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南昌过年风俗

2021-08-13 10:05:01
相关推荐

南昌过年风俗

春节将至,不管你是南昌生长还是在南昌工作,来了都是南昌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南昌过年风俗,欢迎阅读。

过年的时间

南昌人当然也包括江西人的家庭,过年时间并不都是大年三十,而且吃团员饭也并不都是晚上。江西安义县大部分村子,比如龙年有在农历28过大年的习俗,准备祭祖后,放鞭炮,才能家人吃团圆,甚至实在早上吃团圆饭,有的是早上7点的有的是早上9点,总体说来,江西农历29过大年的家庭还真不到,如果你呆在南昌,你会发现24小年开始,鞭炮声就天天此起彼伏了。都市的家庭不少还保留着老家的习俗,也就是上面说的过年的时间。具体原因,全省人民基本都认可的是由于秦代建长城,抓劳力去北方参与建设,当到了年边上,就分批回家过年,当家里的男丁一回到故乡的时辰就是这家人过年的时候到了,就这样传下来。据我了解好像外省少有这种情况。按照全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域来统计,江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少的省份,汉族率有99.9%,江西也是保留汉族民俗比较完整的省份,像汉族的傩舞,在江西最多最完整,怪不得有本书叫《中国最后的汉族》写的就是江西南丰。

南昌人过年吃什么?

牛肉炒粉:牛有力量、米粉长得想寿星的胡须,所以预示着来年身体健康、长寿美满、

和菜:和和气气一家团员。

另外还有:糊羹、杂素、鸡鸭鱼肉等等,不得不提到鱼,南昌人大年三十会摆上整鱼,但不会吃,据说是鱼听人说话把人们的愿望带给龙王爷。大年初一吃素或者吃剩菜,这都是南昌人过年的习俗

南昌的农村地区都有在元宵节那天玩板凳龙的风俗,板凳汉着灯笼,家有几个男丁就放几个灯笼,然后出街和族人的板凳拼接上,就开始走街了,可见这龙有多长了。我的祖籍在南昌县向塘镇的若渚村,我公公告诉我民国的时候还有玩板凳龙,我家男丁多,板凳所以也多,灯笼上都写着:“太原王”的字号,说明我们来北方,我认为这是所谓的“客家先民”,我喜欢谈客家,因为我认为客家不过是赣的分支,不管是丛流源还是方言都是血浓于水的。我公公告诉我,小时候玩板凳龙是他最开心的时候,晚上这条巨龙走过河边,那小河水倒映着板凳龙,很快乐。

要换财

地道的南昌方言把过年招待客人的点心和糖果叫做“换财”。大年初一,一大早小孩子就要在脖子上挂一个小红布袋,去族人家拜年并索要“换财”,直到把小布袋装满才回家。

开财门、关财门、财神爷

吃过团圆饭,就开始娱乐,但不能过12点,到了12点就得把大门关了,并放一挂鞭炮,这叫关财门,然后休息。初一一大早就要开大门放鞭炮,这叫开财门。夜间如发现有老鼠,千万不能打,那是财神爷。

以上是我对南昌过年风俗的记忆,总结备忘在此。

转载:乡音解读南昌年俗

“而南昌人把‘春节正月的头几天’叫做‘新年正头’,外地人对‘新年正头’的说法就很难理解”,黎传绪教授告诉记者,“如果一定要解释,那就是古人把农历一月叫‘正月’。这里的‘正’字,南昌人不念‘zhèng’,而念‘zang’。据说是古时候因为秦始皇叫‘赢政’,所以人们必须避讳,只好把‘正’念作‘zang’。虽然全国各地都不这样念了,但是南昌方言依然保留。”

“新年正头”,是古时候的南昌人一年之中最看重的日子,甚至敬畏得有些迷信。因为人们把这几天看作是一年的“兆头”,特别是“大年初一”,如果这天捡到了钱,那么整年都会捡钱;如果这天跌(die)了跤,那么整年都会跌跤。另外还有诸如不准讨债、不准打人骂人等等。

“新年正头”,人们的活动核心是“团圆”。首先是家庭的团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睦睦,天伦之乐,其乐融融。“初一的"崽,初二的郎”,是南昌人固定的风俗。即使一些平时不太来往的沾亲带故的远方亲戚,在“新年正头”都要相互“拜年”,其中既有对长辈的尊敬,又有亲情的延续。

南昌人说:“亲戚是把锯(gie),有来就有去(qie)”。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再去给亲戚中的长辈拜年。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万事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在“新年正头”里,南昌人见面时只能说吉利话。说者尽量“端”,尽量连“吹”带“捧”。这倒不是虚情假意的吹捧,确确实实是人们衷心的祝福,所以,听者满面笑容,满心欢喜,高兴得栽。比如说,见着老人,一律是“活到一百二十岁”;见着小孩,一律是“莽(mang)长莽大”、“勤快不偷懒,大了当老板”;见着女人,一律是“克(kie)气得像画纸上的菩萨子一样”(漂亮得像画上的美人一样)。

古时候,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只得祈求上天的保佑、运气的眷顾,盼发财,望(mang)致富,南昌人常说:“人追(sao)财,一路拐,财追(sao)人(nin),一路进。”(大意:如果没有运气,人们去追财,只是一路歪歪拐拐一无所获;如果有运气,那么是财追人,财源滚滚,一路都有财进。)在“新年正头”的特殊日子里,南昌人更祈盼运气。因此,人们相互祝愿“恭喜发财”、“新年行大运”,“财运亨通、财运滚滚”,企盼“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

在年俗文化中,江西人对“财”非常重视,很多习俗都是从中延伸出来的。江西就有自己的财神叫“五显财神”。最早流行于江西德兴婺源一带。有一家人兄弟五个,他们的名字中都有“显”字所以人们称他们为“五显财神”。这五兄弟生前劫富济贫、惩恶扬善,死后保佑穷苦百姓。于是百姓尊他们为神,后来越传越广,到处为他们建庙,希望得到他们神灵的保佑。

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一方面要“接财”,另一方面还要“送穷”。各家用纸折成妇人的样子,称之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人们将屋内秽土扫到纸袋里面,送到门外边燃爆竹边焚烧。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认为这样可以驱除穷气,求得财运。不论是“接财”,还是“送穷”,都反映了人们希望辞旧迎新,送走贫穷困苦,迎接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而在年二十七洗过年澡的习俗中,南昌还曾经流行过洗桂花脚。“现在城市里是没听说过,但农村地区应该还会有。洗桂花脚,是因为‘桂花’同‘贵发’,富贵又发财,特别是家里主事的女人是一定要洗个桂花脚”,欧亚湘说道。

欧亚湘告诉记者,“贴春联这个民俗在南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人们都是找人写春联,在年二十八那天贴出来。现在人们都是买春联,更多贴的是银行送的春联。这五六年,银行送出的对联就很火爆。”他认为这种现象其实也跟财有关系,银行是钱庄,它送出的对联彩头就很好,储户们也乐于接受。”

“福气坨坨”这句祝福语却反应了南昌人对“福”的认识。南昌人的“福”除了上古时期的“五福”,增加了“多子多福”。 “南昌人准备年货中,除了必备的鸡鸭鱼肉,还要有花生瓜子,基本上各家各户都会准备,因为花生瓜子在南昌人看来意味着多子多福”,欧亚湘说。

南昌有两句名谣:“崽多好种田,女多好过年。”“有崽穷不久,冇崽富不长。”在过去的农业经济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劳动力就显得非常重要。“男”字意思就是“男人是田里的劳动力”,只有男人才能承受“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的体力劳动。古人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父母老年的生养、病医、死葬都寄托在儿子们的身上。所以,有儿子就有福的希望,儿子越多福气就越多。在南昌,有些人家并不富裕,但是,只要人丁兴旺子孙满堂,人们都会羡慕老人福气坨坨。

南昌的“算子桥”是南昌人崇尚“多子多福”的见证。清代的南昌,东南西北四湖连成一片,湖面上有灵应桥、状元桥、广济桥、洪恩桥、跃龙桥、陈家桥以及算子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周末英语作文5句 父爱作文400字左右 读书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这句话很温暖作文 妈妈的手作文300字 三年级写人的作文300字 迎新年作文300字 这也是一种荣誉作文 一篇游记作文400字 开学第一天作文400字 美丽的地方作文300字 学自行车作文300字 我的饮食习惯英语作文 西红柿炒鸡蛋英语作文 六年级下册所有作文 描写小狗的作文300字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文 生活因什么而精彩作文 五年级作文六一儿童节 什么是幸福作文600字 我最喜欢的城市英语作文 近墨者未必黑作文 挠女生痒痒作文 我的梦想英语作文80词 春天的美景作文400字 父亲节快乐的作文 我的爱好作文500字 有你真好作文700字 游清明上河园作文 关于写景的作文600字