱《我和我的祖国》,并希望他推荐更多的作品。

(2011.9《鲁豫有约》李谷一、张藜、秦咏诚共话创作友谊)

当时的李谷一已是中国轻音乐团的团长,中国录音录像总公司正在约李谷一和她的中国轻音乐团录制专辑。李谷一从秦咏诚与张藜合作的作品中选出多首作品,歌曲录制完成后,将专辑定名为《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专辑由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李黎夫(署名李力夫)担任编曲、配器,并指挥中国轻音乐团伴奏。专辑一共收录了18首歌曲,秦咏诚需要带到日本的《丰平川连着辽河水》(马兴国作词、秦咏诚作曲)也被收录在其中,其余的17首歌曲均由张藜作词,秦咏诚作曲,张藜以本名或桦成林、钟子玉、王渔、刘晴、纪一笑等笔名署名在词作者一栏,分别是《我和我的祖国》《枫叶晚秋红》《闪亮的星》《绿珊瑚》《浪》《洞庭芦苇荡》《月牙》《云》《追光》《人生之路》《落叶在笑》《春之舞》《路途上的祝愿》《想桂林》《洞庭湖水君山茶》《醉芙蓉》《洞庭渔家》。这些歌词是张藜于1983年前后在全国各地采风时的感怀之作,所以,当年《人民日报》在报道这张专辑时用了“旅游歌曲专辑”的介绍。

李谷一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国》迅速在全国传唱,张藜的词作开始被大家接受和喜爱,其文艺创作呈现井喷状态,《亚洲雄风》、《篱笆墙的影子》、《山不转水转》等歌曲都受到大家的喜爱。

讲几句与本专辑无关的题外话,在张藜作品中,农村题材的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因为在农村下放劳动的生活经历,创作出来的作品,带着强烈的写实风格,但又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李谷一九十年代演唱过他与徐沛东创作的《东北,我的黑土地》,就是这样一首作品,李谷一唱得深沉真挚又不失优美,感人至深。

二、经典与祖国同辉

《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朴实真挚的歌词与优美动人的旋律完美结合,李谷一的演唱抒情中又蕴含激情,让这首歌更具流传性。

(一)经典的传唱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爱国、爱家永远都是主旋律,歌唱主旋律是一个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1985年前后的几年里,李谷一带领着年轻的中国轻音乐团开始了几年的全国城乡巡演,《我和我的祖国》作为保留曲目在全国各地唱起,迅速在全国传唱。

从1984年至今的三十多年,《我和我的祖国》不但是李谷一最喜欢的歌曲,也是她公开演唱最多的歌曲之一。去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的交流演出,她都要唱这首歌。北京重大活动中,李谷一的《我和我的祖国》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经典节目,有时独唱,有时重唱,有时带合唱队领唱。她也在多次的专访节目中谈及她演唱此歌的幕后花絮与激动,谈自己踏上歌坛后随团出国演唱此歌的感受,谈自己对国家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感恩,每每讲到潸然泪下。正是带着这样的感情和认识,让我们能在她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听到了欢乐,听出了自信。

在李谷一演唱过的歌曲中,仅仅是歌名中有祖国这两个字的歌曲就有几十首。把主旋律歌曲唱好,是李谷一的演唱实力,也是她五十多年艺术生涯的重要贡献。词曲作者在数次访谈中,最多的是感激,“李谷一艺术视角的独特性,以及几十年坚持不懈的演唱,让《我和我的祖国》得以传唱……”

《我和我的祖国》(九十年代宁波演出)

(二)经典的雕琢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隔,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啦……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

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

啦……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这是1989年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张藜歌诗集《相思潮》中的版本,李谷一首版也是依此来唱的,只是在演唱第一段时,将“母亲的脉搏”改成“母亲的温情”。后出版的《相思潮》实际与先发表在《音乐生活》杂志的版本存在差异,《音乐生活》版本用“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依偎着你的心窝”和“我最亲爱的祖国,你像大海永不干涸。”两句,分别代替了两段的“啦……”。李谷一后期有时也会这样来演唱,无从考证两本出版物的差异。

李谷一的视唱习惯,是先将词曲分离,对歌词要朗诵多遍,读懂弄清作者的创作思想,找出每句的“关键词”或“字”,然后才是试唱,演唱时,重音要落在标注的“关键字词”上。朗诵时,李谷一感觉很流畅,但在试唱时,每次唱到“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总是感觉情绪出不来,这一句话的关键词是“脉搏”,感情要落在这两个字上,朗诵时是四声和二声的下行语气,可以加重音量,但歌曲的音符是从低音5到中音3的五度上行音,想用力唱出“脉搏”,又使不上劲。歌曲的第二段唱到这里时,碰到的是“清波”,语调是平行音,与曲调不冲突,所以唱起来就很顺。经过思索后,李谷一用语调走上行的“温情”换掉了“脉搏”,情绪顺了,也解决了语调与曲调冲突的问题。

另外,用“温情”来表现祖国和我的关系,李谷一认为能使歌曲更加温暖,听众容易懂。但张藜坚持认为“母亲的脉搏”更符合诗歌的韵律要求,而且用“脉搏”比“温情”的情怀更大。两人都没有解决对方的问题,三十多年来李谷一坚持唱自己的“温情”,歌曲在以后不同刊物上发表时,也还是张藜的“脉搏”。

2011年9月《鲁豫有约》李谷一与词作家张藜、曲作家秦咏诚,回顾他们的辛酸与坎坷的合作过程。

(三)经典的隽永

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它的艺术性与大众的精神需求达到了一致,与人民的心声达到了共鸣。李谷一对《我和我的祖国》的演绎,对我们理解这首歌曲为什么会经久传唱、历久弥新,会有很好的帮助。

当年在录音棚里,李谷一就断定《我和我的祖国》“一定火,一定会流传下去”。在缅怀张藜、秦咏诚的访谈中,李谷一庆幸他们创作出了《我和我的祖国》,庆幸自己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国》,“这个歌什么时候唱都是主旋律。我相信别人唱的话也是这样,因为它的内容、旋律就摆在那……”

李谷一在接受访谈时曾说:“解放后我们有一首爱国歌曲的经典之作《我的祖国》,用的是第一人称,主体只有一个,就是‘我的祖国’,唱出了翻身后的劳苦大众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保家卫国的英雄主义气概。改革开放后,创作的《我和我的祖国》,也是用的第一人称来唱,但主体由一个转变成两个,一个是‘我’,一个是‘我的祖国’,同样唱的是爱国情怀,但注重表达‘个人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旋律也由过去的舒缓、激昂,四分之四拍、四分之二拍,到现在欢乐、自豪的八分之六、八分之九的圆舞曲节拍。从一个主体到两个主体的转换,创作的范围扩大了,丰富了词曲的表现的方式,这种转变无不体现出我们现在的社会在进步,国家强大了,执政水平提高了,更加注重‘人文情怀’,对爱国、爱民的理解更深刻了……”

“我最亲爱的祖国,你像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我的我的祖国》今年掀起高潮,成为2019年的年歌,绝非偶然,它把个人的小情怀融入到祖国的大胸怀,“我与祖国同命运、共成长”表达了中华民族儿女的共同心声,经受了历史的检验,必将永远传唱下去。

作者:范芒 编辑:马大帅mbc1209

相关链接:

1.李谷一:东北,我的黑土地

2.我和我的祖国(缅怀词作家张藜先生)

3.《秦咏诚作品音乐会》之李谷一歌曲(1993年)

4.献给祖国的歌《我和我的祖国》 4

5.李谷一:三首洞庭湖歌曲

6.李谷一:要牵银龙上高山(李谷一演唱的影视歌曲68)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心中一片月作文600字 是你改变了我作文600字 什么拨动了我的心弦作文 幸福的约束600字作文 20年后的我作文500字 写雪的作文300字左右 小学生作文纸打印模板 三年级牵牛花300字作文 元宵节作文300字左右 我好高兴作文400字 走过才明白作文800字 有家真好作文500字 我的春节计划英语作文 写雪景的作文500字 我的初中生活作文800字 福建省高考语文作文 我最敬佩的人作文600字 西安游记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摘抄20篇 开学第一课作文300字 四年级下册八篇作文 青春的色彩作文600字 榜样的力量作文600字 关于感恩的作文600字 今年高考作文难吗 寒假趣事作文200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放烟花作文200字 珍惜时间作文600字 三年级作文难忘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