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九一八事变后 看中国文人如何在报纸上讽刺“仇日愤青”

2020-12-26 16:40:01
相关推荐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我国东三省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一些中国军史专家看来,日本侵华历史不是八年,而是十四年,就是把“九一八事变”作为开端。甚至有专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点,也是“九一八事变”,可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力。当时的国民政府将这一天视为“国耻日”,而现在,中国也会在9月17日在全国大城市鸣响防空警报,培养国民的国防和忧患意识。

在中日关系的讨论中,媒体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角色。对日本该怎么办?从80年前的报纸,到今天的网站手机自媒体,都有各种不同的观点。而且由于媒体持有的观点并不相同,从而引发了民众的不同反应。而在80年前积贫积弱的民国,民众对于日本的侵略可以说是切肤之痛,因此所谓的“冷静”“客观”“理性”的对日观点,经常会引发他们的强烈怒火,甚至十分激烈的行为。当时中国一些“愤青”的行动力和执行力,可比现在的网络喷子要强悍得多。

“九一八事变”后占领锦州的日本军队

中国著名的《大公报》在“九一八事变”后发表的社论,就曾经犯了众怒。

九一八事变发生两天之后,9月20日,《大公报》就该事变发表张季鸾撰写的社评《日军占领沈阳长春营口等处》,初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这篇社论在以《申报》为首的对日慷慨陈词、一片对日开打的呼声中,主张沉着镇静对待日本侵略,不轻易开战,对当时中国民众泼了一盆大大的冷水。

这片社评首先对中国在东北的国防薄弱环节进行批评,认为:中国夙无国防布置,东北素鲜自卫组织,东三省各地自清季已尝两度沦没于日俄军队之手……方今巨浸稽天,万民载溺,诚为种种内政不修之大清算,而东北外患之实力发动,卒致不能抵抗,亦为漠视外交国防之总结账。

而且这篇社论还直接指出了中国当时民众面对外患时先天的心理缺陷:事发则慷慨激昂,事后泄沓怠惰,而不知外交之坏,绝非一朝,低拒强权,须有远计。甚至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前,《大公报》的主笔张季鸾就曾经对当时中国的“愤青”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方一种横暴之来,则举国哗怒,迨事过境迁,又归于泄泄杳杳之故态。其状如儿童然,击之则嚎啕,不击则笑。无计划,无决心,无长期奋斗之不断的努力。

张季鸾

应该说,民国的文化人,看中国人的弱点和问题还是非常准确的。张季鸾的这段话,用在今天也丝毫不过时,对某些网络愤青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

在社评《日军占领沈阳长春营口等处》中,张季鸾推崇的是李鸿章:犹忆前清光绪二十年中日之役,举国主战,李鸿章独请持重,国贼之谤,积毁销骨,滔夫一战而败,忍辱请成,马关一击,几以生命狗国。因此张季鸾提出的建议是:中日同为不战条约之签字国家,而此次事项,固非宜战,亦未绝交,是依然为有亲交之国家……日本之政府国民果犹认中国为亲交之国,则唯一的善后方法,必须速停军事行动,恢复地方原状,一切问题由两国政府以外交谈判解决。

公平来说,《大公报》的社论有一定道理,但在当时的中国,无论是政府层面的外交和国防动作,还是民众对侵略所遭受的痛苦,都不是一两篇社论所能左右,因此往往流于空泛之谈,更激起了东北民众为首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愤怒。为了这篇社论,《大公报》不但承受销量下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受到了“东北留平同乡反日救国会”的警告,甚至四次遭到炸弹威胁。

不过这也看出来,当时中国日本国民性格的巨大差异。相对于当时的中国愤青,日本被军国主义点燃的愤青更具杀伤力。日本愤青连首相都敢刺杀,如果有像张季鸾这样主张和平的报人,肯定是一刀子戳进去“惩膺国贼”。

1953年9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此外,张季鸾的忍辱请成的态度,也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大公报》所倡导的“明耻教战”的思路和当时国民政府的宣传策略有很大的契合点。经过杨永泰的介绍,张季鸾成为蒋中正的座上宾。1934年蒋中正在南京励志社大宴群僚,各部军政大员数百,但首席主客却是张季鸾,令列席诸位大感意外。蒋中正对张季鸾推崇备至,是民国报人都未曾达到的境遇。

张季鸾、胡政之(《大公报》创办人之一)乃至后来的蒋介石,为什么在抗日问题上看法出奇的一致,是因为这三个人都有留日的背景,都自诩对日本有极深刻的了解,乃至于由“知日”发展到“恐日”。他们都知道在国家军事、工业实力上,中国完全不是日本的对手,而要抵抗日本只有忍辱负重,妥协退让,以图将来。后来《大公报》的社论,甚至到了将希望寄托于日本军阀身上的地步。

然而他们的局限性在于,没有看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空想国家统一团结在国民政府之下,而不愿意承认只有革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积贫积弱的问题。不但《大公报》在“每日画刊”以“四川赤祸”为题发表了一组照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四川人民受“赤匪荼毒”(即红四方面军)之苦,张季鸾本人还积极地为“平定贛赤”(即中央红军)出谋划策,天真地认为只有消灭红军才能让民国有能力抵抗日本。

然而在九一八事变爆发19年后,新中国在成立仅仅1年,就派兵进行抗美援朝,并把世界最强大的美军打回了三八线,这和民国时期东三省被日本吞并、大片国土沦丧、抗战4年后才敢和日本宣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虽然空有爱国理念,但也只能在报纸上耍耍笔杆子,无法完成拯救国家民族的历史重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介绍乐山大佛作文 青岛旅行作文 我喜欢狗的作文 自己选择的路作文 新时代的英雄作文 做卫生的作文 教师资格考试作文范文 小学同学作文600字 美丽的风景作文300字 高中英语作文邀请信范文 在奋斗中享受快乐作文 我的家乡50字作文 有一种幸福作文 生活教会我什么作文 我的班主任作文四百字 遥望星空作文800字 50年后的人类作文 英雄的作文素材 努力800字作文 六一儿童节的表演作文 我是一棵小草作文 走进大自然作文 春节作文300字三年级 美就在身边600字作文 描写孙悟空的作文 在欢笑中成长作文 外婆的作文800字 描写雾凇的作文 二十年后的我作文200字 红石公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