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重建生命的意义 请拒绝青春期抑郁症

2021-01-03 17:55:02
相关推荐

王金现

总纲

女孩17岁,高二学生。被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症。连续辍学两个多月,父母说她有轻生念头。

初次咨询结束后,我无法简单复盘了事。大脑中反复出现有关当事人的各种事情,内心是各种复杂的难受,越要忘记,越是想起。我似乎感觉到,来访者作为一个人,多么需要被另外一个人所涵容,所镜映。仿佛听到有个声音在说:再不看到我,就永远看不到我了。

我想通过对个案的梳理,告诉大家:青春期抑郁症表达的含义,就是孩子无法找到自我意识,无法形成自我角色。家庭和社会,要允许并支持孩子以自己的方式体验生命,活出意义。而不只是期待他们专注于学习成绩,一好百好。

01到访

父母亲带着女孩一块儿来到咨询室。我的咨询室放了一圈的靠背椅子,来访者可以随便找自己舒适的位子落座。女孩走进里边面门而坐,她的父母亲则在门口并坐,与其说他们三人形成一个长三角形,倒不如说是“1+1对”。

我在女孩旁边坐下,同时也能够顾及到父母。

女孩要求父母讲明来意。她一脸的疲惫,眼睛微闭,似乎懒得说话,也没有气力。父母亲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地说孩子的状态不好。女孩一脸漠然,面色灰沉。

我转向女孩:你感觉怎样,是不是很累?

女孩说:我对生活已经没有任何感觉。

似乎要回应我对她的关注,眼睛里闪出些精神说:我在医院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我点头,感觉可以深入跟她交谈了,于是问:要父母回避下吗?还是大家在一起谈谈?

女孩果断说要单独谈。

我送父母出门,在门外父母争相向我介绍他们对女孩的各种猜测,我微笑着拒绝了,说:让我跟孩子谈谈吧。

在这短暂的见面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父母亲和女儿的“1对+1”组合;二是当面支吾,背对女孩想要说很多父母。这有什么意义么?

02 症状

我笑着走进咨询室,对女孩说了刚才观察到的两个现象。

女孩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来了。她说:就是这样的感觉,他们很关心我,给我买好吃的,好用的,但是在我心里,他们却离我很远,我像一个人在外面一样,很孤独。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这样,一旦觉察到被关注,被理解,其实是很愿意打心扉的。但是,父母亲的喋喋不休和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往往会让他们关闭心窗。

我从抑郁症说起,问她有没有过自我毁灭想法。因为重度抑郁症,心理咨询首先要做自我毁灭评估,并且进行重点干预。

女孩苦笑说:我曾经用小刀割过手腕,太疼了。

我也笑了下。表示理解。我知道,消除自我毁灭念头,构建生命的意义,是咨询的重点。

女孩说,但是她对生活一点热情也没有。没有热情,其实是内心的无助、无望感。并讲了自己的具体情况。

她说,从去年开始,她心情不好的时候,手腕就会疼痛。去医院各种检查,没问题。因此辍学了几个月。

我理解她的手腕疼,可能是种躯体化症状,之后就转化成为重度抑郁了。但我没有发表意见。

她说,高中之后,她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一般。班主任对她期待很高,要求也很高,让她觉得总是被挑剔。初中,小学,她一直是老师和同学心中的骄傲,也是自己的自豪。但现在,她变成了丑小鸭。常常抬不起一点儿头来。

听得出,她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把自己的价值感建立在优异的学习成绩上。她的自尊,也是建立在外人的评价上。

她说,不管怎样努力,学习成绩都不能令人满意。于是担心将来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感觉前途一片暗淡。

我感叹,这是她的糟糕思维模式的特点。这样思维模式只能带她进入绝望的死胡同。很多孩子抑郁自我毁灭,都跟这种思维模式有关。

她说,父母从小就说,只要她学习好,其他一切都不用考虑。母亲专职在家照顾她和弟弟。但,现在明显感觉自己是父母的累赘和负担。自己对不起他们。不如死了好,再也不给父母添麻烦了。

唉,孩子何尝不愿意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成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但是,努力之后仍然无法达到目标,孩子就会陷入无助。

她说,经常感觉自己没用,活着也没有意思。生活没有乐趣。对什么都提不起劲来。

我知道,抑郁症,是无法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角色感,生命能量耗竭殆尽了。

我对女孩形成了强烈印象: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并借此获得他人的认可,是女孩自我价值感的核心。高中后,她仍然不断要求自己学习好,以得到外界认可,然而现实却越来越困难,导致自身强烈的无助、无望感。于是她的内在积累并压抑着巨大的愤怒及毁灭性的暴发,产生自我毁灭的倾向,在生活和学习中找不到意义感。

03 解读

对于家长或者外界人士,很难理解,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孩子,怎么就抑郁了呢?怎么会有这么多事儿啊。因此,必须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到青春期孩子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指出:青春期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

我是谁?我以什么方式融入社会?我的身体怎么了?这个三个问题的答案,即构成了自我的意识,并形成自我的角色,获得生命的意义感。

这个时期,要依赖于学校和家庭的认可,才能获得自我价值感,建立自尊。为此,她需要刻苦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问题在于,随着年龄和经验增长,他们逐渐发现,只把学习搞好,并不能给自己带来稳定的价值感。一是单一的学习目标,难度越来越大,倾尽全力,也难以满意。二是现实在不断告诉他们,单一的学习目标无法形成多维度的价值支撑,只能让他们感到更加脆弱。所以,从理智的层面,他们认为应该把学习搞好;但在潜意识中他们体验到,学习并不能带给自己稳定的价值感。所以,内心就会很冲突。

有些孩子可能直接把冲突外化,那就是不再上学。但是,道德感强大的孩子,就可难会用心理症状的方式来应对内心的冲突。

心理症状,就是失功能的解决冲突方式。抑郁症,表达的是一种绝望的反叛与对抗。用疾病来对抗学习。因为在理智层面,不允许自己放任,那么,生病,就成为一种被允许的偷懒了。青少年的躯体化症状,就是典型的表现。女孩心情不好时就手疼,到医院又查不出病来,就是这个原因。我手疼不能上学,不是我不想上学。其实呢,努力也成绩也提不上去,谁愿意去学校?——这当然不能明说。

解决冲突的方式,包含着在自尊、价值感、思维、及情绪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理解,其实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于来访者出现的情况,在自尊、价值感、思维、情感等方面进行心理评估和分析,得出自己的假设,构建出相应的咨询目标。

自我价值感的支柱太过单一。唯有学习成绩,是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的来源,而现在这唯一的支柱,却面临坍塌。这也直接导致女孩的自尊崩溃。心理咨询的目标,就是跟来访者一起重建生命的意义,从不同维度上获得自我价值感。而不是单一的学习成绩。对于生命来说,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糟糕的思维模式。成绩不好,考不好大学,没有好工作,对不起父母,自己是累赘。这是一步步走进死胡同的思维模式。心理咨询的目标,就是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及带来的影响。在体验中挑战某些观念,来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此,把来访者从绝望的死胡同里拉出来,看到生命的阳光。内心的愤怒与委屈得不到理解和支持。一方面,孩子渴望自由,渴望快乐,渴望成为自己。但他们快乐的来源太过单一。只有学习好,才能得到认可,获得些许的快乐。在单调而沉闷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没有自由,没有快乐。他们的愤怒与委屈,是不被看见的。另一方面,现代教育背景之下,他们无法成为独特的自己,似乎只能成为学习的奴隶,成为乖孩子,活出虚假的自己。这一点,更让他们愤怒。咨询的目标,争取家长的支持,在丰富的生活中去体验自己,而不把孩子捆绑在学习上。支持孩子的想法,允许孩子犯错。家长要明白,不能保障孩子一生幸福,那就不如归还孩子体验生命的权力。在具体咨询中,我是以自我毁灭干预为重点,从思想观念上,内在愤怒及委屈的转变上,对待生命态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咨询工作的。

04累赘感

我问她养过猫或者狗之类的宠物么?

可能出于情感上的连接,女孩并没有思考我问这的用意,直接就落泪了。

女孩说很早就要求父母买只狗。但是,父母们拒绝了。

我想,女孩被触动的,是自己的意见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父母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孩子的生活,只希望孩子专心专注于学校的学习。那眼泪,是委屈也是愤怒。

然而,我没有就这些进行探讨,因为环境如此,我不想激化女孩内心的愤怒。仇恨父母,是没有什么建设作用的。

我说:假想一下,你养了一只猫,当然要每天喂食喝水搞卫生,付出很多辛苦劳动。因为你的付出,所以,你可以支配和控制它,规定它几点叫,什么时候跳跃。这样行不行呢?

当然不行。我养它,是为了让它快乐。而不是控制它。女孩快速说。

我说:但是,你好像就是那只被控制的猫。父母养了你,你就要按照他们的要求考好成绩,好大学,找好工作。而不能独立地唱自己的歌,有自己的快乐。是这样的吗?

女孩怔了一下,没有激烈地流泪,似乎感到出乎意料,思考良久。说:其实,我父母也不是完全控制我,他们也说学习不好也不要紧。还给我买吃的,穿的,允许我不上学。

很多时候,直面内心的感受,就会发现,现实中可能不是想象的那样子。比如,在看待父母方面。也许,父母希望孩子健康,快乐,而不只是学习。

我说:但是,你无法放过自己。你认为如果学习不好,就是他们的负担。就完全没用了。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把提要求的父母,内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在内心来监督、评判、威胁、惩罚自己。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超我”。

这下女孩哭了,眼睛却是看着我。她说:我也很努力把学习搞好。可是不管如何努力,名次还是上不去。

这说明,她不是不想满足那些期待,包括来自外界的,和“超我”的。每个孩子都希望通过得到外界的认可,来建立自己的认同,及内在价值感。

我说:是啊,学习成绩,是你价值感的唯一来源,是得到老师和同学喜欢的唯一途径,是报答父母的唯一方式。现在,这个靠不住了。你整个人,包括整个生命都觉得没有意思了。然而,你并不是父母的负担,也许父母并不认为他们养育了你,就得让你满足他们的期待。你对猫尚且如此,何况父母?

女孩的道德感很强(也就是内在的超我强大),她希望自己成为父母的骄傲,那自然也是自己的骄傲。但是,学习,就是太难了。这让她产生了愧对父母的感觉。同时也把父母的期待体验为对自己的控制。由此内心充满了愤怒和怨恨。

女孩思索了很长时间,说以前从没有从养育者的角度想过这些。

通过养猫的类比,我是想要让女孩似乎明白一些道理:父母养育孩子,并不是支配和控制孩子的法码。只不过,父母很多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才真正是对孩子好的。达不到父母的期待,并不需要什么愧疚。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想法,也并不是忤逆大罪。

我认为女孩的认知已经发生转变,这或许会给她增添新的力量。但没有想到,理念的转变,也点燃了她内心的愤怒。

05 自我毁灭

我看到女孩内心开始变化时,就快速引导她对待生命态度上作出改变。这个快速举动,让我付出了代价。

我是这样说的:回头看看你刚才表述的情况。我是没有价值的;我是别人的累赘;我不管怎样努力,前途也毫无希望。沿着这些方向看,你感觉如何?

当然是重度抑郁,我就是对生活没有一点热情了。她说。

我说:是的,那是一扇门,灰色的抑郁之门。然而,我看到了另外一扇门。打开它,外面洒满金色阳光,有一条快乐和自由之路。你愿意打开那另一扇门吗?

我期待女孩说愿意。

但是,女孩坚决地说:不愿意。我宁愿死。一死了之。那样,我就可以得到解脱了,父母也不用再为我受累了。

她说:打开另外那扇门,会让父母为我付出得更多!

唉,一次心理咨询,真的不能期望有太多的太快的改变。我对于改变的期望值太高了。这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我似乎有些遗憾,也有些愤怒,说:十七岁,是生命的花季。我希望看到自由绽放的花儿,而不是过早凋零的花。

女孩一边咬牙切齿,一边流泪说:我就要让它凋零。

我说:好吧。拿起剪刀,剪断那朵花儿!我盯着她的眼睛继续说:我看到你咬牙切齿,那是在表达你的愤怒;我也看到你的泪眼,那是在表达压抑的情感,和对美好生命的渴望。

女孩的眼泪像冲破防线的洪水,滚滚而出。她的感情,出卖了她。剪断花儿,是因为花儿不能自由地绽放,但并不是她不想让花儿自由绽放。相反,她太想要了。只不过,她不知道该如何冲破那些自由绽放的障碍。在她心目中,只有学习成绩优秀,才是唯一的绽放。但为此,她的心力已交瘁,所以她愤怒地要剪断花儿,让它凋零。

气氛有些紧张。

06联想

我引女孩站起身走到窗边。女孩很顺从我的指引。

我指着窗外的高楼说:前不久,四川一位15岁的女孩从25楼上跳下。她的父亲为了接住她,被砸死了。你刚才说要自我毁灭,想象你从那高楼下跳下来,然后摔在地下,会发生什么情景?

女孩身体抖动了下。仍然镇定地说:我的父母肯定会很悲伤。

我说:是的。他们肯定会很悲伤。院子里也很有很多人围观,议论。但是,他们会每天去那里悲伤议论吗?

女孩说不会。

我说,是的。他们悲伤也只是一阵子,也不过三两天而已,他们还会继续以前的生活。一切都会过去的。

女孩噙着泪水。

我感觉刹那间,她对父母的怨恨和报复,也许得到了平息吧。她不想要打开生命的另一扇门,是不想给父母带来麻烦。其实是表达内心的怨恨,孩子的成长不应该成长父母的麻烦和负担。她所谓的自我毁灭,其实可能是为了让父母内疚。

我让她对自我毁灭进行联想,就是想要让她清晰内心的报复感及效果。在这个联想中,可以释放内心积压的愤怒,也检验内心关于自我毁灭的想法是否值得。

07 选择

事实上,女孩想要自我毁灭,还有另外一层用意。除了对抗社会期待让她成为成绩优异的孩子,让父母内疚之外,一了百了,也可以让自己得以逃避生活的艰难,不用再那么无助、无力了。这是用毁灭自我的方式,以逃避外部压力和困难。当愤怒向内攻击自我的时候,毁灭的对象就是自己。

我们重新坐下后,女孩倔强地说:至少,我可以得到解脱。再也不用那么难受了。不用面对父母,面对老师,面对学习了。

是的,必须承认,孩子们校努力学习,想要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面临的困难,并不比成人生活中的困难少。他们会会感到无助,会有绝望,会有想放弃自己的念头。那种一了百了的想法,是内心极其无助和绝望的表达。

同时,也是渴望另外一些东西的反向表达。毁灭旧的自我,也意味着想要构建新的自我。

我说:如果真的死掉的话,那些不想要的东西,是可以不去面对了。但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

女孩似乎不太理解。自我毁灭,难道还有想要的东西吗?她凝视着我,一副思索的表情。这时候,她的脸色富有光泽。我在内心想,这才是青春的样子啊。有生机而且美丽。

我说:想象你的灵魂在天空上,看到地面上血淋淋的尸体,以及渐渐淡忘而离去的人群。你内心会有什么感觉呢?

女孩没有那么倔强了,声音也变得柔软起来。她说,我会得到自由。想去哪就去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然后,她有些怀念地说,她呆在家里这段时间里,是快乐的自由的。父母并不强迫她读书。她可以随便睡觉,玩,看电影。

唉,谁能够想象,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孩子,内心的快乐竟然那么少。吃东西,看电影,睡觉,偷点懒,竟然是他们不可多得的快乐与自由。然而,自由,自主,轻松,快乐,犹如空气一样,是每一个生命都必需的东西啊。

我感叹说:通过死亡换取一点点的自由,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你在家里体验到的自由和快乐,才是你真正想要的。女孩当然没有意识到,自己为了获取自由和快乐,竟然选用了极端地对待生命的方式。

我说:虽然每个人都有选择对待生命方式的权力。只不过,有些选择付出的代价可能是不划算的。

我强调说:虽然我一直都在引导你,但最终选择的权力还在你自己。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我们究竟要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呢?希望你能够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想说,世界很大,可以去看看。

08 心动

女孩思考的眼睛会说话。我判断着,她内心已经转向争取自由,活出生命的意义。但怎样面对学校的学习和老师,似乎还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这其实是需要面对她内心的无助、无望,及对生活的无意义感了。

我讲了弗兰克尔教授在纳粹集中营顽强地活下来,找到生命意义的故事。女孩两眼放出光亮。

对于青少年心理咨询,心理教育的成分总是会多些。女孩显然内心在发生改变。她的眼神不再死灰一团,表情变得更有活力。她开始对我和工作室内的证书好奇。这说明,她也对未来的新生活开始向往。她在寻找新的榜样和力量。

我抓住机会讲了自己的故事:青年时遇到生活困苦,我也曾在黄河边徘徊想跳进去;在中年阶段跨行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和意义。

我说:墙壁上的各种证书,就是我十多年来到各地学习心理咨询的见证。也是我打开生命之窗的证明。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我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她,通过艰难困苦,是可以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对待艰难困苦的态度,就是坚韧。

很多时候,面对痛苦,内心毁灭性的愤怒,其实是归罪于照顾者的不完备或者自我的不努力。于是产生了想毁灭双方的念头。但必须承认的是,现实就是残酷的,不管照顾有多完备,也不管个体有多努力。我们必须增强自己对待苦难的坚强韧性。否则,就是一只井底之蛙,不知道外面的天地有多大。

从她的眼神中,我觉得咨询可以结束了。

09

接下来,我需要跟她父母谈谈。

很多父母只能供养孩子吃穿用上学,期待孩子能够好。却无法也无力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他们也是如此。

我建议他们至少每周一次跟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大海一样,看起来似乎风平浪静,其实内在暗流涌动,波涛汹涌。孩子的内心,需要更多地被了解。

从他们困惑的表情上,我知道这个建议很苍白。因为他们做不到。我想说,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但我没说。从他们的家庭经济能力上看,给女孩持续做咨询的希望也不大。而我只能苍白地提个建议。

我不知道女孩的结果会怎样,但我想说,青少年心理咨询真的很重要。就像乌云压顶时的一缕阳光,虽然不能带来一个春天,但至少可以打开一扇亮窗。青春期可以有绝望,但至少也要让希望的光芒照进他们的心灵。

对于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需要知道,除了学习外,生活还要更广阔的天地。一个孩子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考一所好大学,有一个好工作。

如此,或可以减少许多绝望的自我毁灭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最喜欢的节日春节英语作文 小学二年级作文过新年 20年后的家乡作文300字 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500字 五一放假作文400字 快乐的寒假作文300字 西红柿炒鸡蛋作文600字 快乐的端午节作文300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300字 三年级过春节的作文300字 我的压岁钱作文300字 我们的春节作文400字 一件有意义的事作文300字 端午见闻作文300字 传承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沙滩上的童话仿写作文 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作文 英语高考作文范文10篇 浓情端午作文600字 0分作文被北大录取 什么让我成长作文600字 在什么中成长作文500字 我的初三生活作文600字 我的读书故事作文500字 甜甜的回忆作文600字 这也是课堂500字作文 跨过那道坎作文600字 我的读书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六一作文450字 快乐六一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