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群“敦煌少年”的慷慨往事?《敦煌本纪》故事梗概

2021-01-02 07:55:01
相关推荐

一群“敦煌少年”的慷慨往事

——《敦煌本纪》故事梗概

清末,敦煌沙州城的小商人胡恩可出身底层,又深感道路闭塞,消息不通,贸易乏力,开始秘密地给儿子们“铺路”。彼时,大厦将倾,乱象迭出,犹如一盘散沙。深处西部边陲的河西四郡见忘于这个国家,形成了一大片锈带,少人问津。胡恩可迷信,也颇具手腕,先是许诺在莫高窟的崖壁上给豪门大户的索氏开一座家窟,以彰显其祖辈的事迹,而后又威逼利诱世兴堂药店的大夫沈破奴搬迁,结成了儿女亲家,冀望于改换自家的风水,求得翻身。偶然的机会,胡恩可发现了从莫高窟藏经洞里流失在外的佛经、文书和各类卷子,出于良知,他叮嘱儿子们一定要妥善珍惜,予以抢救。岂料,这一番行为突然中断,胡恩可罹患了中风,缠绵于病榻,从此看尽了人世上的冷暖和恩仇,最终肉身成道。父亲患病后,长子梵义挑起了家中的大梁,顶门立户,次子梵同也退了学,一心帮衬着哥哥,共度时艰。在沈破奴的托付下,梵义向索门借马,第一次出门远行,踏上了千里河西走廊,打算去焉支山下找到一代名医孔祥鹤,寻求一张救命的药方。沿途中,梵义的天真和懦弱,诚实与担当,一方面让他受尽了凌辱,险些丧命,另一方面又让他眼界大开,心智倍增,不仅结拜了肃州的洪门领袖,还结识了一群在戈壁和大漠之间保商护团的飞行游击,彼此奠定了这一生的少年情义。事发突然,在路经甘州城下时,因为抵御一场迫在眉睫的瘟疫,来自焉支山下的孔祥鹤不堪土匪的勒索,也不忍女儿孔执臣被绑架,为千万生民计,主动公布了防疫的药方,宁可玉碎,不惜仰药自尽。在生死关头,梵义率领一群游击,从刀丛中救出了孔执臣。为了安慰弥留之际的孔祥鹤,梵义牵强地和孔执臣拜了天地,由此种下了这一世痛彻肝肠、纠缠不清的相思之苦。此后,孔执臣跟着梵义落脚在了沙州城内。

弟弟梵同经此家变,也处于剧烈的蜕变和成长当中。受鸣山书院山长的委托,梵同偕同河西一带著名的游击陈小喊,一道奔赴新疆,去追踪一批莫高窟的卷子。在大漠风沙的历练中,在错杂的人世间,梵同九死一生,花落莲出,并认定这一片天地才是自己真正的课堂。在沙州城外,两股年轻而勇敢的力量会合了。那些原本飘零在长路上,凭借保商护团的手段吃饭的游击们,决定抱团取暖,歃血盟誓,成立一个秘密的组织:急递社。这么着,梵义突然间黄袍加身,被游击们拥戴为当家人,此后又在沙州城里开办了一家急递铺,专门从事贸易快递,赚取利润。为安全起见,梵义将弟弟逐出了急递社。梵同在随后的岁月中,一面在乡学里代课,一面求教于鸣山书院,按照父兄的教诲,逐渐地保有了精良与纯明的品质。在急递铺的业务中,梵义意外地获知,藏经洞里的大量文物正在被疯狂地寄往各地,于是在孔执臣和老匠人的帮助下,在莫高窟开元寺的两任住持印光与拖音的牵线下,假手王圆?道长,截留并仿制了成千上万的文书、佛经和卷子。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日子里,潜藏在沙州城地下的这一座“伽蓝密室”,狸猫换太子,为敦煌保留下了最为珍贵的一笔财富,避免了彻底沦丧。执掌急递铺的孔执臣,生怕自己陷入感情的纠葛,毅然而然地嫁给了胡家的管家苏食,做了梵义的小婶子。这是孔执臣悲剧的开始,同样也是梵义一生的隐痛,直到故事的终局,一对有情人竟也无法摆脱命运的践踏。

敦煌索氏家大业大,闻名河西,上几辈祖先频出烈士武臣,慷慨仁义,屡次为穷苦百姓捐躯赴死,一向深孚众望。当家人索敞惧怕这种家族史上血腥的宿命降临在自己身上,但是裕如的生活,又让他心生骄矜,傲慢粗暴,渐渐地掉进了一个由管家丁荣猫事先设计好的圈套中,自此暗无天日,生不如死。次子索乘少年英武,只因目睹了父亲的残暴,负气出走,就此加入了国民革命军,投身于时代的洪流。长子索朗乃一介纨绔子弟,在父亲的淫威下,性格畸变,暴戾乖张,双方免不了冲突频仍,不可调和。在这个封建大家族的内部,一只看不见的手始终在操纵着命运的琴弦。丁荣猫出身寒微,由麦客子晋升为管家后,心怀二志,背主求荣,设计了一系列的陷阱,终于将索氏一族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首先,他让索氏父子公开反目;其次,他诱使索敞流连于女色,欲纳家中的奶妈宫法麦为妾,而宫法麦恰巧又是(索敞)儿子的情妇;第三,他纠集了以连公子为代表的一批地痞流氓,疯狂地反噬索门,最终击垮了这个庞大而虚弱的家族,鸠占鹊巢,一言九鼎。索敞被秘密地囚禁了,在长达十余载的囚徒生涯中,装疯卖傻,等待着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但是,丁荣猫的这一份野心,遭到了以李豆灯为首的敦煌和事老协会的顽强抵抗,后续的血腥计划一时间无法得逞。和事老协会游离于官府和法律之外,来自民间,自成一体,它以乡约、道德和伦理为基石,代表着中国社会一种古老的秩序与天道。父亲被囚禁后,索朗身为傀儡,一直无法上位,这让丁荣猫大为光火,于是跟敦煌文武两家和事老协会形成了拉锯战。李豆灯心力交瘁,死后秘不发丧,并布下了恶毒的咒语,以防对方坐大。多年之后,随着被扣押的当家人索敞再次现身,丁荣猫在一个公开的场合,揭开了敦煌最大的一桩丑闻。原来,宫法麦正是索敞的长女,索朗的姐姐。宫法麦出生时,只因和父亲的生肖相克,索家便依照敦煌本地的恶俗,险些活埋了她,幸被一帮麦客子所救,艰难长大,成了丁荣猫手中掌握的一颗致命的棋子。凭借着这最后一击,索氏家族彻底垮塌后,敦煌境内那一种古老的秩序和天道也分崩离析,犹如当时整个国家的真实写照。连公子被推举为和事老协会的会长,在昔日同伴的帮助下,丁荣猫引进了罂粟花,开始疯狂地种植鸦片,谋取暴利。鸦片丰收了,但是销路不畅,因为河西走廊的贸易通道如今掌控在了急递社的手中,丁荣猫遇见了此生最大的敌人胡梵义。屡次借路无果后,双方冲突不断,势如水火。

敦煌的剧变,社会结构的崩塌,让业已成年的梵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然而,少年的血性不曾磨灭,父亲所教诲的“做一个精良和纯明的人”言犹在耳,梵义必须承担起救亡的使命。梵义以退为进,编织出了一张大网,对丁荣猫和鸦片围而不剿,企图困死对方。对峙中,丁荣猫对梵义的儿子们绑架未遂,又将魔爪伸向了沈破奴,抖搂出一笔陈年旧账,击中了对方的软肋,妄图逼迫梵义就范,但沈先生不堪屈辱,自尽身亡,保全了清白。丁荣猫不甘,再次设计了一幕骗局,构陷梵同,将胡家推向了风口浪尖。这个时刻,已经归乡的索乘仰仗手中的权力,将梵同带离了险境,并介绍他奔赴南方,去投身国民革命。令众人意想不到的是,多年之后,梵同却是以红军战士的身份出现在了敦煌。索乘是一名激进分子,性格偏执,言必称革命。为了他所谓的革命,索乘可以六亲不认,也可以冷漠无常,公然枪杀兄长,甚至以追杀红军西路军为己任,为自己谋取勋章。最终,索乘和丁荣猫沆瀣在了一起,一个是金主,支援对方狂妄的事业,另一个则代表县政府,给鸦片贸易打开了方便之门。纵然如此,在高压之下,梵义仍不妥协,继续扼住了这一片边陲之地的大路小径,截断了通途,不曾输出过任何一枝邪恶之花。

开路,追逐地平线,去触摸远方,此乃当初少年英雄们的勇敢之举。断路,正本清源,让敦煌浴火重生,这又是如今的一道天课,摆在了梵义诸人面前,喝令他们去完成。此时的梵义,不仅拥有一群忠诚而剽悍的游击兄弟,另外还握有一张王牌。三弟梵海身残心烈,从小就游离于两个哥哥的荫庇之外,独立、勇猛、颇负正义感。早年间,由于一个过失,梵海被北疆的土匪头子朱十三掳走了,并认为义子。待到梵海做了首领后,慢慢地将这一支武装改造成了绿林好汉,劫富济贫,替天行道。梵海的队伍呼啸在敦煌全境,以沙州城为号,惟哥哥马首是瞻,采取了“三迫”的战术,将丁荣猫的鸦片贸易围了个铁桶一般,毫无生机。梵义之所以围而不剿,迟迟不肯出手,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伽蓝密室中的工程尚未结束,不想因小失大。敦煌百姓一向浸淫于浓厚的佛教氛围中,视莫高窟为圣地,将藏经洞中遗失出来的残经片纸当作宝物,十分敬惜,倍加尊崇。梵义在父亲的熏陶下,在开元寺的高僧印光和拖音的感染下,自然亦不例外。在漫长的仿制过程中,孔执臣凭着她笃定的信仰,天才的技艺,将藏经洞中幸存的佛经、文书和卷子全部复制了一套,为敦煌保留下了真经和血脉,避免了一场浩大的劫难。

在此期间,梵义也丝毫不敢惰怠,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他试图重建那一种乡村古老的秩序,恢复礼制和法理。当家人索敞经受大难,疯癫痴狂,未曾从那一场噩梦中醒来。梵义以索敞为切入口,期冀他迅速振作起来,像索门前几辈的先人那样,义薄云天,肝胆照人,给敦煌百姓树立一个典范。梵义知恩图报,感念于自己当年第一次出门远行时,索敞慷慨赠马。梵义也没有忘记,父亲当初对索门的承诺,他花费了大量的银两,一直在暗中替对方开凿一座家窟。在兑现诺言的那一天,年迈的索敞终于醒悟了,再世为人,革面洗心,按照梵义的托付,投身到了沙州城的日常生活中。但是,惨烈而冷酷的环境,让一切良善的愿望都化为了泡影,索敞和那个时代一样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只有去哼唱一些旧日的戏文,沉浸在虚弱的幻觉当中。

梵义也有精明和老练的一面,在莫高窟的崖壁上为索门开窟的同时,又单独挖掘了一座特制的洞窟。在孔执臣和梵义的精心谋划下,十多年间被秘密截留下来的那一大批真经和宝卷,终于避开了警察局的耳目,走出了伽蓝密室,走出了沙州城,回到了它们的灵魂之乡:莫高窟。无疑,这是一座现代的藏经洞,为敦煌招魂,为历史雪耻。即便后来的一场大地震摧毁了这座藏经洞,将其填埋在了山坳中,但梵义和孔执臣仍执拗地认为,只要真经和宝卷犹在,莫高窟就垮不掉,一切都将留待未来。

悲哀的是,一切已为时晚矣。在鸦片贸易的巨大利益诱惑下,曾与梵义结交甚笃的酒泉洪门突然翻了脸,大兵压境,仗着过去的那一种情分,也来开口借路。洪门早已改朝换代,它的背后站着酒泉驻防团,河西一带的各路军阀为了购买军火,壮大实力,也纷纷插手其中。面对故人,梵义颜色不改,一口回绝,但在骄傲心理的驱使下,唐突地泄露了北疆的绿林好汉和一干游击的行踪,由此酿成了大祸。洪门以闪电般的速度,将这一消息通报给了酒泉方面,驻防团出动兵力,将梵义的同伴们悉数枪杀,悬首城门。一群当初的少年英雄,竟以悲剧的方式草草落幕,令梵义痛彻不已,心生幻灭。

洪门的追杀仍未停止,这一次的矛头对准了梵义。命运露出了它最狰狞的一面,先是内部出现了叛徒,紧接着,开元寺的住持拖音因为和梵义长相颇似,喋血街头,遭到了误杀。在变乱迭现的分水岭上,梵义听从了内心的呼唤,按照管家苏食的嘱托,毅然披上了袈裟,以拖音的身份,入住在了莫高窟下,在剩下的岁月里,割断尘缘,隐姓埋名,一直守护着这一座佛国圣土,将自己当成了一场祭献。事实上,这便是敦煌的一种伟大的宿命,正是那些古往今来的供养,那些寂寂无名的僧侣与工匠,才构成了今日的辉煌。

在梵义和他的同伴们彻底消失后,罂粟占领了党河的两岸,鸦片打开了河西一线的通道,泛滥成灾,西部边陲再次沦为了一块苍茫的锈带,整个国家也陷入内战,积贫积弱。然而,在这一片几乎僵死的土地上,希望不曾灭绝,光明再次破土。沈性元作为梵义的“未亡人”,勉力维持着胡家的日常,艰难地拉扯着两个儿子。孔执臣关闭了急递铺,丢掉了思想包袱,接管了世兴堂药店,和沈性元联手,在乱世中等待着机会。多年以后,红西路军在河西一带遭遇重创,弟弟梵同衔命而来,抢救那些失散的红军战士。为了逃出索乘布下的天罗地网,将战友们安全带出这一片险境,梵同正面接触了索乘,并打算迎娶嫂子沈性元,又设计了一幕事先张扬的逃跑方案,告知了对手。在北上的当天,两个女人一起来到了莫高窟的开元寺,面见如今的“拖音”,昔日的梵义。其实,孔执臣早就窥破了这位住持的身份,但这一世的倾慕与相思,现在戛然而止,必须放手。因为她知道,梵义的身上,荷担着更大的使命。妻子沈性元依旧处于懵懂之中,但性格泼辣大胆,率性地道出了此行的目的地:延安。

去延安!

这恰恰是梵义当年的一种愿心,也是他在弟弟梵同的心中埋下的因果。梵义的幻灭感消失了,陡然生出了一份激越。梵义清楚,妻儿和弟弟此番去寻找红军,虽然自己的一扇门从此关闭了,但是整个敦煌的天窗打开了。去延安,这是一条崭新的生路,也是大浪淘沙的时代,一群新儿女英雄的必然抉择。

路重新打开了,中国开始了除锈,即将焕发出一股新生的胆气与激情。

(本文由叶舟提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长寿花作文 森林防火的作文 雪的作文400字 夕阳作文600字 我爱你中国 作文 珍惜生命作文 英语作文好词好句 作文宝典 最好的时光作文 我的妈妈500字作文 特殊的礼物作文 青春为主题的作文 喇叭花作文 优秀作文六百字 愿望作文600字 八下作文 英语一作文多少分 流水账作文 上坟作文 青春作文300字 我发现了什么作文 脚踏实地的作文 四年级下作文 奉献作文600字 难忘的瞬间作文 作文评语 缺点 合作作文600字 惊喜作文600字 国画作文 遗憾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