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忆往昔看今朝 细品那浓浓烈烈的年味

2020-12-23 06:15:01
相关推荐

记得我们小时候,“年”永远是孩子们最向往、最期待的节日。

虽然中国一年中传统节日很多,但是和“年”比起来都相对显得渺小。

只有“年”是最神圣、最隆重的,甚至差不多要持续两个月之久。

因为每年一进腊月,好像妈妈就要把过年的一应事宜列入准备行列了。

首先是腊月初八,那由多种五谷,枣,冰糖等熬成的香喷喷的腊八粥,每年老妈都认真熬制。每年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寓意,来年丰收,五谷丰登。

然后就是泡腊八蒜,打来一大桶醋,把酸剥完皮腌制到醋里,等到大年初一早晨吃饺子的时候蘸着带蒜辣味的醋,非常好吃。

然后接下来就要要考虑扫房了。记得小时候的房子不是白墙,而是泥墙,用大人的话就是刮了一层细泥。

每次妈妈总要把笤帚绑在竹竿上,认真的把屋顶的踏灰(就是由蜘蛛网和灰尘组成的一串串的东西),墙面的浮土都扫下来。让本来简陋的屋子也变的清爽明亮。

这也算一种生活态度吧,即使在恶劣的环境里也要保持最好的状态。

记得那时候,勤劳的妈妈每年都要养一头猪,一过腊月二十就是杀猪的日子,爸爸总会请来几个健壮的叔叔、伯伯,帮他把猪从圈里捉出来杀掉。

然后猪身上所有东西就都成了美味。记忆中就是爸爸把猪血熬成血豆腐,把火柱(煤炉子上用的)烧红猪脚上的毛烫干净,把猪大肠小肠耐心一遍遍的清洗。好忙碌啊!

还记得爸爸把猪肉割成一块一块的挨家邻居送去。

剩下的就在大锅里架上劈柴煮大肉。屋里云雾缭绕,我们这些小孩子就守在锅边等着啃大骨头,好香啊,好幸福呀!

感觉那时候的人们都对“年”好重视呀,不知道为啥要准备下那么多吃的。我就记得妈妈有忙不完的活。馒头、包子、花卷、粘糕,一锅接一锅的蒸,还用小米面摊煎饼,也是摊好多,然后用大大的篓子装起来,放在外面很冷的地方慢慢吃,然后就记得快过元宵节了还有腊月里蒸的包子,一个个干吧的裂着大口子。真不知道那时候是穷是富。

印象中,过年最忙碌的还是女人,因为我记得爸爸大多数时候和邻居们“对炮仗”。

就是我们一条街的男人们,还有很多不怕炮仗震响的小孩子。隔几家就是一个小团队,都把自己家过年买的炮仗拿出来,看谁家的响,谁家的烟花好看,看谁家的窜天猴打的高。花样繁多的人家,那当然就能显示比别人经济实力雄厚呀!

虽然我家不富裕,但爸爸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他竟然自己会制作炮仗。或许这也是没钱逼出来的智慧吧。

为了让炮仗打的高,放的响,爸爸竟然还发明了一个大铁筒子,把炮仗放在里面,然后震天的响(那时候的大人都没什么文化,也不知道注意安全问题)。

自己做的炮仗当然成本就小呀!所以每年的“对炮仗”活动都是爸爸占了上风。也总看到爸爸由衷开心的笑容。

接下来就是除夕了(腊月三十)。

这一天的上午,是给故去的先人们上坟的日子。记得爸爸每次都是准备好了自己用模具砸的烧纸,带着自己制作的震天响的炮仗和叔叔伯伯们一起去上坟。

然后妈妈就在家里忙碌着做中午饭,这一天的中饭是要早早吃的,因为吃完饭就要包饺子。

三十中午我不知道别家是啥样的,反正我妈每次就是做一大锅烩菜,里面有瘦肉,猪心猪肺猪肠啥的,还有粉条、片粉、海带、豆腐、丸子,蘑菇……总之好多好多种。

吃的时候,不再像往日那样一家子吃一碗,而是大方的给每个家庭成员都盛一碗,敞开了吃。厨艺不算很好的妈妈做的三十晌午的菜却非常美味。

接下来就是下午的包饺子了,尽管爸妈都不是有封建迷信的人,但还是嘱咐我们,一定说话注意,说就说吉祥话,要么就尽量少说话。

比如没年都要包好几大帘子饺子,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称呼,我们这里用高粱的杆串在一起做成的放饺子的圆形的东西,叫帘子。

包的时候不能说“快包完了吗”,“这些够吗”之类的话。要光捡吉祥话说,这也很考验人的。

三十晚上,爸爸把院里各个角落都拉上灯泡,整个院子都灯火通明。各个屋里的灯都要亮一宿。然后我们总是要一起看完春节联欢晚会,然后到凌晨十二点的时候,爸爸就会出去燃放几个响响的炮仗,以示迎接新年初一的到来。

然后就是大年初一“起午经”了,我不知道确切是哪几个字,反正大人们都说

这么说“起午经”。

不知道是为了显示勤劳还是为了什么,总之,家家都起的很早,感觉刚睡着,爸爸那震天雷就又把我们叫醒,哆哆嗦嗦的穿上临睡前就已经在棉裤棉袄外面套好的新衣服。热气腾腾的饺子就已经出锅了。我们都是不敢第一个动筷子的,都要规规矩矩的和大人说了“过年好“爸爸才点头让我们吃饺子的。

吃完饺子,接下来就是隆重的“拜年”戏份了,辈分小的人都是要去辈分大的人家去拜年的,有的同辈分的组团,一进院就大声的吆喝着长辈的称呼,说赶紧出来擎头,给你们磕头拜年了。不太讲究的长辈是不会让晚辈真磕头的,一句“不磕了不磕了,赶紧进屋吃糖,吃瓜子”。年轻人们进屋小坐,寒暄几句就起身告辞,说着“你们歇着吧,我们还得去转悠转悠。”

等天光大亮,同村的年基本上就拜的差不多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年习俗也慢慢的发生着变化。我们由小孩子长成了大人,物质越来越丰富,房子都装修的很好,不爱积灰尘,扫起房来剩了不少力气。自己养猪杀猪的也没有了。也不用蒸好多好多的馒头包子吃到裂纹八瓣的时候。超市早早的大年初二就开门,不用储备很多食物了。小男娃们似乎也不再对鞭呀炮的感兴趣,而是对着电脑手机不爱出门了。女娃们平时天天都穿新衣服,对年也没那么大的期待了,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看,年成了中国人的温暖守望。

随着时代发展,文化层次的提高,人们都愿意去遥远的地方发展,但是,有了“年”这么个日子,就给了日夜打拼的人们歇一歇的理由,给了家中的父母一个有盼头的期待,给了因生活压力无心再联络的曾经的好朋友们聚会的借口。

总之,无论何时,春节也是中国人最隆重,最温暖,最有盼头的节日。

春节,过了这一天就表示美丽的春天就要来临了,让我们都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接美好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山茶花的作文 写黄山的作文 假期感受作文 我的妈妈600字作文 有关学习的作文 端午节作文开头 我的英雄英语作文 开心的一件事作文 小学生获奖作文 什么的爱作文 桂花糕作文 春天的植物作文 五年级作文200字 英语作文假期生活 五百字优秀作文 描写龙的作文 学校的操场作文 六年级写事作文 题目自拟作文 潮汕美食作文 想象作文六年级 印象深刻的事作文 读书的作文400字 三年级过年的作文 太阳花的作文 游上海作文 发现春天作文 四级作文结尾 周末作文600字 有趣的一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