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千万别误解了“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2020-12-29 09:00:01
相关推荐

公元747年唐玄宗下诏“天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入京赴试。然而,奸相李林甫从中作梗,担心读书人应试会威胁自己的地位,便命省试对所有应试之人统统不予录取,并上贺朝廷野无遗贤。当时参加应试的杜甫37岁,落第后困守长安。

读书

当时在朝任尚书省左丞的韦济赏识杜甫的诗,杜甫曾写诗给韦济,希望韦济对他有所帮助,但最终没有结果。于是,杜甫写《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也就是在这首诗中,杜甫回顾了二十四岁洛阳应进士试落选,以及滞留长安寻求功名的艰难岁月。

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的名句。这首诗中提到的韦左丞丈就是时任尚书省左丞的韦济。那时候的杜甫落第失意,求官不得,仕途无望,心情落寞,想离京出游,写诗向韦济告别。

这首诗的开头是“纨袴不饿死,入关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直陈牢骚愤激之情。接着言说自己年少时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明言自己的才华始于苦读。诗中表达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生大志。

然而,世事艰难,“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的求职日子并不好过。而“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求官之路,更是伴随着“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心灵痛苦。同时杜甫也直率地以“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表达了对赏识自己的韦济的感谢。

这首诗的结尾,还表达了“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的离意。后人借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来形容一个人读书很多,学识渊博。结合杜甫的原诗语境看,“读书破万卷”说的是读书要下功夫,而非真的读万卷书。下了功夫,写作灵感自来。

这首诗的结尾句“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的意思是:杜甫就要离开长安了,自比白鸥,意欲投身浩荡的烟波之间,谁还能拘束呢?这意思有点像李白的诗《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所表现出的心绪。

有人可能要问,杜甫当年在其诗作《望岳》中蓬勃着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青春豪气到哪里去了?那种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到哪里去了?哪里也没去,实际上它一直生长在杜甫的心里,不曾破灭。

后来玄宗赐给杜甫一个小官职。没有多久安史之乱就发生了。后来杜甫听说唐肃宗继位之后,就想要去投奔他。肃宗对他的这种精神非常感动,于是封他做了个左拾遗(类似于现在的监察部门),官职相当于七、八品。

公元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着狂放不羁的一面。我们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中,不难看出杜甫心灵中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为此,杜甫积极进取,寻找各种可能的机会走向通达之路。即便处处受挫,也是初心不移,不忘家国之忧。

我们喜欢杜甫的《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这首诗表现出杜甫对古代人生中惋惜的体验,也表现了杜甫心灵的大格局。

朱光潜分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说过,杜甫所说的“神”就是“灵感”,所说的“破”就是下功夫,也就是说,灵感是从功夫出来的。朱光潜认为,借心理学的帮助来分析灵感,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灵感突如其来,不由自主。

宋代诗人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朱光潜指出,“灵感的培养正不必限于读书。人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一种意象”。

法国大雕刻家罗丹说:“你问我在什么地方学来的雕刻?在深林里看树,在路上看云,在雕刻室里研究模型学来的。我在到处学,只是不在学校里。”朱光潜实话实说:书是读不尽的,就算读尽也是无用。他说,读书不在多,重要的是精选精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同学作文 作文我的家 关于小学作文 朋友的英语作文 作文80字 鸡作文 细节的作文 长大的作文 健康的作文 作文的开头怎么写 文明的作文 笔作文 诗作文 好朋友的作文 岁月作文 交流作文 作文30字 美文作文 情怀作文 关于和的作文 英语初三作文 2019作文 蛋糕作文 作文花开 旅行作文英语 作文坚守 一本书作文 作文3年级 作文背影 简单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