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花之咏》教学设计范文

2021-06-20 16:40:04
相关推荐

《花之咏》教学设计范文

篇一:花之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一篇散文诗。作者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儿的心声:“我是一句话”、“我是一颗星星”、“我是大地的女儿”……“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文章文辞优美、意味深长,表面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上是作者在借物抒情,此时,诗人与花已融为一体,文章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学生分析:

花是我们身边十分常见,也是大家喜欢的事物。学生对它比较了解。《花之咏》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借花喻人的写作手法有了基本的了解。本文作者在抒发自己对花的赞美与喜爱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美好光明的追求。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所以本文对学生来说不难理解,作为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学会本课生字。

2、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第一人称和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仿写一段。

4、通过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美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教学重点:

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儿吗?谁来用最美的语言赞美自己所喜欢的花儿呀。

2、板书课题:花之咏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字典,记录下“咏“字的`几个含义,谁来说一说?

(“咏”在字典里有两种意思:一是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地诵读吟唱,如“歌咏”;二是用诗词等来叙述,如“咏梅”)那在“花之咏”中“咏”到底是第几种意思呢?(第二种)那

课题就可以怎么解释?(花儿在歌唱)

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

[由孩子们咏花引入课题,学生通过对比自然而然地理解花之咏就是花儿的歌唱。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件检查生词学习情况)湛蓝、孕育、天幕、招徕、抚养、赠物、叹吁、聆听、啜饮、琼浆、芳香四溢、仰目朝天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把自己在课文中遇到的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4、同学之间互读,检查字句读得是否正确。

5、互相交流读完课文的感受。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自读自悟,自己质疑问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学习课文时会更积极。]

三、全班交流

1、谁愿意代替花儿“唱”出自己的心声?(指名读)

2、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互评)

3、说说花儿表达了自己什么心声?(生答)

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四、词句摘抄 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聆听花儿的心声。

二、品读课文

(一)交流学习,品读一至四然段

1、我是一句话,大自然把我吐了出来,又把我收了回去,藏在她的心室里。

生1:这句话好在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我”比作“一句话” 师:文中的“我”指谁?

生1:文中的“我”指花。

生2:这里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当作人来写。(你从哪里知道的?)我从“吐、收、藏”这几个词知道的。

师:(指名读,生评)每一个优美的句子就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老师也想来读读,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这句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自由说。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指名读、齐读)

师:这个比喻句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比喻词为“是”)像这样结构和语言风格的句子,文中还有哪些。

2、我是一颗星星,从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上。

生1:这是一个比喻句,作者把“花”比作“星星”,还把“草地”比作“地毯。

师:我能请问你“湛蓝”是什么意思?(深蓝)对,还有哪个词也写颜色?(碧绿)深蓝是(天空)的颜色,碧绿是(草地)的颜色。作者把天空和草地的颜色写得如此鲜艳,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衬托花的美丽。)(指一两名读 )

3、我是大地的女儿,冬天把我孕育,春天把我降生,冬天把我抚养,秋天催我入眠。

生1: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花比作“大地的女儿”。

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3:拟人和排比

师:这里既有比喻,又有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年四季花儿在大地怀抱里生长的过程。谁能读?(指名读 —女生读)

4、我是朋友间的一份礼品,我是新娘头上的一顶彩冠,我也是生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

篇二:花之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按照学生自己的理解背诵喜欢的段落;

3、初步感受拟人写法;

4、积累词语。

5、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的主题是什么?(花)

(2)你积累了哪些带花的四字词语。

(3)听到了这些词语,你会想到什么?

(4)谈话:是啊,多姿多彩的春天为我们捧出了锦簇的花团,绚烂的鲜花将春 天装扮得分外妖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与花有关的诗歌〈花之咏〉。

(5)介绍作者:这是黎巴嫩的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作品,这位诗人最擅长借物抒情。

2、《花之咏》,借助字典查一查“咏”字的义项,解读课题。(指名交流,出示词意。)

l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地诵读诵唱

l用诗词等来叙述。

3、《花之咏》中该选哪个解释呢,我们学习完课文后就能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2、听了这篇文章的朗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三、学习字词。

1、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们学会了生字词了吗?

2、自由读书,同桌互听,读准字音。

3、指名读四会字,作小老师——全部掌握的站起来读——没掌握的再站起来读。

4、开火车读所有生字。

5、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了呢?

6、学生交流。(强调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四、理解感悟。

1、轻声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再读一读,想想为什么你最喜欢这些语段。

2、学生交流。

理解朗读品味美: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些词语给自己带来的感受,理解准确用词的好处。

l吐、收、藏(爱)

l湛蓝、碧绿(美)

l孕育、降生、抚养、催(被爱)

l一分礼品、一顶彩冠、一件赠物(奉献)

l携手、宣报(追求)

l舞姿轻盈、叹吁呼吸、芳香四溢、醉卧、招徕

l啜饮、琼浆、聆听、仰目朝天(追求)

3、感悟朗读表现美: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尝试用自己觉得合适的方式把自己读后的感觉表达出来。

4、四人小组互相交流、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5、有感情朗读课文。(自由读——配乐读)

五、明确人称代词。

1、你认识他们吗?

2、出示语句。

3、讨论理解。朗读。

六、理解“花之咏”

“花之咏”—— “花的歌唱”

七、发挥想象,创造美。

1、真好,我就是花,作者把自己幻化成美丽的花儿,借花儿唱出了自己心中所想,这是什么写法呢?

2、多好!我就是花,听,我在歌唱??花们,你还会歌唱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唱出你的心里所想,让它们也象这些花儿一样美丽。

2、读给同学听一听,请同学当小老师。

八、存疑、释疑。

1、讨论:为什么叫《花之咏》不叫《咏花》

小结:这是当题目比较合适。

2、畅所欲言:说说你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3、提问题。

九、课堂练习:听记生字。

十、作业:1尝试背诵全文。

2找一找,像本文这样用第一人称拟人化写法的文章来读。

十一、板书设计。

花之咏

我是(一句话、星星、女儿、)感受美好

我是(礼品、彩冠、赠物) 奉献美好

草原上、空气里、黑夜 追求美好

宣报、告别、招徕、拥抱光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30年后的我作文 安昌古镇作文 作文我的好朋友500字 北京作文培训 抓周作文 龟兔赛跑英语作文 介绍自己的作文400字 收拾房间作文 我的同学作文800字 关于背后的作文 我的父亲作文800字 迈出这一步作文 写人作文550字 机智的我作文 写景的作文150字 关于油菜花的作文 以暖为题的作文 描写家乡风景的作文 滑冰作文600字 篆刻作文 作文成功之路 环境与健康作文 美在路上作文 语文考试万能作文 写景的作文五百字 假期游记作文 作文小白兔100字 班级大扫除作文 默默无闻的人作文 爱我国防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