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9年我国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0亿人次

2020-12-30 15:50:01
相关推荐

原标题:到乡村旅游去

编者按 国庆长假即将到来。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迎来的第一个8天长假,不少人打算好好放松放松,乡村旅游成为一个重要出游选项。据调查,2019年我国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0亿人次,直接带动吸纳就业人数1200万,带动受益农户800多万户。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不少地方乡村旅游基本恢复,但全面恢复还面临一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促进乡村休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一些读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黄金周,乡村游不失为一个好主意。现在,各地乡村道路宽敞,交通方便,农家乐随处可见,各种农家菜应有尽有。加之,乡村田园风光优美,四季鲜果不断,河水清澈见底,既可以到乡村享受农家菜美味,又可以欣赏乡村的美丽田园风光,还可以体验采摘的乐趣。可以说,乡村游既没有那些大景点人多车多的烦恼,又没有买票难、看景难的苦恼,人员密集程度低,疫情风险也低得多。可见,长假乡村游好处多,烦恼少,一样怡情,何乐而不为呢?

——叶金福,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假日里到乡村走走,欣赏一下田园风光,体会乡村旅游乐趣,是不少人的想法。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发展乡村旅游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走自己的路,这样才会有竞争力。特别是应守住并用好山光水色、良好生态、民俗风情等乡村优势,努力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比如,可以把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文化+旅游”“农业+旅游”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努力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探索把农产品和特色文化变成旅游商品,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左崇年,安徽省合肥市潜山北路

发展空间很大

唐卫毅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至8月份,乡村旅游有序恢复,乡村旅游总人数、总收入均已恢复到往年同期的九成多,近郊乡村游已成新形势下群众出游的首选。

其实,乡村旅游有很大发展空间,一年四季都可以保持“热度”。比如,双休日、小长假,人们出不了远门,可就近在城市郊区参与乡村旅游。据统计,2019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超过30亿,占国内旅游总人次一半以上,乡村旅游总收入1.81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正在多元需求中稳步成长,已超越传统农家乐形式,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复合型转变,还催生了特色民宿、夜间游览、文化体验、主题研学等产品和项目,乡村旅游也从过去的一个点、一个村,扩展为一个片区、一条特色旅游带,乡村风情小镇、沟域经济等都在加快发展。

各地该如何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一方面,要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现在不少人并不知晓乡村旅游的渠道,不敢贸然前往,还有人对乡村旅游抱有“脏乱差”“不安全”的偏见,这既说明有些问题需要更好解决,也说明一些信息传播得还不够顺畅。有关地方应努力让更多人知晓当地乡村旅游的环境和特色。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也就是乡村旅游的舒适度、安全度、诚信度,让游客“来一次还想来第二次”。这需要大力改善乡村旅游的交通条件、服务水平、消费环境,不能因一两件不到位、有瑕疵的事把游客“吓跑”。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正是乡村旅游的旺季。希望各地提前布局,加强对乡村旅游设施、道路交通等保障,让乡村旅游在长假中大放异彩,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推进乡村旅游更好地发展,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综合效益。

(作者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

不可“千村一面”

齐振松

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不少市民的重要选择。从农家乐到特色民宿、文化体验,乡村旅游新业态不断成长,为一个个山村注入了活力,让越来越多的农民鼓起了腰包。可以说,乡村旅游已成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可是,在个别地方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少数地方负责人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对古老的乡村老屋、老宅院一股脑地完全拆除,或者对一些古民居、古建筑实行解体改造,不仅造成城乡建设“千村一面”,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历史传统文化村镇的建筑风貌、淳朴的人文环境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损毁,实在可惜。

当然,也有很多地方眼光独到,利用当地的乡土特色和自然资源,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打造出别具一格的乡村旅游景观,使乡村旅游成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比如,安徽皖南的徽派建筑群、江西婺源篁岭的晒秋等。

有业内人士早就指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风景多有共通之处,但文化却独一无二。”乡村老屋、老宅院等古建筑是历史传承,承载着地方文化特色和标志性符号,一旦被破坏就无法弥补。如果是盲目效仿城市景区的做法,不去挖掘乡村地方特色文化优势,无异于东施效颦,难以获得游客的青睐。

可见,打造乡村旅游景点不可“千村一面”,要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各地在选择旅游项目时,应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在规划之初,结合本地人文和自然资源选择项目,找准乡村特色,紧贴乡村民俗和当地文化,结合乡村游客需求,并有所创新发展。千万不要亦步亦趋盲目效仿城区旅游景点做法,否则难以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作者地址:浙江省开化县解放街)

农家乐须常新

张全林

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载体,近年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好平台。但是,传统农家乐相对单一的体验模式,影响了人们乡村游的热情。吃饭、采摘、钓鱼“老三样”,很容易使消费者体验几次后便失去新鲜感。农家乐如何常新长乐,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玩要有特色。相比传统景区,乡村旅游的优势是一个“农”字。像特色餐饮、亲子活动、休闲体验等,其他景区都可以有,唯有“农味”其他景区无法提供。其他景区没有基于田园的自然教育,融合田园风光的土食,更没有基于种养的互动参与,这些恰恰是乡村旅游的优势,应该进一步利用好这些独特的“农”元素。

吃要有档次。农家饭讲究的是地道的“土”味,但这不等于“粗、次、差”,应该是新鲜、健康、放心。如今,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了,对于农家乐菜品要求也高了。一些地方的农家乐,厨师在不同农家乐之间共享,导致菜品口感不稳定,菜肴质量起伏大,很难留住顾客。要让顾客吃出新鲜、吃出绿色,回味无穷、念念不忘,这种农家乐才会更有吸引力。

住要有文化。随着乡村旅游兴起,民宿业前景广阔,关键是要找准乡村民宿的发展定位。走差异化路线,找到不同于酒店和其他民宿的独特风格才是经营的窍门。民宿离不开人文情怀和“家”的味道,嫁接当地生活形态,植入特色主题,民宿才更有体验感。就服务而言,整洁卫生是吸引消费者前来的基本前提,如果还能有情怀有故事,这样的民宿更能吸引消费者。

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需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尊重不同乡村个性,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富民产业。

(作者单位:河南省淮滨县委组织部)

深挖文化潜力

许 兵

乡村游吸引眼球的关键在文化。文化是旅游业最独特、最基本、最深层、最触及灵魂的力量。各地应从当地的自然资源、风俗民情、文化背景着手,统筹乡村游的文化元素,深挖乡村游的文化潜力。

把乡村旅游的文化根植于田野里、祠堂里、炊烟里,要通过农耕文化、堂屋对联等,找回勤俭持家、忠孝、仁爱等优秀文化,唤起乡愁记忆。

要以山水融入休闲养生,呼吸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带上孩子耕作农家田地,养鸡养鸭、采收农家蔬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吃上绿色食品,带回含有汗水的旅游产品,进而养成热爱山水、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要挖掘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从文化角度传承发展,用价值信仰、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发挥历史文化名人的精神引领作用。同时,努力做好旅游开发中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保护,彰显诗书传家、厚德重义、富足美满的乡村风情,通过乡村博览馆、村史馆、体验游讲好乡村当地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优秀人物等故事。

要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乡村游文化体验。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农则农,宜工艺则工艺,宜历史故事则上演历史传说。同时,加强品牌的保护性使用管理,更好保护独特资源,进一步促进文化在深耕乡村游过程中提档升级,最终达到乡村资源变为乡村资本,用文化特色来增强活力和魅力。

总之,乡村游要获得更好发展,实现游有所得,就必须深挖乡村文化潜力,把文化落实到“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细小环节,从而推动乡村游转型升级,用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旅游,提升产业附加值,让每一个乡村、每一次游览都有不一样的体验和韵味。

(作者地址:四川省马边县民建镇滨河路)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不完美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300字 初中作文十年后的我 英文简历作文 读书推荐作文 趵突泉作文500字 换位思考作文800字 盼望作文600 青春奋斗作文800字 我向往的生活作文 以赢得为话题的作文 最美不过夕阳红作文 我的妈妈小学二年级作文 2017年6月英语四级作文 九寨沟英语作文 我的小卧室作文 霍金英语作文 武亦姝作文素材 校园文明作文 抒情作文500字初中 介绍食物的英语作文 我选择了诚信作文 关于小动物的作文300字 六年级作文六百字 作文我的烦恼开头结尾 盲目跟风的作文 珍惜什么的作文600字 观后感是不是作文 初中生作文大全 祖国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