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扫墓祭祖 踏青郊游 如此分裂的清明节习俗是如何形成的?

2020-12-29 17:25:01
相关推荐

文/令史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还能准确地指导农业生产,所以说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一点也不为过。

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节可谓独领风骚,它不仅是节气,还是节日,而且在历史上还一度成为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

但令人不解的是清明既上坟祭扫,又踏青郊游,乍一看很是分裂。而如此分裂的习俗细究之下其实是源于三个节日,这是怎么回事呢?

"清明"这个名称源于此时天气物候的特征,《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所以每年到了清明时节,正是万物复苏,春光明媚之时,郊游自然就成了清明的一大习俗。

而清明的另一习俗扫墓祭祖则是跟另一个节日——寒食节有关。汉朝时,寒食节的日期被定为清明的前三天,主要特征为"禁火",所以只能吃冷的"寒食"。

学界对于这一习俗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来源于上古民间信仰,二十八宿中东方青龙宫的角、亢被称为"龙星",东方在五行中属木,先秦时人们迷信星象和感应巫术,认为龙星出于东方,容易引发大火,所以应该禁火。

二是来源于上古人们的取火习俗,季节不同,人们所用的木材也不同,所以换季时要"改火",即更换木材生新的火。而在新火未到时,则须禁火。《周礼·秋官》中就有"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的记载。

后来开始附会性的纪念介子推,故而又增添扫墓的习俗。此时的寒食节开始朝着后来的清明节变化。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节日,也是清明节的重要构成,那就是上巳节。

上巳节在三月上旬的巳日,主要活动是到水边祭祀招魂,并到水中洗浴,祛除过去一年的晦气,使自己的魂魄苏醒。因此上巳节人们都结伴春游。

《诗经·郑风·溱洧》就描述了上巳节人们在水边郊游的情景。后来临水祭祀还渐渐发展出临水酒会,所谓的"曲水流觞"莫过如此。

由于这三个节日非常接近,后来便合并成了一个节日——清明节。而三个节日的习俗也随之合并,所以看上去才会显得如此分裂。

唐初时,民间在清明一边悲伤祭祖,一边开心春游的习俗被朝廷认为是对亡灵和鬼魂的大不敬,唐高宗在龙朔二年时还曾下诏禁止过。

但民间清明习俗不止,官员们也开始附会,朝廷不得不在清明节设立假日。大历十三年诏令,每逢清明节放假五天;贞元六年更是加到七天,完全赶得上现在的年假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四年级作文小猫 什么的爱作文600字 写种植物的作文 最有趣的一堂课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600 同学的肖像作文200字 你好初中作文600字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文 幸福就在身边的作文 我的期待作文 从来不曾忘记作文 微笑着面对失败作文 关于灵山大佛的作文 改过自新的作文 越长大越孤单作文 童年的趣事作文200字 黄山奇石作文200字 小学作文秋天来了 身边的感动500字作文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400字 禁毒作文三年级 三年级作文唠叨的妈妈 英语作文广告模板 关于漫画的作文400字 英语作文议论文 小学生看图作文 学校跑步作文 去海边玩的作文300字 童话类作文 英文邮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