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陶渊明的《饮酒》有感 浮生清欢寄田园

2020-12-30 00:15:01
相关推荐

陶渊明《饮酒》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筋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这首诗字里行间萦绕着菊花的清芬与淡然,让人气定神闲,与世两忘。读的是陶渊明这首毓秀雅丽的诗,而萦系在脑海里的却是田园轻悠的惬意生活。也只有陶渊明才能用如此优雅的笔墨写出这般情意浓稠、意境清幽的绝妙诗句。恬淡静穆,这是陶渊明的诗体风格。诗人先赞誉菊花,说它傲然于肃杀霜冷的秋天里,不畏孤寂。此时已是百花零落、万物凋敝的清冷秋季,但在芳草式微的庭院之中,那一株孤芳自赏的菊花兀自绽放,那菊花,姿态清雅娉婷,气质脱俗绝尘,是这萧瑟衰减的时令里最遗世独立的一朵。他早早地起了床,摘取了一朵正挂着露珠的清新菊花,饮酒赋诗。他的心柔软清净,全然忘俗。他自期自饮,慰藉华年。难怪有人评:“秋菊有佳色,一语洗尽古今尘俗气。”

诗人在本诗中开门见山地提到了菊花。是的,淡雅的,脱俗的,遗世独立的,孤标傲世的,娇而不躁、艳而不媚的,这些清淡寂静的词语,全部是形容隐逸雅洁的质朴菊花的。但是你也要知道,花娇柳媚的季节,并不适合菊花的寂静生长。草庐松竹,旧日年光,诗墨泼韶华。田园乐事,把酒,赏菊,听风,看雨,吃桂花茶。小院光阴里,种种菜,养养花,身体力行。满庭秋日,看淡月闲云、落叶残花。但愿他年,有良人,同我共度浮世清欢,别等头发斑白时,空悲切,徒喟叹。

关于菊花,在《礼记·月令》中亦有“季秋之月,菊有黄华”的相关记载。周敦颐说:“菊,花之隐逸者也。”乾坤朗朗,明月清风里,菊花隐居在清宁静美的环境之中,以安然、不动声色的姿态,修出尘世之中淡泊清高的禅意。它不图世俗名利,不祈求锦绣繁华,只是借一缕凄清的秋风生长、壮盛,傲骨屹立。有人拿“人淡如菊”来形容女子。那女子端庄秀丽、不施粉黛,羞赧地把着青梅细嗅,静默温婉地开放在寂静之处。无人打扰这种清宁的美。淡雅的菊花与娟丽的女子,大抵应了古人所云的“诗庄词媚”这一说法。是菊花太过清逸灵秀了,让我耽溺于这旖旎的柔情之中,初见时,便神魂颠倒,再也无法从心里抹去、忘怀。

宋代幽兰居士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元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关于赏菊,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有记载:“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茅屋竹窗,踏月听风。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菊花幽微散发的清香让陶潜忘却了忧愁。这一株清幽的菊花宛如陶潜的自我映照,用卓尔不群、傲骨风霜的气节来笑对这萧疏惨淡的岁月。因为诗人斩钉截铁地说:“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颠沛流离于他而言,早已是过场岁月,杯中光阴,伶人演戏,曲终人散了。如今安贫乐道的陶渊明,求的是这红尘之中洗尽仕途铅华的安然与淡泊,他不慕繁华,不图富贵,宛如他庭院之中所植的清菊,洁身自好,孤标傲世。

水墨嫣然,岚烟氤氲。太阳落山、倦鸟归巢的时候,诗人却倚着东窗仰天长啸。这一声长啸是有生命力的、饱满的,寄托着诗人微弱的希冀。好在有酒作伴,有琴为乐,清夜焚香,煮茶读经,别有一番闲情逸趣。另外,《陶渊明传》也写道:“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饮酒弹琴,啸傲红尘。与文人骚客雅集田园,坐在梧桐树下,一觞一咏,把酒言欢,聊慰此生。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世事衰荣无常,劝导的不是及时行乐,而是珍惜当下,禅解人生。

杜康,夏朝人,秫酒的酿制者,开辟了酿酒的先河,世人尊称为酒圣。东汉《说文解字·巾部》记载:“古者少康初箕作帚、秫酒。少康,杜康也。”晋《酒诰》云:“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雅士嗜酒如命,譬如“酒中八仙”、欧阳修、苏东坡、孟浩然、白居易等。而婉约词人李清照,亦曾借酒浇愁。这些文人墨客逡巡于人世间,把酒言欢,以酒寄悲,用酒叙情。他们饮酒,释放着内里的精神力量,张扬着世俗的豪迈不羁。他们虽然身体上是醉着的,但是精神上清醒得很。又或许,他们在以此割舍世俗的羁绊。

岁月静好。诗人陶渊明有的是隐逸情怀,度的是诗酒时光。美酒,于诗人而言如同清茶,是知己;饮酒,是人生美事。他可以与友人醉卧田园花间,达旦共饮。也可以窗前闲坐,自酌自饮。对于陶渊明先生的饮酒,《五柳先生传》有记载:“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陶渊明饮酒,不是滥饮,不是宿醉,而是品酒,亦可以说是借酒消愁,从中获得乐趣,获得慰藉。陈寅恪先生评价说:“陶诗‘虽篇篇有酒,而无沉湎任诞之行’。”

为君博取清欢事,却宛如旧时相识。这首诗中着意描绘的,又岂止是寻常风月。诗中铺陈的是琐碎,是平常,是怡然,无关冶艳与繁盛。诗人秉烛话秋夜,书秋菊,但谁人能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一句中诗人无言的悲凉?陶渊明虽幽居田园,但内心悄然滋生的清愁,世上又有几人知晓?如是,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你说,活着,就是红尘里的一场自我修行。而我,深信不疑。看完首诗,你想到了什么,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财富作文400字 请听我解释作文 喜欢的季节作文 写给闺蜜的作文 以我为话题的作文 小男孩打屁股作文 一年级小学生作文大全 妈妈的手600字作文 我是一名医生作文 重拾旧梦作文 进入初中作文600字 考试之后作文450字 班级建议作文 追梦路上作文800字 50年后的生活作文 慎终追远作文 初二优美作文 欢度六一作文结尾 童年趣事作文放风筝 高二作文600字 竹子的作文500字 关于知足常乐的作文 做好事的作文800字 爸爸妈妈关爱我的作文 关于信任的作文素材 关于挫折作文的结尾 记什么事的作文 走进秋天作文600字 鱼的天堂作文 套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