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巩俐饰演郎平 女排夺冠故事被搬上银幕 中国体育电影要火了吗?

2020-12-31 15:40:01
相关推荐

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历经种种波折,终于在9月25日正式上映。这部以中国女排为题材的体育电影,以中国女排的两位传奇人物郎平(巩俐、白浪饰)为主线、陈忠和(黄渤、彭昱畅饰)为副线,串联起80年代老女排和新一代女排的成长与奋斗史,并带领观众一起思考新时代中女排精神何在。

体育电影或成国产电影新热点

2017年,印度体育电影《摔跤吧!爸爸》在内地狂揽近13亿票房,这部标准的类型电影,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放眼世界,《洛奇》《极速风流》《极速车王》《点球成金》等体育电影更是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不禁要问,市场潜力这么大,我们中国的体育电影呢?

其实在《夺冠》之前,中国曾出现过不少优秀的体育电影,如孙瑜《体育皇后》(1934)、谢晋《女篮五号》(1958)、张暖忻《沙鸥》(1981)等,但因为年代久远,这些电影早已被尘封在老一辈人的记忆深处。

陈可辛《夺冠》的出现不仅填补了近些年中国体育电影的空白,还基于国情,在体育电影中加入了现代性的思考。凭借中国潜在的体育电影市场,陈可辛导演较高的口碑和票房号召力,东京夏奥和北京冬奥带动下的全民体育热,《夺冠》有可能将助推中国体育电影进入创作上升期。

陈可辛的另一部体育电影《李娜》已完成拍摄,预期2021年上映;由国家体育总局参与制作的《中国乒乓》也已立案进入制作,期待未来体育电影成为中国电影票仓的一大亮点。

体育电影的看点:还原赛场风云

体育电影很难拍:一是要具备专业性,还原好这项运动最真实的样子;二是要具备通俗性,让不了解这项运动的观众也能看懂。为了解决这两大难题,《夺冠》请来了中国女排队员本色出演,还根据不同的比赛采用了不同的拍摄手法。

第一场1981年中日之战。电影通过宋世雄的解说词向观众强调日本队是"打不死"的,身材不高但灵活,擅长防守,什么球都能救回来。因此这场比赛的剪辑节奏并不快,重点呈现郎平的斜线扣球动作,并慢速特写,使观众感受中日之战的真实状况。

第二场2008年中美之战。将重点从场上的运动员转移到场边的两位主教练——郎平和陈忠和,中美女排的交锋凝缩成两位教练员的交锋,更加快速的碎片剪辑在赛场与两位主教练身上游走。还将更多的镜头给到了观众席上的中国观众,胜利后的郎平从朝下的拇指和压迫的配乐中独自走出赛场,与银幕外的舆论场形成了联动。

第三场2016年中巴之战。中国女排冠军之师全力参与,再加上对手巴西女排个子高速度快,因此在观感上就比前两场刺激了很多。剪辑更加密集,甚至动用了13台摄影机增加复杂的机位和视角,捕捉运动员的肢体动作,以增强比赛的临场感。

三场比赛,代表中国女排、低谷、重生的三个节点,也是新旧对话的节点。三场比赛,侧重点与拍摄手法都不同,但都起到了专业性、通俗性、真实性、刺激性的效果。

80年代老女排与百废待兴的体育

《夺冠》以青年陈忠和的视角,引领观众推开小城漳州训练基地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80年代女排姑娘们刻苦训练的场景。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那时大家心气十足,想把落下的东西补回来。在充满理想与希望的80年代,教练袁伟民(吴刚饰)带领下的中国女排只有"拼",没有人问过她们为什么打排球?爱不爱排球?

只有拼才能超过有高科技的日美,只有流更多的血汗才能赢,也只有赢才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陈可辛找来郎平的女儿白浪来出演青年郎平,她会打排球,也演出了年轻时郎平不服输的赌气和傲骨。更重要的是,白浪从小在美国长大,性格中的阳光自信很符合80年代运动员的气质。

影片中所有关于80年代的场景都蒙上了暖色调的柔光滤镜,除了凸显年代感,更隐含着陈可辛对那个时代的温柔之情。

新时代借郎平之口,赋予女排精神现代性

"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一场排球比赛看得那么重?"郎平:"因为中国人内心还不够强大,需要胜利。"《夺冠》借郎平之口,去探讨"在意输赢"和"你为什么打排球",这就超越了主旋律体育电影的范畴。

提到竞技体育,国人难免牵扯到胜负欲,这种胜负欲常与国家荣誉联系在一起,也许每一个世界冠军背后,都有一段关于"我为了什么"的混沌。

郎平:"你为什么打排球?"80年代女排姑娘们没有想过的问题,她问向她的队员。为了国家?为了父母?为了改变命运?为了成为谁?还是为了自己?

郎平再问:"你爱排球吗?"这个80年代女排姑娘们不敢想的问题,她问向这批大部分生于90年代的队员。当一名队员举起手站在郎平面前,平静地说出:"我不爱排球,我要退出国家队,去考大学"时,就是时代的声音。

80年代的女排精神激励一代中国人拼尽全力,自信来自整个时代新生的朝气,集体主义还是它的内核。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卸掉了沉重的民族包袱,自信在于每个个体独立的意识,是"成为我自己"。

陈可辛在采访中说,现在这批运动员在自信心上特别强,虽然是第一次演戏,但其实每个人都是明星。她们自己演自己,还会自己改动台词,她们身上鲜明的个性是时代在她们身上的体现。

新体育电影:新旧时代的碰撞

《夺冠》中有三场戏:

一是郎平参加关于女排改革的专家会议。她被一群老领导围着,阐释她对女排的改革计划,她的3条改革措施非常有效务实,放弃80年代的经验,紧跟国际潮流以应对新的排坛发展。表面上,这是郎平与老专家的交锋,实际上这是新旧两个时代在排球甚至观念上的碰撞。

二是郎平改革下的大国家队初成立。这些队员中,有伦敦奥运周期的老队员,也有刚入国家队的90后新队员,新队员"对抗"老国家队论资排辈的旧规矩,被冷落、被特殊对待时心中的不满也直接说出口,队员们正是在这些争吵与碰撞中凝聚成团体运动中的每一股力量。

三是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巴之战。郎平带领的科研团队已经可以用电脑实时分析场上对手的技术数据,迅速找出破绽,开展有效的针对性战术,破坏对手从而实现逆转。这与40年前,老女排只能靠付出血和汗来冲击强队的境况大相径庭。

陈可辛无意为郎平立传,他以郎平引进现代化的改革为切入口,展现《夺冠》作为主旋律体育电影的现代性。郎平的排球改革大刀阔斧,不破不立,而陈可辛以此将电影的主题上升为"不在意输赢,成为你自己,享受排球"就相当了不起,特别是放在华语电影的语境下。

在中国,运动员常被带上国家荣誉的"光环",很多运动员付出宝贵青春也不知道为何拼搏,年幼进入体校、升省队、国青队、国家队,没有时间思考和学习,也很少有人问他们专业之外的问题,看似辉煌的一生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又毫无生气。

郎平对队员们说:"姑娘们,今天不练了,谈恋爱去吧!"我们就知道,《夺冠》对于中国体育电影赋予的新时代意义。

体育是伟大的事业,但首先要热爱它、享受它,并且知道自己为何为之拼搏。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本文发稿,《夺冠》票房已达1.52亿,评分高达9.2,预期将会实现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夺冠》之后,改编自网球名将李娜的《李娜》将要上映,乒乓球《中国乒乓》也将搬上银幕,中国体育电影要火了吗?

希望以陈可辛《夺冠》为起点,助推中国体育电影迈向新的创作高峰。电影《夺冠》正在热映中,你还没去看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家的猫作文 幸福一家人作文 四年级国庆作文 期待作文600字 一件事作文500字 幸福时刻作文 五年级作文写人 有小标题的作文 大雁塔作文 英语六年级上册作文 写物的作文怎么写 家庭生活的作文 遗憾作文600字 高中作文题 4年级下册作文 海棠花作文 写景作文冬天 夏天的雨作文 剪纸英语作文 关于奶奶的作文 友谊作文800字 写日出的作文 记事类作文 我生病了作文 难忘的生日作文 800字高考作文 道歉信英语作文 值得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是什么 思辨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