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大理苍山十九峰的一切 无论何时何地遇见 都是我喜欢的样子

2021-01-03 13:25:01
相关推荐

大理苍山十九峰的一切,无论何时何地遇见,一切,都是我喜欢的样子……

远处就是苍山最高的马龙峰

大理苍山小岑峰,风光不愧世界之最

望着苍山上落下2017年的第一场大雪,我对宏观说:你昨天带我上苍山真好,如果安排在今天,满山大雪我不敢上山,我的苍山电视台之梦不知要拖到何时。

他是头一天晚上突然约我登苍山小岑峰的。这是秋色渐浓的时节,正是登苍山赏妙境的时候。他干脆打电话给我,一说上苍山电视台,虽然已经是夜晚,毫无准备的我还在大理古城,装备还在家中,可我依旧一口答应,苍山,怎能错过!

回到家中已是晚上十二点,收拾物品后赶紧躺下:约好早晨六点半启程,从苍山东坡上山。宏观驱车带我飞,到崇圣寺后,我们从侧面的小路上山。山路大多不好走,他底盘高的车都用了差不多一小时,才抵达海拔3200的驻车点。一下车,我们就被风景所迷,拿出相机朝对面一绺一绺的连绵石山拍了又拍。那连绵向上的石峰造型奇特,加上山石间秋叶正黄,脚步自然停滞下来。宏观似乎无动于衷,反而催我开始上山。是的,已经九点半了,我们该上山。

这是一条难度较低的上苍山之路,不少人两小时跑上去,一小时跑下来。确实,一抬头,山顶上的电视台似乎近在咫尺。启程,我们踏上那回环的石阶。

女屡菜叶龙胆

向上,一路风光无限好。

秋花,在没心没肺地开,秋叶,撕心裂肺地红。各种秋花中,又以紫色的龙胆花占尽风头。那花,八月上苍山见到开放,十月上苍山也在开放,如今已是十一月,可这女篓菜叶龙胆,似乎丝毫不受气温日渐降低的影响,反而疯狂地和季节争抢时间。那紫色的喇叭状花,最初几朵一串散落在路边,用色泽吸引了我的眼眸,一次又一次蹲下拍摄。越向上,这花越开越多,在烟雨亭附近,甚至一大片一大片在林下怒放,让先前上山时拍了又拍的那些花黯然失色。这幽蓝的龙胆,让人心生妒忌,深秋的时光里,他们如此没心没肺地开,来年怎么办?我这样说的时候,同路的妻子说:“你担心什么,花开自有花开的道理,这一切,应该都是花喜欢的样子!一切,也是我喜欢的样子!”

当她说一切都是我喜欢的样子时,我也正生发这样的感慨。沿途所见,全都是我喜欢的样子!秋花正好,秋叶正艳,美好在这个季节深处,酝酿着苍山的饕餮盛宴,等着每一双眼眸的抵达。秋叶我只认识尼泊尔蔷薇一种,这种蔷薇,夏天开淡黄色的花,初秋挂红艳艳的果,如今用养眼的柠檬黄,给我们预料之外的惊喜。更多的我不认识或黄或红的色泽,一起缤纷在沿途的山野。众多大小不一的叶一起疯狂地或黄或红,把陡峻的山岭一层层点染,秋韵,一点一点浪漫到心间。本来上得异常艰辛的石台阶,似乎也轻松了许多——当然,更多时候,我们是走走拍拍,停留的次数多了,累自然悄然消散。起始段的石阶其实非常陡,下山时才感觉到下降的速度太快,而上山的时候心急,期待更多的秋色扑面而来,加上目光完全被山野吸引,没有仔细观察石阶,就觉得走一小会就喘,喘得时候就停下拍照,在喘和拍摄的交替中,一小时后我们抵达杉飔亭。

站亭中,一种豪迈的气慨油然而生。

脚下,一岭金黄的色泽,绵延到山下的村镇人家以及更远处的碧蓝洱海,未到山巅,可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已经在我们的心中膨胀开来。南面,山岭秋色渐浓,西边,是斑驳的秋色以及间或挺立的翠竹。石阶小道,在秋色中延伸向高处。高处,电视台的房屋塔架清晰可辨。我说:近了,我们今天的目标就在眼前。宏观却说:“不近,至少还需要两小时。”

管他几小时,秋色那么好,慢慢走,何况天气不错,虽然云雾一直在向上涌动,虽然四野的风景只是在雾流的聚散之间偶尔闪现,可心中一直是朗朗的——多年前,我曾在山下大理古城南门外的师范学校读书,一些同学曾经登过电视台,而那时的我很少参与类似的活动。见到他们登山回来拍摄的石山竹箭秋叶很喜欢,有点遗憾却依旧没有去登过,仅仅和一位叫熊子伟的同学讨得一张他登山的照片珍藏。想不到二十多年后,却喜欢上了苍山的一切,而子伟同学当年拍摄的,似乎就是我站在这亭子一眼可以看见的风景。于是,我们迈步向前。

是的,这段开始,不是攀登,而是迈步向前,那三尺石阶路,回环往复中甚至有一段是下坡路。这一段开始,我们的相机手机就没有停歇过。

怪石。首先遇见林立的怪石。路两边,以石山为主,在石山之上,加以各种造型的石峰石柱石崖石壁。有的一峰凸起,昂扬在山谷之中,有的一壁独立,占尽半箐路途,有的一石高悬,给人摇摇欲坠之险。这一切,都是冰川流水漫长侵蚀之后形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们赞叹不已。有几处路边的石崖,我有一种爬上去的冲动,最后还是控制处了欲望,那些无限风光的起飞点,更有无限危险潜藏。

奇杉。对,不是奇松,而是奇杉。奇松在海拔更低的地方,这里海拔三千七左右,早已被苍山冷杉占据。这些冷杉,因为承受了一年一度苍山雪的天然雕琢,枝干都以粗壮厚重的姿势,扎根在悬崖绝壁之间,而枝条一律以简洁的中国画的模式出现,只在树顶部有简单的枝条横斜,造型比黄山松更冷峻更简单。而一些枯死的冷杉,以更简洁的姿势间或站在山间,这些枯死的冷杉,赶不上三千年不倒的胡杨,但几十年的光阴里,他们就一直站在那里,老死,都成为一种风景。倒下的时候,一定是四围的木叶需要肥力的时刻。在路下边,我还见到一株古老的冷杉,高大粗壮是必然,关键是顶部也许是遭遇雷击,也许是某一场暴雪的重压,也许是只有自己明白的生长故事里的坎坷,反正树顶部是断了枯死了,而神奇就在那些我看得见的枯木中生发——断顶枯死处,一个分枝顶上来,再次形成主干,某一些生命的接力,就这样坚韧生发。

垂丝卫矛的果子

苍竹。对,是苍竹,是苍山野竹,是入画劲竹。那些竹,本来是很随意地长在石崖之下,岩缝之中,可那么随意地一长,就成为我们构图拍摄中绝妙的衬托。几匹老竹的叶,数根新抽的箭,一丛经霜的苍老时光,让我们的构图有了前景与层次,有了柔和与力量。竹是固定不变的风景,依靠我的动来调整进入视野的角度,可是,那个雾流的出现,却是考验我抓拍的经验与取景构图的速度。

当我在平缓石阶上,对着怪石奇杉苍竹拍摄时,雾流一直以汹涌的方式,从我身边掠过直奔山顶而去。那样的流动毫无节奏,一会儿是滂湃大江流的铺天盖地,完全忽视了我这个手持相机人的存在,一会儿又溪水潺湲的细水长流,让我可以喘口气审视路过的雾气如何更绝妙地与石山冷杉竹箭组合,再从无限种可能的组合中,迅速挑出体现苍山沧桑的组合。在一个孤立高耸的石笋前,我拍下了一张很满意的图景:远处雪白的雾气升腾,近处明黄的苍竹斜伸,一侧苍翠的冷杉静默,加上背景中黄叶点缀,石笋脚下的一棵冷杉再来挺立,这一组合,已经把苍山秋色点染到极致,更绝妙的是那一刻阳光突然照下来,让近处的物事更加鲜艳。可就业电光火石之间,等我就着手机拍了再拿起相机时,阳光已经隐秘在黑云背后,我的面前,雾流再次汹涌不息。

雾流的出现,也让瞬息万变的风景,有了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妙曼,丰盈了我们的眼眸,让每一次眨眼,都充满了神奇的期待。可是,时间却不允许我们在原地久等不前,小岑峰顶的电视台,还在高处等待。以前走路一直爱落后的宏观,这次一直领先很多,一直反过来催我:“木华,快点!”

是的,得快点了。一路旖旎的风光滞住了我的脚步。到达烟雨亭时,已是十一点一刻,我们竟然用了差不多三小时。我们面对那个“前方已有勇者留下过生命请原路返回”的标语,拍了一张照片,发了一条动态,相视一笑后继续向前。

烟雨亭向上,石阶消失,道路恢复山路的本来面目。我收起相机,开始专心地走路。可这一专心,疲累却趁机大肆渲染自己的存在。宏观自然超前不少,有时连背影都看不见,陪在我身边的是我的妻子。她开始那段路有点不适应,可一小段之后就恢复了,甚至恢复到了年轻时登电视台的状态——其实,我也羡慕妻子,她在年轻读书时就登过电视台,那些青春的记忆,是再也不会重来的精神财富。而我,年轻时错过的物事,老去时却想补回来,有些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我生活中的理想是踏遍西坡人未老,可如今中年已过却只上了苍山数峰,那些理想,大约就是理想了。

终于进入那片密集的冷杉林。树古老苍劲,人疲惫不堪。坐在一棵主干出土半米就分成数杈的冷杉下,我试了一下,两个人似乎都无法合抱。那该是历经多少年的风霜雨雪才与今天的时光契合!我不知道,这里的冷杉林年轮中饱含多少故事与沧桑,我只看见那个保护牌上标着3800米,这个数字,不只是海拔,更是冷杉所遇见的故事年轮,抑或者是打开故事的数字密码。与冷杉对望,人类个体生命的渺小与短暂,有一种彻底的挫败感。这样的挫败感一出现,我的脚步就更沉重了,而宏观,在上面我看不到的路上行走。于是,我大声呼叫:宏观,在前面稍微平坦的地方休息吃午饭了。

是的,已经到了午饭的时候。他选了一个岩石脚下等我,会合,停歇。放下包才觉得后背热气腾腾早已湿透。妻子赶紧把围巾拿出来,让我垫在后背上,隔断衣服和皮肤——停下来,湿透的衣服会让人体失温。失温,很危险的事情。我登三阳峰时,曾经因为无知躺在黄龙潭边草皮地上睡了一觉而失温,造成肠胃不适,差点下不了山。今天对汗湿衣服的阻隔,我很顺从正是有前车之鉴。拿出雨衣垫在地上才坐下,边看宏观给我们演示边“做早饭”——宏观给我俩准备的早饭是自热米饭。我第一次接触这个东西,很有期待。冰冷的饭包,肉包,水包,发热包依次组合,就坐等饭好。

可那个饭盒,盖好依旧不动声色。再等了一分钟,妻子的盒子率先冒出热气,我和宏观的相继发热。看着那热气升腾,一些温润的液体,不自觉地顺口腔坠入胃中。等了十多分钟热气渐少,宏观宣布开饭。当热乎乎的饭菜,在冰冷的空气里,冒着热气滑入口中时,一种温暖也缓缓升腾。吃好饭,收拾好垃圾装袋,下山时再带下去。

宏观这热血汉子,竟然带了两个保温杯,喝了他热乎乎的一杯茶之后,我们继续上山。身体在热饭热茶的滋养下,似乎满血复活,一边爬山一边和宏观说话。我说:这热乎乎的饭菜和茶水,是我今生最美好的享受。在小城里,这样的饭菜和茶水是不入眼的寻常味道,可在这海拔三千九百米的苍山高处,热乎乎的饭菜早已成为一种奢侈。这是享受,这是我吃过的最妙曼的午饭!

走了几十米,就上到一个平台,那里矮杜鹃连片,草地平缓,是最佳的宿营地和休息地,可我那刻实在无力登上来,看看那厚厚的草甸,一种上去躺一会的冲动萌发。向前一段后,山路蜿蜒回旋向上,电视台已经近在眼前。

在拍摄了雪茶,拍摄了不知名的绽出棉絮样飞絮的物种,拍摄了一种淡黑色花苞的杜鹃后,我们已经临近山顶的电视台。

登顶前,我几步一休息,担心海拔过高,喘多了出问题。下午两点时,我迈完最后一步终于登顶。

峰顶,一切却被汹涌的大雾遮挡。刚刚抵达的瞬间见了最高的马龙峰,因为有先前雾流涌动的取景遗憾,我举起相机就拍,其实,也就迅速拍摄了两张之后,汹涌的大雾就完全覆盖了山顶,此后再没有现身,似乎是我的不够虔诚,抑或许是期待我再来一次。

峰顶的风很疯。登顶时的热汗,瞬间消失,冰冷刺骨的风如刀,一刀一刀割着我们的皮肉。今天我们是有备而来,穿了加绒的衣服,登顶前拉链都到顶,可哪里受得了这风刀的伺候。风都从西边来。西边,是我的家乡漾濞。可大雾中,一切都是迷迷糊糊的一片,视野所及不足百米,登高望远更多时候只是一种在山脚的遥想。在四月到十一月间的登山,很少有峰顶豁然洞开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东西南北拍,可东西南北都是雾。很快,我眉毛都结了雾珠。我们转向那个制高点,那里立着两块“小岑峰4092”的标志牌。合影留念之后,我把镜头对准了屹立在寒风中的电视台。这里一个写着“世界之最”的牌子,已让这里的地位一目了然。

苍山电视台,世界最高的电视差转台!电视台建于1976年,为了修建这座差转台,工程技术人员踏着苍山茫茫积雪,分别对苍山海拔在四千米以上的主峰进行实地勘测,最后选定了这个位置,在荒无人迹的苍山顶建了这座全国海拔最高的电视差转台,八百多万滇西各族群众可以收看到由这里转播的彩色电视节目。电视台采用在苍山脚下全自动遥控转播发射电视,山上只有几个值班守卫人员。上世纪八十年代,读初中的我在小城里一直遥望那个差转台,发射塔架在白雪覆盖下更加凸显其不凡的地位。如今,亲自抵达,一种荣耀感顿生:这是我抵达的第一个“世界之最”,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之最。

其实,在来的路上,我就在群里@过一个叫苍山雪鹰的微友,可惜,他今天恰好不值班,否则,我们可以进去参观一下。想想一路上来的艰辛,为这些坚守值班的工作人员点赞。转向塔架,等待峰顶云开雾散拍摄时,再次听到发射塔丁零当啷的声响,走近才明白,原来是正午阳光偶现让铁架上的冰层滑落,一路跌下砸碎声响很大。等待分外漫长,两点半,我们不敢再逗留,原路回返下山。

下山,雾流依旧疯狂,可身体很快暖了起来,一路说说笑笑慢步下撤。可天气也在瞬间改变,逼得我们差点以小跑的方式下撤。对,不是下山,是下撤——

天气说变就变,雪花突然而至,且越来越密集。

我们虽然带着雨衣雨伞,可是,如果暴雪突降,我们怎下得去?雾气更重,气温更低,已经哈气成冰。本来以为下撤会艰难的石台阶,也因为雪的担忧而忘记了艰辛。本来我最害怕下石阶了。记得多年前去苍山西坡马尾水,返程时走电站的管道石阶,那一千多级的石阶,我一步一拖很久才下完。今天却很快,上山用了近五小时,下山只两小时就撤到3200米停车处。

上车,我说,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宏观,你可否再与我同行?

宏观却说:不等来年,等天气稳定,白雪厚积时,再待你飞一次。微信上,女神见我发的怪石奇杉图片,她说,杉飔亭到烟雨亭那段叫小黄山,风景绝佳,下次约上她,她也想来!我说,什么小黄山,就是苍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称谓,哪里是浪得虚名!

菊叶红景天

回家整理图片时,除了石杉竹,我发现拍摄到的一种植物也很美妙。浅黄的苔藓上,一种萌萌的小植物,不仅叶片是有层递的红,顶上竟然还有差点被我忽略的红花。花红叶红,在这深秋的时光里,组合的妙曼很容易保护种子的成熟发展。说到发展,后来我专门咨询了我的植物专家“断肠人在刷牙”,他讲那是菊叶红景天,更多的人只见过绿叶时的样子,而我幸运,竟然遇到这么美好的时候。

原来,一切晚遇,其实都不晚!我想再来一次!如果天气好,就登顶远眺,如果天气稍差,就在烟雨亭杉飔亭之间的地段,积雪不消,怪石苍松,多么值得期待!这次因为雾流太重,我的很多图片,天空都一片迷茫,有过度曝光的遗憾,期待再来一次拍摄理想的风光!

今天遇见的风景,都是我喜欢的样子!

是的,大理苍山的一切,无论何时何地遇见,一切,都是我喜欢的样子!

一觉醒来,苍山降下了2017年第一场秋雪。这一天,11月1日,星期四,值得铭记的圆梦时间!

苍山雪茶

特殊的褐色杜鹃花苞

带我飞的大神宏观

线路及攻略:

从靠大理三塔公园北侧围墙的水泥公路向西行,穿过公园门楼后继续向苍山方向行驶。进入苍山后沿弹石路盘山向上,过白雀寺后不久,公路变为泥石路面。从三塔到海拔3200米的驻车点,驱车大约需要一小时,SUV可以通行无阻。从休息点公厕开始,有石阶路向上。到第一个亭杉飔亭后,石阶路开始了平坦的一段。这一段,是风景最美的一段,值得你细细品味。到烟雨亭后,石阶路结束,开始上坡。距离电视台也不远了。上行最快2小时登顶,一般人需要四——五小时。

大理苍山电视台向北向南均可领略无限风光。

大理苍山电视台小岑峰,是苍山最美最成熟的登山线路,期待你的抵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 春天作文100字 写小兔子的作文 多肉植物作文 微笑作文500字 难忘的什么作文 新年英文作文 写人的英语作文 怀恋作文 路作文500字 无私奉献的作文 英语续写作文 我的爸爸妈妈作文 动物园作文400字 写人的优秀作文 我最喜欢的人作文 一篇写事的作文 母爱作文800字 做馒头作文 十篇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五年级上册 推荐信英语作文 四季作文400字 春节作文100 我家的故事作文 如何制作文件 互相帮助 作文 三年级作文一百字 写物品的作文 关于数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