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永远的“江姐”!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去世 晚年与广州结下不解之缘

2020-12-30 17:05:01
相关推荐

6月27日,

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去世,

享年99岁。

于蓝的儿子,著名导演田壮壮导演在朋友圈写道:妈妈走了,现在你的感官不再起作用,你的心独立,赤裸,清明且处于当下……。田壮壮导演表示:感谢所有关心妈妈的人,我想独自安静几天。”

田壮壮朋友圈截图

于蓝,原名于佩文,1921年6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2岁跟随父母移居哈尔滨。1938年10月,年仅17岁的于蓝穿越封锁线从北平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女子大学学习。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于蓝调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实验剧团成为正式演员,开始了长达70多年的革命文艺生涯。于蓝是中国共产党培养的第一代文艺战士,曾出演《烈火中永生》的江姐一角。2019年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烈火中永生》剧照:江姐和战友许云峰相互搀扶着走向刑场

“江姐”一角为广大观众熟知

电影刚上映自己不敢看

1946年,于蓝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1948年冬,她主演了描写医务工作者在炮火硝烟中锻炼成长的影片《白衣战士》,在片中饰演战地医疗队队长庄毅,这是她出演的第一部电影。

△于蓝练功照

1950年3月,于蓝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在北影厂工作的30多年,拍摄过多部经典影片。于蓝先后主演了《翠岗红旗》《龙须沟》《林家铺子》和《革命家庭》等影片,初步形成了自己质朴纯正、浓淡相宜的艺术风格。1962年,于蓝当选文化部推选的“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

在多部作品中,最经典的银幕形象当属《烈火中永生》的江姐一角。事实上,“江姐”这个形象是于蓝牵头把她搬上大银幕。

03:06

△资料视频:《烈火中永生》的拍摄源自于蓝的提议

1961年底,于蓝在一次检查身体时,看到了《中国青年报》上刊登的《红岩》这本小说。看完很受感动,推荐给了自己的电影圈好友。

而电影的片名《烈火中永生》也是于蓝想到的,灵感来自叶挺诗歌《囚歌》中的一句诗:“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于蓝起初是剧组的副导演,参与了剧本的创作,后来又找到剧作家夏衍。因为自己是故事的推荐者,导演水华提议让于蓝在戏中扮演“江姐”。赵丹则在片中饰演许云峰。

1964年,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电影《烈火中的永生》在重庆开拍。于蓝辞去副导演的职务,全心投入“江姐”的表演。夏衍提议,《烈火中永生》取材自《红岩》这本小说,而全国人民最关心的还是江姐的故事,因此要以江姐为主角。因此,从最初只有两场戏到变成主角,对于蓝来说是不小的挑战,那是她出演的第七部电影。

为了更好地演好“江姐”这一角色,于蓝专门到重庆收集素材。电影上映了之后,于蓝却不太敢看:“首先觉得自己形象上不太像江姐,而且她这么崇高的思想境界似乎也无法企及,所以对自己的表演不太自信。后来老了我才敢看,看了之后觉得演得还行。”于蓝一生出演的电影不多,却为大银幕留下了“江姐”这么一个冷静从容,拥有坚定革命信仰的新女性形象。

△于蓝饰演的江姐

在随后出演的影片《革命家庭》中,于蓝饰演了革命母亲周莲,并凭借该片获得了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戏中,于蓝需要从16岁少女演起一直到成为老太太,由于当时受到化妆技术的限制,要化成老太太非常难。对于这段表演,于蓝个人并不算满意,“往脸上贴了好多的纸,那些纸又跟动作不协调,所以我认为老太太那一段并不是很成功。”但这一角色获得周恩来总理的赞赏,周总理赞扬了于蓝在《革命家庭》里表演,对记者们说:“于蓝演了一个好妈妈。”

△周总理接见于蓝

生活就是创作的源泉

必须真正走到人民中间去

这样的信念也贯穿了于蓝日后的电影生涯。在《龙须沟》中,她饰演的是一位有着多重性格的北京妇女“程娘子”。为此,当时还怀着孕的她走了好多大杂院,还去了天桥一带观摩老百姓的生活,观察卖大饼的小媳妇们说话时的姿态,去了德胜门晓市上揣摩妇女数票子时的神态和用鸡毛掸子时的动作幅度,走得腿都肿了。

△于蓝饰演程娘子

于蓝说,演了一辈子戏,自己最大的感触,生活就是创作的源泉,唯有真正地深入到人民中间去,才能创作出人民满意的作品。

年仅19岁嫁给田方

初见他就已印象深刻

1940年,年仅19岁的于蓝嫁给了大她10岁的田方,田方也是著名演员,曾出演过《英雄儿女》里的“王政委”。遗憾的是,1974年田方因癌症在北京去世,终年63岁,在那之后,于蓝独自一人走过了40多年的时光。

事实上,早在上学时,于蓝就在《壮志凌云》里看到了田方,并记住了这位青年演员。没想到后来在延安一次话剧演出时,她又见到了田方。当时田方演的《到马德里去》,演的是个外国人,当时于蓝就想,这个“蓝眼睛”演员,怎么那么熟悉:“后来才知道他就是我印象中的那个好演员。”

1940年,29岁的田方与19岁的于蓝在延安喜结连理。婚后,二人育有三个儿子,其中小儿子是著名导演田壮壮。鲜为人知的是,著名演员李雪健的妻子于海丹是田壮壮的表妹,于蓝则是于海丹的姑姑。

△于蓝在延安

投身儿童电影发展四十载

由于蓝创立的“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永久落户广州

1981年,60岁的于蓝欣然受命组建“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即后来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担任首任厂长及艺术指导等职务,从此投身儿童电影的发展,先后领导创立了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中国电影童牛奖、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直到80岁,于蓝才从儿童电影制片厂正式退休。

于蓝回忆,儿影厂成立之初条件非常艰苦。刚成立时,厂房设在北影厂传达室边一排杨树后临时建造的一排极其简陋的平房,一些拍摄设备和办公用具都是于蓝向厂家打欠条赊账借来的。

再艰苦的条件也阻挡不了于蓝带领儿影厂前进的步伐,在于蓝任厂长期间,儿影厂给全国人民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四个小伙伴》获1982年第12届季福尼国际青少年电影节最佳荣誉奖、共和国总统银质奖章;《应声阿哥》获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儿童故事片奖;《少年彭德怀》获1986年第6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

1989年,在时任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的于蓝的倡议下,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经国务院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这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的唯一大型儿童电影国际交流活动。

已经90岁高龄的于蓝,仍奔走在宣传儿童电影的第一线。2017年,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2019年更名为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正式永久落户广州。在当时的开幕式晚会上,已经96岁高龄的于蓝在儿子田壮壮的陪伴下,不辞辛劳来到广州,与中外影人共同见证现场盛况。当时,于蓝还特别鼓励儿童电影从业者,为中国儿童电影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看到现在中国儿童电影发展这么迅速,我十分很开心,希望影节继续发挥应有的水平,带动行业拍出更多优秀的儿童电影”。

对于儿童电影,于蓝投身四十余载,不断为其发展鼓与呼。在她看来,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拍出更多更好符合儿童特点的影片,才能满足儿童求知欲望,才能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于蓝的老朋友秦怡在她90岁的时候写下了这样的祝寿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于蓝的一生:“红心塑造英雄,真情培育儿童。”

于蓝将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电影事业。

一起来回顾

表演艺术家于蓝的电影之路,

送别,一路走好!

↓↓↓

09:20

资料视频

部分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黄岸

综合央视新闻、CCTV文化十分、中国作家网等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孙珺、周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玩游戏作文 梦想英语作文 心态 作文 二年级作文怎么写 暖的作文 英语作文六年级 陪伴的作文 对比作文 除夕 作文 作文四年级400字 闺蜜小作文 心愿的作文 旅行 英语作文 遇见的作文 茶作文 外婆 作文 研学作文 900字作文 80词英语作文 眼睛 作文 作文教案 作文我学会了 玫瑰作文 作文800字初中 满分作文高考 点赞作文 阅读的作文 写动物作文 时间的作文 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