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影视动画图像暴力与青少年暴力之浅析论文

2021-02-27 02:50:20
相关推荐

影视动画图像暴力与青少年暴力之浅析论文

摘 要:随着动漫巨大市场诱惑力和文化魅力的提升,我国影视动画作品的分钟数量在以一种近似于几何倍增的方式急骤成长。这些动画作品通过电视频道、动画音像制品、网络视频转播、主要院线放映等传播方式与广大观众见面。在享受着这种饕餮大餐的情况下,动画图像中的暴力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暴力场面不乏在各大校园中出现,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影视动画图像作为影视图像的一种类型,在传播方式上和暴力表述的特征,再加上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因素,使其成为诱发青少年暴力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影视动画; 图像; 暴力; 特征; 青少年

近十年来,我国影视动画作品的分钟数量在以一种近似于几何倍增的方式急骤成长。这些动画作品通过电视频道、动画音像制品、网络视频转播、主要院线放映等方式与广大观众见面。在享受着这种饕餮大餐的情况下,动画图像中的暴力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关注暴力影像对青少年修养影响的呼声愈加迫切,影视动画图像暴力日益成为社图像学研究者及社会各界教育人士关注的重要课题。

影视图像暴力的影响是与影视图像本身的传播方式和暴力表述方式密切相关的。影视图像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登上历史舞台距今100多年。在传播方式上,受众覆盖面之广泛是其它传播媒介难以企及的。连续运动的图像、声音和适当的文字符号形成三类符码综合运用,都同时作用于受众的视觉、听觉两个感觉器官,再加上受众的特点决定了了题材和表现手段的通俗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再者,它的娱乐性和消遣性,“把过去极少有机会欣赏‘正宗’艺术的广大普通群众聚拢在一起,为他们编织出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梦境”①。这是一种不干预实际生活的方式释放情感的一种方法,给人一种生理、心理的快乐,使人完成生活中完不成任务,享受不能享受的快乐,宣泄不能宣泄的痛苦。还有,它以 “图像为上帝代言”的方式具有宣传性和劝服性。因为图像一般被认为,它是对现实的如实记载,摄像机是不会说谎的,即使在摄像机图像没有出现之前,图像也是以真实的属性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因此具有极大影响力和媒介材料的可信性,使得影视图像能够起到宣传和劝服的巨大作用。影视图像又往往引领着时沿性和再造文化,具有媒介汇聚性和传播的动态性,对受众具有短暂而又强烈的冲击,从而使观众过目不忘,牢记在心。而在暴力主题的表达上:影视图像暴力展示内容更多的是暴力的细节、局部,常常表现为对立面双方个体上的一种对另一种的对抗、更多是肢体暴力和武器暴力,对暴力情节的叙述上又往往侧重于真切甚至夸张而又不为观众所感知的方式进行描述.并有意缩放暴力对人体和社会伤害。

影视图像的传播方式和暴力表现方式极易使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不成熟、心理调节结构不完善的青少年发生错位。而作为影视图像中一类的.影视动漫图像,在我国当前阶段,在没有类似于欧美、港台电影分级制度的指导下,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接受习惯下,不论是否是限制片,受众群体都主要集中于青少年、甚至儿童,影视动漫图像中的暴力表述,更易对还没有具备完全分辨能力的青少年受众产生影响。而动画图像在暴力展示方式上与其它影视图像相比,除具有共同性之外,更有其独特性,更是加剧了这种错位。

动漫作品暴力表达方式的独特性在于在暴力表述上,以一种“虚拟真实”的方式形成“超能力”,这种超能力使角色具有 “可上九天揽月,可入五洋捉鳖”的偶像示范作用。这也是动画暴力不同于其它媒介暴力的显著表现方式之一。而能够真实反映真实生活的拳打脚踢在影视动画图像中所占的比例却非常少。而在暴力实施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参与暴力的双方常常都不是或者有一方不是人类,这样使暴力表现在受众心中以一种无关已身利害的淡然从容态度,从而易使青少年受众从对血腥、残忍、不道德产生麻木甚至欣赏。再者,动画世界里往往通过一种混淆世界观、价值观的表现方式,表现出的更多是“加害者有理,受害者无理”的“非正义”的暴力,这种暴力表现方式,对于成人来说是可以甄别的,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却有可能会产生误导的作用。而这种暴力却大量包括在作品中,据一项500部动画作品的调查中,非正义暴力比例高达35%,比“正义”“合理”的暴力多出11.7%。在影视动漫图像中,暴力致伤产生的结果,由于是虚拟表现,从受众的心理和接受出发,更多的是“少痛苦“”“未受伤”“生命的超强性”。这种暴力表现在影视动画的的调查结果中,达到了52.5%。其次按顺序是轻伤(14.6%),中度伤(11.6%),死亡(6.6%),重伤(5.5%)②

影视动画图像暴力表达的上述特征存,更易引发青少年的暴力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人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在社会化过程中,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内部心理结构、动力结构、调节结构以及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性之间的矛盾是相互影响的。人的行为与心理结构是密切联系的,由于心理结构的不同,同样的刺激在不同人身上反应会有所不同。但不容否认的是,在超越一定限度的符号环境的长期影响下,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会发生脱节,从而形成特定的心理结构,会具有同样的秉质。动力结构是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理、心理欲望,是诱因,对个体活动起定向作用。而调节结构对人的动力结构起加强或削弱、发动或终止的调控作用,对其动机与行为起协调与监督的作用。而由符号影响到的心理结构支配着行为最终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对于起动力作用的生理、心理欲望,在社会学解释中,人在社会生活中,主观上通常有14 种较为典型的生理、心理欲望。与暴力倾向相关的欲望有征服占有欲、 表现欲、嫉妒欲、复仇欲、自由欲、社会改良欲等。灾祸能够满足人的复仇欲而使仇人产生快乐感觉,社会动乱能够满足人的社会改良欲,使社会底层的人产生快乐感觉,自由能使处于羁绊的人产生快乐感觉,暴力心理结构的动力形成是基于上述欲望需要得到的宣泄,是以对外界消极因素如影视动画图像的学习和模仿为开始,在具有倾向性和选择性的反映活动中形成动力结构,经由不良行为的尝试,使此种行为习惯和态度渐趋定型化,进而萌生暴力倾向。一般认为,成年受众由于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达到平衡和一致,才能使调节结构对人的动力结构起加强或削弱、发动或终止的调控作用。

而大多青少年缺乏的正是这种平衡和一致。在引起暴力倾向的青少年中,影视图像中的暴力影像实际上正是起到一种偶像“示范”作用,形成动力结构,从而使欲望得到发泄。在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中提到:人类许多学习行为的发生.除了个人的亲身经验外,大都是由于观察他人的行为所产生的“替代性学习(vicariouslearning)”效果,也就是所谓的“示范”作用。青少年正是在接受这种示范作用,从而在刺激和情境的诱发下,产生暴力动机,形成暴力心理结构。而让一些学者尤其忧心忡忡的是:影视动漫图像具有影视图像媒体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和暴力表达的独有特点,它所营造的符号环境所起的刺激和诱发的示范性作用,相对其它媒休,所营造的示范作用会更大。而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使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所起的作用将大大减弱。影视图像告诉了青少年如何引发暴力,却没有告诉青少年由此可能引起的不可逆转性的结果。

因此,影视动漫图像的暴力图像在没有一个合理环境展示并形成一个健康的符号环境时,动力结构必然会使一些青少年的心理调节结构失去调节功效,从而使一些青少年以暴力的形式展示出来。而这种暴力引起的形式从外在表现看,主要有:1.精力过剩,因为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支配过剩精力的能力,在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下,精神空虚的少年往往通过打架,斗殴,抢劫等,将过剩的精力用于暴力性的活动,2.由好动和好奇引发的暴力。好动好奇与认识水平低不能达成正比。探求能力和好奇心加速发展,但由于认识能力发展的不成熟,思维易片面、偏激,分不清是非,图像暴力成为模仿的对象。3.由兴奋引发的暴力。心境不易持久,与此同时,少年的意志品质尚未发展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因此,青少年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激情与冲动,导致不良行为发生。4.由异性朋友引起的暴力。如果缺乏正确的性道德教育和性知识教育,就容易接受外界不良的刺激,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在上述的分析中,笔者并不否定影视图像中暴力存在的美学意义,正如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动漫图像作为影视图像的一种,也不能幸免,所以,我觉得著名的动漫教育家杭州师范大学国际动漫学院副院长夏烈在评价日本动漫作品《圣斗士星矢》所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暴力是嵌合在正义和理想中,是世界本有的一部分,也是电影艺术本有的一部分,是无法分割的④。问题是如何处理这处问题。在适可的范围内,防止暴力图像成产生对青少年损害。”

参考文献:

[1]刘业雄.认同与代偿:试析影视迷的文化代码──兼论“影视暴力”的成因.社.会科学 1998.06 P85.

[2]王玲宁.电视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新闻调查档案. 2005.07 P75.

[3]张静娜.夏烈:打来打去的动漫毫无意义?. 2011.5.24.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行走 作文 乐乐作文 写美景的作文 意外作文 奋斗作文素材 一千字作文 那一次 作文 作文有你真好 做自己 作文 表白作文 作文600字左右 草莓作文 冬季作文 小作文300字 万能作文素材 创新的作文 我自己 作文 伤感作文 路的作文 秘密 作文 感谢 的作文 善良作文 作文550字 学习的作文 作文两百字 细节作文 散文作文 寻找 作文 偶像作文 乐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