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教育部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活动 推动“四史”学习教育

2021-01-06 18:10:01
相关推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同志重要回信精神,推动各地各高校深入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教育部决定在前期部署全国高校广泛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基础上,于2020年9月起面向全国高校师生组织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工作。

这项工作具体如何开展?跟教育小微一起看方案↓↓↓

总体思路

着眼于推动各地各高校深化前一阶段的“四史”学习成果,以“网上重走长征路”为切入,探寻红军长征的伟大历程和宝贵资源,深入研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的考察故事、重要讲话精神,突出不同主题开展“四史”学习。党史重点突出“英雄”主题,用好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这一“教科书”;新中国史重点突出“复兴”主题,全面展示中华民族走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史重点突出“创新”主题,深刻领略党经过40多年的艰辛探索,靠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伟大转折;社会主义发展史重点突出“信念”主题,了解社会主义在磨难和淬炼中奔涌向前之路,引导师生讲信念、讲信心,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将四个重点主题的深化学习与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相结合,将传承弘扬“长征精神”与努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相贯通,切实引导广大师生胸怀“两个大局”,紧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发奋成长成才,增强斗争精神与斗争能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100周年。

采取整体线路规划、分站接龙的模式,以红军长征时期走过的15个途经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基本站点,按照“途经省区与其他省区联合组赛”一对一“结对子”的形式组建16个分赛区(详见附件1),各赛区积极引导高校师生通过学、赛、讲、展等全面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工作。

充分体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线上充分运用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搭建网络竞答、虚拟体验等新媒体平台,汇聚线下研学、调研成果;线下重点突出教育特色,广泛开展分站间信物传递、走访寻访、实地调研、课堂教学、史料梳理、体验分享等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编制题目、参与竞答、推动学习。

具体安排

(一)全国活动启动仪式(9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拟于9月下旬在江西省于都县举行全国启动仪式,对全国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仪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展示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阶段性成果,交流各地各高校前期学习教育情况,介绍分站赛活动基本流程和整体安排,明确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开启全国活动序幕。

(二)分站接力活动(2020年9月—2021年7月)

于2020年9月—2021年7月分段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分站接力活动。各分赛区的主办省(区、市)及相关高校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协同联动做好预热准备(活动开始前2周左右)。

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凝练特色主题。主办省(区、市)需按照“一站一主题”“一省一品牌”的要求,做好做足“四史”人、事、物的前期调研工作,共同凝练本站活动主题。主题应紧扣传承红军长征精神财富和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行动指南,结合主办省(区、市)实际特色优势凝练而成。各分站可以通过广泛邀请新时代先进人物、优秀党员、师生代表开展“一句话视频代言”“关键词主题推介”等方式强化主题宣传,并依托网络新媒体平台,推出活动公告,做好组织发动,营造积极氛围。

二是编制特色题目。各高校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史”知识、长征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抗疫斗争等重点内容,以文字表述、绘画创作、影音作品相结合等方式生动编制300道左右特色竞答题目,并按分赛区要求及时提交。各分赛区的主办省(区、市)要组织专家组对高校提交的题目进行审核,汇总形成分赛区特色竞答题库(其中非文字类题目不少于20%),在分站活动开始前两周择优上传至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国竞答平台。

2.聚焦重点开展研学实践(贯穿活动全程)。

各高校要在扎实做好《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全国高校师生中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竞答讲述活动的通知》有关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重点,围绕英雄、复兴、创新、信念四个主题,深入开展研学实践工作。各地各高校要以院(系)或党支部为单位组建学习小组,积极创新学习载体与形式。比如,围绕学习英雄、崇尚英雄、致敬英雄,可通过“原型探访”等形式,寻访亲身经历重大历史事件的英雄楷模及其战友或亲属;围绕中华民族走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可通过“经典打卡”“今昔对照”“内外比较”等方式,感受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围绕改革开放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通过“历史回放”、实地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重要成就的发生发展;围绕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通过“红色走读”等方式,深入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等进行学习考察,深入考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革命先辈追求真理、坚守信仰的生动事迹。

各高校可以利用高校师生喜闻乐见的互联网技术应用,采取“青春手账”“我的长征 VLOG”“‘四史’学习每日打卡”等形式记录和传播师生活动情况,持续深化学习成果,加强总结提炼和转化运用。

3.广泛发动开展竞答争先(贯穿活动全程)。

各分站要面向全国高校师生普遍开展海选PK,采取对垒赛、打擂赛等多种形式,产生“四史”学习“百强达人”等优秀选手,并因地制宜制定激励措施,营造奋勇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各地各高校要积极动员广大师生参加海选PK,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宿舍打擂、校内竞答、校际对垒等不同层面的比赛,并将对垒竞答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融入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实践育人等日常工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内容、教师定期理论学习的重要形式,充分激发师生参与热情,着力扩大学习竞答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4.创新形式讲活“四史”要义(贯穿活动全程)。

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加强课程建设。各高校要在思政课改革创新和课程思政建设中,将“四史”作为重要内容,强化整体设计,编写专题讲义,打造精品课程,积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鼓励邀请名家大师录制公开课,打造“名师大讲堂”等“四史”课堂教学精品。

二是强化故事讲述。各高校可广泛采取如动漫、说唱、微课、讲解等多种形式,生动讲好各类“四史”故事。要深挖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等人物的典型事迹,讲好“英雄”的故事;深挖新中国成立以来沧桑巨变、辉煌成就背后的奋斗历程,讲好“复兴”的故事;聚焦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辛探索、艰难创业和重大创造背后的宝贵经验,讲好“创新”的故事;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历史,社会主义运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讲好“信念”的故事。各地要积极为高校故事讲述搭建平台,可通过集中展示“四史”故事讲述中的“百景、百人、百事、百感”等方式呈现精彩讲述,分享感动场景。教育部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宣传推广优秀精品范例。

5.全景展示学习教育成果(分赛区活动结束至2021年7月)。

主要任务包括:一是联袂呈现两地“四史”版图。各高校要围绕当地革命旧址、历史人物、标志事件、经典场景等要素,结合师生线上竞答和线下研学活动的体会和收获,持续创作体现两地革命文化特色的网络文化作品,采取“拍一拍”“@你”等方式开展互动,“中国教育发布”APP、中国大学生在线将设置“英雄”“复兴”“创新”“信念”四个版图,对文化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各高校可择优遴选部分优秀作品参选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分站相关图文成果将编印成册,于2021年在京集中展示。

二是组织线上情境体验。各高校要依托教育部统一开发的VR虚拟长征“体验馆”,广泛组织高校师生模拟体验所在地发生的长征故事和新时代发展成就,观看师生“四史”学习辅导的视频、图片等影像资料。

三是深化知情意行。各地各高校要在知识学习、情感激发、理论深化基础上,广泛引导高校师生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积极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开展多种形式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主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强化创新创业,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创业、建功立业。

四是制作专题节目。为综合呈现上述活动成果,教育部将与有关媒体合作,以竞答和展示为主要呈现方式,于2021年“七一”前夕,设计制作“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工作专题节目。同时,通过组织一场网络主题展、拍摄一部纪录片、举办一场“云演出”,开展“云上长征大会师”活动。

组织保障

1.加强整体部署。各地各高校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将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和长期积累的品牌性工作联动起来,将本省(区、市)、本校当前工作和迎接建党100周年统筹起来,与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结合起来。高校党委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加强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充分整合党委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教师工作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等机构力量,加强分工协作,对相关活动、网络发布内容进行严格审核把关,避免出现历史虚无主义、“低级红”等错误,坚决防止形式主义,不搞大轰大嗡,不搞排浪式作秀,防止出现师生“被安排”“被参赛”等情况。

2.建立责任机制。教育部将于活动开展期间建立分站赛定期调度会商机制,定期通过视频会等形式,举行各省级教育工作部门联络员(详见附件2)调度会,及时总结本分站赛的好做法、新成果,研判下一分站工作要点和特色工作。各地各高校要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健全全省(区、市)、全校联动机制,协同推进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3.强化平台支撑。教育部将委托专业机构开发知识竞答平台(详见附件3),组织有关专业力量编写基础题库(详见附件4),推出超高清虚拟“体验馆”,制作发布“真理的味道”系列公开课,并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全面推广。

4.加强典型引领。各分赛区的主办省(区、市)要根据高校师生的学习竞答情况,在对垒竞答、研学实践、“四史”讲述、成果深化等方面遴选产生一定比例的先进个人和优秀团队,深入挖掘师生典型的学习故事和实践案例,展示优秀文化成果和感想体悟,形成示范效应,发挥带动作用。

5.注重宣传发动。教育部将协调“中国教育发布”APP、“微言教育”公众号等教育系统媒体开展专题宣传和跟踪展示、协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进行综合报道和全景呈现。主办省(区、市)要积极协调本地宣传部门和各类媒体广泛宣传,针对所在地区高校和其他地区高校,分别制定不同的宣传策略,增强活动吸引力和影响力。各高校要发挥学校公众号等网络新媒体传播矩阵作用,加大宣传展示力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传统文化的英语作文 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成长的瞬间作文 介绍传统节日作文 介绍鲁迅的作文 最喜欢的一本书作文 学习的重要性作文 珠海长隆作文 擦窗户作文 用英语介绍自己作文 六一作文初中 我的母亲400字作文 大美中国作文 介绍青岛的作文 作文新学期新目标 围棋比赛作文 我的世界作文600字 我的学校400字作文 写团圆的作文 考研小作文模板 有关龙的作文 a3作文纸 长寿花的作文 作文小白兔400字 关于互联网的作文 英语作文50个单词 五年级叙事作文 电影影评英语作文 创意作文600字 关键时刻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