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创作谈丨陈惠芳:九章先生 九种感受——在《九章先生》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2020-12-24 06:30:01
相关推荐

新闻联播不允许用方言。这个新书发布会不是新闻联播,所以,我放心地用宁乡话聊天。而且,我还套用新闻联播主持人的口吻:此次节目大概需要25分钟。

今天,诸位为了一本小小的诗集,汇聚在湘江之滨、岳麓山下,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不能画饼充饥,也不能望梅止渴。即便这样,诸位还是来了,还要当主持,还要点评,还要朗诵,还要聆听,还要合影。所以,让我感动。

“九章先生”名声在外,我就谈九种感受吧。

第一个感受是,感谢。

感谢在座的诸位和不在座的诸位。我这个“感谢”不是客套话。

写诗40年,出了“一本半”书,不到200页。今天总算“扬眉吐气”,一举超越了200页。30年选编了这么一本《九章先生》,花了3年时间才出版,真不容易。不捧场,行吗?捧场的,真行。所以,我要感谢你们这些“真行”的人。还有那些不在场的人,包括表扬的,批评的,理解的,不理解的,我都要感谢。正因为所有人的态度,热与冷的态度,才让我走到今天。

先点一下名。谢午恒先生,36年的老朋友了,知根知底,一直支持我的创作,时不时还指教指教。彭文杰先生,也是上个世纪80年代结识的朋友。现在一个集团共事,一个食堂吃饭,能不熟悉吗?李不嫁先生,是湘潭大学校友兼旋梯诗社战友,被称为“湖南老诗骨”。这几年,他成了诗坛“网红”,但在我眼里,他还是“60年代的男孩”。所以,我请他们当“点评嘉宾”,他们爽快地答应了。还有一位“点评嘉宾”,就是我十分尊敬的张战老师。她是一位才华横溢而又十分低调的诗人,诗歌的语感、语境特别好,值得我学习。

再点一下名。湖南省诗歌学会的梁尔源会长、罗鹿鸣会长、凡溪秘书长,远远近近,历历在目啊。梁会长与罗会长,这些年对我的鼓励与帮助很大。梁会长本来要出席此次新书发布会,临时出差,专门发来贺词,过誉之词甚多。我当是期望与鼓励吧。罗会长是个热心肠,“九章先生”这名号还是罗会长率先命名的。他为湖南诗坛的男人与女人、老人与新人,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湖南诗坛有这样蓬勃的局面,罗会长功不可没。今天因重要公务未能参会的凡溪秘书长,就是“潇湘诗会”牵头人胡述斌先生。当年,凡溪就是新乡土诗派的一员大将。我那首被视为新乡土诗派代表作的《一蔸白菜在刀锋下说》,他是第一评论者。真是慧眼识珠。张立云副秘书长是湖南读书会会长,书读得多,书也出得多,是湖南诗坛有名的“诗歌义工”。

还点一下名。就是湖南省诗歌学会的两位当家花旦:两刘,刘卫与刘徽。她们对诗歌活动,非常用心,非常热心,非常细心。有了她们,湖南诗人之家会更加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其他的朋友,比如长沙市岳麓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跃平、岳麓区文联主席喻剑平、岳麓区作协主席王丽君、岳麓区作协副主席朱继忠等,平时见面多,交流也多。

所有的朋友,来日方长,以后慢慢感谢。

第二个感受是,坚持。

1980年至今,我整整写了40年,从17岁写到了57岁,从未间断过。为什么能坚持?爱好。热爱诗歌,就好这一口。作品摆在那里,心里踏实。

我认为,坚持是一种品质。看准了,就走下去,决不半途而废。如果真要学我什么,就学我的坚持。

第三个感受,感恩。

一个人,要有感恩之心。诗人更要有感恩之心。忘恩负义不是人,更不是诗人。

在我的诗歌创作道路上,很多人成为我的引路人。我的第一个老师是彭燕郊先生,我的授课老师,也是旋梯诗社的创始人。大学读书期间,《株洲日报》的聂鑫森老师、《雨湖文艺》的江立仁老师等等,都对我的作品倾注了热情。大学毕业,到了湖南日报社,更得到了张兆汪老师、鲁安仁老师的提携。

还有诗刊社的王燕生老师、梅绍静老师,《星星》诗刊的鄢家发老师,《飞天》杂志社的张书绅老师、《绿风》诗刊的曲近老师等等,他们“重文不重名”的编辑作风,也影响了我。

40年,帮助我的人太多了。我一直感恩他们。

第四个感受,包容。

人世间,形形色色。诗人,也是五花八门。步调一致,色彩一致,方向一致,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正常的。我的原则是,坚守新乡土诗派“传承民族血脉,塑造精神家园”的宗旨,提倡“坚实简约”的风格,但包容、理解其他任何诗歌主张与诗人风格。没有门户之见,也没有团体之争。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的诗歌是最好的,但从来就认为自己的诗歌是不可替代的。一个诗派的掌门人,诗歌没有特质,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所以,这些年来,我没有停止过学习,一直在取长补短,弥补作品的缺陷与不足。我一直在求变,求新。从《重返家园》《两栖人》到《九章先生》,还有即将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沙诗歌地图》,有朝一日要出版的《湖南诗歌地图》《匠人传》,我创作的总体方向没变,但思维方式、表现手法在变。

不变,意味着停止。不变,意味着淘汰。我们都要有这种紧迫感。所以,包容,吸取人家的长处,十分重要。

第五个感受,冷静。

诗歌创作具有群体性,需要聚合,需要交流,需要集团冲锋,但总归是一种个体行为。个体,具有独处的特性。所以,诗人必须冷静,必须忍耐,必须在孤独中前行,决不能为一时的喧嚣、一时的“大红大紫”所蒙蔽。有些颜色,是别人附加的,风吹雨打,容易掉色。只有自己有了真正的颜色,有了本色,才能给人家以颜色看。

影响力、感召力,就是这种颜色。我目前的颜色还远远不够。所以,我说我还在途中,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我要将本色进行到底。

第六个感受,内功。

40年来,我看过的诗歌与诗人多如牛毛。湖南诗坛,不说了如指掌,也知其十有八九。有的人在写诗,不一定是诗人。有的人早不写诗了,还是诗人。要成为辨识度高的诗人,难度不少。

天赋与勤奋,缺一不可。还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内功。练内功,起码要两条:读活书,接地气。我一直认为,诗人要走,走得越远越好,走得越深越好。为什么我写了这么多描绘三湘四水的九章?因为我有记者之便,采访采风,不分彼此。湖南100多个县市,我几乎走遍了。素材这么多,写起来就不用挖空心思。坐在家里,坐吃山空,能写出万千气象、人间烟火吗?

走,脚板就硬了,腰杆就直了,底气就足了。

第七个感受,发现。

发现,就是尽心尽力发现、培养新人。后继有人,不能停留在纸面上、嘴巴上。

从1984年至今,喊“陈老师”的越来越多,我很欣慰。我当副刊编辑和副刊部主任多年,很多人在我手上发表了处女作。我还给不少人写过评论。这次赠阅和推销《九章先生》,一些朋友提及了这些往事。我确实是越来越德高望重了。

当年的举手之劳,也许决定了一个作者一生的走向。特别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湖南日报》这样的大报发几次作品,还被评论,当地是很重视的。有一些务农的作者,由此被调借到宣传文化部门,后来还转了正,扎了根。如今,湖南省诗歌学会在发现、培养新人方面,成效显著。我这个顾问,常常是“顾而不问”,失职啊。不过呢,也私底里做了一些工作。“邵东诗群”在湖南诗坛有了一席之地,与我当年的推举还是有关联的。还比如,岳麓区文联活跃了一大批作者,作品越来越好,跟我也有关系。因为我也是他们的顾问。

开了花,结了果,就是好结果。我乐意看到好结果。

第八个感受,低调。

这次新书发布会,我是“破天荒”。梁会长和罗会长,讲了几次,我都没答应。一是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二是我不太在意。

这次,开了,成了主角,还有点不习惯。其实,从长远来看,低调有益。低调有益于潜心思考与创作。低调有益于身心健康,不会患上恐高症和恐低症。低调有益于结朋访友,铺垫未来的发展之路。所以,在座的诸位要继续给我低调的机会,让我有益于你们。

第九个感受,向前。

一切朝前看,路还很长。“想当年”,可以去想,但不能想多了。“忆往昔”,可以去忆,但不能忆多了。

就我本人而言,新乡土诗派“三驾马车”这名号可以继续叫,但我不能裹足不前,不然,就成了牛车。所以,我恳请诸位少点褒扬,多点批评,不留情面地指出我诗歌中的种种缺失。这样,我才真正受用。既然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诸位就不要用“糖衣炮弹”堵塞了这个空间。

九章先生,成了九斤老太,婆婆妈妈谈了九种感受。对不起,耽误了诸位的时间。

首尾呼应吧。回到第一个感受,感谢。

2020年9月26日

[责编:邓玉娇]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来源:新湖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生作文大全三年级下册 请假条作文100字 回忆性的作文开头 尿作文 讲卫生作文100字 家里的笑声作文500字 我的童年生活作文500字 炒菜作文400 关于社交的作文 默默奉献作文 400字作文五年级 六年级小考作文 励志作文400字 做人要真诚作文 写足球场的作文 写古人的作文 告诉你我很什么作文 呆头爆笑作文 350字的作文大全 打板子作文 游重庆作文 资助伴我成长作文 我的风景作文600字 人工智能时代作文 冬天的天气作文 描写朗诵比赛的作文 保持好奇心作文 诚实守信作文300字 家乡的橘子作文 作文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