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试析就业导向下高职外语专业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2021-04-18 03:45:03
相关推荐

试析就业导向下高职外语专业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外语专业 教学改革 高职就业导向

论文摘要:以南通职业大学外语系教改实践为样本,探讨了高职院校外语专业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的途径。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只有坚持改革和重组外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教材建设,才能切实提高高职外语教学的质量和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以此为指南,南通职业大学外语系近几年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就业率连续三年达到100%。

1.改革和重组课程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逐步严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因其层次所限,就业压力更大,正确认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方面,必须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即课程的设置应充分反映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从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出发,要求高职院校经常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实用型人才情况进行社会调查,实行校企合作,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和学校教学骨干共同完成课程体系的改革和重组工作。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为适应学生智能特点,以多元智能理论为课程设计的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开发专业课程,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设计课程,以应用为目的设置多元范型单元课程;以获得多证书作为课程考核的标准;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途径。

南通家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是南通外向型企业的领头羊,南通职大外语系对应开设了应用英/日语(纺织品检验方向)和应用英/日语专业(报关和货运方向),不仅生源足、质量好,而且毕业生成了众多家纺企业的“抢手货”。日语专业整合了传统的听力、精读课,提出了“精听精讲”的教学范式,体现了全新的外语教学思路,2006年被江苏省列为特色专业建设点。

2改革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的价值和生命力主要在于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而,必须摆脱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教学体系,从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人才培养。如经贸外语专业开设的《词汇学》是典型的学科本位式课程,理论多,专业术语多,与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脱节。教师编写了与外贸、电子商务、报关、涉外会计等有关的英语、日语专业词汇教材,并分专业讲授,由于其适应了就业之需,受到学生的欢迎.并大大调动了他们学习专业词汇的积极性。

同时,对外语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单调、呆板、程式化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变为提倡生动活泼地教学;将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增加学生语言运用活动和参与交际的机会,将语言教学重阅读、轻应用,改为提高学生的听、说、写综合应用能力;以往忽视课外学习内容和活动,现在是营造课内外相结合的外语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大力倡导“任务教学法”,通过提供有价值和真实的语言材料,运用活的语言,使所选任务能激发学生运用语言,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学习任务的设计突出趣味性、可操作性、交际性和拓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解决现实问题和综合语言的能力。任务教学法中,教师是任务设计者、组织者、咨询者、鼓励者、学习活动的协调者,而学生则是任务的参与者和探索者。如《商务英语》的教学任务之一是完成商务企划书,《英美文学通论》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名著评论,《英文写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发现学生自己作文中的错句并予以分析,《外语综合实训》的内容是外语辩论赛、情景剧表演等。在任务教学法中,教师将学生分组,组织调研活动,帮助他们用多媒体展示案例,聘请公司经理参加学生多媒体展示汇报并当场提问、作可行性分析及评分,让每个学生都亲身体会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也享受成功应用语言的快乐

3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

3.1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社会对外语类人才的迫切要求是具有较强的听、说、写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是动手能强,体现在语言学习上,就要有较过硬的听、说、写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大力度的改革。现在,南通职业大学外语专业的语音课、英旧语视听说、日语精听精讲、英美概况旧本概况、英旧语原声影视赏析、商务英旧语视听、口译等课程的教学环节是在多功能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进行的,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通过教学设计、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形成了合理的教学过程,优化了训练听说写能力的教学效果。

现在,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使外语教学从封闭型教学方式向自主式、开放式学习方式转化,语言知识向语言技能应用转化,单一学习方式向多元学习方式转化,从根本上解决外语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由知识学习向应用与实践能力的转换,有效地提高了外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3.2考核方法的改革

建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评价方法,是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必然,要将行业岗位所需求的知识与能力作为考试、考核的内容。英语四、六级和日语等级证书的权威性,要求外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获得毕业证书,还要尽可能获得英语四六级证书旧语等级证书(或JTest考试证书)及至少一项职业技能资格证。努力为社会用人单位提供有效、公平、公正、客观评判外语专业学生外语能力的标准,促使学生更准确地测量自己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也有利于外语教师对学生个人、班级、教学计划、教学水平及教学资源作出全面的分析。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尽量使用与社会认可度高的技能等级证书衔接的考试用书作为相应课程的教材,以利更多的学生获得语言类其他技能证书,确保外语类学生的证书获得率达100%,进一步提高就业的对口率。

当然,大规模标准化的考试只是终结性评价的一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过程性评价。据此,教师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计划,学生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以改进学习。通过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师生评价、系统评价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同时提高外语类专业考试、考查科目的平时成绩权重,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管理和监督,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教材建设

(1)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外语专业学生提高就业率、必须突出办学特色,在提高学生语言基本技能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上下大功夫,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增加外语教学中实践课程的时数,巩固产学研实训基地,完善产学研的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更高程度地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使之既培养学生,又锻炼教师。

实训基地在巩固知识、训练创新思维、培养职业能力等方面,提供了一个接近实际岗位的训练环境。在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习指导教师的聘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更为紧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发展的动向也可及时反馈到学校,系部和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计划,使高职外语教学能更及时、准确地反映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外语教师在实训基地中承担企业员工和中层干部的语言培训、翻译、谈判等工作,或为当地政府大型外事活动担任译员,不仅使高职院校成为对外信息交流的窗口,也成为对外服务的基地,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

(2)加强教材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改革和建设是整个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目前,高职外语类实践性教材不足,教材的内容与社会认同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缺乏有效的衔接。一些西方国家的职教模式,如加拿大CBE、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和美国的BTEC等,其模块式教材值得引进、消化、与吸收,这些都为教师参与编写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外语教材提供了机遇。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高职外语教师参编教材,更能满足高职外语类学生的需求,并在开发高职外语类教材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视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综上所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体现在对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产学研合作、教材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中,其成果的标志是学生就业率、对口率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好、认同度高、就业竞争力强,为南通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优质人力资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植物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500字 作文题材 我长大了作文600字 收获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 小标题作文 温暖 作文 爱的作文 介绍春节的英语作文 我的假期英语作文 春游作文 想象作文 初二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 写事的作文600字 形形色的人500字的作文 童年往事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 宽容作文 写人写事的作文 关于理想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文化自信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书信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00字 作文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