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心理素质差 怕竞争 原来是父母做错了一件事

2021-01-02 23:25:01
相关推荐

心理素质差的孩子,回避竞争

13岁的田田是一位个子高高的男孩,是学校篮球队的成员。有一次,在班级篮球比赛时,他发挥得很不好,好几个到了他手里的球,都没有投进篮里。他很懊丧,对爸爸说:“我简直太笨了,简直丢死人了!”

爸爸看到儿子颓废的样子,心里很着急,但是他还是掩饰住了自己焦急的神情,对儿子说:“老师发来的视频我看了,觉得你表现不错呀!”

田田听爸爸这么说,并没有好起来,他不耐烦地“哼”了一声:“才不是呢,糟糕透了!我再也不打球了!”

“你怎么能这样?你已经表现很棒了,我像你这么大,根本不会打球!儿子,不可以这么消极,你一定要告诉自己,你是最棒的!”

田田不再说话,他垂头丧气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爸爸不放心,掩开房间的门,想对儿子说什么,却被挡了回去:“啊呀烦死了,我还有好多作业呢!”

爸爸只好作罢!

过了几天,举行校赛,虽然老师劝田田报名,但是他却放弃了。

爸爸心里着急而失望,他无法接受儿子如此怯懦……

15岁的悠悠在妈妈心目中,曾是一位聪明伶俐的女孩,她也是妈妈的骄傲。由于她的学习成绩不错,尤其是英语成绩,几乎总是第一名,妈妈经常会在朋友圈里“炫”女儿的成绩,但是最近,令妈妈匪夷所思的是,学习成绩一向不错的女儿,竟然不想上学了。

妈妈拐弯抹角地对悠悠说:“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

但是,不论妈妈怎么鼓励悠悠,悠悠的情况还是没有改善。妈妈想不明白,女儿的心理素质怎么这么差。

言不由衷的夸赞,并不能激发孩子的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田田爸爸的初心是好的,是希望能够鼓励儿子,让儿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但是做得欠妥的地方,是爸爸只是在试图让儿子回复“好的感受”,从而让他快乐起来,乐观起来。

但是爸爸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孩子如果没有在实际行动中,获得能带给他价值感和成就感的表现,笼统的表扬并不会起作用,至少不能比较长久地起作用。

让孩子有挑战的机会,才能激发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Albert Bandura)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在1977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

所谓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它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自己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研究证明一个人的自我效能的高低确实对我们完成任务有很大的影响。 就拿自信心来说,一个能正确评估自己能力且相信自己能力的人在完成任务时更容易成功。

亚里士多德曾说:“快乐不是一种可以与我们的所作所为分开的感觉,快乐就好像舞蹈中优美的动作,不是舞者在跳完舞后的感觉,而是将舞跳得很好时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成就感。

正所谓是哪里跌倒让孩子在哪里爬起来,这是最能带给孩子挑战困难满足价值感的方式。

比如,一个孩子成绩很糟糕,家长除了做到以上的步骤外,也要帮助孩子找到提升成绩的方法,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通过努力,是可以取得进步的。

这样一来,他们便通过体验打破了“永久失败”的认知解释,建立起所有失败都是暂时的,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和正确的方法改变境遇。这便是高自我效能感的的特征了——我相信,我能做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恐怖作文 我的玩具作文 我的幸福 作文 作文大纲 约定作文 作文我想对你说 我的幸福作文 勤劳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的作文 跑步的作文 作文批注 作文300字四年级 日常生活作文 乒乓球作文 逆境作文 英语作文七年级 后悔的作文 动物园的作文 青春600字作文 分手作文 励志作文素材 的自述作文 的那一刻作文 作文好题目 展望作文 母亲节 作文 作文好的开头 初一下册作文 沙滩作文 成长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