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成都好友王莎万字长文忆余光中:怀念他深入骨髓的君子之德

2021-01-05 10:35:01
相关推荐

今日,应成都商报记者陈谋特约,余光中好友王莎(著名作家艾芜的儿媳)特别找出三年前撰写的《六见余先生》悼念余光中,追忆她与余光中夫妇的交往故事,以及她眼中的余光中。余光中曾参加王莎女儿的婚礼,并担任证婚人。

▲余光中先生与王莎女士合影

这是2014年初冬从高雄与余先生一家欢聚回家后写的一组自娱的文字,仅给亲友在微信传阅。2015年夏天,突然收到余先生寄赠的他近年创作的诗选《太阳点名》,看着他把信封上的“王莎女士”错成“王莎女王”不禁莞尔。2017年11中旬与余太太通电话,通报《余光中六十年诗选》没有进展的“进展”情况,余太太说余先生身体还不错,放心了,觉得还有大把时间来“推动”余先生“重托”给我的《余光中六十年诗选》的出版……没想到,不仅这些文字以这样的方式见诸报端,而且“重托”的六十年诗选简体字版余先生没能在生前看到,体会了心如刀绞的痛……2017年12月14日补记

▲余光中伉俪与王莎女士合影

六见余先生

成都.元宵海峡诗会

余先生撑起的这把“友情伞”,挂客厅墙上,弹指一挥,竟已十年。

十年前筹备元宵海峡诗会的过程,即便细节都有些“惊心动魄”,但这些细节连同诗会成功的绚烂,很快成为过眼烟云,而与余先生夫妇始于元宵诗会的友谊,却在诗会一别后,结下明月共睹,云雨相同的深情厚谊。彼时筹备过程中我如惊弓之鸟,尤其一日某报载,余先生将在诗会前去川北参加另一诗歌节,说得花好月圆,好像余先生已在海那边准备行装明天就跨海而来。一阵心悸,因我与余先生素昧平生,仅通过几次电话发过几次传真,我对他来说终究是一个陌生人。而没有余先生的元宵海峡诗会,如同一道极品川菜少了主料,色香味打了折扣。赶紧致电,听余太太用四川话轻唤“光中,电话,成都的王莎”,心里涌出欢欣与感动。余先生对那则消息只说“没有的事”就不想对此再多说一字。他说已为元宵海峡诗会准备了五首他要上台朗诵的诗,稍后会发传真给我。“王莎,我答应了你的,总是会来的。”余先生好像已感到远方这只惊弓之鸟的惊悸,放电话前似不经意说的这几句话,是我听到的最隆重又最不刻意的承诺。于是惊恐被消解为轻松快乐的等待,等来蝶飞蜂舞时,余先生偕夫人如约而来。机场相见他笑问“你就是王莎啊?” 我以快乐得无以复加的笑声作答。

余先生为自己准备的诗真可谓用心良苦,除朗诵三首他自己的作品,还特意吟唱杜甫的《蜀相》,又朗诵英国浪漫诗人济慈的十四行诗,因为元宵节次日是济慈逝世184周年,是我们寻常人忽略不计的一天,在元宵这个充满中国元素的日子里,余先生却以上台亲诵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济慈的崇敬,也让我们这些已难再有浪漫情怀的俗人,在那一刻感受到济慈的浪漫。

离蓉前,想请余先生在薛涛笺上节录他的诗做为纪念。面对他那么多优美的经典之作颇费踟蹰,真有点手背手心都是肉的难取舍。最终选择了他的六把雨伞中的《友情伞》。因不尽人意的现实中,却在关键时刻头顶总有豁然开放的“友情伞”。当时余先生接到我的邀请电话看了传真的实施方案,便慨允我的请求,给了我不少的勇气和力量,在我眼里,这就是《友情伞》的现实版。余先生看着薛涛笺说“好漂亮啊!”便在笺上节录了《友情伞》,落款“余光中为王莎书旧句”。

余先生夫妇回台湾不久,我收到他在诗会期间游峨眉山后,专为余太太写的《望峨眉金顶》一诗,情思哀婉,替余太太诉说了她父亲当年牵手登金顶,如今父亲在乐山的坟墓已了无踪迹的悲凉。

▲余光中夫妇与王莎女士一家人合影

北京·桃花扇

一年后的初春,我去北京出差,也顺便看望在京读大学的女儿宽容。在成都时就接受了一个让人心花怒放的邀请。江苏昆剧院携昆剧桃花扇进京公演,而余先生作为该剧文学顾问一同进京,余先生夫妇请我和宽容看戏并共进晚餐。顶着北京春天凛冽的飞沙走石,赶到他们下榻的宾馆,晚餐、观戏均在此。我们先去余先生夫妇房间喝茶聊天。他问我自诗会后又做了哪些文化活动,我趁机说草堂欲将《乡愁》手稿刻在石碑上,使其成为一处新的人文景观,我请他出席秋天的揭碑仪式并参加“诗歌与成都”研讨会。他详细询问了活动细节,便说“王莎,你的活动我总是要配合的。”在不同场合听过好多热情奔放的“配合”,但最终却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不配合。而余先生轻声说出的 “配合”,镂刻在我心里的是份量与温度。他还叮嘱届时把活动方案传真给他。下去吃饭时,余先生谈了不少有关桃花扇的改编和作为文学顾问的见解,可惜我专注于美食而忽略了他的趣谈。余太太在一旁说不要误了看戏,让我们快快去。余先生则嘱咐戏完后到他们的房间谈谈观后感,彼时我把感想当成一件可以信手拈来的极简事,边跑边说当然当然,感想是一定要说的。

进到剧场,还是晚了半拍,我和宽容不敢去前面我们的座位就座,黑暗中寻了最后靠门的座位坐下。台上的一唱三叹听不懂,看两边字幕又太费力。温暖如春的剧场我很快便昏昏欲睡,优美华丽的唱腔成了催眠曲,于是可耻大睡。被我酣睡吓一大跳的宽容,先还不时扯扯我的衣服,试图充当我睡意终结者,扯醒后我睡眼迷离看几眼舞台,断断续续睡过几觉后,猛然想起余先生的叮嘱,吓得睡意全无,但已到曲终人散时。幸好,有个集中心思看完全剧的女儿,她竟然能看出这出戏的美妙之处。这就是少女与蠢妇之别啊。从小便对文学一往情深的宽容安慰我不要怕,把自己的感想让我分享,还叮嘱说这些是你说的,其他的你就不要开腔了。

面对余先生笑问戏看得怎样,我如坠云雾英雄气短,宽容慷慨相赠的“感想”也于慌张中说得前言不搭后语。此前读过原著今天又欣赏到剧终的宽容侃侃而谈,与余先生夫妇欢乐互动。我听得目瞪口呆,不敢再言半字,做莫测高深状枯坐一旁。余先生怕冷落我,不时望我几眼:“王莎你也再谈谈。”哪壶不开提哪壶。我在心里羞愧地狂喊“余先生饶命!”可能余先生终于看出我的尴尬,便只与宽容聊下去。看表快深夜十二点了,趁机给宽容说余先生余太太要休息了,余先生与宽容聊得兴味阑珊,但想到时间已晚,也让我们快回,礼貌地送我们到电梯口互道晚安。如同得到赦令,我赶紧逃之夭夭,趁夜色坐上出租绝尘而去。

庐山.二次入蜀

江边倚栏沉默的余先生,身旁是“打造”的滕王阁。这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吗?“阁”外每个角落缀满彩灯,想象得出夜里的斑澜炫目,阁里阁外已无一丝当年的神韵。看过神州大地很多再造的古迹,已少有文化气息,以前的“事迹”与落入眼睛的“古迹”,看起来总像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这是2006年初秋,和宽容在南昌陪余先生夫妇参加以滕阁之名举行的笔会。没有远山可赏,只有满潮浑黄的江水。余先生是在以沉默凭吊几笔写就千古绝唱的天才诗人吗?余先生片刻的怀古情思也被一拨拨记者惊扰。烈日暴晒下他的衬衣很快汗湿一大片,但仍不忍拒绝此起彼伏的采访,于四十度的高温烘烤中温文尔雅地、不厌其烦地配合。这天傍晚,主人端出为余先生夫妇金婚纪念日定做的蛋糕,切下蛋糕后四周一阵欢呼。二十年前余先生在这个日子专为余太太写下著名诗篇《珍珠项链》,犹如余先生唱给妻子的一曲深情的秋日恋歌。今天的金婚之日,众人簇拥热闹非凡,他即兴几句平常实在的话,也道出两人五十年恩爱的寻常和不寻常。

余先生终因高温加疲劳生病。到了庐山,我们力劝服药后的余先生不要外出在房间休息,对他说宽容留在隔壁房间,有任何事都可以叫宽容,他终于同意留下,满脸歉意地对大家说“不好意思啊”。我陪余太太参观回来,宽容说余先生房里很安静,偶有几声压低嗓音的咳嗽。怕冷热不匀,大家说把晚餐端进房,余先生却一身标志性装束栆红毛衣方格鸭舌帽一起来到餐厅,谈笑风生如常。他最怕给主人添麻烦,也最怕扫主人的兴,即使病中也勉力配合。余先生身上兼具中国老派文人和英国绅士的风度。这种风度可概括为“教养”二字。今天不堪的社交场合上,教养已是很多人身上的稀缺品格。次日凌晨我被一墙之隔的剧烈咳嗽惊醒。赶紧叫醒宽容,打电话去隔壁房间,余先生果然病情加重低烧不退。回南昌车上目睹他的种种隐忍克己,唯恐咳嗽惊扰大家而拼命抑制,实在忍不住也用一方雪白的手绢捂住嘴,几声沉重钝音后,又是长久的安静。我们劝他不要忍,咳出来舒服些。他总是若无其事地说“没有问题”。无论体力如何不济,上下电梯进出大门,余先生总站一旁儒雅示意女士优先,行李也不让我们帮拎。见得多了公共场合男人女人气壮山河的粗糙粗俗甚至粗鄙,一个小小的细节往往把衣冠楚楚或貌似文化人的人打回原形。余先生病中也保持的风度,是我眼里是一道风雅的景致。

一起回到成都,次日晨我去电话,他说自昨晚开始高烧到38度,且咳嗽一夜难眠。余先生一般不轻易说自己的病况,说出来那就是一定到了无法隐忍的地步。我问为何不打电话给我们,以便早日就医,回答是怕打扰我们休息。我飞驰宾馆与朋友一道把他送到医院找专家诊断,老天保佑不是对老年人极为凶险的肺炎,但此后病情却反反复复,在宾馆房间打了三天点滴。余先生不忍拂粉丝的热情,一边输液一边为近百本书签名。第四天上午滴完最后一滴药液,他让我们稍等,换衣洗漱几分钟,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余先生,着装一丝不苟,头发一丝不乱,气度从容不迫。只是更加清瘦的脸颊堪与李商隐笔下的李长吉相比了。我们陪他参加杜甫草堂《乡愁》石刻碑的揭幕仪式,后又去“诗歌与成都”会场,回到住所已是夜里九点。次日晚,他又登上电子科大演讲台,面对现场和通过另一会场大屏幕观看的千余师生,余先生的演讲与中英文诗歌朗诵,让这所工科大学的师生度过一个如痴如醉的诗歌之夜。

二次入蜀,余先生仍未了却向往已久的九寨天堂行,却带病兑现了之前所有承诺。在机场相拥告别时,我的一位朋友快要做父亲了,他羞怯地请余先生为他即将来临的小宝宝取名。余先生在纸上认真记下这对年轻父母的名字。进入安检通道后,他和余太太还一再回头挥手“谢谢,谢谢你们……”

不久我收到来自南宁的快递,寄件人是陌生的。我和我先生对着包裹研究半天,是寄错了吧?我开玩笑,别是炸弹吧。总之包裹包藏着一大团疑云。我小翼翼拆开,一个陌生人在信里写道:余先生夫妇近日到南宁,给你们带来三盒巧克力,特嘱我快递给你们……我一下想起聊天时曾说我们一家人尤其是我先生是巧克力的热爱者。没想到他们记住了,没想到包裹着温润情谊的巧克力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我们手里。马上拿起电话,和我先生轮流致谢,余先生余太太也轮流温和地说:“一直不知道该给你们送什么好,现在知道了,就带到南宁请人寄给你们了。”过几日,夜里十二点了,刚睡下,我先生说余先生电话,赶紧起来。“你睡了?哎呀,对不起,对不起。”余先生连连表示歉意。原来他为我朋友的小宝宝取了名,一共取了六个,他嘱我拿笔记下,对六个名字一一做了注解,让我转告朋友自己取舍。朋友很快从中选择一个,如今这个名字被越叫越响亮……

记忆中有那么多余先生的一些细节,这些细节的温度对我而言是瞬间的感动,更是一种恒久的暖心的安慰。

樽中月影照乡还

一直想为余先生量身定做只是他一个人讲诗说词的文化活动,让更多余先生的粉丝免费一睹其风采。可遇不可求的机会等来了。2010年中秋前,一别四年,余先生夫妇应我之邀第三次入蜀。六百余年历史的酒窖水井坊鼎力相助,我借武侯祠一块宝地,梦想终于照进现实。记得一次电话向余先生通报演讲题目,我们取的“樽中月影照乡还”,来自他《寻李白》“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抗战时余先生在重庆待了八年,四川是他的第二故乡。这个标题甚为贴切,而副标题“余光中的诗酒人生”至今想来仍惨不忍睹。不知道余先生当时在电话里听到这个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副标题是怎样的表情,他只委婉告诉我“人生”太大了,不如用“李白与诗歌”,具体直接。一个“诗酒人生”丑笨副标题,换来余先生亲定讲题也是我的意外之喜 。

迎余先生夫妇进一处不对外的中式风格宾馆,庭院阔气,小桥流水石径,池里锦鲤摇尾畅游,房间虽有些老旧,倒也是闹中取静,风景这边独好。只可惜宾馆没有餐厅,每天早上由住在宾馆以便照顾他们的我的同事,像散步样陪同他们去附近的星巴克或小笼包就餐。对在美国住过几年,洋餐“伤”了胃的余先生,他更中意中式小笼包,一吃就五个早晨。余先生这次送我两本书,一本为祝贺他六十年写作生涯而出版的《余光中六十年诗选》,大陆没有出版过,编选者是一位追随余先生四十余年的台湾著名学者,从浩瀚的一千多首诗中精选而成,另一本是台湾版他的散文集《日不落家》,其中有他四个女儿一人一篇文章,四千金的美文如彩绳,串起父女情深颇为壮观的“后记”。余先生在扉页风趣地为我写下“王莎笑览 比比我们的女儿缘”。当晚在为余先生接风时,他拿出当天的《联合报》,原来今天是他们结婚五十四周年日子,前几天他为纪念这一天著诗一首,联合报副刊今日“隆重”刊载,他特意带到成都。坐在他身旁的流沙河,将此用古调吟唱,余先生在一旁击节合拍,两个知音真是情深谊长。

演讲当日,天阴沉中途还下起小雨,但对于李白粉丝的余先生,天阴下雨都不能消解他解读李白的激情。情到深处,他询问听众“李白的《将进酒》我吟唱出来好不好”,下面是排山倒海地“好”的回应。好多人没有欣赏过这种极具古风的情调,余先生雨中吟唱,古韵悠长别有一番意境。感觉“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诗仙李白,飘逸而至若隐若现,与余先生唱和,满场都是宝剑、美酒、诗歌。余先生朗诵了他为李白写的《寻李白》《戏李白》《梦李白》《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四首诗……观众中有回成都定居的美藉学者,在互动时请余先生介绍写《乡愁》的背景,余先生妙语相答,说到诗中的“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便指着台下的余太太“现在新娘在这儿”,余太太起身向大家优雅致意,全场又是一阵鼓掌祝福。那一天有坐一夜火车从凉山赶来的余先生的粉丝,他们从报上消息中得知,便不管路途遥远只为一见一听。等不到与余先生合影,又直奔火车站赶第二天的上班,不惧辛劳的动力来自对余先生的仰慕。

吃了五个早上的小笼包,在他们将要去机场的第六个早上,我特意一早赶到宾馆陪余先生夫妇去星巴克吃早餐,还眼大肚皮小的点了好多看上去很美其实很难吃的面包蛋糕,余先生不停地说太多了太多了。有几盘没动,他默然起身,可能还在与李白神游蜀山蜀水,端起两盘没动的点心放在柜台上即转身,他以为这样可以退货,而且以为退货已成功,其实柜台里的服务员连头都没抬过。我大笑,请掌柜的替我打包带走。

香港.婚礼上的证婚人

一丝薄雾也没有的好天气,仍担心让人永远读不懂的内地航空会晚点。果然,从成都登机后机长宣布须在跑道排队。关在机舱似囚犯无法走动,闭目遐思。即将做新娘的女儿宽容,仿佛微笑着向我走来,因延误直往上窜的火苗被到来的喜庆日子融化,也为余先生将从台湾飞到香港在女儿婚礼上客串证婚人感动并兴奋着。宽容在香港城市大学读硕士时,余先生夫妇去香港,特意请宽容吃饭,了解生活学习情况。见到宽容后他放心了,在一次给我的传真里说:“宽容在香港学习颇能适应,对她今后学习当有帮助。以她的才气与毅力。学习当必有成…….下次我们去香港会找宽容一叙。”

▲余光中为王莎的女儿宽容当证婚人

2005年元宵海峡诗会,彼时还是北师大英语系大二学生的宽容,有点初生牛犊的莽撞,想上台用中英文朗诵《乡愁》。虽然她的专业成绩尤其口语极棒,但毕竟要朗诵这首在全世界华人中极具知名度的诗,且还要英语朗诵,我倒吸一口凉气,怕译诗有误。余先生来成都时细致地带来无一丝差错的英语版《乡愁》,并找安静地方要宽容在他面前“彩排”,以他出神入化的英语在细节上为宽容点拨。诗会上宽容在小提琴如诉如泣的伴奏下,朗诵优柔婉丽完美。从不谙世事的小少女,到今天内敛淡定心智成熟的美丽新娘,六年来余先生夫妇几乎见证了宽容的成长。所以,当我们提出请他为宽容证婚时,他便一口答应了。

从成都到达香港的第二天,去机场迎接从高雄飞来的余先生夫妇。机场出口的闸栏没有挡住我们见到余先生余太太的欢欣,隔栏轻轻地相拥在一起。他从极为繁复的工作中抽身两天,就为了这十一月的婚礼,从高雄来香港为新人证婚。与余先生夫妇的见面总是让人愉悦。余先生拿出为我录的诗作,说这首是你的写照“水是一面害羞的镜子 不要逗她笑 一笑 不停止”,余先生还没念完,我就一串笑声接一串笑声,余先生也被我的笑声逗乐,对一旁的余太太和我先生说“你们看你们看,就是这样子……”。送给宽容的珍珠项链,以及签有余先生余太太名字的卡片上,是对宽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的寄语:“结婚大喜 祝新娘的日子 如一串珍珠 用美满幸福串成”。余先生夫妇不就是用珍珠串起了五十五年的岁月吗?他们的祝福一语千金含蕴无穷。连下几天雨的香港,婚礼当天艳阳高照。早晨我们陪余先生夫妇在举行婚礼的沙田酒店餐厅吃早餐,眺望被阳光抚摸的远山近水,欢愉无法言喻,连老天爷都如此眷顾我们,谢谢老天爷。

浅粉条纹衬衣,配上喜气洋洋的大红领带,浅灰背带裤配墨镜,还是那顶方格鸭舌帽,余先生那天的装扮不仅具英伦绅士气派也显得有些“酷”。余太太的粉色绣花衣与余先生的粉色衣像是绝配的情侣装,细节中可见两位老人对礼仪的重视,她坐在前排满脸是优雅温和的笑意。宽容由我先生挽着由远及近走来,司仪请出余先生,他的笑容含蓄慈祥,证婚词幽默诙谐,回顾了与我们一家人的相识相知,说“王莎是豪笑,汤先生是内敛的笑,而他们的女儿宽容则综合了父母,是‘微笑’”。哈,如此精确的几句话抓住了我们一家三口的特征。最后余先生以证婚人的身份,也以长辈的肺腑之言,表达了对新人最美好的祝福。他拿出一本他翻译的王尔德的喜剧《理想丈夫》双手递给宽容,扉页题“十一月的新娘宽容,祝她有一位理想丈夫。祝她今后的日子都像今天的沙田一样明艳亮丽”。

婚礼结束之后,我们一家人与余先生夫妇在酒店晚餐,饭后欲一起散步,同游沙田。刚出酒店就下雨了。只好退进酒店大堂。这时有一女士兴奋直呼“余教授余教授”,余先生见是一陌生人,却也礼貌地点头。女士自我介绍是台湾一所大学的老师,来香港开会也住这一酒店。她问余先生来香港开会吗?余先生说专程从高雄来当证婚人,女士的嘴巴微张成圆形“哦,哦,哦”一连三“哦”表达了她的惊异。余先生又把我和先生介绍给她,说这就是新娘的妈妈爸爸。因雨不能散步,我们退回余先生夫妇的房间神聊,余先生把舒适的休闲躺椅和小沙发让给我和我先生,他自己竟一“跃”欲上飘窗,我们吓一大跳,赶紧阻拦,但他仍然“调皮”坐上飘窗。那晚聊得非常畅快,我荡气回肠的笑声响彻香江,此前一无所知的一些历史事件,让我的惊呼声如灯火跳动到夜深。

欢聚在高雄

曾读余先生写德国的美文《德国之声》,自那时便对德国充满神往。两年来编《艾芜全集》和其间妈妈的离世,仿佛耗尽我所有心力体力和感情。忙和痛都不堪回首。余太太来过几次电话,我的状态让他们也有些牵挂。于是,在我先生陪同下我来到德国女儿家散心。余先生笔下二十几年前的德国与眼前的德国,无论教堂钟声的辽远欢快的鸟叫,还是或浩阔或精巧的山水仍是一脉相承,魂魄永在。他说德国“这种生活品质,不是国民所得和外汇存底所能标示。一个安安静静的社会,听觉透明的邻里街坊,是文化修炼的结果。所谓默化,先得静修才好……”这些二十几年前的文字所示内容,也是我在德国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俯视我们的现实,字字句句都如此直戳心底。从德国回来后想再去台湾散心,也特别想看看余先生夫妇及台湾的朋友。而当我们定下赴台日期,才得知余太太不慎伤腿,坐轮椅正康复中。因我的台湾签注即将过期,台湾行在我眼里已是覆水难收。神经粗砺到没有考虑余先生夫妇此时的不便,任性地按原计划开始了台湾之旅。到台北后,赶紧与余太太通电话,敲定去高雄相聚的准确时间。余先生此时在厦门开会,得知我去高雄的日子,便决定在我到高雄的头一天赶回。高铁一路顺风把我送到台湾南部。在我到之前,余太太的电话已打到宾馆大堂。赶紧致电余太太,得知她下午要做康复治疗,晚上与她家人共进晚餐。她甚至细心地嘱咐计程车该怎么走,走哪条路最便捷。虽说与余先生夫妇朋友十年,可我仍有些忐忑,因为毕竟此时是余先生家里非常时期,远在美国的二女儿夫妇也赶回来照料母亲。余太太不良于行,余先生昨日才赶回高雄一定疲累,全家接待的大礼更让我受之有愧,但仍然勇敢前往……

六见余先生,心里冒出被用得俗不可耐的“人生何处不相逢”。好像只有它才最贴近我的喜悦和感慨。余先生对我先生没能同来有些遗憾,一再说“回去问候汤先生好。”他又问起宽容在德国的情况,这个当年的证婚人可能想看到宽容的宝宝出生,我开玩笑目前宽容尚未将此列入“人生”计划。我的回答可能让余先生失望了。他给坐在身旁的二女儿幼姗说起我和宽容的趣事,有些事我都遗忘于红尘。我和宽容在一起说不完笑不完的场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记得有次一起吃饭时,他对余太太说“王莎和宽容像两姐妹一样亲热,总是说笑不停,我们的女儿怎么没有像这样?”余太太“抗议”,“你总是那么忙,女儿和我这样说笑你哪能看到?”为欢迎三个来自火锅王国的客人,余先生念一首自己关于蜀地火锅的诗,可惜他怕影响其他人就餐,声音并不大,那天的餐桌又是长条型,八人分坐两边,我与余先生正面相对而坐,中间横亘的桌子却犹如在水一方,这首专为火锅写的诗,在我耳里只留下诗句残缺的美妙。余先生开玩笑说因为我的笑声他今晚胃口颇好。旁边一位先生走来,说全家人是余先生的粉丝,说他太太今天生日,想与余先生合影留念。余先生默然配合,满足寿星及亲友的愿望。稍后又为我带来的数本散文集签名,仍然是一丝不苟的笔迹,虽然他一只眼已有眼疾。餐后我们陪余先生去书店买贺卡,他说前几天八十六岁生日,收到好多祝福,他要一一写卡致谢。他待人一贯的礼貌、谦和与细腻让我辈深度羞惭。看他偶露的一丝疲态,我请他一定要安静静养身体。他说哪能静养啊,除了给学生上课,还要写作,还有那么多的约请和要求见面的请求,他已推掉很多了。如大陆巨无霸的央视,就在中秋前请余先生去北京录节目,余先生说走不了,后请台湾电视台录相送到北京。

回成都后“反思”余先生夫妇费时费力与我欢聚数小时,感觉明知两个老人一个有伤,一个极繁忙,而我竟为那快要过期的台湾签注,不合适宜地直奔高雄而去。不过又想以余先生一直待我的宽厚他不会介意的吧。回成都一周后,一个未接来电显示余先生打来的,心里慌张打过去,余先生说没有打,我说打了的,他又说没有没有,我坚持说打了打了。后来他猛然想起或许是余太太打的。果然,余太太先是对在高雄没有陪我好好玩表示歉意,说下次再去她也完全康复了,一定补上。我笑说该说对不起的是我是我还是我,神聊近一个小时,放电话前她一再要我问候汤先生好,我的自责也在轻快的电聊中完全释怀了。

我常想,余先生可以有一千个理由拒绝我的种种请求,他不计回报成全我的唯一答案,我想是他深入骨髓的君子之德吧。高雄一别,对海峡那边的余先生夫妇,牵挂和思念已成为我生活中的常态。

2014年12月8日

王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10篇 图书馆 作文 火锅作文 跳绳作文 火锅 作文 作文《我的同学》 作文我的爸爸 后悔作文 作文 变 积累作文素材 诗歌作文 作文我的家乡 作文寒假 猫作文 作文日记 作文春天 感悟作文 关于的作文 花的作文300字三年级 写春天的作文二年级 小学生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越来越什么的我作文600字 家庭生活作文600字初中 太阳花 作文 生活因什么而精彩作文600字 那一次我真感动作文600字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300字 想起你时很温暖作文600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什么意思 新学期的打算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