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7次为国家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他们是谁?

2020-12-31 11:15:01
相关推荐

高铁、火箭、航母、大飞机……

央企打造了一件又一件大国重器

5G网络、北斗系统、港珠澳大桥……

央企建设了一个又一个超级工程

央企是14亿人共同的企业

守护着14亿人共同的家底

这份家底,包括我们的文化家底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央企责任在肩

保护我国文化遗产央企义不容辞

今天,小新带您认识

这样一家中央企业

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

他们用自己的专业和专注

默默践行央企社会责任和使命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所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院”)及其名下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多年来不断探索和实践,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领域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实践。

世界文化遗产 人类文明的瑰宝

中国院多年来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咨询方面屡有建树,七次为国家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出贡献。

良渚古城遗址

流行于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

浙江 杭州

项目内容:

列入时间:

遗产区面积:

缓冲区面积: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咨询

2019年

1433.66ha

9980.29ha

获得奖项:

2019年 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良渚古城遗址分布空间关系图

在杭州北部的天目山东麓

经过四代考古工作者80多年的不断探寻

一座5000年前的史前城址

良渚古城遗址

展露在世界面前

这是一个集中心区、内城、外城三重结构

和外围水利系统的庞大都邑

出土有数量巨大、制作精美的玉器

在公元前3300-公元前2300年间

她曾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

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

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

良渚古城遗址的分等级墓地

良渚古城遗址的城外水利系统鸟瞰图

良渚古城遗址城址鸟瞰图

良渚古城遗址

揭示了中国早期城市“藏礼于城”的规划特征

展现了东亚地区史前稻作文明发展的极高成就

为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提供了有力实证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良渚古城遗址的出土器物

权力与信仰——反山墓地M12出土的“琮王”

权力与信仰——反山墓地M12出土的“钺王”

良渚古城遗址的分等级墓地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地理单元及申报遗产点分布示意图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项目内容:

列入时间:

遗产区面积:

缓冲区面积: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咨询

2014年

42668.16 ha

(33项申报点合计)

189963.1 ha

(33项申报点合计)

获得奖项:

2014年 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2015年 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汉长安城遗址- 未央宫前殿 保护管理规划实施后

“丝绸之路”

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

古代东西方文明与文化的

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

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

数千年来

游牧民族或部落

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等

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

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遗产和动人的故事

克孜尔石窟 保护管理规划实施后

汉魏洛阳城遗址 保护管理规划实施后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是我国第一项跨国联合申遗项目

也是我国国际影响最大的文化遗产

在整个丝绸之路交通与交流体系中

具有突出的特点

交河故城全景 保护管理规划实施后

“丝绸之路”经由多种途径的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建立起跨区域的长距离交通,连接了多种文明地带、展开了东西方之间持续而广泛的商贸、宗教、科技、文化等交流活动,在游牧与定居、东亚与中亚等文明交流中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见证了亚欧大陆1800年间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及其重要历史阶段,以及其中突出的多元文化特征;促进了洲际间多种文明的协调和共同繁荣,是亚洲大陆上建立长距离东西方交通、开展广泛的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对话的杰出范例。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全套申遗咨询文件

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与贵族墓地保护规划

吉林 集安

项目内容:

列入时间:

遗址面积: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咨询

2004年

1630 ha

获得奖项:

2004年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2005年 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7年 中国铝业杯首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铜奖

保护区划总图

丸都山城考古遗迹分析图

在长白山脉南端的通州鸭绿江畔

有一片被誉为“小江南”的美丽之地——集安

是目前高句丽文化遗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在1500年前,这里

曾是高句丽政权早中期(公元3年-427年)

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在

“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与贵族墓地”

的规划对象主要包括

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

26座贵族墓葬和1通弥足珍贵的好太王碑

这41处遗址遗迹可为业已消失的

我国东北地区高句丽政权提供特殊的见证

墓内精美的壁画:五盔5号墓南梁伏羲女娲图

此次规划依据考古报告《通沟》(1938年),对遗产本体及其历史环境进行了系统的还原研究,并据此制定和实施了本体保护、环境整治等一系列规划措施,成为我国第一项依据《<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真实性、完整性理念进行的保护规划项目;同时,规划还经由外迁城市中心组团等的手法,探讨了遗产地保护与发展的协同策略。

好太王碑&太王陵 规划实施前后对比照

国内城-中心区

叠压在古城中心大型建筑基址上的政府办公楼

在规划搬迁实施后,建成了高句丽遗址公园

中国院充分结合建筑设计和遗产保护两方面的优势,在祖国大地的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地都建造了精美独特的遗址博物馆作品。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元上都城址航拍照片

内蒙古 正蓝旗

项目内容:

建成时间:

建筑面积:

世界文化遗产遗址博物馆

2015年

4997m

获得奖项:

2019年 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

蒙古高原的东南边缘

有一座被称为东方“梦幻花园”的城市

——元上都遗址

她被欧美文化视为世外桃源“Xanadu”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如遗世独立的修行者

远眺着这处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

亚建协奖评委会评价这个设计:“博物馆位于蒙古草原上距离元上都遗址5公里远的‘乌兰台’。乌兰台意为‘红色山岩上的烽火台’——这座建筑本身,也如烽火台般脱颖而出。建筑大部分嵌于遗弃的采石场中,几何特征鲜明的体量由含氧化铁骨料的混凝土打造而成,仿佛生长于大地之上。在建筑造型上,独具匠心的角度扭转以及凸出的窗体,呼应着非线性的历史。建筑与山体等高线及都城遗址中轴线相交,使人游走于建筑与自然之间,聆听天与地的对话。”

殷墟博物馆

河南 安阳

项目内容:

建成时间:

建筑面积:

世界文化遗产遗址博物馆

2006年

3525m

获得奖项:

2007年 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

在中国古代中原的核心

有一处中国历史上文献可考最早的都城遗址

一百年前,她因甲骨文出土

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她就是举世闻名的殷墟遗址

位于洹河西岸的遗址区中心地带的

殷墟遗址博物馆

用“埋藏自己”让遗址得到最好的呈现

地面上仅露出不足一米高的青铜主体

设计利用中心下沉庭院和长长的回转坡道等不同空间的变化,以及青铜材料和豆石的运用,在细节处理上强化对遗址和文物的提示,全面地展现殷墟的各种考古成就和甲骨文、青铜器等珍稀文物的文化价值。

考古遗址公园 文化遗产的家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重要考古遗址为主体,提供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设计得当的考古遗址公园,能够让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在大众休憩、游览的过程中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

作为科研型央企,中国院秉承文化情怀,坚持社会责任,曾主持多项考古遗址公园的设计项目。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概念规划

江西 南昌

遗产等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项目时间:

遗址面积:

规划面积:

2016年

393ha

1630ha

墎墩墓考古发掘现场鸟瞰

“城漫移昌邑,侯空据海昏”

位于鄱阳湖畔的

海昏侯国遗址

包括紫金城址和铁河古墓群

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好,

主墓结构与墓园区、城池区的布局

最为完整、清晰,最典型的

西汉列侯国遗址

经过近10年的考古发掘工作

这段早已被历史淹没的久远历史

伴随着令世人惊艳的文物出土

而被慢慢掀开

海昏侯国遗址出土金器

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玉器

海昏侯国遗址出土漆器

海昏侯国遗址出土其他文物

此次规划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最高标准,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引入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遗址公园的最新理念,探讨保护与发展的统筹策略,坚持“整体保护”、“和谐发展”、“资源整合”、“集成创新”、“系统展示”五大规划原则,充分发掘遗产价值,有效结合生态环境与地理优势,在有效保障遗址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提出“海昏元素”、“豫章特色”、“江西韵味”、“大汉气势”、“中华文明”五大展示理念。

墎墩墓墓园鸟瞰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考古遗址公园

详细规划及展示工程设计

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全景鸟瞰

陕西 西安

遗产等级:

世界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项目时间:

遗址面积:

规划面积:

2012—2013年

480ha

858ha

少府遗址鸟瞰

她是我国古代第一个

建制完整的统一帝国的都城

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市

也是我国古代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

她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是古代东方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建设的典范

她,是汉长安城遗址

未央宫椒房殿遗址

位于汉长安西南部的未央宫遗址

是帝国统治者下达

“汉通西域”政令的决策地和指挥中心

是西汉帝国政令中心和权力中枢

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全景鸟瞰

此次规划以“价值优先”作为展示设计的原则,以“价值特征研究”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以汉代道路路网、前殿、少府等重要建筑基址,城墙、宫墙、宫门、城门等重要边界遗存作为展示重点,搭建起遗址整体展示的骨架。

通过遗址本体展示、室内展陈,以及相关的配套设计,全面和系统地向观众展现和阐释了东亚地区第一次文明高潮过程中西汉帝国的政令中心——汉长安城的整体形象与风采。

西安门入口广场

遗址公园鸟瞰图

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与展示工程核心区详细规划

遗址核心区鸟瞰图

甘肃 嘉峪关

遗产等级:

世界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项目时间:

遗址面积:

规划面积:

2012年

1400ha

349ha

嘉峪关全貌

嘉峪关的清晨

在河西走廊中部

有一处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关隘遗址

嘉峪关

她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

曾被称为河西咽喉

她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

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

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

嘉峪关又有“连陲锁钥”之称

规划鸟瞰图

此次以真实完整地保护嘉峪关的全部遗产价值,实现嘉峪关遗产价值的可持续合理利用为根本目的,在编制过程中始终围绕嘉峪关的突出普遍价值(OUV)开展工作。规划根据遗产背景环境确定规划范围,争取扩大遗产用地;同时明确形象定位,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围绕遗产价值开展规划设计,根据历史文献开展环境设计,空间布局突出强调与其他长城要素间的轴线联系。

规划鸟瞰图

这是世界文化遗产

这是人类文明瑰宝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国资央企坚守这份情怀和担当

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默默助力

只为守护好我们14亿人共同的文化家底!

———— /END/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猫的作文300字四年级 教室大扫除作文500字 以波折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中秋节团圆饭作文 作文珍惜所拥有的幸福 读书的快乐作文800字 小学作文第一次做饭 关于节约的作文 环保作文题目 让成长充满味道作文 我流泪了作文250字 四级作文 名言作文500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文 职业作文800字 没有水的日子作文 论教养作文 我好想回到过去作文 2016天津高考作文 初中作文10篇 游泳写作文 学骑车作文400字 以满足为题写一篇作文 蝴蝶破茧而出的作文 关于坚守的作文 春天的赞歌作文 一件难忘的事满分作文 回家的作文500字 景色作文结尾 暑假趣事作文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