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影响中国特色词英译的因素分析论文

2021-03-04 17:20:02
相关推荐

影响中国特色词英译的因素分析论文

中国特色词英译研究在国内学者和外宣翻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英译工作同样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要想较好地解决中国特色词翻译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对影响翻译的因素进行深层次较全面的分析,以便能在翻译中克服影响因素,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完整有效地展现我国形象。

一、文化因素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被认为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所以部分现实世界和语言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翻译不仅是语言文字上的转换,更是文化上的交流,特别是外宣翻译,其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的特点说明了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即便文化层面的高度等同较为少见,但是不同文化间又存在共性使得翻译成为可能,完美跨越文化个性的鸿沟才能使文化间的转换趋于平缓。所以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活动,需要有源语言和目的语的双文化背景。

( 一)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人是思维的主体,思维方式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生活在不同文化区域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思维方式的异同对中国特色词英译产生巨大的影响。

1、伦理认知,各有侧重

中国人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比较注重伦理。“以儒家为代表的先哲对世界的认识主要不是出于对自然奥秘的好奇,而是出于对现实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的关注。”而英美国家的人们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比较注重认知。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西方人不断排除臆想和猜测,以自然界本身的原因说明自然现象,从物质的内在结构说明其种种属性,从而产生了以实验为基础的逐层深入的逻辑分析方法和种种推断、证明、解释的思维形式,形成了西方科学认知型的思维方式。

2、整体个体,中西悬殊

中国人注重整体,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体。在抗战时期我国就提出 “团结就是力量”的整体思想,解放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一不体现了我国注重整体性。而在西方文化中,形成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一切价值都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至上,个人摆脱一切精神和束缚,所以个人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和价值观的基础,支配着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动。这种思维方式还体现在生活工作的小细节中,中国人在会上发言一般会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好!但是西方人发言一般会说: 尊敬的某某主席。

3、形象逻辑,因地而异

中国人注重形象思维,西方人注重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指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中国人喜欢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比喻抽象的事物,以物表感,状物言志; 西方人常常喜欢用抽象名词指代具体事物。形象思维还表现在汉语的量词数量多、文化内涵丰富、生动形象,英译时只能意译,量词形象则未能保留。

( 二)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经过历史的演化和不断的传承发展而形成的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特质的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其中包括宗教哲学、传统文学、琴棋书画、民间工艺等。然而对中国特色词英译产生重大影响的是风俗习惯、礼俗文化和人际交往等大众文化。由于中西文化的起源不同,经过演化和传承发展,形成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受儒道学说主体精神的影响较大,其核心为道德教育,而西方传统文化则受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的影响,两希文化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流。

( 三)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打上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又是不断发展的。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的发展对促进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地域文化间的独特性通过各种方式的交流,丰富了各自的文化。然而这种跨地域文化交流对翻译工作者提出了高要求,这也是影响中国特色词英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语境因素

中国特色词的翻译过程中除了考虑文化因素外,选词就成了最为关键的环节。纵观汉语和英语词汇,汉语的一个词可以在英文中找到若干与其意义大致相同的对应词,从词义的角度都能正确翻译其源语。尽管其意义大致相同,但在不同的语境下,所诠释出来的涵义、感情色彩、文化色彩是完全迥异的。英语有句俗语 “No context,no text”,说明了没有语境,就无法准确理解语义或者句义,就不能构成文本。因此,语境成为中国特色词英译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词的涵义、感情色彩、语体特征和词义的广狭都受到语境的影响和制约,词语所在的语境决定了该词语的涵义。汉语中的 “新时期”和“new period”并不是唯一对等的,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用不同的英文来表达。

三、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是影响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因素。各个国家在政治外宣上或者外宣中涉及的政治问题都是慎之又慎,因为政治类的文章报道该国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对国际上敏感问题的观点、看法等,直接涉及到国家的根本利益,若疏忽致误则后果严重。所以外宣中的文体色彩、感情色彩都要首先考虑国情、政治影响等政治因素。中国特色词的英译特别是政治类的词汇亦应把政治因素作为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考虑。

时政类词汇的翻译在选词中要考虑词的政治含义和影响,如果选词不当,会造成政治上的负面影响,甚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失。如经常见诸报端的词“海外侨胞”,不同的译者给出不同的版本,比较常见的是 “overseas Chinese ”。

四、受众和译者因素

在弗米尔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受众———译文预期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从实用的角度来说,翻译应该是由客户和译者协商,同时考虑源语言和受众,所以无论在任何翻译行为中,受众都是重要的主体,在外宣报道中尤为明显。受众 ( 目标语) 水平包括受教育的程度、所用语言的风格、年龄、性别等都是影响中国特色词英译的因素。“了解、研究受众的接受心理,对于提高对外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目标语水平不同的人对外宣报道有着不一样的期待,但是他们还是存在共性,那就是目标读者都希望能够以他们所期待的阅读习惯来出现, “外国受众阅读时喜欢见到朴实、含蓄、简洁、明确的词汇,喜欢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充分表述事实、传输信息的语句”。同时,在涉及到不好理解的特色词时,他们希望能有背景的介绍或者采取释义的手段,让他们不费解。

五、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宣的目标受众是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群体,所以各自的文化背景是不尽相同的。其中尤为明显的是各个国家的人受其思维方式、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影响较大,在翻译中应该重点考虑。词的涵义、感情色彩、语体特征和词义的广狭受到语境的影响和制约,词语所在的语境决定了该词语的涵义,因此语境也是影响特色词翻译的一大因素。政治因素是影响对外宣传的重要因素,各个国家在政治外宣或者外宣中涉及的政治问题都是慎之又慎,有些外宣文章会直接涉及到国家的根本利益,若疏忽致误则后果严重。处理好中国特色词的英译是外宣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让中国特色词的英译能够为国外受众所接受,译者需要克服以上影响因素,实现语言的完美转换,达到有效对外宣传的目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介绍宜兴的作文 梦想是医生的英语作文 感谢老师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六年级毕业考作文题目 写春游的作文500字 作文我眼中的春天400字 他怎么了作文400字 小学生活作文400字 美丽的巴音布鲁克作文 小草的作文 铭记历史作文300字 美丽的颜色作文600字 记人作文300字 介绍桥的作文 家有什么作文600字 暑假生活作文200字 成长的半命题作文 秋思300字作文 作文猫的特点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作文 一个人给我的启示作文 秋天的雨四年级作文 四六级作文预测 一本魔法书作文 我的心里话作文300字 二年级作文30字 关于一篇植物的作文 上台表演作文 以恒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写人大方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