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秦观此词通过描写洛阳风景与追忆汴京生活 抒发其怀念家乡的心情

2021-01-04 19:45:01
相关推荐

本文由作者《小伟爱历史》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这样一首词,对于此词出处很是争议,有人认为此此写的是作者秦观游览洛阳时的感想,也有学者认为,这是秦观即将离开汴京时的作品,并非在洛阳所作。整体来说,作者秦观因为哲宗亲政、新党重新执政而旧党下台,于绍圣元年三月被贬离京。而此词中既有对洛阳风景的描写也有作者对汴京生活的追忆,并抒发了他怀念家乡的心情。不过,若是仔细分析词义,后一种看法应该比较可靠。而这首词就是秦观写的《望海潮》,有些版本题为“洛阳怀古”,因为词中的金谷、铜驼都是魏晋时代洛阳的风物,只是词中提及洛阳风物,仅仅是用典故而已。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此诗,看一下此词到底是描写了什么,并且是在什么样子的情况下写的。那么,先从词中第一句解析,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这是早春风景:梅花已经开残,渐渐稀疏惨淡,河面上的冰也开始融解,和煦的东风吹拂大地。时节就在这春风的吹拂中暗暗变换,冬天悄悄逝去,春天暗暗来到。梅英,即梅花;冰澌,流冰。起句写景如此,和结句的灰心形成鲜明对比。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金谷指金谷园,是西晋时富豪石崇的私家花园,原址位于如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铜驼指铜驼街,位于汉代洛阳皇宫的前面,以繁华而著称,当时民谚说“铜驼陌上集少年”。作者提到这两个地名,似乎是在怀古,但在本词中,金谷园、铜驼巷陌只是用来借喻汴京城的金明池、琼林苑等名胜,那是作者往昔经常游乐的地方。“新晴细履平沙”是作者怀念当年的游乐场景,正是新晴的天气,踏着细细的平沙,在汴京城的池苑游玩,不知有多么快乐。俊游,指游览名胜。

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误随车”是一个典故,韩愈的诗《游城南十六首嘲少年》: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嘲讽唐代京城少年故意跟随陌生女子所乘车子的行为。词人秦观借用这个典故,回忆自己当年在汴京城游玩的情景。当时汴京春游风气很浓,仕女倾城而出,车水马龙,免不了出现误随美人车的情况。作者的用意显然不是想说误随车的尴尬,而是借此透露出当时游春的繁盛,更好地渲染出自己对那时欢乐的怀念之情。柳絮翻飞,蝴蝶轻舞,都是春天典型的场景,而这一切逗引得词人心里充满了错综复杂的情思,充满沐浴在美好春光中的欢乐。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柳枝和桃花,意味着春意正浓。蹊,小径。沿着桃柳下的小径,可以看见很多房屋住户。唐代王涯《游春词》“经过柳陌与桃蹊”,这句词当由此化来。那时春光迷漫着整个汴京,每户人家都分到了春天佳丽的景色。一个乱字和分字,将春色的浩瀚无垠和作者欢快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所以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道:少游词最深厚,最沉着,如‘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思路幽绝,其妙令人不能思议。同时,这也是对前面所写梅花疏淡景象的呼应,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卷四眉批:借桃花缀梅花,风光百媚。停杯骋望,有无限归思,隐约言先。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西园”几句化用曹植《公宴》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公宴》写的是曹植当时和建安七子在邺城西园饮宴作诗的场景;洛阳也有西园。但这里的“西园”指的是驸马都尉王诜家的花园,宋人李伯时绘有《西园雅集图》,记载当时有名的文人在西园游乐的盛事,其中就有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词人在这里既是借用曹植的诗意,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对美好往事的怀念。那时正是夜晚,有鸣笳伴奏,明亮的灯笼照亮夜空,月亮也为之逊色;车辆在园中飞驰,不知有多少花枝遭到挂损。

这些描写都是极力渲染当时夜游的盛况,栩栩如在目前。笳,一种管乐器。盖,古代车上像伞一样撑开的篷子,这里代指车辆。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兰苑”是对园林的美称,这里代指西园。往昔车水马龙的园林,现在已经变得荒凉,当时游园的人也逐渐变老。旧地重游,徒有对往事的感慨和叹息了。是事,即事事凡事。这几句抒发“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悲凉,非常沉痛。

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这几句仍是和以前的西园雅集相对比。当时俊采星驰,高朋满座,济济一堂;如今只有自己孤独地在酒楼上纵目四望,烟暝酒旗,暮色四合,往日的繁华如梦,只能见到一些乌鸦在树枝上栖息。景色的对比,反映出作者心境的变化,他被贬即将离京,眼前的景色也难免都是这么荒凉萧瑟的了。通过前面的一系列渲染,可以看出作者对往日生活是何等追忆,对前途是何等悲观,在这样的心境下,产生归心,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首词主要是写怀旧之情,通过怀旧来表达对当前生活的悲观。作者先驰骋笔墨,极写往日饮宴游园生活的惬意,和当前的萧瑟失意形成鲜明对比。本词在遣词方面很有特色,往日的东风、俊游、飞盖、絮翻蝶舞和当前的烟暝、栖鸦、渐老、倚楼,对比鲜明,很好衬托了心情的变幻,产生了很强的感染力,所以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评此词说,上述景象“一寓目尽是旅客增怨,安得不归思如流耶?”那么在看完本文之后,你们觉得这首词怎么样呢?而此词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淮海居士长短句》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系作者《小伟爱历史》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诚信的作文议论文 爱打游戏的爸爸作文 幸福与财富作文 我的房间英语作文 珍惜每一天作文 小学生满分作文大全 小学生作文点评 物微情浓作文 以挑战什么为题的作文 赶集作文 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三年级 水杯作文 作文开头30字 秋天作文200字三年级 作文吴方法 优秀600字作文 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作文 我的外号作文 初学者心态作文 关于春暖花开的作文 什么造就英雄英语作文 王者荣耀作文 日子作文600字 作文有书真好 描写夏季景色的作文 什么是好作文 不同眼光看问题的作文 难忘的眼神作文800字 游木兰山作文 某某真了不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