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公开课二等奖《前方》教学设计

2021-02-02 00:20:01
相关推荐

公开课二等奖《前方》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开课二等奖《前方》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这一文体的特点,把握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通过对“前方”“离家”“苦旅”“悲剧”等关键词的学习,把握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3、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老师、同学展开对话,初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2、通过对话,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文与其他文章有何不同?

明确:摄影散文,一种新兴的文体,它是由摄影和散文构成的它兼具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的特点。

既然文章是不同的,那么我们的学习是不是也要有所不同呢?本专题的第一板块的对话栏有着编者写下的话语,而这一板块“乡关”的对话栏是空白的,留待同学们在学习的过冲中将自己的疑惑、体悟写下来,从而学会与文本展开对话。

(二)朗读文本

学生朗读全文,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划出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教师提示:关键句指中心句、首括句、总结句等。

教师与学生共同明确全文的关键语句,并齐读之。

(三)文本研习

学生活动:

①选择一句关键句结合上下文对其重点研习,并在对话栏写下自己的点滴感悟。

②小组内交流自读情况。

教师预设:

(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上课内容)

1、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文眼)

(1)作者是如何表现克制不住的离家欲望的?

明确:

①第3节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的描写确实是“震撼人心”,让人热血沸腾,产生离家的冲动。动物如此,人类亦然:离家由来已久,深深地融入到生命之中,离家的观念已是根深蒂固。

②第5节中“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走得信心百倍,走得满怀激情,走得满怀,走得热血沸腾,走得前程似锦。

③第7节“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使“前方”像水中月,雾中花,产生一种朦胧美,诱惑人去探求。

(2)人要离家,这是否和人们的乡土情结相悖?这是否有悖于人之常情?试结合全文内容,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从反面立意,说的是离家,有反弹琵琶的味道,但是这并非有悖常理,作者从反面落笔,谈归结的仍然是对家的追寻。

小拓展:反弹琵琶

1、这种新奇的打破思维定势,从相反的"方向去思索、分析,以求得新的判断与认识的写法,便是“反弹琵琶法”,它往往会使文章独辟蹊径,别有洞天。

2、学以致用

看一看下面的一些观点,你能不能反弹琵琶?任选一句,说出你的新观点,当然要阐释理由。(课外作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2、人生实际是一场苦旅。

结合图片与10段,学生谈谈对苦旅的理解。

明确:身体之苦:“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受着皮肉之苦”。

精神之苦:“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的所有惶惑与茫然”。以钱钟书《围城》与丰子恺散文中的例子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写出来。

3、“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结合诗句谈谈你对作者所说的人生的悲剧的理解。

明确: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是对自身心灵和精神的关照,是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这种追寻犹如对宗教的皈依,圣洁,虔诚,庄重。故而才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等等千古流传的有关于“家”的诗句。作者借用诗句,就巧妙地将图片中人的迷茫共性化,原来古往今来,人们对家的感觉是一样的:人们所终极追求的是精神的家园,就算人的肉体在家,可是灵魂却找不到可以停靠和休憩的港湾。心灵就会有浓重的漂泊和孤寂感,在人生的路上,找不到精神家园。

4.“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问:你能替作者回答这一问题吗?

明确:如果这些人们没有精神的追求,没有精神的皈依之所,那么前方就是“旷野”,即便是前方是生他养他的家,也永远是“旷野’!

(四)拓展探究

文章读到这,我们忽然发现作品由开始的轰轰烈烈,转入到深沉、厚重的悲悯之中作家为什么要向我们揭示人生悲剧性实质?是不是要我们视人生为畏途,放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呢?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并将自己的感悟写到对话栏处。

明确:恰恰相反,人们正是有了追求、有了理想,才不空虚,才不茫然、惶然,才有有家的感觉,而这正是人类进步、发展、壮大的前提。人有痛苦并不可怕,关键是不要放弃追求,这才是人生的崇高之处。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宙斯罚他一次次把滚落山下的巨石推上山顶,西西弗斯在这日复一日的悲壮宿命中获得挑战荒谬、战胜庸常的成就感。也正为此,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也要为人们送去祝福”,文天祥鞠躬尽瘁,死而不已,化作厉鬼也要与敌人抗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300字写景 作文读书笔记 梨花作文 励志作文题目 去海边作文 经历作文600字 亮点作文 描写景的作文 牛人作文 关于游戏的作文 中考作文多少分 作文快乐的一天 快乐时光的作文 关于精神的作文 历险记作文 给我的启示作文 高中作文500字 写景400字作文 写景作文300 400字写景作文 语文满分作文 写人作文开头 初三作文题目 草原作文 600字写景作文 朋友作文500字 爆笑作文 曹操 作文 爱国作文题目 600字作文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