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史随笔」历史的长度与厚度:由《孝经》联想到儒学眼前的尴尬

2021-01-04 03:15:01
相关推荐

人类的亲情里面,虽然包括了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但最核心的一道情结,还是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孝”字。不只是在中国大陆,在全世界的华人社会,一向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可以这么说,全世界的华人,都为自己的母国有着历史悠久的孝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其实,孝道首先应该属于人类的一个本能。在动物世界里面,也是有孝道的,何况万物之灵的人呢?

不过,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一旦谈及孝道,就必然会将儒家牵涉进来,似乎没有儒家学说的指引,古今的中国人可能还不知晓“孝”为何物。

先来讲述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隋朝大臣郑译在拥立隋文帝杨坚时立有大功,但他自己做了大官,却不让母亲跟他住在一起,这在古代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于是有人据此弹劾他。杨坚称帝后,很快就对郑译产生了不满,正好逮住这个理由,将他除名为民。这道处分郑译的诏书写得颇有趣味:“郑译这样的人如果留在世上,做人一定是一个不道之臣;如果把他杀掉,到地狱里又是一个不孝之鬼,真不知该如何处置他才好!应该赏赐他一本《孝经》,令他熟读。”杨坚还下令,郑译必须和他的母亲住一起。

百善孝为先

《孝经》历来被奉为儒家的经典。不过,它的来历、作者以及历代的演变都很复杂,一言难尽。跟儒家另一部经典《尚书》类似,《孝经》也有“今文”与“古文”之分,而且也是“今文”流行在前、“古文”现身在后。《今文孝经》出现在西汉初年,一问世便引起了高度重视,尤其是得到统治阶层的青睐,奉之为经典,出台了诵读《孝经》、察举孝廉等政策,配套了表彰孝子孝妇孝行和惩罚不孝行为的措施。不知大家是否留意,西汉历任皇帝,除了开国之君高祖刘邦外,从惠帝刘盈开始, 都在谥号前面加上了一个“孝”字:“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这应当是皇帝在力行孝道方面作出的一个示范。

所谓《古文孝经》,《汉书·艺文志》记载:“汉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 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由于这部出自孔壁的《孝经》,是用战国时期的文字(即所谓蝌蚪文) 写成,相对于当时已经流传、用汉代文字写成的《孝经》,人们将它称之为《古文孝经》。学者们认为,《古文孝经》是秦始皇焚书之前的本子,应当问世于战国末年。我们现在阅读的《孝经》,则是今、古文孝经的合编本,除去后人添加的章名,正文共有一千八百字。

对于《孝经》的作者,更是众说纷纭,一直争论不休。有曾子、孔子、曾子门人、七十子之徒、子思、汉儒、孟子门人所著等七八种说法,还有人说是孔、曾合作,再经过后世儒家的修订。不过无论哪一说,都承认它出自儒门,属于儒家典籍的范围。

承接西汉的东汉,不仅君王之间有着血缘的联系,治国的理念也有诸多的相通之处,而在推行“以孝治国”方面,力度更是超过了前者。有学者作出了统计,《史记》、《汉书》、《后汉书》中记载的孝子(包括孝女、孝妇、孝孙等),共有一百一十多名,其中西汉仅有十名,东汉则有百余名。元代以来流行的“二十四孝”中,西汉仅有汉文帝刘恒一人,东汉则多达八人。

儒家经典

接下来,唐高宗李治时,将《道德经》和《孝经》作为上经。唐玄宗李隆基时曾两次注《孝经》,令百姓每家备《孝经》,朝夕诵读,务求落实。北宋末期,将《孝经》与《易》、《尚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尔雅》、《孟子》列为儒家“十三经”。再往后,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十分惭愧,时至今日,本人尚未读过《孝经》。从时代背景来说,因为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揭批“孔孟之道”是当时的一项政治任务,于《孝经》之类的“封资修”,自然不屑一顾;就个人理念而言,坚信孝顺父母是人的本能,也就是天职,如果等到领会圣人的旨意之后才去尽孝,那爹娘早已死了。

不懂就不装懂。至于《孝经》的要旨,在此完全援引一位学者的论点。他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尊敬祖宗;二是善事父母;三是传宗接代;四是孝悌并称;五是移孝作忠。前面三项内容,其实包含了原始的祖先和生殖(生命)崇拜,后面二项则满足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我接受这个观点。

有关《孝经》的话题,到此为止。

孔子画像

近年来,网络上刮起了一股旋风,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再一次发起了猛烈的抨击。或许因为自己在上个世纪就曾参加过类似的揭批运动,观今人的言论,又有似曾相识之感,所以这一回只是作壁上观,再无当年那种新鲜刺激的感觉。

不过有一个现象还是引起了我的兴趣,针对“孝道”确实存在“亏欠”的现状,有人开始呼吁重视对孝文化的重塑,然而这种声音不仅没有起到多大的提振作用,反而激怒了持反对意见的人士,一些人甚至发出了“儒家毒害中国数千年”的愤怒吼声。支持者似乎拿不出真知灼见,反对者又似乎目空一切,越讨论越混沌,也是一片乱象。

学过绘画的人,都知道“画论”中有“移步换景”之说。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本人不只是没有读过《孝经》,上面所列的儒家“十三经”,也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读过,只是对历史学科有所留意,因此打算从历史的角度来乱弹几句。

历史是相对于时空转换而言的,唐人孟浩然有一句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妨将时空的转换叫做“历史的长度”。历史是反映人类活动情况的,人是有思想的,且人类的思想认识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不妨将思想认识的累积叫做“历史的厚度”。自我掂量,觉得自己并不具备谈论“厚度”的功力,那就主要从“长度”着眼。

战国的天不属于孔子

别看儒家的始祖孔子风光了数千年,但他在活着的时候,充其量也就是当时众多的文化学者中的一员。他著书立说、建言立论的主要动因,是要为日渐没落的周王朝献上一曲挽歌。因为周王朝的没落在所难免,所以他的日子并不好过。然而到了后世,他却成了一个“香饽饽”:封建帝王为他的学说保驾护航,专家学者替他的理论添砖加瓦,天下学子则只有毕恭毕敬的份了。大约自汉代开始,原来的诸子百家,再无一家能与之匹敌,难以望其项背。于是,他成了古代中华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代表性人物。这一点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要想构建一个国家,仅有明君良臣和强大的军队还是不够的,民族和文化也是两个极端重要的元素。这里不直接讨论民族问题,只说文化。当然,文化与民族又是密切相关的,难以完全分隔开来。

文化在促进古代民族融合和维系国家认同方面,可以说起着土壤一般的作用。就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而言,形象地说,是一种独特的方块形状的文字,将不同族群的人集合到了一起。孔子既然成了古代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人物,那么他对于维护和促进古代中国的大一统,也就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客观实际,争议应该也不会很大。

个人始终认为,孔子和秦始皇,这一文一武,都是对促进古代中国大一统立有大功的人。可是,在历史上,他们二人却隔着年代闹起了对立。标志性的事件,就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较量的结果,秦始皇完败、孔子完胜:强大的秦帝国仅仅传承了二世,传之万世的梦想化作泡影;从汉朝开始,王朝可以有更替,而孔子的学说却在不断地发扬光大,让他成了一个无冕之王,他的子子孙孙也跟着沾光,封爵世袭罔替。在“历史长度”这把无情剑面前,看似绵软的文化,却具有更为顽强和持久的生命力。

曲阜孔林大门

这种现象一点也不奇怪。唐人杜牧《赤壁》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今人们对赤壁究竟在何处,尚存有争议,这首诗却风行千年而不衰。正所谓折戟一旦沉沙,就会变成一堆废铁;诗文辞赋流传,却不管前朝与今朝。文化的力量是无形的,也是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抛弃文化遗产的想法既愚蠢,事实上也行不通。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八个字,不仅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我大中华嬗变的过程,而且还道出了我们先人的一个情怀,这就是不断地追求九州大地的大一统。

古代中国每次由合转分、由分到合,都无可避免地伴有大规模的战争。战争把人的生命变成了草芥,老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对于活在当时的人来说,所谓的大一统无非是在改朝换代,“兴也苦、亡也苦”。这是一个事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今世界各国在落地悬弧之时,也大多如此,几乎没有例外。我们作为后来人,能够生活在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度中,还是应当对历史上为促进大一统发挥了积极作用的人物,多看一眼、厚待一分。这应该无需作过多的解释,其中的道理跟家道的振兴差不多,谁不欢喜自己有个又宽敞又富足的家呢?

先人们很早就提出华夏地分九州

在古代中国的分裂时期,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割据一方的封建君主一面拔刀相见,一面又在共享着相同的文化;所谓国家的分与合,主要体现在王朝的兴衰更替,而非文化的存亡与变易。所以,一旦大并小、强胜弱,稍加磨合,普通的民众并无身处异国他乡的感觉。

即使是那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人夺得天下,他们在建立和巩固政权的过程中,所奉行的文化政策也都是自己抓紧补课,而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更不会要求在文化上向他看齐。补课的途径,一般都是通过用人来实现的。因为文化在封建时代并非大众化的产品,基本上为衣禄无亏的世家大族所把持。以闹腾得最厉害的魏晋南北朝为例,文化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他们缺少文化的君主,都对分布在自己地盘上世家大族另眼相待,将他们作为治理国家的主要人才。如此一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格局:君主通过任用世家大族和汉族士人来落实治权,而后者则借机来改造这些草莽英雄,双方谋求共存共荣。随之而来的,必然会出现民族与文化之间的融合。此时的中华文化,儒学虽然并非唯一,但其所处地位和作用,则是不言而喻。

我们常常将“释、道、儒”作为古代中华文化的三根支柱。但“释”与“道”其实难以跟儒学并驾齐驱。当然,它们三者之间在历史上存在着融合的关系,这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事情。还要指出,虽然有将儒学称为“儒教”的说法,但儒学从来没有正式成为宗教,古代中国始终是一个以世俗为主的国家。秦始皇之后的封建君王,再无人提出“灭儒”,抑制“释”与“道”的现象,倒是时有发生。尽管“释”与“道”在历史上,也为维护和促进大一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还是难以跟儒学相提并论。

以上说的是,历史上儒学以其文化地位和特质,在维护和促进古代中国大一统方面,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从“历史的长度”来分析。“历史的长度”可以用纪年来“丈量”,而“历史的厚度”则往往深不可测,人的主观更容易介入。不过历史的“长度”和“厚度”,又不能人为割裂。所以,对“历史的厚度”无法做到完全回避。

现在觉得当年的批孔就是一场闹剧

个人认为,儒学从来就不会是尽善尽美。在孔子那个年代,它甚至属于落伍。它后来能得到发扬光大,还在于有其固有的特质。现在有一些人试图将儒学的绵延发展,完全归结为得益于封建君主的“传销”,这不可能是客观事实。文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成为封建君主手中的一个工具,但没有那一位帝王可以完全主宰文化。分析儒学后来的臃肿和变易,主要存在两个因素:一方面,封建统治者既然要利用它,就会在为我所用的目的下对它予以改造;另一方面,后世的学者明白自己难以再开一道山门,便在儒学的名义下塞入属于自己的东西。

个人同时认为,近代史上的“五四”运动,斗争的主要矛头,本质上就是指向后来塞入的这些“私货”和“赘肉”。当时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打倒孔家店”。然而现在细细一想,那个时候“孔家店”的掌柜早已不是孔子本人,一个早已化做泥土的古人,竟令后来人如此惧怕,恰恰表明原生文化的顽强,尽管它确实存在精华与糟粕并存的问题。这个口号,明显带有它的时代色彩和社会需要。

公元371年,十六国中间的前秦天王苻坚,获知东晋权臣桓温在搞皇帝的废立,调侃了一句:“谚语说:‘怒其室而作色于父。’这句话正可用在桓温身上了!”他的意思,桓温作为晋明帝的女婿,怎么可以如此玩弄老丈人家的后代。同样的道理,要死了那么久的孔子,对他身后儒学衍生出来的种种弊端承担责任,不也是一个笑话么?

在近现代,儒家学说里面最受诟病的东西,莫过于“臣顺于君,子顺于父,妻顺于夫”,一度被视为万恶之源。可是最早系统提出这个“三顺说”的人,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他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需知,韩非子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后来董仲舒等人接着捣腾这个东西,用今天的话来说,侵犯了别人的“著作权”。

纪念孔子的邮票

总而言之,批儒不是不可以,但不能数典忘祖。尤其是往孔子这位死人身上泼大粪,实在算不上什么高明之举。一个民族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你可以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一锅端掉,这是异族它国才想干的事情。

最后,回到孝道上面来。鲁迅当年曾对“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发出这样的感想:“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他这是针对当时的封建礼教,作出的辛辣的讽刺。时至今日,还有主张埋儿埋孙以孝敬自己的祖父辈么?如今的爷爷奶奶们都在做什么呢?都在替儿女带孙儿孙女,还带得提心吊胆,生怕自己出了什么差错。如果能将鲁迅先生唤醒,看见今日之现实,在这个问题上,他估计再不会投出他那把“匕首”了。

后世儒学身上的污浊,“五四”时期已经洗涤掉了不少,如果今人觉得尚有残余,那就不妨继续冲洗,但一定要结合现实情况,作理性的思考。假如仅靠吸食某些另类“公知”贩卖的精神“鸦片”,便来作振臂高呼状,无非只是享受一下互联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言论自由而已,舍此无他。

就此搁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榆叶梅的作文 最新高考作文预测 诚信最珍贵作文500字 珍爱生命快乐成长作文 我为足球狂作文 感动作文500字六年级 过端午节的作文300字 作文范文高中800字左右 藏在心中的精彩作文 冰果英语智能作文系统 总有什么在心头作文 写一篇关于高考的作文 有创意的作文集名字 假如我是什么作文500字 你好陌生人作文800字 生活告诉我作文500字 原来春天就在我身边作文 谁不说咱家乡美作文 打阴道作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作文老师我想对你说400字 特殊的六一儿童节作文 我的课余生活作文500字 这也是课堂作文500字 高考作文政治化 走进书籍作文600字 第一次洗衣服作文300字 四川今年高考语文作文 石家庄高考作文题目 假如我会变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