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初中语文教材学生写作指导论文

2021-04-14 17:05:02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教材学生写作指导论文

自从中考语文试卷上不见了课内现代文阅读的影子,老师们面对课内现代文的时候,总觉得异常轻松,即使是每个单元里最经典的课文,也无须担心哪里没有讲明白,哪里没有讲透彻,甚至其他的课内现代文似乎都可学可不学,学了也用处不大。有的老师说,初中这几年学懂那十几篇古文、会背默那几十首古诗就可以了,上届学生戏剧单元、现代诗歌单元全部扔掉了没讲,学生的成绩也没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其实,语文教材的四大功能之一就是示范功能———语言形式的示范功能。中学语文教学着重于培养基础的、规范的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学挑选典型规范的作品作为教材主体,意在通过定向的规范的语文训练,使学生集中地、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我们的教材文本,不仅能帮助学生识文断字,增加语言词汇的积累,学习怎样表达,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提升答题的技巧,更能给学生提供各式各样作文的典范,方便学生在咀嚼品味的同时,仿效琢磨、积累运用,既增加了文学底蕴,又提升了作文的写作水平。

一、借助教材文本来积累词语、句式,丰富学生语言的表达

现代汉语里最小的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就是词,它是表达过程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学生作文词语匮乏贫瘠的“症状”是完全可以从课本中找到“医治”的方法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几乎都是名家的名篇,语言极富生命力,比如萧红的《祖父和我》中用“明晃晃”来形容阳光、用“蓝悠悠”来形容天空;莫怀戚《散步》中的“分歧”、“一霎时”、“熬”、“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朱自清的《春》中用“欣欣然”来表现春天万物的复苏,用“朗润”来描写春天山的色泽,用“偷偷地”、“钻”来呈现小草的生长态势,用“酝酿”来表现春天气息的浓郁、醇厚,用“静默”来展现春天雨夜中的静谧、祥和;李汉荣《山中访友》中的和清风“撞”个满怀,用“德高望重”、“俯身凝神”来描写古桥;还有冰心《笑》中的“凉云”、“残滴”、“苦雨孤灯”、“浸”、“濯”……这些词语或精炼准确,或形象恰切,或深刻隽永,或含蓄委婉,或灵动优美,在品读玩味的过程中,总能让我们有一种深深的满足感,就好像吃了甜甜的糖、品了酽酽的茶、喝了醇醇的酒。其实,完全可以通过造句、连词成句、词语替换等形式的训练,让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地搬挪套用这些精美的词语,让这些闪亮的珠玑闪烁在学生作文的字里行间。起初或许会很机械、很生硬,但随着学生理解能力、模仿能力的增强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学生的作文语言渐渐地就会生动起来、鲜活起来,化平淡而神奇。还有一些富有特点、结构巧妙的句式,比如《看云识天气》中“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落在空中;有的像鳞片,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雄狮,像奔马……”,这一组句子中用了8组比喻来描绘云的姿态,这样全面、多角度、多方位的描绘事物,给人一种淋漓尽致、美不胜收的感觉。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句子像一条彩线,牵动了作者所要描写的景物,“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略写,是写“面”;“单是……就……”是详写,是写“点”,这样点面结合地写,既省去了许多文字,又显得情趣盎然。如果学生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在作文时恰当地对这些句式加以运用,谁又能说这不是锦上添花呢?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教材中这些经典的课文来丰富学生的词句积累,使学生在充分理解词语所适合的语境的基础上,在表达需要时,恰当地运用这些好词佳句,丰富作文的语言,提升作文语言表达的层次。

二、仿效教材文本精彩的描写片断,增强学生描写的功力

1.模仿课文抓特征写景物,写“活”景物。萧红笔下那自由自在、情趣盎然的大花园,鲁迅笔下那充满快乐、趣味无限的百草园,朱自清笔下那生机勃发、绚烂多姿的春天,牛汉笔下那狂吼飞奔、气势宏伟的滹沱河,梁衡笔下那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壶口瀑布……这些景物都像拥有着生命一样,彰显着活力,深深地感染着读者的心灵。借助这些优美的景物描写片断,指导学生描写景物首先要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然后用准确恰当的修饰词语来描写,也可以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或者对所写景物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还可以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来写景,写出它的形、色、声、味、质。这样,学生笔下的景物就有了形象、有了情态、有了声音、有了颜色,由黑白变为彩色,由静止变为运动。景物写活了,字里行间自然就飞扬起情感了。2.模仿课文细致描写动作,准确运用动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一段的细节描写,运用了“扫”、“支”、“撒”、“系”、“牵”、“拉”等一系列动词,展现了捕鸟的全过程,学生仿照这一段,生动地写出了捉蚯蚓、捕蝴蝶、逮蚂蚱、放风筝、踢毽子、跳格字等充满童趣的游戏。《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同样有一段很细致的动作描写,“我”赖床不想上学,爸爸“一把”从床上“拖起”“我”,“左看右看”,“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在空中一抡”,“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脚,从床上打到床下”,很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女儿任性的愤怒和责罚。借助于对这段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再次对人物动作描写进行训练,学生写出了打篮球时的传球和断球、投篮和抢篮板,踢足球时的发球和抢球、射门和防守,跳绳比赛时的摇绳和跳绳等情境中人物的一系列动作,不仅动词运用准确,还突出了紧张热烈的气氛,读后有如临其境之感。3.模仿课文刻画人物形象,雕琢自己心中的形象。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形象:如过铁道买橘子的笨拙而又执著的父亲;小巷深处中那个苍老枯瘦而又拥有坚韧醇厚母爱的英姨;芦花荡里过于自信又自尊勇敢的老英雄;最后一课用尽全身力气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用一个手势示意“我们”散学了的韩麦尔先生……这些文学形象总是那么轻易地被我们刻印在记忆深处,难以忘怀。因此,我们能否指导学生也模仿课文,写出具有个性鲜明、形象鲜活的人物呢?教授《背影》这一课文时,启发学生找到生活中或记忆里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某个人或与之相关的某个情节,指导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并要求学生用具体的、最适合的词语表述出来,使人物的形象清晰起来;指导学生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对这个人这个情节作放大处理,再进行细致刻画。于是,在学生的练笔中真的出现了一系列鲜活动人的“背影”形象:蹲在地上为“我”修理自行车的已不再高大魁梧的父亲的背影;身子探出窗外,努力拍打阳光下“我”的`被子的瘦弱母亲的背影;背着背篓,吃力攀上山梁饱经沧桑而又挺拔的外公的背影;把帽子手套留给我,在风雪中渐行渐远的稚嫩温暖的好友的背影;蹒跚学步时摇晃而又可爱的小弟弟的背影……林林总总,那一个个鲜活美丽的背影,就像一张张素描、一幅幅油画,绽放着令人激动的光彩。

三、借鉴教材文本的写作手法,优化学生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某些课文写作手法极具典型性,比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以小见大、欲扬先抑、一波三折等,这些写作方法是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体会、尝试运用掌握的,进而优化学生的作文技巧。

1.巧妙运用环境描写,增添行文光彩。在学生的作文中,除非是纯粹写景状物的作文,否则是很难看到在叙事中融入环境描写的文字的,更不要说利用环境描写来制造一些“小美丽”。但是教材中有太多恰到好处的环境描写,如《芦花荡》中开篇对芦苇荡景物的描写;散步中对初春田野的描写;《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对暮色降临、大地越来越昏暗的描写;《羚羊木雕》结尾对冷冷的月亮的描写;《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对散落的夹竹桃和掉落的小石榴的描写;还有《最后一课》中对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正在操练的普鲁士士兵的描写……课文中的这些环境描写可以用来启发学生,如这些环境描写并不影响文中事件或情节的发展,能否把它们删掉?在思考探究后,学生认识并把握了环境描写的作用,即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起到某种暗示的作用……借助教材文本中这些典范的段落,指导学生把景与事、景与人、景与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一边参考借鉴,一边仿效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探究以小见大写法,深化主旨立意。初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们在作文选材时可以选择一些芝麻绿豆、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写,如何在这些琐屑的小事中表达出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感悟,在我们的初中课文中都能找出答案。莫怀戚的《散步》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通过一家三代四口人一起散步的小事,表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谦让、互相爱护,尤其表现了中年人要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有《走一步,再走一步》、《七根火柴》、《最后一课》、《外婆的手纹》等,借助这些课文,带领学生探究怎样才能在作文中做到以小见大提升立意,学生在深入讨论后得到的认知是:留心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用心感悟生活中的点滴,探寻小事表象背后的内涵,挖掘深刻的道理,折射出时代的精神风貌。所以,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了“……爸爸把我不喜欢吃的饭菜全部倒进他的碗里,一口一口全部吃掉。看着爸爸神情自若的样子,我想他一定也是这样吃下了生活中所有的酸甜苦辣,才为我和妈妈撑起了这个幸福的家……”“……深深地嗅着被子里松软清新的味道,感觉自己的身体被柔柔的阳光包裹住了。哦,这醉人的阳光的味道,噢,不对,这是令人迷恋的母爱的味道!”。透过这样的文字,揣摩学生的感受和体会,谁又能说学生在提高作文能力的同时,心灵没有得到洗涤、没有得到成长呢?这都得益于教材中文道兼美的课文的启发。3.浅探一波三折技巧,设置情节波澜。学生的作文叙事如记流水账,平淡乏味,缺少波折,而教材中的《散步》、《社戏》两篇课文却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叙事应该波澜起伏的借鉴范本。由散步中发生分歧到问题解决,由不能去看社戏到可以去看社戏,在探究叙事波折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事情是可以因为某些因素而发展变化的,可以通过一些如“误会法”“巧合法”“悬念法”等写法上的技巧来设置波折,但波折的设置要合乎情理。有了这样的探究和认知,学生在叙事时总会在事件发展中投下一两颗“小石子”,使原本平淡无奇的作文增添了几许波澜,摇曳生姿。课本中可用来指导学生作文的篇目还有很多,比如可用《顶碗少年》、《走一步,再走一步》来指导学生把一件事情记叙得详细、清楚;可用《笑》来指导学生并列式的作文结构的安排;可用《石缝间的生命》、《枣核》指导学生进行托物言志作文的训练……初中语文课又都来自名家名著,课本中的各类元素,小到一个标点、一词一句,大到布局谋篇、写法技巧,都是作家智力活动的结晶,都非常具有典型性,这些具有高度典型性的课文都具备多元运用的可能,极具经典性的文本就好比达芬奇眼中的鸡蛋,从不同角度看,总会有新的发现,在实践中也就会有不同的运用指向。从同一篇课文中充分挖掘可运用的元素,便可以极大提高课文的利用率。我们完全可以在语文教材的使用上好好地做做文章,让这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文学典范的作用,成为开启学生写作思维大门的一把钥匙,带领学生走进更广阔的作文天地,在那里含英咀华、汇聚灵气,直至羽化成蝶,展翅高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下学期作文 自强不息作文素材 描写小兔子的作文 我渴望作文600字 英语电影影评英语作文 100字作文摘抄 六一的作文400 介绍动物的英语作文 横式结构作文 洗碗作文300字 鲁迅故居作文 家风作文300字 学生作文网 巴西龟 作文 小学三年级英语作文 写事作文700字 植物生长过程作文 对未来的憧憬作文 假期旅行英语作文 心中的美景 作文 我最欣赏的人作文 让世界充满爱 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预测 小学二年级作文怎么写 哈利波特英语作文 不一样的世界作文 关于思念的作文 狮子林作文 青春风采作文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