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张爱玲就是这样的人 她从众人知道起 就是那样与众不同

2021-01-03 17:40:01
相关推荐

历史总是能够记住有特性的人。当一个人的个性大于共性的时候,这个人就有了标新立异的味道。当标新立异到不得不说的极致,这个人便被镌刻在了人们长久不衰的记忆之上。张爱玲就是这样的人。她从众人知道起,就是那样与众不同、卓尔不群,充满了独到的个性与鲜明的特点。她的作品有着很强的独到之处,独到的语言、独到的思想,独到得让人难以捉摸,但更为独到和难以捉摸的是她的不同群的想法和她传奇但并不浪漫的人生。她的小说似乎总在说家庭与爱情的问题,但这却是她人生中最为残缺的主题。对于爱情与家庭,她描写过、思考过,却是冷眼旁观,甚至是对旧式传承的认可和肯定,是对生活无可奈何真实状况的默许。她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张爱玲的语言总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但细品总有些心酸,常人语叫尖酸、刻薄,却是比喻得贴切而不留情面。在她的小说中,很少见完美的人生和喜剧的人物,很少见中国式的喜庆与圆满的结局。放下她的任何一本书,离开书中的世界,总不由得想张爱玲现实生活中最为真实的面貌。她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掌握在她的手中,时间的弹性和空间的张度她把握得是那样狡黠,而她多舛的命运却又是被谁掌控着的呢。

人是一种怪异的高级动物,对别人、对外界看得再明白,待事情轮到自己身上,却是一团糊涂,甚至掺和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求。对于滥情的胡兰成,世人皆明白这场婚姻的不可长久,而唯独张爱玲,在乱世离别之时,仍告诉胡兰成,要化名也要叫张牵或张招。多傻的张爱玲呀,人生一世凄凉,满目满心的不可长久,到了自己怎么就奢望上永恒了呢?她与胡兰成三年婚姻中,胡兰成除她之外就又爱了两个。张爱玲满心的心酸却又满心的无奈。生活并没有因为她的旷世奇才而对她的婚姻网开一面,反倒是,原本写的,竟或早或晚地影印了自己已走过的路或将要走的路,不管主人公多么具有悲剧色彩,亦不管人生一世走下去是多么的坎坷与凄凉。

张爱玲从生来到离去,只有家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却没有完满而温暖的内壳。七十五个春夏秋冬的凄风苦雨,有些漫长,漫长得近乎有些摧残。她走的时候,也许忘记了太多太多,也许什么都没有忘记。张爱玲对于自己的人生,没有进行过准确的述说,也从来没有言传得透彻!她心里的沉与重只有她自己准确称量过,准确地爱过亦或恨过。在我看来,难以承载又难以放下的命定劫数让她欲哭无泪、欲述无言。她没有办法怪怨生活,也无法责斥他人,剩下的只能是自我的面对。善也好、恶也罢,爱也好、恨也罢,必须走下去、活下去,哪怕再孤独、再凄凉、再无奈!人生一世,没有不想自爱的,除了自己谁又能真诚细致地爱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呢?可又该用什么去爱呢?命中如劫的苦难,做为沧海一粟、人世中的一粒是那样难以预料且无从回避。张爱玲人生后来的大部分时间,是沉寂的、无语的,苦难像蛰伏的噩梦,接踵而来。在旧创难愈,又添新伤的时刻,她选择了更多、更深的沉默,甚至于先前的零言碎语都少了。

在中学时代她已被认出是天才。天才在人群中,总有一些“异”的呈现。而这一“异”,她竟然“异”出常规人的常规选择与生活。她一生亲情短缺、家庭残破、婚姻短暂、没有孩子……在动荡的时局中,在人事的无常中,在大红大紫后又被冷却到更为现实的环境与无情的言语中,致使她在一切无从回避的痛苦与无法理清的烦恼中远走他乡。常人的家与幸福她没有,一生太重的情感没处寄放。父母是冷的,丈夫是烟云似的,亲情是难以捕捉的,一切的一切所幻化的悲愁,只能收获一个现实才女最终的无语。一切都无从去说,终换得短暂的灿烂耀眼之后更长的静寂。异国他乡,穿着中国的旗袍,死了,死在了一个中国人注重的节日——中秋。

她无需团圆!她该跟谁团圆呢?个人的生活终归是个人的生活,谁也不能代替,连体味也是旁枝末叶的解说与修辞,终来不得个人体验的深切痛苦与岁月细致磨砺中的难挨。张爱玲这样一个有很多作品为自己人生做旁白的人,谁也看不透、道不明,甚至更加迷雾一般,陷于其中,剪不断、理还乱。人生,谁又能说得明白!张爱玲有才,但她的万丈才情似乎与冷的逼迫有关。尽管门庭显赫,却也是没落之后的显赫,名门望族仅像是一个注脚,说了来处,与实质并无多大关系。无人爱她,她亦难爱他人;无人对她牵挂于心,她亦对人冷眼、冷静相处。她一直很冷静、很孤僻,与人相处很谨慎、很离群离众。

父亲的家是中国说得着的大家庭,做为寡母养的遗少,与走向颓废的封建传统大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相似。受着旧式中国传承大家的教育,有着中国古典文学的滋养,沾染更多的却是大户之家在断壁残垣之时的抽大烟、逛妓院、娶姨太太,要穷已先是骨子里穷了。与妻争战不休、与女儿斤斤计较。对张爱玲谈不上爱、谈不上责任,只因了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孩子,管也得管,不管也得管。他给予张爱玲精神世界的,不是颓废,就是暴力与自私。对女儿一度幽禁,甚至扬言要杀死她。以子女最恨的,是因为养孩子费钱,尤其是张爱玲这种读不完书的孩子,他巴不得她早早出门。这种父亲,提不得。自己的精神世界早已散败得千疮百孔,更别提留给妻子儿女以丰富的精神财富。这种亲情,说给人间是飘扬就化的雪,而在心上积累的却是百年也无法消解的寒冷。

张爱玲的母亲是新式的。与丈夫决裂后,几次出国,受的影响与所热爱的都是西方文化与西方世界。她一次次外出的对比,更加看不上那个旧式而不求上进的遗少丈夫和他的家及他的生活方式,也不爱和他生的孩子。张爱玲钢琴、绘画、外语的优秀与好想必都与她的灌输有关,可她对张爱玲总有太多的不满意。她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本就是费钱的,再则她也不是阔绰有钱之人。对从父亲那里死里逃生的张爱玲,做为母亲也并没有生出多少怜悯之情,反倒总是觉得,孩子断给父亲就应该由父亲负责。在嫌烦女儿这那之时终因经济开销问题,使得张爱玲在父母之间左徘右徊,致使早早自己起灶,当起自食其力且现实的小市民。在张爱玲的心里,早已认为无论是谁都是靠不住的,她也已受够了向父母伸手要钱的难堪。这也决定了张爱玲在后天,对人可以是给予,却不会是撕破脸的索要。

如果说张爱玲是天才,确实也因她的心已如死灰,没有爱的温暖与被温暖后的飞扬,到哪都是冰冷与厌弃,在尚且不能养活自己的时日里,还是读书好。张爱玲读了很多年书、读了很多书,直到她的母亲问她是打扮自己嫁人还是读书时,她选择的仍是读书。书是一个可以暂且回避现实的世界。在书中,张爱玲看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看到了自己的悟力超常,甚至认为自己就是为了展现自己天才而生的。她深受伤害的童年使得她显得怪异、孤僻,不大与人接触,纵使言谈想必也是对不着什么火、擦不出什么花的。

有人说,如何成就一个天才,那就是这个人要有不幸的童年。这话说给张爱玲是再恰当不过了。她的父亲是中国的,不论是传承也罢、还是教育所导,张爱玲中国古典文学厚实的基础是在少年时、在父亲家练就的。而母亲对她的影响则是西方的、现代的、快节奏甚至是抽象的。父母对于张爱玲,不论是她的写作,还是她的婚姻,甚至于她的生活,不是中西合璧,就是在中式和西式中摇摆不定。这就是一个天才诞生的家庭,和家庭对于天才后天的影响。而无论怎样,最为可悲的是,不论张爱玲怎样的与众不同,终以人的形态呈现于人世。柴米油盐是少不了的,七情六欲也是要面对的,两情相悦的时候也终要谈婚论嫁,终离不了俗人的是是非非与琐琐碎碎。这就是一个天才在人群中的悲剧,不论怎样都逃不出人的一生。

与胡兰成的那次婚姻,她超越了自己的冷静,之后却是更冷静。碰着了,便是满心欢悦涨满了所有的情绪,来不及细致地分析和长远地考虑结局,却像飞蛾扑火一般,急切而自伤。什么是清醒,什么又是糊涂!爱像一张网,网住了,才想起了自己的清醒与判断,然而却迟了、晚了。张爱玲是那个含着奇彩异珠的蚌,不轻易打开;憧憬着打开而被现实伤害之后,在瞬间耀目之后便重重地合上,之后再打开就太难太难。用尘俗的欺骗与背叛去评判胡兰成对张爱玲的感情,张爱玲似乎不需要这样的怜悯。对现实她是张开冷眼的,她是有清醒认识的,现实在她看来没有答案,也无需寻个根底,一切有答案或没有答案又能怎样!张爱玲充满着悲剧色彩,实际我们不该说她,因为我们在对她的说道中给不了她任何真实的温暖。她死了!一个充满灵性生命的结束,人们对似已平复记忆中的许多往事又打开了记忆的通道。从死到生,循着她生活过的轨迹,总想为一个特别的人说一些平实的话。翻开一九九五年旅行结婚时在西安车站买的余斌所写《张爱玲传》的读后感,终觉那时自己认识太浅太浅。张爱玲是名人。名人就不由得常被人提起,而且张爱玲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名人。说她的人,道她的事,听到的、看到的,总恍如在梦中,背负着她的名字,总与尘世的她那么不贴近,亦或拔高、亦或贬低,终晓不得到底的张爱玲是个什么样子。张爱玲自辗转到了美国,许是对流言、非议与传语早有所料,一切皆由别人妄加猜想、自由评说吧!如果有泪成河终在自己心中流淌,如果如血炫目也终在自我的心底燃烧,别人怎么会真实了解她对尘世的品味与对沧桑所感悟的凄凉呢。

今日说,终因她是女人,终因想探知那青年时代所遭遇爱情对她的影响。张爱玲的心本就不硬,她的心是被坚冰硬雪包裹与覆盖了的。二十三岁的张爱玲当时红火得如日中天,在少年时代名字就要像林语堂一样响亮的梦想实现之后,大有功成名就之感。这时的她,书中尽管常是灰色的调子,却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她是人中佼者,也自信着自己的与众不同,生活与她是无往而不胜的。张爱玲这时见到才气十足、身居要职、有貌有才的胡兰成。听着他对自我作品的分析、听着他谈古论今、听着他说自己的重要与份量,听着他对自己的赞美及对自己童年、青年所遭遇不幸的理解,她陷入了爱的沼泽。张爱玲爱胡兰成,从来就是脱俗的。她以自我的个性,爱着特别的人、特别的传奇。她终没有想过,这脱俗而并不真正了解的爱,让她陷入一生的迷惑与痛苦。与胡兰成之爱,一直是胡兰成掌握着主动,胡兰成了解敞开心扉的她,她并不了解阅世丰富的胡兰成。抛开一些尘世、时世判断的干扰,她不计较胡兰成当时为汪伪集团要员甚至于汉奸的身份,亦不把胡兰成危险的政治处境视为危险,她不计较他成婚有子的事实,仅一纸婚书,便无张扬地成了婚。“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张爱玲一扫在自我小说中的清醒与对所有结尾收缩有余的预言,她陷入了胡兰成漂泊与游离的爱情之中。二十四岁的张爱玲,三十八岁的胡兰成。小说终归是小说,臆想也好、判断也罢,不管有多少悲伤与泪水,终可在走出时破涕一笑,假的怎么就那么当真了的一声嗔怪!可自我的婚姻,便背负着全部现实的沉重,是哭不破、走不出的。

她在爱中,认为胡兰成对她是情、才两相知的。而胡兰成对于女人,才能取得、貌也能悦得,对于张爱玲这个谜一样的才女,他就是以一种好奇心介入的。据说,当年胡兰成与张爱玲的结识,就因张爱玲别致的才气,因着张爱玲那一篇《封锁》小说,便与张爱玲有了共同的话题。与众不同的张爱玲,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得到了与众不同的爱情。在张爱玲认为是情投意合、两情相悦的精神世界中,她认为她冰封的情感到了冰消雪化的时候。可是她哪里知道,这种凭着感觉的情感,燃焚了她一世的才情。胡兰成在婚书上所题:“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不是祝愿、也不是承诺,而是早早地说明了他们的不可长久。当时本就不安稳、不静好,怎就把一个人一生的盼望与责任推给了时世呢!什么都是命定的,不可改变,那篇《封锁》在两人世界中的出现,封锁的是张爱玲对爱情最后浪漫的判定,亦是张爱玲对情感寄托不可长久最后沉重的注解。她对别人不轻易言说是!而一旦言说,就是一生的份量!她的固执、倔强、认真全在里面。胡兰成对于张爱玲的人生,是重击、重创,甚至是毁灭。胡兰成面对张爱玲时,表现得是那样的感情细腻,是那样的善解人意,是那样的耐心细致,是那样的对心灵的孤独与伤痛有着能抚平宽厚力量的人……而事实上,他所有的耐心与细致甚至于关怀,却是闲闷时的一种消遣,待张爱玲把自己的情感世界托付无余时,他却是在奔忙中显出一副无辜的样子,让人觉得更多的却是张爱玲的一厢情愿。如果不是张爱玲作品产生的影响力,我想胡兰成对张爱玲在他的世界中会更加轻描淡写。

张爱玲这个在情感倍受创伤寂寥之后的人,终从与众不同的才女体现了做为人的最脆弱一面,看到、听到、等到的那根共鸣心弦,无非是一颗期待温暖的心被一个情场老手表演的一场热烈的情感剧而已,缠绵、极致、感人,却仅仅是一场戏而已。张爱玲不管小说写得多么老辣,当爱情不同于艺术出现于生活当中时,她温柔地说胡兰成对她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多傻的张爱玲,一旦爱遭离弃与背叛,就陷入了永远的自我封锁。不是张爱玲走不出,而是她实实在在地想不通,他怎么可以这样残忍地待她。而张爱玲在人生一世的演绎,终合了她小说的主题,爱情、婚姻就是那么可笑与无聊,她是一个记录者、亦是一个实践者。至此,她天才的使命完成了,她的心死了。少时的我就替她恨胡兰成,今天犹恨。不论胡兰成昔时怎样、当时怎样、后来怎样,他当是了解张爱玲的性情与秉性的,他怎么可将张爱玲如其他女人一样,如过眼烟云、视同儿戏呢?张爱玲是一个不轻易爱的人,而一旦爱了,便是决堤的水,来得凶猛、投入得真诚,且完全没有自救和回旋的余地。对于胡兰成,她最终在表面上是放下了,可在心底却为此事想了一生。对于她那短暂的恋情与婚姻,谁又能说是短暂呢?我想她付出的是一生的耗费。为什么,一切是为什么?她真诚至极的付出,却是任人玩弄、抛弃的情感。生命中最为宝贵的精神,最不轻易示人的情感,全盘的付出,说碎就碎了?说丢就丢了?那可是她的一颗玲珑心啊。

张爱玲所集聚的惊世骇俗的艺术才华,在正在娇艳盛开的时刻,让胡兰成这个看似赏花人、而实为盗花贼给毁了。在认识胡兰成之前,她的文学创作已走向自我创作辉煌的顶峰,在胡兰成离她而去之后,便打散了她对尘世感悟的精气,致使一切心思难收、情感难聚,本就是七零八碎的凄惶,再也难以收整好自己凋零的情绪。胡兰成是一把野火,他把张爱玲的心焚烧得千疮百孔,最终使张爱玲不能言说、不便言说。抗战后全国人民通力捕捉汉奸,在胡兰成辗转的逃亡中,张爱玲千里迢迢地在温州找到了他。面对胡兰成的新欢,张爱玲终于不得不面对、不得不相信,对于许多已感知、已明白却不愿去面对的事实,她是不能够再进行自我欺骗下去了。胡兰成绝不视她为唯一,从前是这样、以后也仍然会是这样。她告诉胡兰成她自将萎谢了,因为她所嫁的男人,比一切世俗的人还要世俗,不但想娶红玫瑰、白玫瑰,是什么颜色的玫瑰他都想娶的,他对哪一个又会衷情呢!张爱玲的自认为超俗和所嫁的超俗之人,终换得自己在心底的一声冷笑,人就是俗人,不论上天造她时,给了她亦或他怎样超俗的内核。

她一定一个人在无人处哭了很多回,对一个本就不能要求什么的人,她寄予了那么多生活美好的希望甚至于幻想。当她决绝地对胡兰成提出:“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惟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她也曾对胡兰成说:“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自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她是坚强与决绝的,而又有几人能知,面对这份“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情感,不仅仅是欺骗与背叛的伤害,亦是对自我信心与自我骄傲无情地嘲弄。她泪流了几多许、辗转了多少夜、说服了自己多少次、谴责了自己几多回啊!她冷笑着,不待世人说,她以自己笑。看,有多少人在嘲笑,倒像是她是人们等待结果的小说,终有着不出常规预言的结尾。生活是太过捉弄人了的!她等待过胡兰成回心转意,她愿意相信胡兰成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可她终发现自己在等待中无数遍地自欺欺人,她是用等待在麻醉自己痛苦的神经。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留在时间中的是梦与奢望,等得越远,在岁月中熬得越苦,自己就越没有力量结束这种不愿怀疑却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胡兰成,她付出真情的爱,燃烧起来还没有来得及绽放,便凋谢了。就那么如流星的一瞬、昙花的一现,却让张爱玲永远归于了更深、更黑的沉寂。人生的答案既早已明确,就不必再做判断与选择题的游戏,男人都一个样。

不能不说的是,张爱玲是卓尔不群的,她有着卓尔不群的勇敢。胡兰成落难逃亡时,张爱玲在发现他一次又一次的感情背叛之后,张爱玲仍然一如既往地给予他经济上最为慷慨的帮助。尽管她知道这是她的稿费、是她立世立命的依托,而这些血汗钱胡兰成会挥霍一空、会成为他追蜂逐蝶的资本,是拿出去就一去无回的重金;但心碎的张爱玲压住自己被无数次伤害的感觉,在认清胡兰成的为人之后,仍一次又一次地救他于危难之时、水火之中。张爱玲在精神上的可贵与高贵恰恰显现在:在胡兰成身处群起而攻之之时,张爱玲却在努力救他出水。尽管她知道他是可恨而难恕之人,救他出水只能让自己更为伤心,但她救了。一个人的无畏精神还体现在什么地方,那就是在人人自危、对倒霉之人避而远之之时,一个不怕惹火上身之人伸出自己并不是很有力量的手,带着被人同时打下水的危险挺身而出。是啊,当一个人处于弱势之时,当一个人奄奄一息垂危之时,站在人群中,为了逃避嫌疑,我们还有必要再去打一棍子吗?!张爱玲未做落井下石之人,她顶住一切白眼和舌头,伸出自己有情有义的手去对待无情无义的人。她对胡兰成逃亡中的一次又一次的帮助,使得她的人性非常有魅力。她是一个在人性上闪着光辉的人,是一个不背后给所怨所恨之人以刀的人。胡兰成给她的生活雪上加霜之时,她给胡兰成却是雪中送炭。即使在绝情了断时,她告诉他,是因为他在难中小劫之故,不愿在现世的伤害中再加入人的伤害,尽管他常在有意、无意间深深地伤害着张爱玲。这在现实中有几人能做到呢?!我为张爱玲而歌,且会流下情不自禁的泪水,永远。

正因为胡兰成在特定历史时期难能定位的身份,在时代蕴含了太多的玄机及太快的自变中,他的滥情与多变不但重重开启了张爱玲精神世界的痛苦,而且狠狠地启动了张爱玲的现世生活安身立命的悲剧。张爱玲从来没有爱胡兰成的显赫,却要为他在历史潮头衰落时背负沉重的包袱。汉奸之妻。如果胡兰成一直不负张爱玲的深爱与相依,那么以张爱玲的性情,她定能与胡兰成同风雨、共患难。遗憾的是胡兰成对张爱玲的爱不能从一而终。他们俩真的是一个“拿青春赌明天”,恋爱婚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另一个是“我用真情换此生”,仅此一次,且是孤注一掷的认真,心便被伤为泥土而向更深的沉寂处走去。张爱玲走了,最终辗转离开了中国,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不无关系。当名人好吗,不好。一个普通人换一个生活的环境,可以麻木自己很多事情,也可以在别人的视野和记忆中渐渐淡忘。但张爱玲不同,因她的与众不同,她不但在上海留下了自己的身影,而且在文学史上也有了挥之不去的身影,稍不小心,便被人又一次地提起。

掩卷叹一声张爱玲,你是好样的。怎样为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为人。张爱玲是一个特别尊重现实的人,不自欺、不欺世,爱了便是爱了,恨了便是恨了,一切都来得真诚而决绝,没有一丝一毫的含糊和对付。常想,如果张爱玲的人生中出现的不是胡兰成,而是一个真正欣赏并懂得养护她才气的人,张爱玲的人生绝不会如此凄凉。人的一生,真的是命运中注定的吗?张爱玲后又嫁给了赖雅。赖雅好与不好暂且不论,他的偏瘫对于要创作的张爱玲来说,无非是又一重创。一个平常百姓要担负一个长期卧病在床的人的精力已是相当有限,何况是一个有着自我追求的张爱玲。张爱玲累了,她太累了,生活的阳光与阴霾以她的身心憔悴是再没有力气感知了。张爱玲穿着中国旗袍死了,尤如她的文学终归于了《红楼梦》等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她是中国人,是一个落寞而罹难的中国女人。中国的文学记住了独特的她,我所不能明白的是该用什么去安慰她那颗倍受创伤与煎熬的心。如果能给张爱玲一个祝愿,如果能有来生来世,我愿张爱玲再次出现于人世时,是平常人家的平常孩子,小时候有父母关怀,长大了有丈夫疼爱,能够相信世界,也能去爱别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以礼物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活出自己的精彩作文600字 我最喜欢的季节作文300字 什么的价值作文600字 西游记作文500字左右 难忘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新学期计划英语作文带翻译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作文 什么让我感动作文600字 妈妈我想对你说300字作文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文 关于成长的作文600字 初中 读书伴我成长作文400字 20年后的我作文600字 生活需要什么作文600字 安徽今年高考作文题目 今年高考广西作文题目 写元宵节的作文300字 关于春节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关于下雪的作文400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500字 总会想起那个场景作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我和谁过一天作文3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家庭大扫除作文300字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300 我得到了什么作文400字 英语作文高一范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