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垓下会战项羽大败 拒回江东自刎乌江 刘邦赢得天下

2020-12-22 17:30:01
相关推荐

垓下会战项羽大败,拒回江东自刎乌江,刘邦赢得天下

天下已经分了,项羽也引兵东归了,战争终于停止了。刘邦准备罢兵西归,返回关中。他的两位谋士张良和陈平却说不!应该乘项羽郁郁东归的机会,立马对他发起追击,一举将他消灭,天赐汉王,机不可失”!一句话提醒了刘邦,好,追!楚汉五年十月,刘邦追击项羽至固陵。这时离项羽东归只相隔一个月。项羽前脚东归刘邦后脚就追了上来。项羽大怒,竖子也太不讲信义了,回身反击,刘邦大败。

这时,韩信、彭越、英布还没有前来与刘邦会师,刘邦孤军冒进,哪是项羽对手。刘邦在固陵地区转入防御,再次问计于张良,怎样才能使韩信、彭越尽快前来会师,共同打败项羽?张良说:“你原来向他们许过愿,打败楚兵后要封给他们土地。现在项羽已经兵败东归,韩信和彭越却尚未封得土地,他们都在等待观望。如果你现在就把淮阳以东直到海边的土地都封给韩信,把梁国的土地封给彭越,他们马上就会领兵前来攻打项羽,天下唾手可得矣。”刘邦依计行事,将上述地盘封给了韩信、彭越,将淮南封给英布。上述三人得到了封地,果然立即领兵前来与刘邦会师,战场形势急转直下。

向项羽发起猛烈进攻的主力是韩信。韩信命曹参留守齐国,他自己亲率大军南下,以灌婴的骑兵为前锋,一路南下,逢城必克。由于项羽的主力都在荥阳前线,后方空虚,韩信的军队进展异常神速,连克薛、沛、留,只个把月时间,就攻克了楚都彭城。这对项羽是最为致命的一击,从此他已难有回天之力。接着,韩信又马不停蹄向西发动进攻,从今安徽境内攻至今河南境内,很快就与刘邦会师于颐乡。南方的英布和刘贾也于十一月渡过淮水,围攻寿春,诱降了楚大司马周殷,然后向北发展进攻,攻克城父后也向西与刘邦会师。彭越从梁地南下,也在这时与刘邦会师。刘邦的四路大军全部会合,对项羽形成强大压力。

项羽于楚汉五年十二月从固陵向东撤退至垓下,汉军追击而至。这时楚军后方已被韩信全部占领,项羽再无退路,只能孤注一掷,在垓下与汉军决一死战。这时的兵力对比,汉军的各路人马共约五六十万人,楚军已不足十万。韩信充当汉军合围项羽的总指挥。“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韩信下令对项羽军发起攻击,项羽绝地反击,凶猛剧烈,韩信失利,后撤,项羽挥军追击。正当项羽奋力追击韩信时,孔将军、费将军从左右两翼对他合击,韩信回身反击。三军合围,将项羽击垮。项羽率残军退入营垒,被汉军四面围困。入夜,项羽闻“四面楚歌”,这是刘邦向项羽发动的心理战,刘邦用这把软刀子将项羽从心理上彻底摧垮了。

项羽感到大势已去,突围而逃。这时的项羽狼狈之极,“项王乃上马骑”,这个“骑”字,《项羽本纪》有注:“单乘曰骑”,说明项羽是只身突围,已经顾不得指挥部下了。从军事层面说,项羽只顾自己逃命,不去指挥自己的残存部属同敌军做最后的拼死搏杀,这并不是军事领袖的光彩举动;但从情感层面说,却是很悲壮的一幕,他并不指望谁为掩护他逃命而死,他谁也不想“连累”,就靠自己去杀开一条血路,逃得出逃不出,全靠“天命了。不过,追随项羽的勇士还是有的,“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天亮后,汉军发现项羽已突围逃走,刘邦派灌婴率五千精骑追击。项羽自垓下向东南方向溃逃,渡过淮水,逃至阴陵,身边仅剩百余人。这时迷路,问一农夫:“前方哪里有路?”农夫答:“左。”项羽一干人马急向左,上当,陷进沼泽,被汉军追上。

项羽又回身向东,再次突围而出,逃至东城,身边只剩二十八骑。又有数千汉军追来,“项王自度不得脱”,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次突围,但他决不屈服,决不投降。这时,项羽对身边至死追随他的这些部下讲了一段话。他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窥见一点项羽当时的心理状态。言语中,他既有身先士卒、浴血拼杀、视死如归的英雄豪气,也有瞻前顾后、为自己解脱兵败之责的沽名钓誉。他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他希望天下人都知道,他项羽不是不能打胜仗的人,他之所以失败,责任不在他自己,是“天命使然,老天爷不肯帮他的忙。其实人到了这种地步,什么辩解辩白都已无用。更何况,任何人一旦站到历史面前,都是不容为自己的结局辩白的。项羽何所长,刘邦何所短?项羽何所短,刘邦何所长?老百姓心里全明白。

项羽将二十八骑分成四队,从四个方向对汉军发起突击,然后聚为三处,展开最后的决死战斗。他率领二十八人如此反复冲击三次,“斩汉一将”,“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自己一方仅亡两骑。最后,项羽率仅剩的二十六骑突围南走,来到长江边上的乌江渡口,乌江亭长已将渡船停歇在江边等候项羽,项羽一到,亭长劝他急渡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乌江亭长不说这句话还好,一说这句话,顿时勾起了项羽的另一种心情,他忽然决定不过江了。他回答乌江亭长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充满愧意,充满自责,英雄情长,动天地,泣鬼神。

这时的项羽,已不图什么东山再起,只图为自己的人格战斗到底。项羽这种情长气短的英雄性格,获得了后世许多人的同情。老百姓都喜欢耿直不阿、性率情真之人,都讨厌玩弄权术、奸诈刁钻的人。项羽不像勾践,勾践为了求生和复仇,可以屈身为奴,甚至去吃夫差的粪便。项羽也不像刘邦,刘邦一次又一次以“一时之权变”摆脱困境、绝境,最终“以诈力成功”,夺取了天下。项羽认输、认命,决不贪生怕死。但项羽的这种性格,从根本上说不是搞政治、打天下的性格,而是一位最终摆脱不了“人情味”的英雄性格。

项羽把自己的爱骑送给了乌江亭长,以谢他的一片好意,他命令追随他到最后一刻的部属们一律下马步行,持短兵器接敌。“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亦身被十余创”。这时,围攻他的人都上来了,项羽“乃自刎而死”。刘邦悬赏得项羽头者得千金、邑万户,项羽被汉军中的吕马童、王翳、杨喜、杨武、吕胜五人抢夺分尸,五人皆得封侯。项羽死后,他的脑袋还被刘邦派了一次用场。《项羽本纪》中说,项羽死后,西楚地面很快都向汉军投降了,由于起兵之初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鲁国百姓忠于项羽,惟独鲁国百姓不肯向刘邦的军队投降。刘邦本想“引天下兵屠之”,但有感于鲁国人“守礼义,为主死节”,于是“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用项羽的人头去招降了鲁国。

为了争取鲁国人心,刘邦“遂以鲁公号葬项王谷城”。刘邦安葬这位曾经结为兄弟的死敌时,居然也哭了,“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哭归哭,刘邦将项羽的碎尸安葬完毕,于楚汉五年二月“即皇帝位于氾水之阳”,天下毕竟已经到手了。如此,项羽英明一世,最后落得自刎乌江,引得后人纷纷慨叹,那么对于这样的结局,大家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共度美好时光作文 五年级作文多少字 冬天里的温暖作文 攀登作文600字 我的母亲作文300字 小学生作文起步 我的伙伴作文600字 大爱无声作文 母爱作文600字初中 情感类作文600字 生命最珍贵作文 我终于成功了作文 打女生屁屁作文 打屁股家法作文 以奋斗为主题的作文 放假啦作文 六年级下册三单元作文 劳逸结合作文 孝敬长辈的作文 知行合一的作文 你是我的骄傲作文 关于兵马俑的作文 小学毕业作文600字 写景作文550字 幸福很简单作文 水上乐园作文300字 你是我的眼作文 写人的作文开头和结尾 我长大了300字作文 科幻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