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弟弟给哥哥苏东坡写诗埋怨人生 哥哥回复一首诗 此诗后名垂千古

2020-12-23 10:55:01
相关推荐

唐宋八大家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他们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而三苏则是父子三人。一家出了三个名人,别说在当时,就是现在也是很少有的。如果出现这样的一家人也会非常的轰动。就像是谁家两兄弟同时考上了985一样的使人震惊。

父亲苏洵是这其中最大的功臣,培养出了两个在文学上有造诣的儿子,并且儿子们的品性也是极好的,兄弟二人相互依靠相互鼓励,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也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就以他俩的诗为例感悟一下。

苏辙的诗:

《怀渑池寄子瞻兄》

北宋.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1056年苏轼跟苏辙一起赴京赶考,路过渑池,晚上住在奉闲僧舍里。与那里的僧人相交甚欢,并且在僧人带领下游览了渑池,兄弟二人分别在墙壁上题诗留念。在苏辙又路过此地,想起了当时的情景,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这首诗最妙之处当以尾联为最佳,年少的时候经过此地是和兄长一起,当时的心情是快乐的,而如今自己一个人远离家乡,身处异地,所以就发出了“无方骓马但鸣嘶”的感叹。马累了还能鸣叫两声,但人呢却不能,只能是默默的忍受,身不由已。显然这是在向哥哥诉说抱怨生活的不易及人生的道路的奇岖难走。

通读全诗我们最大的感受恐怕就是苏澈的无奈之情了,还有对兄长深切的思念之情,但这首诗最高明的地方就在全诗没有一个和“思”有关的字。却把对兄长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仿佛真正地应了那句:一切景语皆情语。或许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吧。

苏轼在收到弟弟的信后,心中五味杂陈,更是心疼弟弟,便回了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此诗与弟弟的《怀渑池寄子瞻兄》一并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好诗作。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在诗中自问自答,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这一生到处奔走,到底像什么呢?应该像随处飞的鸿鹄吧,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留下痕迹。

全诗来看,既有对往事的眷恋,又有对弟弟的劝勉,将人生感悟和对弟弟的关爱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兄长对弟弟 爱护都在字里行间里体现出来。语言质朴,情真意切,是苏轼难得一见的七律佳作。整首诗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豪迈大气,令人折服,就像纪晓岚所言“意境恣逸,则东坡本色。”

自古以来,兄弟之间为了家产为了名利,互相争斗的数不胜数。而苏轼苏辙兄弟却能在诗词唱和中相互鼓励劝勉,在宦海沉浮中同进同退,在患难困顿中友爱弥笃,简直是兄弟中的典范。更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篇作文100字 趵突泉作文 游长城作文 逛街的作文 征途作文 健康饮食英语作文 滕王阁作文 a4作文纸 文化自信的作文 家乡的冬天作文 英语作文介绍家人 关于理解的作文 回家作文600字 传承家风作文 妈妈的生日作文 自拟作文 我的乡村作文 挫折作文800字 写北京的作文 污作文 游北京作文 作文法 人生哲理作文 劳动实践作文 我的家英语作文 小金鱼的作文 茉莉花作文 亲情作文开头结尾 仪式感作文 读后感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