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谈古论今」水亭门——衢城的守望者

2020-12-30 11:25:01
相关推荐

迎接国庆70周年,我讲衢州历史故事给你听

为迎接国庆70周年,市教研室特举办 “讲好衢州历史故事”高一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比赛活动,将历史学科和地方文化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滋养结合起来,将爱乡与爱国衔接起来,引导学生如习总书记所讲的“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用更加生动鲜活的表达方式,努力讲好衢州故事,传播衢州好声音,展示衢州好形象,展现新时代文化风采。

本次“讲好衢州历史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共有三大系列即:“历史人物篇”“历史事件篇”“历史遗存篇”。其中历史人物既有唐代县令杨炯,宋代丞相赵,状元余端礼、程宿、黄大谋等,也有近现代人物余绍宋、叶廷芳等,更有身边的人物如“一生为教育付出的爷爷”“参加红军的曾祖父”等;历史事件篇,很多学生聚集“红色革命”“衢州抗战”等主题,其中《刺痛我!芥山》赢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历史遗存篇不但有古道、古村、古桥、古湖,还有古店铺、古瓷窑等。这些故事里有正直、清廉、勤勉、尚学……更有为理想正义而献身的精神!这些故事更反映了当代高中生看待事物的角度和价值观,个个打动人心!让我们一起来听……

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春露

水亭门——衢城的守望者

小船经过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就可以从京城来到杭州,然而杭州再美,却不是游子的目的地。

钱江开阔,滔滔江水,游子却要逆流而上,不留恋西湖的美景,去那遥远的钱江源头。

那里,才是故乡。

踏上码头的青石板,穿过水亭门,那里就是衢州城。

水亭街,沉淀了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沧桑,城门外的衢江和码头,城门内的老街和商铺......指尖摩擦过城墙的砖,粗糙的感觉传递入心,这里的一梁一柱都在讲述过去的故事……

一、传说中的水亭门

衢州有一个古老传说,是被记载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书中的衢州三怪,“衢州夜静时,人莫敢独行。钟楼上有鬼,头上一角,象貌狞恶,闻人行声即下。人骇而奔,鬼亦遂去。然见之辄病,且多死者。又城中一塘,夜出白布一匹,如匹练横地。过者拾之,即卷入水。又有鸭鬼,夜既静,塘边并寂无一物,若闻鸭声,人即病。”这里说的三只小怪出没的地方,便是如今水亭门街区里的钟楼底街、县学街和蛟池街了。

二、水亭门名字的由来

一直以来,衢州就流传着一句话“不识水亭门,枉为衢州人!”从这句话可以见得水亭门对于衢州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叫水亭门呢?

据《衢州地名志》记载:“因古城外码头水坪上建有卷雪亭。衢江水从亭下流过,故俗称其为水亭门。”而民间又传“站在城门楼上往西远看,城门楼,卷雪亭和江水,门亭水三点一线。倒过来读,就是水亭门。”还有一种说法:水亭门,水停门,也可以解释为水只能停在城门外,绝对不能让水进城的意思。

在《风景画讲义》中,水亭门外有“望漾楼”,但在《舆地纪胜》中,则称“卷雪亭”,取苏东坡“卷起千堆雪”之意。但其实“水亭”“望漾”“卷雪”,都体现这一带常被水漫的事实。故老衢州有一句话:“水亭街、街停水,水亭街上涨大水。”

大抵古籍记载的是官方的城门设计理念,而坊间的解释则寄寓着老百姓们希望永远没有洪水,风调雨顺的美好期愿吧。

三、三街七巷

水亭门是衢州国家级儒学文化产业园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座城市的历史都深深的藏在老街巷里,作为衢州最能体现古城风貌的老街,水亭门街巷目前尚存有三街七巷:水亭街、柴家巷、天皇巷、黄衙巷、上营街、下营街、罗汉井、皂木巷、宁绍巷以及进士巷。

1、柴家巷——因原居民祖上出了一位五代十国后周皇帝柴荣(后周世宗)而得名。

2、天皇巷——又名天王巷,因旁边建有天王塔而得名。老衢州人常说先有天王塔,后有衢州城。史料记载,天王塔为六面七层仿楼阁式砖塔,高约35米,建于梁朝天监年间(502—519),那时的衢州城仅限于府山一带。据现存最早的明弘治《衢州府志》记载:“今龟峰之城(峥嵘山东相连者曰龟峰)亦不知其初建,州人相传,先止土墙而已。”

在坊间流传着的故事里,天王塔的建成经历尤为奇妙:相传,某一天,衢州天空狂风大作,树被拔根而起,然而天王寺周围却纹丝不动,寺内烛火也越烧越旺,原来是寺内有一定风珠。其间,有一香客企图偷走定风珠,却被蓬莱铁拐李大仙发现并制止。为妥善保存这枚定风珠,铁拐李想了个法子,一夜间从衢城每家的灶头上拆了一块砖,打算修建一座天王塔。正当结顶时,鸡正鸣叫,天将放明,铁拐李怕泄露天机,丢下一座没有塔顶的天王塔就走了。在许多“老衢州”的印象中,他们小时候所见的天王塔,与传说中一样,没有塔顶。天王塔建起后,衢州城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福祉绵长。

天王塔曾是旧时衢州城内的最高建筑,人们在衢州城内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见天王塔,若是抬头不见天王塔,那人便是已经出了衢州城。“自古离乡多眷恋,天王不见泪涟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些出城离乡的人们割舍不下故土而不停回望,要一直走到看不见天王塔的地界,才算是离了家乡,相思、乡愁就会油然而生,“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寂寥之感爬满心头。离开家乡的人,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心底那浓浓的乡愁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就连梦中浮现的也是那隐隐约约的天王塔,勾勒出长长的回家路,那是动人的乡愁在呼唤。

3、上、下营街——因元朝时驻兵营而得。

4、罗汉井巷——以井为名。相传是罗汉托梦,以井防疫而建井。这里有座特殊的纪念馆——侵华日军细菌战展示馆,记录着这个城市曾经的苦难。

5、皂木巷——位于街区最南端,《衢县志》载:“皂木巷,通上下营街,有宁邦侯墓,墓前有皂木,因名。”

6、宁绍巷——长220米,宽3米。因曾经有个宁绍会馆而得名,是衢州药文化的摇篮。

7、水亭街——过了城门就是水亭街,它一头连着江埠,一头望着钟楼,纵横交错的弄堂里藏着小巷别有的风情。如今的水亭街成了现在衢州最受欢迎的“网红街”,那么历史中的它又是怎样的呢?

四、水亭街的前世今生

江水流过,归帆飘过,奔波劳碌,烽火硝烟,苦乐人生……帝王之陈迹,圣贤之芳躅。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孔子第48世孙、嗣衍圣公孔端友率支族一路风尘仆仆,护驾宋高宗南渡,最终定居宋高宗所赐安家之处衢州。故衢州被称为“东南阙里、南孔圣地”。

而水亭街的繁华和衢江的水运发达兴衰历史紧密相连,水运兴盛则水亭街兴盛。穿过水亭门城楼,就是码头。在那个没有铁路、汽车的时代,忙碌的航运让水亭街成为衢州城最热闹繁华的地方。作为浙闽赣皖四省商贸的重要通岸口,水面上千帆竞渡,商贾如流,沿街各行各业商铺林立。

因为是码头,千帆远航前要补充大量的蔬菜以及渔民要上岸卖鱼,水亭街附近的小巷里又有许多北门的菜农,所以水亭街自古以来的早晨就是最大的马路菜场。菜市场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初才消失。

历史上水亭街是衢城最重要的经济街区。据《衢州市志》记载:"民国期间,衢州光经营烟丝业的商号就有百余家。经营最早、规模最大是城区的王嘉盛烟店……。后因受卷烟冲击,大部分烟丝店转业或闭歇。1954年5月衢县城区烟丝店停业,由8名工人在水亭街组成的衢州烟丝业生产自救小组(每人股金80元),是1958年衢州烟丝生产合作工厂的前身……。1983年停业,改为橡胶厂"。

水亭街通商口岸的繁华可以从另几个方面得到见证,在北门街开店的姜金泉说:"古时水亭街的业主富的冒油,地下发现财宝时有所闻。如县委招待所里在搞基建时曾经挖出过18个金戒子、三对金耳环,上交给当年的财政局"。老衢州邵一龙说:"水亭街集中了衢城所有的美食,最有名的小吃是徐大丰(也有人说叫徐永丰)烧饼店。比邵永丰还要有名。徐大丰烧饼有六层,特点是外松内软,特别好吃。现在这手艺是失传了。"据浙江大学吴教授带领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团队考证:徐氏家族开设了位于水亭街的徐大丰烧饼店,而邵永丰就是他的弟弟。

如今的水亭街,已然摇身一变,以全新的姿态续写着衢城的故事。盛大的灯光秀表演,民俗衢味汇聚在这一条小小的街巷,吸引着五湖四海、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来到衢州这座历史古城,宣传着“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独有文化。

五、“水亭”文化

水亭门街巷吸引人的除了它古朴的美,更让人神往的是它的"文化"。不算悠长的小巷隐约中散发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文化"气息。

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是衢州市传统风貌建筑最集中、历史文化遗存最丰富的街区,它就像一本书,把曾经的风雨烟云不动声色嵌入字里行间。华丽转型中的水亭门街区,正在讲述一个古老而又年轻、复古而又时尚、内涵而又有趣的古镇故事。

水亭文化的象征之一天王塔,在前文已有介绍。而陪伴着天王塔同在天皇巷内的天妃宫也是水亭文化的代表。前文提到衢江航运的重要性,衢州古时水上交通发达,水亭街区靠近码头,所以古人在此立了一座妈祖庙(即天妃宫),以求航船时的平安。

衢州作为南孔圣地,儒家文化一直备受重视。衢州周王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是儒家孝义为先的重要载体。周王庙对分析研究浙西古建筑具有较高价值,对研究金衢地区民间祠庙建筑规制格局、祭祀制度与习俗也具有实证价值。

游子踏上青石板砖的那一刻,压抑不住的激动,这就是令人魂牵梦萦的故乡啊,熟悉的街道,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口音……这里,才是家啊。

作者系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学生

指导老师:刘士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道歉信英语作文 值得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是什么 思辨性作文 描写一个人的作文 桂林山水作文 五年级四百字作文 我的妈妈400字作文 中国文化英语作文 莫高窟作文 春天写景作文 校园活动作文 教资科一作文 我的朋友400字作文 精彩作文开头结尾 写事作文300 写人的作文400 我的故事作文400字 精美作文 他哭了作文 四季美景作文 作文的万能开头 我的姥姥作文 亲近自然作文 一起走过作文 妈妈的一天作文 四百字作文大全 难忘的回忆作文 写重庆的作文 成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