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推进会发言摘登

2020-12-27 21:50:01
相关推荐

11月19日,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长沙召开。 通讯员 摄

编者按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11月19日举行的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10家单位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经验做法。现将发言予以摘登,供各地借鉴。

省文明办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抓价值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始终。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突出价值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首要位置,贯穿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用好文明创建测评体系的“指挥棒”,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宣传、实践活动、24个字的掌握情况纳入日常督查检查和考评测评中。

抓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要开展了“四大”实践养成活动:抓文明新风行动,推进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行动;抓主题实践教育,将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抓纠“四风”治陋习专项治理,倡导城乡居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抓诚信立业立人,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抓机制规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推向常态长效。构建融入机制,让实践融入公益广告,融入网络文明,融入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完善考核机制,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绩效考核。健全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机制,努力讲好榜样故事,以典型示范带动整个面上的工作。

省发改委

推进协同共治 共建信用湖南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省发改委构建起“3533”的框架体系,即以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3统一”为导向,以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5类主体”为对象,推广基于政务信用信息资源清单、信用数据报送清单、信用产品应用清单“3类清单”,覆盖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的全过程信用管理模式。

编制《湖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勾勒信用建设行动路线,将“三诚信一公信”4个方面34个重点领域的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责任到单位。

构建全省互联互通的平台网站体系,实现了信用信息从孤岛碎片式到共享交换式的转换,为加强协同监督、推动信息互动融合,夯实了数据和技术支撑。

牵头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出台诚信示范企业创建、企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等制度性文件,提高守信收益和失信成本。

统一一个代码,推进法人和非法人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推动“一户一码、唯一识别”。

把应用作为信用建设的最终目标,探索多层次、宽领域信用监管体系。在食品药品等行政管理事项中,推动率先使用信用记录、信用报告等信用产品。

依托“信用湖南”网站,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建设诚信文化教育基地,形成线上线下、立体式信用建设宣传的矩阵格局。

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对不履行合法合规承诺的地方政府,特别是“新官不理旧账”行为,加大执行力度,加强诚信建设与失信治理。

省司法厅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宣传教育

提高政治站位,把握价值导向。坚持以培养具有坚定法治信仰和担当精神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坚持把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结合起来,纳入法治宣传教育考评体系。

突出工作重点,做好融合文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内容,融入重点对象法治宣传教育。通过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推动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课堂教学内容,融入法治实践活动。

创新工作载体,增强宣传实效。着力平台建设,拓宽传播渠道,先后开办了法治湖南网、湖南日报“法治湖南专刊”“钟山说法”“普法频道”等普法新平台。着力载体创新,增强宣传吸引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健全长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建立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法治宣传教育相互借力、相互作用的常态化机制。

省总工会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筑牢职业道德建设精神基础。评选表彰一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精心打造《劳动最美丽》等新闻宣传品牌,展示湖南产业工人风采。赛评工匠,锤炼工匠精神,开展了“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活动和“湘字号”传统技艺大赛,让工匠真正“美起来、富起来、香起来”。

用日常教育和典型示范引领职业道德建设价值导向。精心设计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争当文明职工和争创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和厉行节约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道德模范和职业道德建设标兵选树活动,推进各行业特别是窗口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

用先进的职工文化、企业文化激发职业道德建设持久动力。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样化开展职工文化活动,让劳模形象、劳模事迹、劳模精神广为传播。各地工会在开展文艺汇演时,把舞台搭在车间和工地,送演出、送文化到职工身边,先进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激活了广大职工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湖南广播电视台

重在思想引领 贵在入脑入心

加强主流宣传。主动设置议题推动内容创新、打造新闻大片、放大公益品牌。推出《县委大院》《绝对忠诚》《湖南好人》《初心璀璨》《为了人民》“五部曲”,打造了主流新闻宣传新样态。推出12期《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生动形象动画形式解读24个字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推出《民族魂》《时代楷模》《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时代脊梁》《勿忘国耻砥砺前行》等系列报道,弘扬民族奋斗爱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推出《湖南好民风》《马栏山指数·诚信指数》《诚信建设万里行》《高温下的劳动者》等系列报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提升传播能力。运用湖南卫视、芒果TV双引擎带动的融合传播形式,增强弘扬主流价值影视作品的覆盖面、影响力。运用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华人春晚、金鹰节等重大活动和小年夜、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打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平台。

坚持自觉对标。坚决杜绝“三俗”,自觉抵制唯收视率点击率、泛娱乐化、追星捧星等不良倾向,清朗声屏、净化网络。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呆痴精神”,涌现出《声临其境》《歌手》等原创内容精品,为加强主流价值引领贡献了“芒果力量”。不断强化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造就一支讲政治、有操守、能担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长沙市委宣传部

高奏“雷锋家乡学雷锋”时代乐章

在理论研究、文化熏陶、环境塑造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对“雷锋家乡学雷锋”的认知和认同。连续7年举办“雷锋精神论坛”,推出电影《青春雷锋》,举办“我身边的雷锋”微电影大赛等,并将雷锋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打造了雷锋学校、雷锋公园、雷锋纪念馆、雷锋艺术团、雷锋大剧院等文化标志。

通过活动带动、平台拓展和载体创新,把雷锋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共同要求变成日常行为准则,成为市民自觉遵循的生活习惯。全市共有3900多家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80多万学雷锋志愿者活跃在各行各业。共建成志愿者工作站375个、“雷锋超市”251家,吸纳“道德银行”储户2万余人。

在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培育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全市共评出“长沙好人·身边雷锋”811人,学雷锋“双十佳”和“八创八评”先进典型540个。

完善组织管理、共创联动、宣传教育、考核激励等制度,致力于为“雷锋家乡学雷锋”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把开展学雷锋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五大创建”、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争当雷锋精神传人”的浓厚氛围。

岳阳市委宣传部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

精心部署。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整合纪检监察、宣传、督查、民政等部门力量,在全省率先开展“治陋习、树新风”移风易俗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推动全市1835个行政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全覆盖,构建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格局。

专项整治。党员干部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示范带头,通过“关键少数”引导“绝大多数”。村规民约中明确界定“两办五不办”,即: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满月宴、周岁宴、升学宴、乔迁宴、寿诞宴等事项不办。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各类宴席大幅减少。监督执纪问责,发现领导干部顶风违规违纪行为,一律严肃查处。

常态推进。建立管根本的长效机制,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模拟测评体系,各村形成了“一策、一会、一约、一队”新模式(“一策”,工作方案;“一会”,村级红白理事会;“一约”,村规民约;“一队”,文明劝导队)。出台殡葬改革工作指导意见,推广文明祭祀;推动殡葬回归公益,全面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

常德市委宣传部

坚持“十个融入” 强化价值引领

常德市以“十个融入”为抓手,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在提升城市颜值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气质。

融入文明创建,推进常态管理。一月一考评、一月一调度,实现了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管理。

融入家风家训,推广“治家格言”。以石门县夹山镇为试点,收集家训修订成涵盖核心价值观24字要求的《治家格言》。

融入城市建设,注重环境营造。建设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在街心、广场、路口打造核心价值观特色景观小品。

融入日常生活,推动潜移默化。推动核心价值观进入人们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达到“日用而不觉”的效果。

融入文学艺术,创作主题作品。创作、编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13首,制作音乐光碟、谱成广场舞曲、举办歌咏大赛、组织基层巡演等方式广泛传唱。

融入校园文化,培育时代新人。武陵区工农小学主打“礼乐文化”,北正街小学主打“礼仪文化”。

融入社会实践,开展志愿服务。推出“我为德城育新苗”、志愿服务网格行动、四点半课堂等志愿服务项目。

融入机关文化,提升服务质量。全市171家文明单位的纸杯、文件袋、岗位职责牌等印上核心价值观主题词。以湘雅常德医院为试点,推动核心价值观上病历本、化验单。

融入典型宣传,选树“德城德星”。每两个月评选发布一次“德城德星”,通过建立“常德好人馆”“好人街”、拍摄“常德好人”微电影、举办道德讲堂等,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

融入法规制度,建设“信用城市”。在全省率先推出诚信“红黑榜”,2014年以来共发布诚信“红黑榜”35期。

郴州市委宣传部

打造“四个100” 培育时代新人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个主题,精心策划制作100堂理论精品课,创新开展“七大分队进基层·七进七讲聚人心”主题宣讲活动,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军营、网络七大阵地开展巡回宣传宣讲,推动科学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全市共组建“七进”宣讲分队350支,开展巡回宣讲活动1.9万场,直接受众260万人次。

以打造100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为抓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家庭、广场、景区、网站、集市10个重点领域,使核心价值观建设贯穿到社会治理、行业管理、制度建设和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各方面。

推进“好人之城”“志愿之城”建设,出台《郴州市礼遇帮扶“好人典型”实施办法》,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礼遇好人、帮扶好人。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我说身边好人故事”“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交流”“中国郴州好人节”等活动。每年宣传推介100名以上“好人典型”“道德模范”“最美人物”。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在我家”系列活动及“好家风伴我廉洁从政”“好家风伴我健康成长”“好家风伴我敬业奉献”“好家风伴我脱贫致富”等故事分享会活动。评选出100条好家训好家规和100户文明家庭。

通道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推进核心价值观乡土化生活化

注重规范制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严格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完善村规民约的内容,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直观、具体的约定,让群众真心认同和拥护。

注重传统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侗款是旧时侗民族的“习惯法”,将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编入款词,使核心价值观乡土化,更接地气。在鼓楼、各项村务活动和民俗活动开始前,由村寨中德高望重的“寨佬”以唱诵“款”的方式宣唱村规民约,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乐于接受。

注重行为养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以村规民约为统领,完善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制度,从家风孝道、环境卫生、社会公德、遵规守纪等各个方面规范行为。利用固定宣传栏公开村规民约、空余墙面绘制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打造文明乡风小道等,让群众能时时受教育。结合群众文化活动,把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真善美融入侗歌、侗戏、琵琶歌等多种艺术形式中,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染。利用鼓楼、凉亭、风雨桥等传统议事场所,建立“民情说事点”,讲评各村涌现的好人好事。

(文字整理: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国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二年级描写春雨的作文 关于流泪的作文 游武汉大学作文 游玩作文350字 考研大作文模板 折小船作文 作文评语缺点 拔花生作文300字 英语二作文类型 描写樱花作文 未来畅想作文 怀念老师的作文 作文错误 大学生英语作文范文 家长会作文 2011年湖南高考作文 心事作文300字 一年级看图写话作文 端午节爬山的作文 我理解的幸福英语作文 介绍朋友的作文400字 莲子作文 青运会作文 我可以做的更好作文 春游灵山大佛作文 作文成长需要 中学开学典礼作文 桂花三百字作文 关于元宵节英语作文 环卫工人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