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们称俄罗斯为战斗民族 那他们如何称呼我们呢?答案出乎意料

2020-12-31 13:30:01
相关推荐

“战斗民族”是我们给俄罗斯的称号,那他们如何称呼我们呢?

俄语中称中国为“Китай”,直译过来就是“契丹”。

壁画“契丹人”

“契丹”,曾是“中国”的代名词!

在欧洲的文献和传教士的撰述中,中国被称为Khita、Kitai、Hita、Catai、Cathay等,也就是“契丹”的意思。

据说哥伦布当初出海航行,也是为了寻找仰慕已久的东方契丹。

这个说法虽然尚未被证实,但《剑桥辽宋夏金史》中确有记载:

通过Kitaia、Cathaia或Cathay等形式,契丹在整个欧亚大陆成为中国的代称。

这也就是说,整个欧洲近1000年来,对中国的正式称呼,基本都是“契丹”。

这个被岁月掩埋的神秘王族,到底有什么来头?为什么外国人都称“中国”为“契丹”?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契丹人的发型

1、契丹——曾经雄霸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

“契丹”一词的原意是“镔铁”,原产于印度的一种钢材。契丹人用镔铁打造的兵器,非常锋利。

以“镔铁”来命名整个民族,突出坚固的形象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也说明契丹是一个剽悍勇猛的民族,就像镔铁一样坚硬不摧。

早在1400多年前,契丹就已经出现在了《魏书》中。《新唐书》等明确指出:“至元魏,自号曰契丹。”

简单来说,契丹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他们骁勇善战,能骑善射,是草原上当仁不让的雄鹰。

北魏时期,开始在辽河流域过着游牧生活;到了唐朝末年,部落迅速发展壮大,部落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个部族,建立了契丹帝国,后来改国号为辽。

契丹帝国先后经历了五胡乱华、唐、五代、北宋、南宋、元等朝代,并在与宋朝对峙的时期达到鼎盛,雄霸中国北部大片疆域,甚至一度“垄断”了中原地区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

2、契丹——外国人对“中国”的通称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马可·波罗行记》中,将他亲眼所见的富庶的东方之国称为“契丹”。

马可·波罗使用这一名称,除了与元朝的蒙古习惯,称中国北方为“契丹”有关之外,也是沿袭欧洲中世纪的固有说法,认为“中国”即“契丹”。

甚至在阿拉伯兵书《马术和军械》中,把中国的火器称为“契丹火枪”,把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纸称为“契丹纸”。

“契丹”成为外国人对“中国”的通称,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影响力太大。古代的中西方文明交流比较困难,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和欧洲各国相距甚远,中间还隔着广阔的沙漠与高原,交通运输极其不便利,古代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也很模糊。

而辽国刚好位于中西方文明交流的要道,与亚欧其他国家在经济文化等领域,长期保持着密切联系。这就使得外国人接触到的基本都是契丹人,他们只知道契丹,并不知道还有一处蜗居的南宋王朝,契丹由此成为全中国的代名词。

第二,杀伤力太强。俄语称中国为“Китай”,来自蒙古语Kitat、kidat或hitat,把契丹统治范围内的所有地区都称为契丹。在辽和西辽灭亡之后,尽管蒙古西征已经占领了这片地区,但人们仍然习惯称这里为“契丹”。

然而,很多人对契丹的了解,仅限于部分电视影像,比如:金庸著名作品《天龙八部》中的乔(萧)峰是一名契丹人,在《杨家将》中与杨家将杀得昏天暗地的是契丹军队。

事实上,契丹帝国曾是当时的中亚最强国,以草原丝绸之路闻名,让整个世界知晓中国。它不仅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还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契丹这个马背上的民族,虽然剽悍凶猛,但从未丧失大国风范,并且极力推崇中原文化,发展佛教文化,在中国北方开创了一派繁华盛世!

至于契丹内部势力如何发展,又为何走向灭亡?

强烈推荐这本《契丹简史》,全景式揭露契丹帝国的兴衰起落,让你读懂塞北帝国兴亡史,戳此入手:

契丹简史¥22.8京东月销1购买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冬月的书影小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思辨类作文 春节的作文600字 关于假期的作文 写景作文800字 记人作文 电视作文 观后感400字作文 题目自拟的作文 作文我的奇思妙想 我的老家作文 励志作文600字 中考满分英语作文 作文背景图 春节作文初中 人物作文300字 播种作文 放学路上作文 我错了作文 面对困难作文 叶圣陶作文 介绍春节作文 团圆的作文 迪士尼作文 关于运动的作文 银杏树作文 足球比赛作文 我的榜样作文 六年级作文题目 向日葵的作文 中国精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