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唐诗宋词中的元宵节:一样的节日 不一样的情怀!

2020-12-30 22:50:01
相关推荐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又名“元夜”、“元夕”、“上元”、“正月半”,唐代开始有“元宵节”之名,宋代以后诗文中,“元宵节”名频频可见。它是继春节之后,又一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唐诗宋词中,有大量的元宵诗词,它们既对元宵节节日风俗,有所记载和反映;也不乏元宵诗词作者借诗词,抒发个人情感和家国情怀。

一、唐代的元宵节与元宵诗

自唐代起, 元宵节节日元素逐渐摆脱了以往迷信禁忌的神秘氛围,不仅在宫廷,而且在民间也日益普及,并逐渐转变为狂欢娱乐型节日。盛大、狂欢的节日,给帝王贵族、文士骚客巨大的创作灵感和欲望,因此留下了大量与元宵节相关的诗歌。

元宵节放灯

据粗略统计,清人辑录的《全唐诗》收录的唐代2200余位诗人48900多首诗作中,与元宵节相关的诗歌就有66首。这些诗歌,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一是在题目中或明确标明节日名称,如上元、元夕、元夜、正月十五、正月望夜;或通过题目,可明确判断诗人所作与元宵节日风俗有关者有49首,如崔液《上元夜六首》、顾况《上元夜忆长安》、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等。二是题目中虽未明确点明节日名称,但据诗歌内容,可明确判断诗歌缘于元宵节日者,有15首,如《轩游宫十五夜》、《长安夜游》等。三是无论从题目,还是内容,都无法明确判断其与元宵节相关,但通过其他方式,可初步证明该诗应作于元宵节期间有1首,即皮日休《奉酬鲁望惜春见寄》。

诗歌创作者,则上自皇帝,如唐玄宗、唐文宗,下至普通文士骚客。他们借助自己的生花妙笔,描绘出一幅幅月色灯光、火树银花、宝马香车、歌舞达旦的栩栩如生的元宵节盛况画卷。

就上述创作者所处时代而言,大致可以看出,他们分布于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唐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也使得他们的诗作,带有浓郁的时代特色。

如初唐时,陈子昂、长孙正隐、陈嘉言等六位诗人元宵宴集,雅兴大发,遂约定同以春为韵,各赋一诗。由于六首诗都模仿南朝宫体诗辞藻华丽,粉饰太平的风格,故无新意,后人遂有“千首如一首,卷初如卷终”的讥讽。而崔液的《上元夜六首》、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郭利贞的《上元》等诗,不落窠臼,推陈出新,颇得时人赞誉。刘肃在《大唐新语》中,曾有“作者数百人,唯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殿中侍御史崔液为绝唱”的赞赏和评价。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开元盛世”标志着唐朝统治达到了鼎盛状态。盛唐气象,即便在王维的《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酣宴应制》、《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孙逖的《正月十五日夜应制》等本应呆板、拘谨的奉诏应制诗中,也把元宵节日的灯火,渲染得富丽堂皇,散发着浓郁的盛唐恢弘、浪漫气息。

有“诗佛”之称的王维

这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王维的《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酣宴应制》:

上路笙歌满,春城漏刻长。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

鱼钥通翔凤,龙舆出建章。九衢陈广乐,百福透名香。

仙伎来金殿,都人绕玉堂。定应偷妙舞,从此学新妆。

奉引迎三事,司仪列万方。愿将天地寿,同以献君王。

“安史之乱”将盛唐盛世幻梦打得粉碎。唐朝因内忧外患频发,统治者应对失策,而无奈地走上了衰败的道路。中晚唐社会的巨变,给诗人们心理,也投下了丝丝的阴影和不安。他们虽努力承袭前辈元宵诗中的繁华、喧闹的描写,勉强堆砌词藻,来衬托所谓的歌舞升平,如袁不约《长安夜游》诗曰:“凤城连夜九门通,帝女皇妃出汉宫。千乘宝莲珠箔卷,万条银烛碧纱笼。”甚至中晚唐诗人们创作的元宵诗,虽达到了“惊人”的30多首,但很多诗人诗中频频使用的“叹”、“愁”等字眼,如白居易《正月十五日夜东林寺学禅偶怀蓝田杨主簿因呈智禅师》中“忽看月满还相忆,始叹春来自不知”;《长安正月十五日》“諠諠车骑帝王州,褥病无心逐胜游。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及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暴露出中晚唐诗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衰颓、无奈、悲伤的情感。

白居易和李商隐

二、宋代的元宵节与元宵词

宋代,元宵节迅速成为词人透过繁华、表述不同内心情感,思考社会、人生的载体。所以,在宋代各种节令词中,元宵词数量最多。北宋时,咏节令词尚以重阳词为多,约有30余首,元宵词只有20余首,且其内容,多泛叙节日景观,歌咏故实,抒写离愁别绪。南宋时,元宵词数量增多,内容也与北宋时迥然变异:大量抒发词人的身世、个人家国情怀、感叹时事。南宋灭亡后,元霄词中更是弥漫着故国之思和今非昔比之感。

宋代元宵词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映城市中的元宵节日盛况,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祥和气象。宋徽宗赵佶的《满庭芳》,堪称这类词的代表:

寰宇清夷,元宵游豫,为开临御端门。暖风摇曳,香气霭轻氛。十万勾陈灿锦, 钓台外,罗绮缤纷。欢声里,烛龙衔耀,黼藻太平春。灵鳌擎彩岫, 冰轮运驾,初上祥云。云照万宇嬉游,一视同仁。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从兹庆,都俞赓载,千岁乐昌辰。

宋徽宗赵佶剧照

堪称文化艺术大师,却无治国才能的赵佶,在撰写这首词的时候,可能仅沉溺于大宋表面的繁荣与和平,却未洞察内里的虚弱与危机。当他被金兵俘掳,穿着丧服被作为奉献于金太祖的“牺牲”,后受封屈辱的“昏德公”,最后被囚禁于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在长达九年的孤寂屈辱的囚徒生活中,不知他是否还记得,他曾写下的这首繁华无限的元宵词。

有的词人因个人或家国生变,在其撰作的元宵词中,已不再单纯地铺陈节日的盛况,而是尽情地抒发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其中有对失落破损爱情的怀恋,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有因官场失意而产生的苦闷,如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更有靖康之变后,深感国破家亡切肤之痛的词人,在对昔日汴京繁华的追忆与怀恋中,或抒发个人身世之悲,如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画像

或抒发时移世易的沧桑感慨、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如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忆秦娥》等。在现存刘辰翁创作的诸多元宵词中,对元宵节节日描写已基本不见,通篇抒发的是亡国之悲。

与李清照等多抒发个人或家国伤悲不同的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辛弃疾,则在《青玉案·元夕》中,抒写了繁华中的孤独,抒发了词人高洁的人格,和“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豪迈爱国意识。

文史君说

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瑰宝,对中华民族传统佳节元宵节,自不吝堆砌词藻,描述节日景象,抒发作者的情感。这些诗词与史书,如《隋书》、《旧唐书》、《宋会要》、《东京梦华录》等所载元宵节节日风俗、景象相比,虽大为简略,但它们在记载、反映节日元素的同时,也多反映出创作者或喜或悲的内心情感,并进而反映出它们产生的时代、社会背景。若将其与上述史书所载史文相配,可谓珠联璧合、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清)彭定求等辑:《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2.唐圭璋编:《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3. 张靖华:《〈全唐诗〉中的元宵诗考述》,《语文学刊》2010年第8期。

4. 逯雪梅:《宋代元宵词中的士人心态》,《阅江学刊》2011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家的春节作文 成长感悟类作文 翻过那座山作文 叙事作文600字初中 寒假计划英语作文 写新年的作文 我的一天英语作文 奋斗的作文素材 作文400字四年级 友情 作文 旅行作文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作文500字 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500字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200字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400字作文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500字作文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500字 一件事的启示作文400字 猜猜他是谁300字优秀作文 我的中国梦作文400字 以军训为话题的作文 六一作文400字优秀 以习惯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国庆的作文600字 关于老师的作文300字 假文盲作文300字 此时无声胜有声作文 环保作文300字左右 他生气了作文300字 以发现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