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金塔县:以“胡杨精神”书写戈壁“塞罕坝”绿色传奇

2021-01-04 21:50:01
相关推荐

中国甘肃网金塔7月3日讯穿过大漠的红柳滩和一片片绿洲,沿着宽阔笔直的街道就到达美丽的金塔县城。行走在美轮美奂的广场,一轮明月升起,照在有些异域风情的穹顶,在“金塔”景观的湖心留下一串串光影。亭台水榭,花草竞妍,悠闲的市民,金塔县城完全颠覆了人们对西部偏远小城的印象,满满的高级感。行走街头,清风拂面,绿树婆娑,胡杨正在蓄势待发,期待将最美的姿态呈现给寻梦而来的人们。

胡杨作为大漠最美丽的树,深受金塔县人民喜爱。它坚韧不拔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风骨凛凛挺立在风沙线上,在风霜雪雨中忠诚地守望家园。金塔县人民在难以想象的逆境中不退缩,不放弃,以胡杨般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征途中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侧、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生态区位极为特殊。全县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人,年均降雨量不足60毫米,蒸发量却远远高于降水量。全县荒漠化土地面积181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4%,有415个风沙口,境内以白水泉、明沙窝、东沙窝、巴丹吉林沙漠前端为近160公里长的沙系呈大三角对绿洲形成合围之势,,是全省荒漠化和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每逢春秋两季,肆虐的风沙总会在西北风的作用下铺天盖地而来,无情地侵扰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地无百步平,风吹石子跑”曾是上世纪金塔县的真实写照。越是恶劣的自然环境,金塔人民越是渴望绿色安宁的生活,改善生存环境,创造绿色家园,金塔人民与沙漠的较量从来没有停止。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历届县委、县政府就带领群众防沙治沙和绿化造林,全县上下齐动员,干部群众同参与,一任接着一任干,几十年如一日,防风治沙不停,植树种草不止,多少年,多少代,金塔县人民以坚韧的斗志和勤劳的双手在浩瀚的荒漠上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绿色传奇。今天的金塔县环境优美,宜居宜游,瓜甜果香,胡杨流金,成为西部著名的旅游打卡地之一。

“十三五”以来,金塔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南护水库、西北防沙、东治黑河、中保农田”的总体思路,累计完成人工造林41.43万亩、人工及生物治沙27.98万亩,新建农田防护林692.5公里、绿色通道485.7公里,全县5个自然保护地占国土总面积的11.31%,林地面积达到1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2%。35%的移动沙丘得到基本控制,18个危害最严重的风沙口得到有效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了18.7万亩,连续20多年保持了“双缩减”,形成了荒漠化治理的金塔模式。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防沙治沙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众志成城治理沙害,把生态建设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位置,聚全民之智、汇全县之力,金塔县为打赢这场生态治理攻坚战和持久战竭尽全力。治沙造林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最大的政治责任和“一把手”工程,每年纳入各单位年度重点工作考核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单位部门包村、技术干部包片”责任制。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研究确定了“443”治沙造林工作思路,即:“四大重点”:南护水库、西北防沙、东治黑河、中保农田;“四项关键措施”:机械沙障压沙、营造固沙防护林防沙、植被封禁保护阻沙、发展沙产业治沙;“三道防线”:绿洲外围封育保护天然植被、绿洲边缘构建防风林带、绿洲内部建设农田林网,趟出了一条“循序渐进、重点治理、互促共赢”的生态治理新路子。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植树树成林。金塔县坚持全县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深入推进大规模绿化行动,不断创新造林模式,为林业生态建设注入了发展活力。在酒泉市四大班子和酒泉军分区的大力支持下,每年邀请驻酒部队官兵、市直部门干部、青年志愿者与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开展军民共植胡杨活动。从2017年开始,省市领导干部、驻地部队官兵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连续四年共同开展了军民共建万亩“连心林”“融合林”“圆梦林”“奋进林”治沙造林活动,军民携手每年共植胡杨1万亩,既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造林“共享模式”、“蚂蚁森林”等项目是金塔县近年来掀起全社会参与植树造林高潮的品牌活动,效果卓然。金塔县委、县政府与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启动了“我在金塔有棵胡杨——共植胡杨·共享绿色”公益行动,倡议社会各界认种认领胡杨,先后有4935名社会贤达人士和140家社会爱心企业和单位捐资400多万元,建成主题纪念林30个,认种认养胡杨42865棵。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在金塔县建立了“保护胡杨、绿色生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中国绿化基金会在金塔县设立“全国胡杨公益保护基地”。“共植胡杨·共享绿色”公益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群众的充分肯定,全民参与国土绿化和义务植树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蔚然成风。

除此之外,金塔县积极争取重大生态补偿政策和项目,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致力打造戈壁明珠城市名片。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目标,坚持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齐头并进,,将拆迁整理后的土地全部还绿于民,启动实施了居延广场、青年广场、和顺市场、如意苑等工程建设,新建、续建、改建绿地公园、广场17个,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了43.65%、40.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22.02平方米。同时,制定了《环城防护林城南肃航路两侧景观林带造林绿化方案》,围绕县城西、南、东片区等重点区域,因地制宜植树,因势造型造景,打造了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综合防护林体系,累计栽植生态景观林6万亩,栽植胡杨、樟子松、香花槐、红刺玫、金叶榆、火炬、海棠、迎春花、丁香等各类苗木340万株。 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昔日的防风林已经变成了今天的摇钱树,被誉为河西走廊戈壁上的“塞罕坝”。

大力培育绿色生态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在“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流转制度的推动下,吸引社会各界进入防沙治沙领域,推动了由行业治沙向全社会治沙转变。通过林业贴息贷款扶持、完善林权承包经营和抵押贷款机制,采取租赁承包、农户自营、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鼓励企业、家庭林场、专业合作社、大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治沙开发,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生态治理聚集,形成了“多元参与、共同受益”的市场机制。目前全县林果面积达到16万亩,各类花卉、药草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成立林业合作社47个,培育家庭林场24个,发放林权抵押贷款5442多万元。金塔县在绿洲内部和沙漠边缘动员、支持私营企业、合作社和造林大户投资发展中药材产业,大力培育绿色生态产业,在黑河两岸沙化土地上集中连片种植梭梭,发展肉苁蓉种植业,着力打造梭梭肉苁蓉药食同源产业基地。目前已有20家私营业主参与,种植梭梭面积31.6万亩,接种肉苁蓉7.2万亩,年产肉苁蓉5000多吨,年产值2亿元,实现了防风固沙和促农增收同步提升,生态建设的活力不断被激发,并展现出强劲的磅礴动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沙吃“吃沙”。防沙治沙,还要合理利用沙资源,让沙子变害为宝。金塔县引进砂业建材、巨力商砼等“吃沙”企业12家,带动了光热、沙土等优势资源开发,年可生产新型建材75万立方米,消耗流沙50万立方米;依托讨赖河、黑河两大水系与四大沙系相连的独特地理条件,启动了“四湖一溪一渠,四路一区一村”文化旅游大景区和拦河湾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创建了沙漠胡杨林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游客300多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0亿元以上,走出了一条“沙里淘金、多业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学用水育林管护,破解了永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围绕生态林业建设用水保障、资金投入、后期管护等关键要素,金塔县不断创新思路、探索突破,着力破解制约难题。在两大水库周边利用滴灌技术大规模植绿护坡,有效阻止了流沙入库。实施了鸳鸯池、解放村两大水库清淤扩容工程,有效增加库容5000万立方米。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灌溉农业26万亩,新增生态林全部采用滴灌技术,年节水达34万立方米。

满目荒凉已成昔,绿水青山展笑颜。如今,绿色已成为金塔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和主题曲,国土绿化行动在金塔大地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一个生态友好、林茂粮丰、风景秀美、瓜果飘香的戈壁“塞罕坝”正在西部风沙线上崛起,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赵燕萍)

【来源:中国甘肃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作文素材名人名言 myweek英语作文5句话 关于植物的作文300字左右 国庆小记作文 游白帝城作文 c位现象作文 古筝考级作文 晚霞的作文300字 普通话作文 美丽花园的作文 学期计划作文 会动的植物作文 优秀作文结尾摘抄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400 寓言故事作文200 校园里的记忆作文 读西游记有感450字作文 小康社会作文 早春作文400字 欧阳修论作文翻译 我真快乐作文450字 课间趣事600字作文 爱国故事作文400字 总分总结构的写景作文 读着作文 写麻雀的作文400字 我的学校生活英语作文 重拾友谊作文600字 以排比句开头的作文 攻克难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